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后视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汽车重要的安全件之一,用于车辆在行车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汽车后视镜起“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因此,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支架和操纵都颇讲究。
客车都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后视镜,是司机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但有一些与之相关的问题却常被人们忽略,由于客车的后视镜向车身两侧的正前方延伸较长,在行车过程中后视镜经常碰到粗大的树枝,或在繁忙路面上与相向而行车辆擦碰。现有的后视镜在遇到擦碰的情况时,容易折断损坏,在得不到及时修理的情况下,对行车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因此,发明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在后视镜无意中碰到障碍物时,支架的主管和副管会沿着避位机构转动,从而避开了障碍物,防止后视镜的镜体损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包括安装座与金属质的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的一端折弯成型,副管固定连接于主管的折弯端;所述安装座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还包括设于支撑架与主管、副管之间的避位机构;所述避位机构包括圆筒、中心轴、弹性件、转盘与下齿盘,圆筒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端部,转盘与下齿盘分别固定连接于主管与副管的端部,且转盘转动连接于圆筒顶端,圆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齿盘,且上齿盘与下齿盘互相咬合;所述中心轴设于圆筒内部,中心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盘与下齿盘,弹性件放置于中心轴的外侧,且弹性件的顶端与转盘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圆筒的顶端开口,且开口处设有阶梯槽,圆筒的底端开设有通孔a;所述转盘底部设有凸台,转盘通过该凸台插接于阶梯槽中;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第一紧固件穿过转盘的通孔b并连接于中心轴的顶端,第二紧固件穿过下齿盘的通孔c并连接于中心轴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凸台的底部设有凹槽,弹性件的顶端位于该凹槽中,且弹性件的底端抵接于圆筒内侧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弹性件为多片串联的蝶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避位机构还包括上下两组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均为弧形结构,上限位板固定连接于主管与转盘的接合处,下限位板固定连接于副管与下齿盘的接合处,且上限位板、下限位板与圆筒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两端的圆筒侧壁上均对称的设有挡杆以限制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左右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的圆弧半径尺寸大于圆筒横截面的半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的弧长尺寸小于圆筒横截面周长尺寸的五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挡杆为光杆,其固定连接于圆筒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挡杆为半纹螺杆,其螺接于圆筒的侧壁上,且端部设有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在后视镜无意中碰到障碍物时,支架的主管和副管会沿着避位机构转动,从而避开了障碍物,防止后视镜的镜体损坏。
二、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转盘通过底部的凸台插接在圆筒中,保证转盘与圆筒连接的稳固性。
三、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弹性件的顶端插入在凸台底端的凹槽中,从而可防止转动时弹性件卡在圆筒中。
四、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弹性件采用蝶形弹簧,其缓冲吸振能力强,能以小变形承受大载荷。
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避位机构上还设有限位装置,以保证后视镜不会无限制的转动而碰撞到车身。
六、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的圆弧半径尺寸大于圆筒横截面的半径尺寸,以保证两块限位板与圆筒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七、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的弧长尺寸小于圆筒横截面周长尺寸的五分之一,从而限制了后视镜转动的幅度。
八、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挡杆为半纹螺杆,其螺接于圆筒的侧壁上,在后视镜产生碰撞后挡杆产生变形,只需要将挡杆拆下换掉即可,而不需要更换整个圆筒,从而节约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避位机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限位板与挡杆的位置关系图。
图6为实施例3中挡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主管、3-副管、4-支撑柱、5-支撑架、6-避位机构、7-圆筒、8-中心轴、9-弹性件、10-转盘、11-下齿盘、12-上齿盘、13-通孔a、14-凸块、15-第一紧固件、16-第二紧固件、17-通孔b、18-凹槽、19-上限位板、20-下限位板、21-挡杆、22-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包括安装座1与金属质的主管2和副管3;所述主管2的一端折弯成型,副管3焊接于主管2的折弯端,且副管3与主管2未折弯端平行;所述安装座1的侧部焊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上下两端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还包括设于支撑架5与主管2、副管3之间的避位机构6;所述避位机构6包括圆筒7、中心轴8、弹性件9、转盘10与下齿盘11,圆筒7焊接于支撑架5的端部,转盘10与下齿盘11分别焊接于主管2与副管3的端部,且转盘10转动连接于圆筒7顶端,圆筒7的底端焊接有上齿盘12,且上齿盘12与下齿盘11互相咬合;所述中心轴8设于圆筒7内部,中心轴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盘10与下齿盘11,弹性件9放置于中心轴8的外侧,且弹性件9的顶端与转盘10接触;所述圆筒7的顶端开口,且开口处设有阶梯槽,圆筒7的底端开设有通孔a13;所述转盘10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凸台14,转盘10通过该凸台14插接于阶梯槽中;所述中心轴8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第一紧固件15穿过转盘10的通孔b17并连接于中心轴8的顶端,第二紧固件16穿过下齿盘11的通孔c并连接于中心轴8底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15和第二紧固件16均采用内六角沉头螺钉;所述凸台14的底部设有凹槽18,弹性件9的顶端位于该凹槽18中,且弹性件9的底端抵接于圆筒7内侧底部;所述弹性件9为多片串联的蝶形弹簧。
本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安装座1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插块式结构,其主要作用是与客车的车身相连接;客车在行驶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时,主管2与副管3受力,同时主管2与副管3同时驱动转盘10、下齿盘11带着中心轴8在圆筒7中旋转,当下齿盘11与上齿盘12的齿与齿顶在一起时,蝶形弹簧收缩,当下齿盘11转动完成后,下齿盘11与上齿盘12再次咬合,同时蝶形弹簧顶开以使下齿盘11与上齿盘12紧密贴合,从而保证行驶过程中后视镜的稳固性,至此主管2与副管3转动一个工位;值得注意的的是,主管2与副管3转动工位的多少由后视镜受力大小决定;主管2与副管3转动的方向由后视镜受力方向决定。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1在使用时,主管2与副管3会无限制的转动,从而会使后视镜撞击车身,得不偿失;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具体地说:
所述避位机构6还包括上下两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所述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均为弧形结构,上限位板19焊接于主管2与转盘10的接合处,下限位板20焊接于副管3与下齿盘11的接合处,且上限位板19、下限位板20与圆筒7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两端的圆筒7侧壁上均对称的设有挡杆21以限制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左右转动;所述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的圆弧半径尺寸大于圆筒7横截面的半径尺寸;所述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的弧长尺寸小于圆筒7横截面周长尺寸的五分之一;所述挡杆21为光杆,其焊接于圆筒7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可以保证后视镜不会无限制的转动而碰撞到车身。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为实施例2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实施例2在使用时,若挡杆21受上限位板19或下限位板20的撞击或产生变形或断裂,此时就需要更换整个圆筒7,其代价较高;而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避免上述缺陷,具体地说:
所述挡杆21为半纹螺杆,其螺接于圆筒7的侧壁上,且端部设有便于螺丝刀插装的一字型插槽22;在本实施例中,后视镜产生碰撞后挡杆21产生变形,只需要将挡杆21拆下换掉即可,而不需要更换整个圆筒7,从而节约了使用成本。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此处不作赘述。
1.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与金属质的主管(2)和副管(3);所述主管(2)的一端折弯成型,副管(3)固定连接于主管(2)的折弯端;所述安装座(1)的侧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还包括设于支撑架(5)与主管(2)、副管(3)之间的避位机构(6);所述避位机构(6)包括圆筒(7)、中心轴(8)、弹性件(9)、转盘(10)与下齿盘(11),圆筒(7)固定连接于支撑架(5)的端部,转盘(10)与下齿盘(11)分别固定连接于主管(2)与副管(3)的端部,且转盘(10)转动连接于圆筒(7)顶端,圆筒(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齿盘(12),且上齿盘(12)与下齿盘(11)互相咬合;所述中心轴(8)设于圆筒(7)内部,中心轴(8)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转盘(10)与下齿盘(11),弹性件(9)放置于中心轴(8)的外侧,且弹性件(9)的顶端与转盘(10)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7)的顶端开口,且开口处设有阶梯槽,圆筒(7)的底端开设有通孔a(13);所述转盘(10)底部设有凸台(14),转盘(10)通过该凸台(14)插接于阶梯槽中;所述中心轴(8)的两端均设有螺纹孔,第一紧固件(15)穿过转盘(10)的通孔b(17)并连接于中心轴(8)的顶端,第二紧固件(16)穿过下齿盘(11)的通孔c并连接于中心轴(8)底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4)的底部设有凹槽(18),弹性件(9)的顶端位于该凹槽(18)中,且弹性件(9)的底端抵接于圆筒(7)内侧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9)为多片串联的蝶形弹簧。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机构(6)还包括上下两组限位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所述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均为弧形结构,上限位板(19)固定连接于主管(2)与转盘(10)的接合处,下限位板(20)固定连接于副管(3)与下齿盘(11)的接合处,且上限位板(19)、下限位板(20)与圆筒(7)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两端的圆筒(7)侧壁上均对称的设有挡杆(21)以限制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左右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的圆弧半径尺寸大于圆筒(7)横截面的半径尺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板(19)与下限位板(20)的弧长尺寸小于圆筒(7)横截面周长尺寸的五分之一。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21)为光杆,其固定连接于圆筒(7)的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客车后视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杆(21)为半纹螺杆,其螺接于圆筒(7)的侧壁上,且端部设有插槽(2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