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基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其节约工程造价,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人工地基是指天然土层承载力不足,需要人工加固处理的地基。
在实际的道路路基建设和土建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人工加固处理的软质地基。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砂桩或石灰桩来加固,地基中成孔后,在孔中灌以砂、石、土或石灰等材料,捣实而形成直径较大的桩体,以致桩和原土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的目的,但是,这种技术通常需要在现场根据实际环境临时加工制作,不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单个桩体的作用面积小,采用大量的桩体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实现加固软质地基且节省资源、具有普遍实用性的加固结构。
专利公告号为cn20487575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模块化结构,包括若干个模块框体,所述模块框体为具有中空腔的框形体,模块框体的前端设有前嵌入凸体、后端设有后嵌入槽、左端设有左嵌入凸体、右端设有右嵌入槽,后侧模块框体的前嵌入凸体与前侧模块框体的后嵌入槽配合,右侧模块框体的左嵌入凸体与左模块框体的右嵌入槽配合。但是在安装相邻两个模块化结构时,左侧嵌入凸体会妨碍前侧嵌入凸体进入相邻的后侧嵌入槽,该固定式结构会对地基的加固结构安装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更加方便的地基加固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基加固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由若干个基础结构模块拼接而成;每个所述基础结构模块均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结构本体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件、第二卡接件、第三卡接件和第四卡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三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的开口朝下;每个所述结构本体的顶面均设置有防滑凸起,每个所述结构本体的底面均设置有与所述防滑凸起匹配的防滑槽;安装状态下,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基础结构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三卡接件扣接或通过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扣接连接;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基础结构模块之间通过所述防滑凸起与所述防滑槽卡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础结构模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以及所述第四卡接件的开口均为从外端向所述结构本体倾斜的三角坡口,且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三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四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以及所述第四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均为45°。
优选的,所述防滑凸起为横竖交错的条状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其中一组所述防滑凸起上设置有吊装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结构本体上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透水孔。
可选的,所述结构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十字形排水槽,所述结构本体的四个侧面设置有连动上下表面的所述十字形排水槽的引水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基加固结构通过在基础结构模块的结构本体四个侧面分别设置两个开口向上的卡接件和两个开口向下的卡接件,通过将开口向下的卡接件扣接于对应的开口向上的卡接件上就完成水平方向上的拼接,大大提高了基础结构模块拼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地基加固结构在结构本体顶面设置防滑凸起,在底面均设置与所述防滑凸起匹配的防滑槽;在竖直方向上安装时,上一层的基础结构模块底面的防滑槽与下一层的基础结构模块的防滑凸起卡接,能够有效防止竖直方向上的基础结构模块在侧向压力的作用下出现水平滑移,确保地基更加稳固。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基础结构模块的正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基础结构模块的左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基础结构模块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2中基础结构模块的正视图;
图7是实施例2中基础结构模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基加固结构,包括结构主体1,结构主体1由若干个基础结构模块100拼接而成;每个基础结构模块100均包括结构本体110,结构本体110呈长方体结构,结构本体110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件120、第二卡接件130、第三卡接件140和第四卡接件150;其中,第一卡接件120和第二卡接件130的开口朝上,第三卡接件140和第四卡接件150的开口朝下;每个结构本体110的顶面均设置有防滑凸起111,每个结构本体110的底面均设置有与防滑凸起111匹配的防滑槽112;安装状态下,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基础结构模块100之间通过第一卡接件120和第三卡接件140扣接或通过第二卡接件130和第四卡接件150扣接连接;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基础结构模块100之间通过防滑凸起111与防滑槽112卡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基加固结构通过在基础结构模块的结构本体四个侧面分别设置两个开口向上的卡接件和两个开口向下的卡接件,通过将开口向下的卡接件扣接于对应的开口向上的卡接件上就完成水平方向上的拼接,大大提高了基础结构模块拼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地基加固结构在结构本体顶面设置防滑凸起,在底面均设置与所述防滑凸起匹配的防滑槽;在竖直方向上安装时,上一层的基础结构模块底面的防滑槽与下一层的基础结构模块的防滑凸起卡接,能够有效防止竖直方向上的基础结构模块在侧向压力的作用下出现水平滑移,确保地基更加稳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基础结构模块100之间通过第一卡接件120和第三卡接件140配合连接是指其中一个基础结构模块100提供第一卡接件120,相邻的另一个基础结构模块100则提供第三卡接件140与之配合,从而实现连接,相反亦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基础结构模块100之间通过第二卡接件130和第四卡接件150配合连接是指其中一个基础结构模块100提供第二卡接件130,相邻的另一个基础结构模块100则提供第四卡接件150与之配合,从而实现连接,相反亦然。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使基础结构模块100有足够的承载力,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基础结构模块100具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较于素混凝土结构,去承载能力更强,能够进一步确保所述地基加固结构的稳定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方便安装,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卡接件120、第二卡接件130、第三卡接件140以及第四卡接件150的开口均为从外端向结构本体110倾斜的三角坡口,且第一卡接件120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α与第三卡接件140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β相同,第二卡接件130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γ和第四卡接件150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δ相同。将卡接件的开口设置成从外端向结构本体110倾斜的三角坡口,在安装时,相邻两个基础结构模块100能够沿三角坡口自发靠拢抵紧,节约工人的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虽然第一卡接件120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α与第三卡接件140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β相同,第二卡接件130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γ和第四卡接件150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δ相同即可,但是确保相邻两个基础结构模块100连接得牢固,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卡接件120、第二卡接件130、第三卡接件140以及第四卡接件150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均为45°。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采用45°,能够确保每个卡接件具有足够的强度,确保相邻两个基础结构模块100能够连接牢固。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防滑凸起可以有很多种,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滑凸起111为横竖交错的条状结构。采用横竖交错的条状结构,能够提高防滑凸起的防滑作用,确保所述地基加固结构在水平方向上不出现滑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基础结构模块100本身的自重较大,为了便于安装,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其中一组防滑凸起111上设置有吊装孔113。设置了吊装孔,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简单的吊装机械进行吊装安装,减小工作强度,提高安装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吊装孔四周都埋设有钢筋,能够确保其承载强度。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雨水集聚在所述基础结构模块100的表面,从而侵蚀所述基础结构模块100,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结构本体110上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透水孔114。通过设置透水孔114,能够使所述基础结构模块100表面的雨水快速地渗透至地底,避免雨水集聚。
实施例2
如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其改进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取消了吊装孔113和透水孔114,而是在结构本体110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十字形排水槽115,结构本体110的四个侧面设置有连动上下表面的十字形排水槽115的引水槽116。雨水通过十字形排水槽115的引水槽116排走,吊装时通过将吊带卡入十字形排水槽115和引水槽116中进行吊装。采用上述结构的基础结构模块100能够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1.一种地基加固结构,包括结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由若干个基础结构模块拼接而成;每个所述基础结构模块均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结构本体的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件、第二卡接件、第三卡接件和第四卡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三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的开口朝下;每个所述结构本体的顶面均设置有防滑凸起,每个所述结构本体的底面均设置有与所述防滑凸起匹配的防滑槽;安装状态下,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基础结构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三卡接件扣接或通过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扣接连接;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基础结构模块之间通过所述防滑凸起与所述防滑槽卡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结构模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以及所述第四卡接件的开口均为从外端向所述结构本体倾斜的三角坡口,且所述第一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三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二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和所述第四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以及所述第四卡接件的三角坡口的倾斜角度均为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为横竖交错的条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防滑凸起上设置有吊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上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透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十字形排水槽,所述结构本体的四个侧面设置有连动上下表面的所述十字形排水槽的引水槽。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