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和减速器壳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壳体、定子结构及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广泛应用,要求驱动电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进而电机与减速器集成一体化,纵向外形尺寸小,便于整车布置和节约空间。但是现有的集成壳体安装稳定性和冷却效果均不理想,具体来说,集成壳体中的减速器壳体通常安装在机壳的一侧或者将机壳外壁与减速器壳体之间完全接触,但是现有上述安装方式,普遍存在安装后整体稳定性差或者拆装不便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拆装方便、安装稳定可靠的集成壳体、定子结构及电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成壳体,包括减速器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的机壳,所述机壳内部形成有用于冷却电枢的冷却管道,所述机壳设置为仅在所述机壳的中段与所述减速器壳体过盈配合而彼此接触。
可选地,所述机壳包括位于所述中段两侧的连接段,所述中段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所述连接段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设置为与所述减速器壳体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减速器壳体为铁壳,所述机壳为铝壳。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道设置为螺旋状。
可选地,所述机壳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冷却管道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减速器壳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相对应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集成壳体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进水口和所述第一进水口的进水嘴以及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出水嘴。
可选地,所述减速器壳体上设有突出于所述壳体外壁的进水嘴端面,所述第二进水口开设在所述进水嘴端面上,所述进水嘴上套设有能够固定于所述进水嘴端面的第一密封圈。
可选地,所述进水嘴的伸入所述第一进水口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子结构,所述定子结构包括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集成壳体和电枢,所述电枢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端盖、转子和上述方案所述的定子结构,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定子结构上,所述转子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定子结构,所述转子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端盖。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成壳体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壳体通过仅将机壳的中段与减速器壳体过盈配合且彼此接触,能够有效防止机壳在减速器壳体中的径向震动,保证机壳与减速器壳体二者间连接的稳定可靠性,同时设置为中段接触还能够方便机壳和减速器壳体之间的的拆装,提高拆装过程中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集成壳体的减速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集成壳体的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机壳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集成壳体的进水嘴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定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减速器壳体、2—机壳、3—电枢、4—冷却管道、5—中段、6—连接段、7—第一进水口、8—第一出水口、9—第二进水口、10—第二出水口、11—进水嘴、12—进水嘴端面、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5—端盖、16—转子、17—定子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壳体,包括减速器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1内的机壳2,所述机壳2内部形成有用于冷却电枢3的冷却管道4,所述机壳2设置为仅在所述机壳2的中段5与所述减速器壳体1过盈配合而彼此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壳体通过仅将机壳的中段与减速器壳体过盈配合且彼此接触,能够有效防止机壳在减速器壳体中的径向震动,保证机壳与减速器壳体二者间连接的稳定可靠性,同时将机壳中段与减速器壳体接触相对于机壳其他部分与减速器壳体接触的情况来说,能够更便于机壳与减速器壳体之间的拆装,提高拆装过程中的便利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减速器壳体为集成式壳体,使用过程中,电机与减速器将同时安装于减速器壳体。
为了便于实现机壳2的中段5与减速器壳体1之间的过盈配合,所述机壳2包括位于所述中段5两侧的连接段6,所述中段5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所述连接段6的直径,将机壳2采用上述三段式结构设计,相对于连接段6直径与中段5直径相等或者大于中段5直径等其他情况来说,利于加工装配,能够在使用完成后,便于机壳2从减速器壳体1上拆卸下来。另外,所述机壳2的连接段6设置为与所述减速器壳体1间隙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机壳2和减速器壳体1之间装配和拆卸的便利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减速器壳体和机壳独立设置且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制造,这样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将二者设置为适宜材质以同时满足减速器壳体外部能够承受大载荷以及容纳有冷却管道的机壳不易生锈的不同需求。例如,所述减速器壳体1为铁壳,所述机壳2为铝壳。由于铁壳的刚度较大,使得驱动电机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载荷大的工况中工作,而铝壳不宜生锈,更适宜设置冷却管道4。
为提升冷却管道4的冷却效果,所述冷却管道4设置为螺旋状。其中,机壳2采用中空的且具有一定壁厚的圆柱形结构,该冷却管道4形成于圆柱形的壁的内部夹腔中,且沿壁面螺旋延伸设置,当冷却液流经冷却管道4时,冷却液沿螺旋延伸的走向不断带走电枢的热量,从而对电枢进行冷却降温。
当然,为便于冷却液的通入,所述机壳2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冷却管道4连通的第一进水口7和第一出水口8,所述减速器壳体1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7和所述第一出水口8相对应的第二进水口9和第二出水口10,所述集成壳体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进水口9和所述第一进水口7的进水嘴11以及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出水口10和所述第一出水口8的出水嘴。
其中,进水嘴11和出水嘴用于流入和流出冷却液,此处的进水嘴可以是冷却液的进水管,进水管经第二进水口9和第一进水口7后将冷却液注入到冷却管道4中。
结合图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减速器壳体1上设有突出于所述壳体外壁的进水嘴端面12,所述第二进水口9开设在所述进水嘴端面12上,所述进水嘴11上套设有能够固定于所述进水嘴端面12的第一密封圈。进水嘴端面12的设置一方面便于进水嘴11伸入,增大减速器壳体1与进水嘴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进水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便于后续第一密封圈13的安装,而第一密封圈13不仅能够进一步稳固进水嘴11,更重要的是能够防止外部杂质的进入,避免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同理,根据实际需要,减速器壳体1上还可设有突出于壳体外壁的出水嘴端面,此处不作过多赘述。
由于通入冷却液时,进水嘴11需伸入第一进水口7才能够确保冷却液经第一进水口7流入冷却管道4中,为了防止冷却液从进水嘴11与第一进水口7之间流出,所述进水嘴11的伸入所述第一进水口7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4。通过第二密封圈14的设置能够将进水嘴11与第一进水口7之间的缝隙完全封住,且第二密封圈14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起到对进水嘴11进行限位的作用,以进一步避免进水嘴11脱离第一进水口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密封圈13和第二密封圈14均采用传统的o形圈。
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子结构,所述定子结构17包括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集成壳体和电枢3,所述电枢3设置在所述机壳2内部。该定子结构通过设置上述集成壳体,能够有效对电枢3进行冷却,且由于仅将机壳的中段与减速器壳体过盈配合且彼此接触,能够在保证集成壳体安装稳定性的基础上达到拆装便利的目的。
安装过程中,电枢3热装压入机壳2,通过定位键槽沿机壳2圆周进行定位,冷却后,将机壳2与电枢3一同热装压入减速器壳体1,保证机壳2中段与减速器壳体1之间的过盈配合接触。
结合图6,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端盖15、转子16和上述方案所述的定子结构17,所述端盖15固定在所述定子结构17上,所述转子16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定子结构17,所述转子16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端盖15。该电机由于采用上述包括集成壳体的定子结构,因此具有集成壳体的全部优点。
另外,在该电机中,可将集成壳体中的机壳与减速器壳体采用不同材质制造,例如,可将减速器壳体1采用刚度较大的铁材质制造,满足电机能够承受大载荷的工作需求,同时使其能够在工况差的环境中工作,而将机壳2采用不宜生锈的铝材质制造,将便于内部冷却管道4的设计,具体来说,通入冷却液对电枢3冷却过程中,机壳2不易被冷却液腐蚀而生锈,进而延长集成壳体及电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集成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器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减速器壳体(1)内的机壳(2),所述机壳(2)内部形成有用于冷却电枢(3)的冷却管道(4),所述机壳(2)设置为仅在所述机壳(2)的中段(5)与所述减速器壳体(1)过盈配合而彼此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包括位于所述中段(5)两侧的连接段(6),所述中段(5)的直径设置为大于所述连接段(6)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6)设置为与所述减速器壳体(1)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为铁壳,所述机壳(2)为铝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4)设置为螺旋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2)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冷却管道(4)连通的第一进水口(7)和第一出水口(8),所述减速器壳体(1)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口(7)和所述第一出水口(8)相对应的第二进水口(9)和第二出水口(10),所述集成壳体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进水口(9)和所述第一进水口(7)的进水嘴(11)以及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出水口(10)和所述第一出水口(8)的出水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壳体(1)上设有突出于所述壳体外壁的进水嘴端面(12),所述第二进水口(9)开设在所述进水嘴端面(12)上,所述进水嘴(11)上套设有能够固定于所述进水嘴端面(12)的第一密封圈(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嘴(11)的伸入所述第一进水口(7)的部分套设有第二密封圈(14)。
9.一种定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结构(17)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集成壳体和电枢(3),所述电枢(3)设置在所述机壳(2)内部。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15)、转子(16)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子结构(17),所述端盖(15)固定在所述定子结构(17)上,所述转子(16)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定子结构(17),所述转子(16)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端盖(1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