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线。
背景技术:
加热线缆主要是生活取暖,植物栽培,管道保温等用的电线电缆。加热电缆是采用单根或多根合金电热丝作为发热源、高纯度、高温、电熔结晶氧化镁作导热绝缘体,无缝连续不锈钢或铜管作为护套,采用特殊生产工艺制造而成。有强腐蚀作用的场所可外加pe或低烟无卤的外套。
现在的加热线缆无法固定在某一处,一般采用胶带、电路固定块等物件配合固定,但是这种方式固定,不易移动线缆,导致拆装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线,具有拆装效率高,便于安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加热线,包括线缆本体,所述线缆本体的两侧开设有t型凹槽,所述t形凹槽与所述线缆本体的中轴线平行,且所述t形凹槽位于所述线缆本体径向面直径的两端,所述线缆本体在所述t形凹槽处滑动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t形凹槽的外侧,且所述t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圈的两侧共开设有四个圆形通孔,所述固定圈在所述圆形通孔处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圈的两端,所述圆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圆杆处于固定圈内部一段的外周面包裹有布块,所述布块的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块为绕圆杆转动,两个布块反向构成一个环形时,可将线缆固定在布块环绕的物体表面,达到固定的线缆的作用,且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形块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t形块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t形杆、滑动块;所述t形块的内部一侧与所述t形杆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的两端与所述滑动块相套接,且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t形块的两端外侧,所述滑动块处于t形块外侧的一端加工有齿;所述t形凹槽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正对着所述滑动块,且所述固定块面对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加工有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块带齿的一端与固定块带齿的一端重合时,由于固定块固定不动,所以滑动块也无法移动,滑动块导致t形块也无法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方形导杆、连杆、螺杆、螺管、凸块及空心块;所述固定圈的两边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圈在第一通孔与所述空心块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块的径向截面为圆环形,所述空心块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凸块的外周边均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所述凸块的顶部中心轴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凸块在第二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螺管,所述螺管内部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靠近t形杆的一端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导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方形通孔内部,且所述方形通孔与所述方形导杆相适配,所述方形导杆位于所述螺杆外侧的一端与所述t形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导杆限制螺杆无法转动,螺杆只能沿着方形导杆所在直线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两侧均与所述连杆相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杆上下运动时,螺杆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带动滑动块压着t形杆的两端所在直线方向运动,使滑动块与固定块均加工有齿的一面碰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线缆本体包括玻璃纤维、发热丝、绝缘体及护套,所述护套的材质为pfa或fep。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两种材料都使一种软性塑料,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耐候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圈的外侧,且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固定圈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在整个装置外部,通过旋转旋钮,旋钮带动螺管转动,最终达到将固定圈固定在线缆某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丝的材质为镍合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具有良好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体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聚氯乙烯制作成本低,生产简单,便于大量生产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线缆本体、固定圈、布块、圆杆、魔术贴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将线缆本体束缚在线缆所需附着的管体上,简单方便,拆装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杆、螺管、方形导杆、t形杆、滑动块、固定块等零部件组成结构,此结构可以将固定圈固定在线缆本体上,使固定圈不易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缆本体;2、t形凹槽;3、t形块;4、固定圈;41、第一凹槽;42、圆形通孔;43、圆杆;44、固定板;45、布块;46、魔术贴;5、固定结构;51、t形杆;52、滑动块;53、方形导杆;54、连杆;55、螺杆;56、螺管;57、凸块;58、空心块;59、第一通孔;11、玻璃纤维;12、发热丝;13、绝缘体;14、护套;510、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加热线,包括线缆本体1,所述线缆本体1包括玻璃纤维11、发热丝12、绝缘体13及护套14,护套14的外侧开设有两条t形凹槽2,护套14在t形凹槽2处设置有固定圈4,固定圈4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41,固定圈4在第一凹槽41的两侧边均开设有圆形通孔42,固定圈4在圆形通孔42处套设有圆杆43,圆杆43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固定圈4的外侧,且圆杆43的两端均焊接有固定板44,圆杆43在固定圈4内部的一段外周面套设有布块45,布块45的一端缠绕在圆杆43的外侧且缝接在布块45的一侧,布块45的两侧均缝接有魔术贴46。
如图2所示,t形凹槽2内部滑动连接有t形块3,t形块3内为空腔结构,t形块3内部放置有固定结构5。
如图3所示,t形凹槽2内壁两侧粘接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的一侧加工有齿,t形块3的顶部与底部均与t形凹槽2的内部底部及顶部接触,t形块3的内壁底部中心轴处粘接有t形杆51,t形杆51的两端套设有滑动块52,两个滑动块52的一端均延伸至t形块3的外侧,且滑动块52位于t形块3外侧的一端均加工有齿,固定块21带齿的一侧正对着滑动块52带齿的一侧。
如图3所示,固定圈4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59,固定圈4在第一通孔59处焊接有空心块58,空心块58的径向截面为圆环,且空心块58的内圈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镶嵌有凸块57,凸块57的顶部中心轴处开设有第二通孔,凸块57在第二通孔处焊接有螺管56,螺管56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圈4,螺管56位于固定圈4的一端焊接有旋钮510,螺管56位于固定圈4的一端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55,螺杆55的一端延伸至t形块3内部,t形杆51靠近螺杆55的一侧中心轴处焊接有方形导杆53,螺杆55靠近方形导杆53的一端中心轴处开设有方形通孔,方形导杆53的一端延伸至方形通孔内部,且方形导杆53与方形通孔相适配。
如图3所示,螺杆55的两侧均铰接有连杆54,连杆54的另一端与滑动块52相铰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加热管固定在某个柱子上的时候,操作人员移动固定圈4,将固定圈4移动到指定位置时,操作人员转动旋钮510,旋钮510带动螺管56转动,螺管56带动凸块57转动,由于凸块57镶嵌在空心块58的第二凹槽内部,凸块57只能原地转动,所以凸块57带动螺管56原地转动,螺杆55由于受到一端固定在t形杆51上的方形导杆53的限制,螺杆55沿着方形导杆53所在直线做直线运动,螺杆55运动时,螺杆55带动连杆54运动,连杆54带动滑动块52运动,滑动块52的一端朝着固定块21所在方向运动,当滑动块52的一端与固定块21碰触时,由于滑动块52的一端与固定块21的一端均加工有齿,所以固定圈的位置得以固定。
进一步的,操作人员将两个布块45分开,使两个布块45绕着圆杆43转动一定角度,使两个布块45围绕所需附着的柱子之后,再粘结在一起,至此,操作人员完成了加热线的固定操作,且加热线再用完之后,拆卸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加热线,包括线缆本体(1),所述线缆本体(1)的两侧开设有t形凹槽(2),所述t形凹槽(2)与所述线缆本体(1)的中轴线平行,且所述t形凹槽(2)位于所述线缆本体(1)径向面直径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本体(1)在所述t形凹槽(2)处滑动连接有t形块(3),所述t形块(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t形凹槽(2)的外侧,且所述t形块(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圈(4),固定圈(4)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1),所述固定圈(4)的两侧共开设有四个圆形通孔(42),所述固定圈(4)在所述圆形通孔(42)处设置有圆杆(43),所述圆杆(4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圈(4)的两端,所述圆杆(4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4),所述圆杆(43)处于固定圈(4)内部一段的外周面包裹有布块(45),所述布块(45)的两侧均设置有魔术贴(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块(3)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t形块(3)内部设置有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t形杆(51)、滑动块(52);所述t形块(3)的内部一侧与所述t形杆(51)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51)的两端与所述滑动块(52)相套接,且所述滑动块(5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t形块(3)的两端外侧,所述滑动块(52)处于t形块(3)外侧的一端加工有齿;所述t形凹槽(2)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一侧正对着所述滑动块(52),且所述固定块(21)面对所述滑动块(52)的一侧加工有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5)还包括方形导杆(53)、连杆(54)、螺杆(55)、螺管(56)、凸块(57)及空心块(58);所述固定圈(4)的两边开设有第一通孔(59),所述固定圈(4)在第一通孔与所述空心块(58)固定连接,所述空心块(58)的径向截面为圆环形,所述空心块(58)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凸块(57)的外周边均延伸至所述第二凹槽内部,所述凸块(57)的顶部中心轴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凸块(57)在第二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螺管(56),所述螺管(56)内部与所述螺杆(55)螺纹连接,所述螺杆(55)靠近t形杆(51)的一端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导杆(5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方形通孔内部,且所述方形通孔与所述方形导杆(53)相适配,所述方形导杆(53)位于所述螺杆(55)外侧的一端与所述t形杆(5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5)的两侧均与所述连杆(54)相铰接,所述连杆(54)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52)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本体(1)包括玻璃纤维(11)、发热丝(12)、绝缘体(13)及护套(14),所述护套(14)的材质为pfa或fep。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圈(4)的外侧,且所述螺杆(55)位于所述固定圈(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5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12)的材质为镍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13)的材质为聚氯乙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