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5-23  105


    本实用新型涉及拍摄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多目拼接型摄像装置盲区大,近景和远景无法同时拼接的问题,现有的部分方案使用了反射式共光心结构,即用反射镜转折摄像装置的光路,从而将共光心方案中本来会互相干涉的摄像装置进行空间分离。完全共光心方案可以实现所有距离上的景物同时无拼缝、且不需要算法对拼接进行校正;但对于采用反射式共光心的方案,由于现实装配中存在公差,如果引入多自由度调节,设备的量产性就会变差,成本就会增加。

    对于未采用反射式共光心结构的方案,一般采用软件方式对不同角度的图像进行拼接,然而,如图7所示,受摄像装置内部的光学组件的体积限制,导致不同光学组件获取的视角之间产生的重叠缝合破损区无法缩小,从而无法保证最终拼接图像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配简便且图像质量较好的摄像装置。

    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在第一平面方向上呈弧形分布或呈环形分布的若干光学组件及若干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光学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相邻的所述光学组件之间相互错开设置;所述光学组件包括镜头及与所述镜头对应的图像传感器;所述镜头包括进光端及出光端;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镜头的出光端对应设置;所述反射镜在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与所述光学组件对应分布,所述反射镜上的反射面与所述镜头的进光端对应设置。

    上述摄像装置,通过光学组件之间采用近似共光心设计,从而避免引入过多自由度的调节,降低装配难度及生产成本;由于相邻的光学组件之间相互错开设置,从而减少不同光学组件上的光心节点之间距离及重叠缝合破损区,有效减少对图像缝合的影响,保证最终拼接图像的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光学组件中的镜头在垂直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相互错位设置;相邻的所述光学组件的图像传感器在垂直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相互错位设置;相隔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的进光端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设置,所述镜头的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设置;所述反射镜的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镜头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还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连接各所述光学组件的承载组件;各所述光学组件中的固定座分别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连接各所述反射镜的支撑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于,所述支撑块上设有通槽,所述承载组件穿设在所述支撑块上的通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边缘呈矩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组件的数量为三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摄像装置的从a视角下所看到的侧视图;

    图4为反射镜与镜头之间的配合关系图;

    图5为一个观察点的视角范围示意图;

    图6为两个观察点的视角范围示意图;

    图7为现有完成共光心摄像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0,用于获取多角度或全景图像。该摄像装置100包括在第一平面方向上呈弧形分布或呈环形分布的若干光学组件20及若干反射镜30,反射镜30与光学组件20一一对应设置;相邻的光学组件20之间相互错开设置;光学组件20包括镜头21及与镜头21对应的图像传感器22;镜头21包括进光端及出光端;图像传感器22与镜头21的出光端对应设置;反射镜30在第一平面方向上与光学组件20对应分布,反射镜30上的反射面与镜头21的进光端对应设置。

    通过光学组件20之间采用近似共光心设计,从而避免引入过多自由度的调节,降低装配难度及生产成本;由于相邻的光学组件20之间相互错开设置,从而减少不同光学组件20上的光心节点之间距离及重叠缝合破损区,有效减少对图像缝合的影响,保证最终拼接图像的质量。

    具体地,在图2或图5中,第一平面方向与纸面方向平行;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是,如图5所示,光心节点唯一(即观察点唯一)的视角所形成的光路范围是完美的扇形。又如图6所示,拥有非唯一的光心节点(即观察点为两个)的视角所形成的光路却是破损的,不同光心节点的视角会有重叠区。该重叠缝合破损区会随着光心节点相互之间的距离的放大而放大,并成正比增长,因而,多个镜头21的光心节点距离的越近,越能保证成像质量。本方案通过相邻的光学组件20之间相互错开设置,在光学组件20自身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避开图像传感器22或镜头21之间的干涉,达到进一步减少不同光学组件20上的光心节点之间距离的目的,减少图像的失真。如图7所示,相对于本实用新型,现有的完全光共光心光学设备由于干涉问题,导致光心节点的距离较大,而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近似共光心设计,降低装配难度,结合光心光心节点距离的缩减,从而可获得近似完全光共光心的图像效果。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使确保紧凑性,相邻的光学组件20中的镜头21在垂直第一平面方向上相互错位设置;相邻的光学组件20的图像传感器22在垂直第一平面方向上相互错位设置;相隔的图像传感器22处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减少所有光学组件20所形成的整体在垂直第一平面方向上的长度,确保紧凑性。

    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获得规则的拼接图像,镜头21的进光端表面与第一平面平行设置,镜头21的主体与第一平面垂直设置;反射镜30的所在平面与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平行第一平面的光线经45度放置的反射镜30反射至镜头21,从而拼接图像的边缘近似平行,方便获得规则的矩形拼接图像。

    请参阅再次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光学组件20的安装固定,光学组件20还包括连接镜头21的固定座23,固定座23还与图像传感器22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向光学组件20提供支撑,摄像装置100还包括分别连接各光学组件20的承载组件(图未示);各光学组件20中的固定座23分别与承载组件连接;优选地,为避免造成视野遮挡,固定座23靠近圆弧中心或圆心的一侧连接承载组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固定座23远离圆弧中心或圆心的一侧连接承载组件。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向反射镜30提供支撑,摄像装置100还包括分别连接各反射镜30的支撑块50。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支撑块50与承载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承载组件对光学组件20及支撑块的连接,支撑块50上设有通槽51,承载组件穿设在支撑块50上的通槽51中。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22的边缘呈矩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组件20的数量为三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获得更清晰的拼接图像,光学组件20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获得全景图像,还可以将多个光学组件20按环形间隔均匀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光学组件之间采用近似共光心设计,从而避免引入过多自由度的调节,降低装配难度及生产成本;由于相邻的光学组件之间相互错开设置,从而减少不同光学组件上的光心节点之间距离及重叠缝合破损区,有效减少对图像缝合的影响,保证最终拼接图像的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第一平面方向上呈弧形分布或呈环形分布的若干光学组件及若干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光学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相邻的所述光学组件之间相互错开设置;所述光学组件包括镜头及与所述镜头对应的图像传感器;所述镜头包括进光端及出光端;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镜头的出光端对应设置;所述反射镜在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与所述光学组件对应分布,所述反射镜上的反射面与所述镜头的进光端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光学组件中的镜头在垂直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相互错位设置;相邻的所述光学组件的图像传感器在垂直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相互错位设置;相隔的所述图像传感器处于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进光端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设置,所述镜头的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设置;所述反射镜的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镜头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还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连接各所述光学组件的承载组件;各所述光学组件中的固定座分别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连接各所述反射镜的支撑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承载组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设有通槽,所述承载组件穿设在所述支撑块上的通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边缘呈矩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的数量为三个。

    技术总结
    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在第一平面方向上呈弧形分布或呈环形分布的若干光学组件及若干反射镜,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光学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相邻的所述光学组件之间相互错开设置;所述光学组件包括镜头及与所述镜头对应的图像传感器;所述镜头包括进光端及出光端;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镜头的出光端对应设置;所述反射镜在所述第一平面方向上与所述光学组件对应分布,所述反射镜上的反射面与所述镜头的进光端对应设置;光学组件之间采用近似共光心设计,从而避免引入过多自由度的调节,降低装配难度及生产成本;相邻的光学组件之间相互错开设置,从而减少不同光学组件上的光心节点之间距离及重叠缝合破损区,保证最终拼接图像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胡菁;林法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73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