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感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12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电感组件。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一种可储能的电路元件,当通过电感器的电流改变时,电感器会产生电动势以抵抗电流的改变;电感器依其构造大致可分成以下两种:一是线型磁芯电感器,其是于一棒状的铁芯外缠绕线圈;二是环型电感器:其是于一环状的铁芯外缠绕线圈。线型磁芯电感器的优点在于可达到高耐电流的电感器需求,但却无法同时满足高电感值的电感需求,因而不易储能;而为了符合高电感值的电感需求,制造时便需增加元件尺寸与缠绕线材长度,但如此将增加制作成本。环型磁芯电感器则与棒型电感器相反,环型电感器虽可达到高电感值的电感需求,但环型电感器由于磁饱和量低导致元件耐电流过小。因此现有技术的两种电感器各有其缺点,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电感器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电感组件,包括环型磁芯、线型磁芯、线材,环型磁芯套设于线型磁芯的外部,线材包括第一缠绕部、第二缠绕部、第三缠绕部,第一缠绕部和第三缠绕部均缠绕于线型磁芯的外表面,第一缠绕部和第三缠绕部分别位于环型磁芯的两侧,第二缠绕部缠绕于环型磁芯的外表面,第二缠绕部分别与第一缠绕部、第三缠绕部相连,第一缠绕部和第三缠绕部的绕线方向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的,环型磁芯为圆环状结构,环型磁芯的圆心与线型磁芯的轴心重合,环型磁芯平面与线型磁芯的轴向相垂直,环型磁芯设置于线型磁芯的中点处。

    进一步的,第一缠绕部和第三缠绕部的外侧套设有绝缘套筒,绝缘套筒与线型磁芯同心设置,绝缘套筒设置于环型磁芯和磁芯之间。

    进一步的,绝缘套筒开设有两个通孔,第二缠绕部的线材穿过通孔与第一缠绕部、第三缠绕部相连接。

    进一步的,绝缘套筒由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组成,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缠绕部和第三缠绕部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现有的电感器,本实用新型将线型磁芯穿接于环型磁芯中,通过将线材按照三个缠绕部的缠绕方式,将线型磁芯和环型磁芯有机的进行结合,使得电感组件具有耐高电流和具有高感值的特点,改善了现有电感器功能单一的情况,并且电感组件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符合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的潮流趋势。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电感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电感组件的部分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电感组件的部分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中:1-环型磁芯、2-线型磁芯、3-线材、31-第一缠绕部、32-第二缠绕部、33-第三缠绕部、4-绝缘套筒、41-第一分体、42-第二分体、4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说明。

    如图1-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电感组件,包括环型磁芯1、线型磁芯2、线材3,环型磁芯1套设于线型磁芯2的外部,线材3包括第一缠绕部31、第二缠绕部32、第三缠绕部33,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均缠绕于线型磁芯2的外表面,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分别位于环型磁芯1的两侧,第二缠绕部32缠绕于环型磁芯1的外表面,第二缠绕部32分别与第一缠绕部31、第三缠绕部33相连,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的绕线方向相同。

    具体的,请参阅图1-3,环型磁芯1套接在线型磁芯2的外部,线材3从线型磁芯2的左侧开始缠绕,当缠绕至环型磁芯1的相邻位置时,线材3开始在环形磁芯上缠绕,线材3在环形磁芯上缠绕一圈之后离开环形磁芯,往环形磁芯右侧的线性磁芯上缠绕,从左到右三个部分的线材3分别为第一缠绕部31、第二缠绕部32、第三缠绕部33,为了保证环型磁芯1左右两侧线材3通电后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的缠绕方向为相同。通过将线型磁芯2穿接于环型磁芯1中,以及线材3按照三个缠绕部的缠绕方式,使得线型磁芯2和环型磁芯1有机的进行结合,达到电感组件具有耐高电流和具有高感值的目的,改善了现有电感器功能单一的情况,并且电感组件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适用性强。

    环型磁芯1为圆环状结构,环型磁芯1的圆心与线型磁芯2的轴心重合,环型磁芯1平面与线型磁芯2的轴向相垂直,环型磁芯1设置于线型磁芯2的中点处。

    环形磁芯垂直且平分线型磁芯2,使得整体结构十分对称,便于绕线和后续的安装。

    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的外侧套设有绝缘套筒4,绝缘套筒4与线型磁芯2同心设置,绝缘套筒4设置于环型磁芯1和磁芯之间。

    绝缘套筒4由绝缘材料组成,用于将第二缠绕部32与第一缠绕部31、第三缠绕部33隔开,避免短路现象以及保护线材3。

    绝缘套筒4开设有两个通孔43,第二缠绕部32的线材3穿过通孔43与第一缠绕部31、第三缠绕部33相连接。

    第一缠绕部31的引出端穿过绝缘套筒4的其中一个通孔43后对环型磁芯1进行缠绕,对环型磁芯1缠绕完成后,第二缠绕部32的引出端穿过绝缘套筒4的另一个通孔43对线型磁芯2进行缠绕。

    绝缘套筒4由第一分体41和第二分体42组成,第一分体41和第二分体42的结构相同。

    绝缘套筒4一分为二,在绕线时第一分体41和第二分体42分离,有助于绕制线圈,绕制完成后拼合第一分体41和第二分体42,即可组成闭合的套筒。

    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长度相同。

    有助于使得电感组件的结构更加对称,使得环型磁芯1两侧的线圈产生的磁场更加均匀一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型磁芯(1)、线型磁芯(2)、线材(3),环型磁芯(1)套设于线型磁芯(2)的外部,所述线材(3)包括第一缠绕部(31)、第二缠绕部(32)、第三缠绕部(33),所述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均缠绕于线型磁芯(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分别位于环型磁芯(1)的两侧,所述第二缠绕部(32)缠绕于环型磁芯(1)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缠绕部(32)分别与第一缠绕部(31)、第三缠绕部(33)相连,所述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的绕线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型磁芯(1)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环型磁芯(1)的圆心与线型磁芯(2)的轴心重合,所述环型磁芯(1)平面与线型磁芯(2)的轴向相垂直,所述环型磁芯(1)设置于线型磁芯(2)的中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的外侧套设有绝缘套筒(4),所述绝缘套筒(4)与线型磁芯(2)同心设置,所述绝缘套筒(4)设置于环型磁芯(1)和磁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4)开设有两个通孔(43),所述第二缠绕部(32)的线材(3)穿过所述通孔(43)与第一缠绕部(31)、第三缠绕部(3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筒(4)由第一分体(41)和第二分体(42)组成,所述第一分体(41)和第二分体(42)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缠绕部(31)和第三缠绕部(33)长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电感组件,包括环型磁芯、线型磁芯、线材,环型磁芯套设于线型磁芯的外部,线材包括第一缠绕部、第二缠绕部、第三缠绕部,第一缠绕部和第三缠绕部均缠绕于线型磁芯的外表面,第一缠绕部和第三缠绕部分别位于环型磁芯的两侧,第二缠绕部缠绕于环型磁芯的外表面,第二缠绕部分别与第一缠绕部、第三缠绕部相连,第一缠绕部和第三缠绕部的绕线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将线型磁芯穿接于环型磁芯中,通过将线材按照三个缠绕部的缠绕方式,将线型磁芯和环型磁芯有机的进行结合,使得电感组件具有耐高电流和具有高感值的特点,改善了现有电感器功能单一的情况,并且电感组件结构紧凑,占用体积小。

    技术研发人员:陈伦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阿赛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7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