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4-05  119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通信机柜搭建迅速、运输方便、搬迁灵活等特点逐渐取代传统机房,在无线站点领域广泛应用,现有的通信机柜,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柜体的顶层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很快,柜体内温度高,特别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或者日照强烈的地域,难以保证柜体内设备的正常运行,现有的通信机柜一般都选择在安装在没有剧烈震动和冲击的地方,但是自身的防震抗震能力特别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用以解决现有的通信机柜存在柜体顶层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很快,柜体内温度高,特别是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或者日照强烈的地域,难以保证柜体内设备的正常运行,现有的通信机柜一般都选择在安装在没有剧烈震动和冲击的地方,但是自身的防震抗震能力特别差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包括底座、缓冲减震板、弹簧一、机柜本体、弹簧二、集气管道、输送管道、引风机一、冷凝器、风扇、安装座、引风机二、排气管、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底座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有缓冲减震板,所述缓冲减震板的底部与底座的内底部通过若干弹簧一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减震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柜本体,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贯穿底座的顶部并延伸至底座的上方与所述机柜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柜本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之间的支撑柱上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机柜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机柜本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导向杆上与滑轮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与滑轮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机柜本体的内部上方横向设置有集气管道,所述集气管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集气头,所述集气管道通过输送管道与位于机柜本体内底部的引风机一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引风机一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的正下方设置有风扇,所述机柜本体的内顶部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机柜本体的内顶部右侧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所述机柜本体的顶部右侧通过安装座安装有引风机二,所述引风机二通过排气管与机柜本体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机柜本体的前部通过活页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柜门上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的上方设置有格栅网。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走杆,所述行走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行走杆分别位于底座底部的四角,所述行走杆的底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缓冲弹簧的一端穿出缓冲槽并活动安装有行走轮。

    进一步的,所述机柜本体的内侧均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采用酚醛泡沫保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机柜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板,所述太阳能光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引风机一、冷凝器、风扇、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引风机二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柜本体内部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引风机一和风扇进行工作,机柜本体内的气体通过集气头进入到输送管道中,在冷凝器的作用下降温,经过降温的气体从冷凝器的出口流出,风扇工作将降温后的气体重新送入机柜本体内部,实现了机柜本体内温度的降低。

    2)、当发生火灾时,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的产生,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启动引风机二,引风机二将机柜本体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其内部成为真空状态,从而有效达到灭火的功能。

    3)、通过底座、缓冲减震板、弹簧一、支撑柱、机柜本体、弹簧二、导向杆、滑杆以及滑轮的配合,通过弹簧一和弹簧二的伸缩缓冲作用,使得该机柜本体的稳定性能好。

    4)、设置隔热层能够确保高温情况下机柜本体内升温不会过快或者低温天气下具有保温作用。

    5)、通过设置行走杆、缓冲槽、缓冲弹簧、固定座以及行走轮,便于对机柜本体进行移动,若在移动机柜本体过程中产生震动时,机柜本体挤压行走杆,行走杆挤压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被压缩,使得机柜本体产生的震动得以消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机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杆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缓冲减震板、3弹簧一、4机柜本体、5弹簧二、6集气管道、7输送管道、8引风机一、9冷凝器、10风扇、11安装座、12引风机二、13排气管、14温度传感器、15烟雾传感器、16控制器、17支撑柱、18导向杆、19滑杆、20滑轮、21集气头、22活页、23柜门、24把手、25格栅网、26行走杆、27缓冲槽、28缓冲弹簧、29固定座、30行走轮、31蓄电池、32太阳能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包括底座1、缓冲减震板2、弹簧一3、机柜本体4、弹簧二5、集气管道6、输送管道7、引风机一8、冷凝器9、风扇10、安装座11、引风机二12、排气管13、温度传感器14、烟雾传感器15以及控制器16,所述底座1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有缓冲减震板2,所述缓冲减震板2的底部与底座1的内底部通过若干弹簧一3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减震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柜本体4,所述支撑柱17的顶端贯穿底座1的顶部并延伸至底座1的上方与所述机柜本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柜本体4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之间的支撑柱17上套设有弹簧二5,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8,所述机柜本体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杆19,所述滑杆19远离机柜本体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20,所述导向杆18上与滑轮20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与滑轮20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机柜本体4的内部上方横向设置有集气管道6,所述集气管道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集气头21,所述集气管道6通过输送管道7与位于机柜本体4内底部的引风机一8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引风机一8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7与所述冷凝器9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冷凝器9的出口的正下方设置有风扇10,所述机柜本体4的内顶部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机柜本体4的内顶部右侧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5,所述机柜本体4的顶部右侧通过安装座11安装有引风机二12,所述引风机二12通过排气管13与机柜本体4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机柜本体4的前部通过活页22活动连接有柜门23,所述柜门23上设置有控制器16,所述柜门23上安装有把手24;把手24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打开与关闭柜门23。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9的上方设置有格栅网25;利于气体在机柜本体4内部进行流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走杆26,所述行走杆26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行走杆26分别位于底座1底部的四角,所述行走杆26的底部开设有缓冲槽27,所述缓冲槽27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8,所述缓冲弹簧2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9,所述固定座29远离缓冲弹簧28的一端穿出缓冲槽27并活动安装有行走轮30;通过设置行走杆26、缓冲槽27、缓冲弹簧28、固定座29以及行走轮30,便于对机柜本体4进行移动,若在移动机柜本体4过程中产生震动时,机柜本体4挤压行走杆26,行走杆26挤压缓冲弹簧28,缓冲弹簧28被压缩,使得机柜本体4产生的震动得以消除。

    进一步的,所述机柜本体4的内侧均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采用酚醛泡沫保温材料;设置隔热层能够确保高温情况下机柜本体4内升温不会过快或者低温天气下具有保温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机柜本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1,所述蓄电池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板32,所述太阳能光板32与蓄电池31电性连接;利用太阳能光板32对蓄电池31进行供电,为各用电元件提供电能。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16分别与引风机一8、冷凝器9、风扇10、温度传感器14、烟雾传感器15以及引风机二12电性连接;便于控制器16对其进行电性控制。

    工作原理:使用时,温度传感器14用于检测机柜本体4内部的温度,当温度高于设定值时,会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6,控制器16控制引风机一8和风扇10进行工作,机柜本体4内的气体通过集气头21进入到输送管道7中,在冷凝器9的作用下降温,经过降温的气体从冷凝器9的出口流出,风扇10工作将降温后的气体重新送入机柜本体4内部,实现了机柜本体4内温度的降低;当发生火灾时,烟雾传感器15检测到烟雾的产生,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6,控制器16启动引风机二12,引风机二12将机柜本体4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其内部成为真空状态,从而有效达到灭火的功能;通过底座1、缓冲减震板2、弹簧一3、支撑柱17、机柜本体4、弹簧二5、导向杆18、滑杆19以及滑轮20的配合,通过弹簧一3和弹簧二5的伸缩缓冲作用,使得该机柜本体4的稳定性能好;设置隔热层能够确保高温情况下机柜本体4内升温不会过快或者低温天气下具有保温作用;通过设置行走杆26、缓冲槽27、缓冲弹簧28、固定座29以及行走轮30,便于对机柜本体4进行移动,若在移动机柜本体4过程中产生震动时,机柜本体4挤压行走杆26,行走杆26挤压缓冲弹簧28,缓冲弹簧28被压缩,使得机柜本体4产生的震动得以消除。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缓冲减震板(2)、弹簧一(3)、机柜本体(4)、弹簧二(5)、集气管道(6)、输送管道(7)、引风机一(8)、冷凝器(9)、风扇(10)、安装座(11)、引风机二(12)、排气管(13)、温度传感器(14)、烟雾传感器(15)以及控制器(16),所述底座(1)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有缓冲减震板(2),所述缓冲减震板(2)的底部与底座(1)的内底部通过若干弹簧一(3)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减震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柜本体(4),所述支撑柱(17)的顶端贯穿底座(1)的顶部并延伸至底座(1)的上方与所述机柜本体(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机柜本体(4)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之间的支撑柱(17)上套设有弹簧二(5),所述底座(1)上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8),所述机柜本体(4)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杆(19),所述滑杆(19)远离机柜本体(4)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20),所述导向杆(18)上与滑轮(20)相靠近的一侧开设有与滑轮(20)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机柜本体(4)的内部上方横向设置有集气管道(6),所述集气管道(6)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集气头(21),所述集气管道(6)通过输送管道(7)与位于机柜本体(4)内底部的引风机一(8)的进风口相连接,所述引风机一(8)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7)与所述冷凝器(9)的进口相连接,所述冷凝器(9)的出口的正下方设置有风扇(10),所述机柜本体(4)的内顶部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机柜本体(4)的内顶部右侧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5),所述机柜本体(4)的顶部右侧通过安装座(11)安装有引风机二(12),所述引风机二(12)通过排气管(13)与机柜本体(4)的内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本体(4)的前部通过活页(22)活动连接有柜门(23),所述柜门(23)上设置有控制器(16),所述柜门(23)上安装有把手(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9)的上方设置有格栅网(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行走杆(26),所述行走杆(26)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行走杆(26)分别位于底座(1)底部的四角,所述行走杆(26)的底部开设有缓冲槽(27),所述缓冲槽(27)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28),所述缓冲弹簧(2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9),所述固定座(29)远离缓冲弹簧(28)的一端穿出缓冲槽(27)并活动安装有行走轮(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本体(4)的内侧均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采用酚醛泡沫保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本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1),所述蓄电池(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光板(32),所述太阳能光板(32)与蓄电池(31)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6)分别与引风机一(8)、冷凝器(9)、风扇(10)、温度传感器(14)、烟雾传感器(15)以及引风机二(12)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户外使用的通信机柜,包括底座、弹簧一、弹簧二、输送管道、引风机一及冷凝器,底座内壁的两侧滑动连接有缓冲减震板,缓冲减震板的底部与底座的内底部通过若干弹簧一固接,缓冲减震板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安装有机柜本体,机柜本体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之间的支撑柱上套设有弹簧二,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导向杆,机柜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滑杆,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滑轮,机柜本体的内部上方横向设有集气管道,集气管道上均匀设有若干集气头,集气管道通过输送管道与位于机柜本体内底部的引风机一的进风口相连接,引风机一的出风口通过输送管道与冷凝器的进口相连接,冷凝器的出口的正下方设有风扇。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4.11
    技术公布日:2020.03.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83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