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动力锂电池在安装到动力车上时,会将锂电池放在一个盒体内形成电池包,该电池包上设置有盖板将其封闭,并通过盖板上设置的电气元件实现电气导通。锂电池盖板上设置有正极铆钉和负极铆钉实现电池内部电极与外部电气元件的导通。但在多种工况下行驶时,车身的颠簸会使得电池盖板中电极的松动导致接触不良,严重影响正常供电。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轻量化与电池容量也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产品整体结构连接牢固稳定,强度高,电池盖板性能稳定,提高了续航里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包括下绝缘垫、覆盖在所述下绝缘垫上表面的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绝缘垫和所述盖板上的负极组件与正极组件,所述盖板上对应于所述正极组件和所述负极组件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盖板上围绕所述第一安装孔周边设置有将所述正极组件与所述负极组件整体抬高的环形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铆钉、正极密封圈、正极绝缘垫,所述正极铆钉包括板面部、垂直设置在所述板面部上的杆状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绝缘垫上对应于所述负极组件与所述正极组件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自下而上形成有阻挡台阶面,所述正极铆钉的下部板面内嵌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正极绝缘垫的下表面安装于所述环形凸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上部突出设置有向外翻折的凸起翻边部。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绝缘垫包括内壳、外壳、由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围绕形成的环形卡槽,所述凸起翻边部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外壳的内壁表面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翻边部向下压住的支撑台面。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翻边部上环形设置有若干缺口结构,所述支撑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翻边部所述缺口结构配合的间隔突出部。
进一步的,所述杆状部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正极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杆状部的上端圆周面上设置有齿轮面,所述正极绝缘垫的内圈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面配合的齿圈,通过所述齿轮面与所述齿圈的配合,防止所述正极绝缘垫与所述正极铆钉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绝缘垫内圈上设置有环形支撑面,所述正极铆钉中所述环形凹槽的上水平面搭接在所述环形支撑面上有效的阻止了所述正极铆钉向下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组件与所述正极组件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盖板上设置环形凸台,并配合下绝缘垫中的台阶安装孔,将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的下表面整体向上抬高,从而提高了锂电池内部空间,增加了能量密度,提高续航里程;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外翻锯齿翻边,为正负极绝缘垫提供扣紧压力,将正负极绝缘垫紧紧的压紧在盖板上,并提供扭转止动力,大大提高了正负极组件安装的稳定性与牢固程度;通过正负极铆钉圆周表面设置的齿轮面并配合正负绝缘垫内部的齿圈实现止转扭力,并通过盖板上设置的凸起翻边部,并将翻边设置成锯齿状,配合正负极绝缘垫内支撑台面中的间隔突出部实现止转扭力,从而取得锂电池盖板止转扭力,提高了电池盖板整体结构强度和结构的连接牢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板第一安装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极铆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极绝缘垫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极绝缘垫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
1下绝缘垫,11收纳槽,12第二安装孔,13阻挡台阶面;2盖板,21第一安装孔,22凸起翻边部,23仿形通口,24缺口结构,25环形凸起;3负极组件,31负极铆钉,32负极密封圈,33负极绝缘垫;4正极组件,41正极铆钉,411板面部,412杆状部,414环形凹槽,415齿轮面,43正极密封圈,44正极绝缘垫,441内壳,442外壳,443环形卡槽,444齿圈,445环形支撑面,446间隔突出部;5防爆膜;6面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请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请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一种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100,其包括下绝缘垫1、覆盖在下绝缘垫1上表面的盖板2、固定设置在下绝缘垫1和盖板2上的负极组件3与正极组件4、内嵌设置在下绝缘垫1与盖板2之间的防爆膜5。
盖板2上对应于正极组件4和负极组件3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第一安装孔21的上部设置有凸起翻边部22,凸起翻边部22上环形设置有若干缺口结构24。盖板2上围绕第一安装孔21周边设置有环形凸台25。
正极组件4包括正极铆钉41、套设在正极铆钉41柱状部上的正极密封圈43、从盖板2上表面与正极铆钉41上部配合锁紧的正极绝缘垫44。正极铆钉41从下绝缘垫1的下表面向上穿过盖板2,正极密封圈43位于下绝缘垫1的下表面。
下绝缘垫1上对应于负极组件3与正极组件4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2中自下而上形成有阻挡台阶面13。
正极铆钉41的下部板面内嵌于第二安装孔12中,正极绝缘垫44的下表面安装于环形凸台25上。
正极铆钉41包括板面部411、垂直设置在板面部411上的杆状部412。杆状部412上设置有环形凹槽414,正极密封圈42设置于环形凹槽414中,保障了正极密封圈42的位置稳定性。杆状部412的上端圆周面上设置有齿轮面415,正极绝缘垫44的内圈表面设置有与齿轮面415配合的齿圈444,通过齿轮面415与齿圈444的配合,有效的防止了正极绝缘垫44与正极铆钉41的相对转动,提高了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正极绝缘垫44包括内壳441、外壳442、由内壳441与外壳442围绕形成的环形卡槽443,所述凸起翻边部22卡入所述环形卡槽443内。外壳442的内壁表面设置有供凸起翻边部22向下压住的支撑台面(图中未标识),所述支撑台面上设置有与凸起翻边部22缺口结构配合的间隔突出部446。盖板2的凸起翻边部22压住正极绝缘垫44从而将正极绝缘垫44紧紧的压在盖板2上,与盖板2实现固定连接。正极绝缘垫44内圈上位于齿圈444下方设置有环形支撑面445。正极铆钉44中环形凹槽414的上水平面搭接在环形支撑面445上有效的阻止了正极铆钉44向下脱离,通过凸起翻边部22、正极绝缘垫44中齿圈444与环形支撑面445、以及正极铆钉41中齿轮面415与环形凹槽414的结构配合,使得正极组件4整体性强度大大提高且整体连接牢固,与盖板2的连接强度提高且有保障,提高了正极组件的位置稳定性,从而保障了电池盖板性能稳定。
通过凸起翻边部22的压紧作用实现对正极绝缘垫44和正极密封圈42的压缩,确保满足锂电池盖板密封性能。通过将凸起翻边部22设置成锯齿形状,并在正极绝缘垫44中设置与锯齿形状配合的间隔突出部446,使得正极绝缘垫44与盖板2之间不会出现相对转动,实现了正极绝缘垫44的止转扭力。
负极组件3与正极组件4结构相同。
盖板2上对应于防爆膜5位置设置有仿形通口23。下绝缘垫1上对应于防爆膜5位置设置有收纳槽11,防爆膜5设置在收纳槽11中,仿形通口23处设置有将防爆膜5盖住的面贴6。
盖板2与负极铆钉31之间绝缘设置。通过正极铆钉41和负极铆钉31底部分别与电芯正负极转接片连接、通过正极铆钉41和负极铆钉31的顶端连接排输出电流。
本实施例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100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盖板上设置环形凸台,并配合下绝缘垫中的台阶安装孔,将正极组件与负极组件的下表面整体向上抬高,从而提高了锂电池内部空间,增加了能量密度;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外翻锯齿翻边,为正负极绝缘垫提供扣紧压力,将正负极绝缘垫紧紧的压紧在盖板上,并提供扭转止动力,大大提高了正负极组件安装的稳定性与牢固程度;通过正负极铆钉圆周表面设置的齿轮面并配合正负绝缘垫内部的齿圈实现止转扭力,并通过盖板上设置的凸起翻边部,并将翻边设置成锯齿状,配合正负极绝缘垫内支撑台面中的间隔突出部实现止转扭力,从而取得锂电池盖板止转扭力,提高了电池盖板整体结构强度和结构的连接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公开如上,然而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启示及公开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示,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权利要求所涵盖。
1.一种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绝缘垫、覆盖在所述下绝缘垫上表面的盖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绝缘垫和所述盖板上的负极组件与正极组件,所述盖板上对应于所述正极组件和所述负极组件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盖板上围绕所述第一安装孔周边设置有将所述正极组件与所述负极组件整体抬高的环形凸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组件包括正极铆钉、正极密封圈、正极绝缘垫,所述正极铆钉包括板面部、垂直设置在所述板面部上的杆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垫上对应于所述负极组件与所述正极组件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自下而上形成有阻挡台阶面,所述正极铆钉的下部板面内嵌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所述正极绝缘垫的下表面安装于所述环形凸台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上部突出设置有向外翻折的凸起翻边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绝缘垫包括内壳、外壳、由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围绕形成的环形卡槽,所述凸起翻边部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所述外壳的内壁表面设置有供所述凸起翻边部向下压住的支撑台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翻边部上环形设置有若干缺口结构,所述支撑台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翻边部所述缺口结构配合的间隔突出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部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正极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部的上端圆周面上设置有齿轮面,所述正极绝缘垫的内圈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齿轮面配合的齿圈,通过所述齿轮面与所述齿圈的配合,防止所述正极绝缘垫与所述正极铆钉的相对转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绝缘垫内圈上设置有环形支撑面,所述正极铆钉中所述环形凹槽的上水平面搭接在所述环形支撑面上有效的阻止了所述正极铆钉向下脱离。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牢固且可提高电池容量的锂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组件与所述正极组件结构相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