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及对传统通讯工具的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手机的基本功能的使用,而开始追求手机强大的操作系统给人们带来更多、更强、更具个性的社交化服务。我们使用的每个智能手机都有gps导航功能,因此人们不再需要另外配置车载导航仪即可完成导航。但是,用手机导航有个缺点:手机不容易固定在驾驶室上,导致驾驶员看手机上的导航信息非常不方便。故此,人们发明了车载手机支架。
车载手机支架是一种将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固定在汽车出风口或仪表台上的支架。因为其价格便宜,简单方便,所以是有车一族必备的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手机支架结构都较为复杂,手机在支撑时无法实现360度旋转,且旋转时手机无法实现任一位置定位,影响了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具备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手机在被支撑时车载手机支架可实现多角度旋转,且旋转时可任一位置定位,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上壳、下壳、左支撑条、右支撑条、底座和螺栓,所述上壳和下壳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的腔体,在该腔体内安装有磁铁固定板,所述磁铁固定板上安装有磁铁,所述磁铁贯穿上壳,并延伸至上壳外侧,所述上壳外侧贴设有防滑垫,所述腔体两侧均开设有安装盲孔;所述左支撑条和右支撑条上均一体成型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盲孔内;所述底座设在左支撑条和右支撑条底部远离旋转轴一端,且底座底部设有粘性体;所述螺栓依次贯穿左支撑条、底座和右支撑条后与六角螺母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支撑条和右支撑条与汽车中空台的弧度大小相适配,且左支撑条、右支撑条上、下两端连接处的外侧均设置有装饰塞。
优选的,所述底座两端部均设置有硅胶圈,且底座远离硅胶圈一端向上翘起。
优选的,所述磁铁固定板呈“工”形,且磁铁固定板与磁铁采用磁吸方式固定。
优选的,所述磁铁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磁铁均匀的分布在磁铁固定板的上、下两端部。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u”形的硅胶垫,该硅胶垫与下壳上开设的限位槽限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粘性体为矽胶、硅胶、3m胶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支撑条和右支撑条上设置旋转轴,下壳和上壳可沿旋转轴实现360度旋转,在旋转轴外侧套设硅胶垫,当旋转轴旋转时会与硅胶垫产生挤压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大于手机的重力,实现手机在被支撑旋转时,可在任一位置定位,方便实用,增加了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栓,该螺栓依次穿过左支撑条、底座和右支撑条后与六角螺母固定连接,使得底座可在左支撑条和右支撑条之间并沿螺栓轴向转动,在底座两侧设置硅胶圈,除了可以保护底座两侧边不被挤压损坏外,还可以在挤压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力。使得底座在沿螺栓转动时可任一位置停止,方便实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磁铁固定板上设置多个磁铁,该磁铁与手机背部的吸磁装置相贴合,支撑时的稳定性好,车辆在移动的过程中,被支撑的手机不会被跌落而造成损坏,且结构简单,将左支撑条和右支撑条设计成与汽车中空台的弧度大小相适配的结构,除了方便使用外,还具有外观美观,设计新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1、上壳;2、下壳;3、左支撑条;4、右支撑条;5、底座;6、磁铁固定板;7、磁铁;8、防滑垫;9、安装盲孔;10、旋转轴;11、螺栓;12、粘性体;13、六角螺母;14、装饰塞;15、硅胶垫;16、限位槽;17、硅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上壳1、下壳2、左支撑条3、右支撑条4、底座5和螺栓11,所述上壳1和下壳2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的腔体,在该腔体内安装有磁铁固定板6,所述磁铁固定板6上安装有磁铁7,所述磁铁7贯穿上壳1,并延伸至上壳1外侧,所述上壳1外侧贴设有防滑垫8,该防滑垫8采用硅胶材料制作,所述腔体两侧均开设有安装盲孔9;所述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上均一体成型有旋转轴10,所述旋转轴10转动安装在安装盲孔9内;所述底座5设在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底部远离旋转轴10一端,且底座5底部设有粘性体12;所述螺栓11依次贯穿左支撑条3、底座5和右支撑条4后与六角螺母13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手机与防滑垫8相贴合,手机背面的吸磁装置与漏出上壳1外侧的磁铁7相吸附连接,上壳1和下壳2可沿旋转轴360度旋转,进一步带动手机旋转,同时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靠近底座5一端可沿螺栓11转动,方便用户的使用。
具体的,所述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与汽车中空台的弧度大小相适配,方便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翻转,并与中控台相贴合使用,且外观美观,结构设计新颖,所述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上、下两端连接处的外侧均设置有装饰塞14。
具体的,所述底座5两端部均设置有硅胶圈17,且底座5远离硅胶圈17一端向上翘起,设计硅胶圈的目的在于,当底座5与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沿螺栓11转动时,可对硅胶圈17产生挤压的摩擦力,使底座5与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转动时可任一位置停止,方便实用。
具体的,所述磁铁固定板6呈“工”形,且磁铁固定板6与磁铁7采用磁吸方式固定。
具体的,所述磁铁7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磁铁7均匀的分布在磁铁固定板6的上、下两端部。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磁铁7优选的是四块,四块所述磁铁7呈圆柱状。
具体的,所述旋转轴10上设置有“u”形的硅胶垫15,该硅胶垫15与下壳2上开设的限位槽16限位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硅胶垫15的目的在于,当上壳1和下壳2沿旋转轴10旋转时会与硅胶垫15产生挤压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大于手机的重力,实现手机在被支撑旋转时,可在任一位置定位,方便实用,增加了用户使用时的体验感。
具体的,所述粘性体12为矽胶、硅胶、3m胶中的一种。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粘性体12优选3m胶。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车载手机支架时,需要在手机的背面安装一个吸磁装置,更具体的该吸磁装置可以是铁片或吸铁石等。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中,首先将粘性体12与汽车的中空台靠边缘位置贴合,再将手机背面的吸磁装置与磁铁固定板6上的磁铁7相吸附,通过旋转上壳1和下壳2来调整手机被支撑的角度,通过旋转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来调节手机的位置,方便实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下壳(2)、左支撑条(3)、右支撑条(4)、底座(5)和螺栓(11),所述上壳(1)和下壳(2)固定连接形成一内部中空的腔体,在该腔体内安装有磁铁固定板(6),所述磁铁固定板(6)上安装有磁铁(7),所述磁铁(7)贯穿上壳(1),并延伸至上壳(1)外侧,所述上壳(1)外侧贴设有防滑垫(8),所述腔体两侧均开设有安装盲孔(9);所述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上均一体成型有旋转轴(10),所述旋转轴(10)转动安装在安装盲孔(9)内;所述底座(5)设在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底部远离旋转轴(10)一端,且底座(5)底部设有粘性体(12);所述螺栓(11)依次贯穿左支撑条(3)、底座(5)和右支撑条(4)后与六角螺母(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条(3)和右支撑条(4)与汽车中空台的弧度大小相适配,且左支撑条(3)、右支撑条(4)上、下两端连接处的外侧均设置有装饰塞(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两端部均设置有硅胶圈(17),且底座(5)远离硅胶圈(17)一端向上翘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固定板(6)呈“工”形,且磁铁固定板(6)与磁铁(7)采用磁吸方式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7)设置有多块,多块所述磁铁(7)均匀的分布在磁铁固定板(6)的上、下两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0)上设置有“u”形的硅胶垫(15),该硅胶垫(15)与下壳(2)上开设的限位槽(16)限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体(12)为矽胶、硅胶、3m胶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