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及其音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6-09  26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其音箱。



    背景技术:

    某些场合需要多个音箱一起组合使用,相应地多个音箱之间需要连接。现有的线性组合的音箱阵列中,很多音箱都需要使用外带支架连接,比如cn204392495u阵列组合音响和cn208905188u舞台用音箱,音箱在呈叠时可以明显地看到外面的辅助支架,造型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两个音箱连接的隐藏式的连接结构及其音箱。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第一载体的表面设有第一槽位,第一载体在第一槽位的下侧设有第二槽位,第二槽位的面积大于第一槽位的面积,第二槽位上设有可位移的顶杆;第二载体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杆,第二载体在第一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面积大于第一连杆的面积,第二连杆的面积小于第一槽位的面积,第二连杆上设有可收纳顶杆的凹槽;第一载体与第二载体连接时,第二连杆经过第一槽位进入第二槽位,顶杆嵌入凹槽固定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台阶抵住第一槽位与第二槽位之间的台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槽位包括进入部和保持部,进入部的面积大于第二连杆的面积,保持部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杆的面积,保持部和第一连杆均为长条形结构,保持部的宽度等于第一连杆的宽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槽位的高度等于第二连杆的高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顶杆与第一载体之间设有弹簧,在弹簧作用下顶杆具有进入凹槽的趋势,顶杆上还设有把手,通过把手施加外力可以临时改变顶杆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载体上设有可拆卸的罩壳,把手暴露在第一载体和罩壳之间的位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载体包括大槽位和隔板,隔板上开槽限定出第一槽位,隔板安装在大槽位上方,隔板与大槽位之间限定出第二槽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载体与第一连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槽位的内侧边缘具有圆角结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外侧边缘具有圆角结构。

    一种音箱,包括外壳本体,使用上述的连接结构,外壳本体的上下两侧面分别作为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当顶杆设置把手时,所述把手布置在外壳本体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此连接结构使充分利用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的空间,第二连杆放入后移动即可,使用过程方便快捷;虽然隔板是受力件,但是隔板制作方便以及与第一载体连接简单可靠,所以此连接结构可靠性高;特别是第一槽位和第二凹形的形成过程简单,此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此音箱采用隐藏式的连接方式之后,多个音箱层叠具有更好的观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载体的示意图;

    图2是第一载体与第二连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隐藏隔板后的第一载体与第二连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第一载体与第二连杆连接的剖视图。

    图5是第二载体与第一连杆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组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接结构及其音箱。

    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2。

    第一载体1的表面设有第一槽位11,第一载体1在第一槽位11的下侧设有第二槽位12,第二槽位12的面积大于第一槽位11的面积,此时第一槽位11和第二槽位12组成入口窄内侧宽的结构,第二槽位12上设有可位移的顶杆32。第二载体2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杆21,第二载体2在第一连杆21的下侧设有第二连杆22,第二连杆22的面积大于第一连杆21的面积,第二连杆22的面积小于第一槽位11的面积,此时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组成外侧宽内侧窄的结构,第二连杆22上设有可收纳顶杆32的凹槽3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到的面积指俯视角度下,第一槽位11、第二槽位12、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的最大面积这一侧。

    第一载体1与第二载体2连接时,第二连杆22经过第一槽位11进入第二槽位12,顶杆32嵌入凹槽31固定第二连杆22,第一连杆21与第二连杆22之间的台阶抵住第一槽位11与第二槽位12之间的台阶。具体参照图1和图2,可以看出来第二连杆22先垂直放入第一槽位11,然后平移,顶杆32卡柱第二连杆22防止其移动便能固定整个第二载体2。

    作为优选,第一槽位11包括进入部111和保持部112,进入部111的轮廓与第二连杆22的轮廓相同,为了通过第二连杆22,进入部111的面积略大于第二连杆22的面积。当第二连杆22达到第二槽位12后,第一连杆21所在高度对齐第一槽位11所在高度,保持部112便是用于收纳第一连杆21,同时保持部112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杆22的面积,实现压住第二连杆22的目的。

    作为优选,保持部112和第一连杆21均为长条形结构,保持部112的宽度等于第一连杆21的宽度,如此保持部112可以引导第一连杆21的插入方向。为了让第二连杆22在第二槽位12更加稳定,第二槽位12的高度等于第二连杆22的高度,减少第二连杆22晃动的空间。

    本申请方案中,顶杆32不需要承受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2之间的连接力,即承受竖直方向上的力,所以只需要提供少量的固定第二连杆22的力即可。

    具体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的首端对齐,且端面均为弧形,第二连杆22的左右方向和尾端延伸,如此形成了面积大于第一连杆21的面。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设置在第二连杆22的侧边,凹槽略微向第二连杆22的中心凹陷,当第二连杆22摆放到位后顶杆32从垂直于侧边的方向插入凹槽31;本实施例中,凹槽31设置在第二连杆22的尾部,上下贯通,此时顶杆32从上或从下穿过凹槽31。

    在其他实施例中,顶杆32是否插入凹槽31全部由外力推动。作为优选,顶杆32与第一载体1之间设有弹簧34,在弹簧34作用下顶杆32具有进入凹槽31的趋势,外力仅仅需要推动将顶杆32转移出凹槽31即可。为了方便施加外力,顶杆32上还设有把手33,通过把手33施加外力可以临时改变顶杆32位置。

    具体参照图4,手动向下压顶杆32,然后第二连杆22向右运动,当第二连杆22运动到位后松手使顶杆32自然地向上移动,顶杆32插入凹槽31后第二连杆22已经不能向左移动脱出第二槽位12和第一槽位11。在拆卸时,先手动向下压顶杆32,此时顶杆32脱离凹槽31,第二连杆22向左移动可以从第一槽位11的位置抽走。

    第一槽位11的内侧边缘具有圆角结构,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的外侧边缘具有圆角结构,实现连接处光顺过渡,使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更好地插入第一槽位11和第二槽位12。当然了,顶杆32与凹槽31接触的位置也尽量设置圆角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把手33直接暴露在外面。作为优选,第一载体1上设有可拆卸的罩壳6,把手33暴露在第一载体1和罩壳6之间的位置,罩壳6的材质和结构与第一载体1相似,起到更好的隐藏效果。一般地,罩壳6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第一载体1连接。

    对于如何制作第一槽位11和第二槽位12,具体参照图3,作为优选,第一载体1包括大槽位和隔板4,隔板4上开槽限定出第一槽,11,隔板4安装在大槽位上方,隔板4与大槽位之间限定出第二槽位12。俯视地看,大槽位为矩形;从侧面看,隔板4的上表面平齐第一载体1的上表面,方便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2面面贴合。隔板4制作方便以及与第一载体1连接简单可靠,所以此连接结构可靠性高。

    一种使用上述的连接结构的音箱,包括外壳本体5。外壳本体5的上下两侧面分别作为第一载体1和第二载体2,可以参照图3和图5,外壳本体5的上面设置大槽位,外壳本体5的下面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连杆21。第一连杆21的上端设有定位柱,在第一连杆21连接第二载体2时定位柱插入第二载体2;同时第一连杆21和第二连杆22上均设有同轴的螺孔。多个音箱层叠时,也就是相邻两音箱的第一载体1与第二载体2连接。

    把手33布置在外壳本体5的背面,相应地罩壳6设置在音箱的背面,同时罩壳6的弧线与音箱的弧线相似。本实施例中,把顶杆32及其把手33独立出来组成一个辅助固定部件,该辅助固定部件的外壳能在竖直通道内收纳弹簧34的顶杆32,竖直通道顺带确定引导顶杆32升降方向的作用。

    外壳本体5的背面还设置有接线端,同样地,接线端也被罩壳6包裹隐藏。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

    所述第一载体的表面设有第一槽位,所述第一载体在第一槽位的下侧设有第二槽位,所述第二槽位的面积大于第一槽位的面积,所述第二槽位上设有可位移的顶杆;

    所述第二载体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载体在第一连杆的下侧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面积大于第一连杆的面积,所述第二连杆的面积小于第一槽位的面积,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可收纳所述顶杆的凹槽;

    第一载体与第二载体连接时,第二连杆经过第一槽位进入第二槽位,顶杆嵌入凹槽固定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台阶抵住第一槽位与第二槽位之间的台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位包括进入部和保持部,所述进入部的面积大于第二连杆的面积,保持部的面积小于第二连杆的面积,所述保持部和第一连杆均为长条形结构,所述保持部的宽度等于第一连杆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位的高度等于第二连杆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与第一载体之间设有弹簧,在弹簧作用下顶杆具有进入凹槽的趋势,所述顶杆上还设有把手,通过把手施加外力可以临时改变顶杆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上设有可拆卸的罩壳,所述把手暴露在第一载体和罩壳之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包括大槽位和隔板,所述隔板上开槽限定出第一槽位,所述隔板安装在大槽位上方,隔板与大槽位之间限定出第二槽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体与第一连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位的内侧边缘具有圆角结构,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外侧边缘具有圆角结构。

    9.一种音箱,包括外壳本体,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所述外壳本体的上下两侧面分别作为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当顶杆设置把手时,把手布置在外壳本体的背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及其音箱,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槽位和第二槽位实现快换式连接;音箱则是使用上述连接结构,外壳本体的上下侧面分别作为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相邻两个音箱的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相互连接实现两个音箱的组合。此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音箱采用隐藏式的连接方式之后,多个音箱层叠具有更好的观感。此实用新型用于音箱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杰士莱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76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