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3-25  107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气灶用的阵列交叉混合式燃烧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燃气事业的蓬勃发展,燃气灶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具之一。目前,商用燃气灶具品种增多,款式新颖,安全措施良好,燃气灶一般包括灶台、燃烧装置和支架,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台内,同时部分新鲜空气从支架四周进入灶台内并与燃气混合,这些混合气体从燃烧装置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燃气灶提供的空气比较不充分,使得燃气与空气结合的比较少,造成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废气比较多,不仅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还污染大气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气灶的结构使得燃气燃烧相对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包括燃烧器和燃气头,其中,所述燃烧器存在凹陷结构且所述燃气头位于所述凹陷结构内,所述燃气头下方与所述燃烧器内侧壁之间形成燃气室,所述燃气头的上方与所述燃烧器的周向内侧壁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器内部中空结构形成空气室,所述空气室和所述燃气室均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级空气进气孔,所述第一级空气进气孔连通所述空气室与所述燃烧室,所有所述第一级空气进气孔均位于所述燃气头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第一级空气进气孔沿所述燃烧器内侧壁的周向方向分布和沿所述燃烧器内侧壁的竖直方向分布。

    可选地,所述燃气头上设置有燃气进气孔、第二级空气进气孔和第三级空气进气孔,所述燃气进气孔连通所述燃气室与所述燃烧室,所述第二级空气进气孔和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通过所述燃气室内的连通管件与所述空气室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燃气进气孔沿所述燃气头的周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级空气进气孔沿所述燃气头的周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位于所述燃气头的中心位置。

    可选地,所述连通管件包括有主管道和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与所述主管道的侧部相连通,所述支管道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级空气进气孔对应连接且密封配合,所述主管道一端与所述空气室相连通且密封配合,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相连通且密封配合。

    可选地,所述燃气头包括点火针,所述点火针位于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内,所述点火针通过所述连通管件与电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燃气头还包括燃气分气头和燃气分割帽,所述燃气分气头和所述燃气分割帽为可拆卸连接且密封配合,所述燃气分割帽位于所述燃气分气头的中部区域,所述燃气分气头的外侧与所燃烧器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燃气分气头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级空气进气孔和所述燃气进气孔,所述燃气分割帽上设置有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和所述燃气进气孔。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还包括有燃气进气管和空气进气管,所述燃气进气管穿过所述空气室并与所述燃气室相连通,所述空气进气管与所述空气室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空气室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燃烧器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燃烧器存在凹陷结构且燃气头位于凹陷结构内,燃气头下方与燃烧器内侧壁之间形成燃气室,燃气头的上方与燃烧器的周向内侧壁形成燃烧室,燃烧器内部中空结构形成空气室,空气室和燃气室均与燃烧室相连通。来自空气室内的空气和来自燃气室内的燃气均流动到燃烧室中且两者能够充分的混合,同时空气室是为了能够提供充足的空气(氧气的量要充足),使得燃气在燃烧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燃烧,减少废气的产生,进而也可以降低对人员身体的伤害,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气灶的结构使得燃气燃烧相对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的燃气进气孔、第二级空气进气孔和第三级空气进气孔的分布图。

    图中1、燃烧器;11、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2、燃气进气管;13、空气进气管;2、燃气头;21、燃气进气孔;22、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3、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4、点火针;25、燃气分气头;26、燃气分割帽;3、燃烧室;4、燃气室;5、空气室;6、连通管件;61、主管道;62、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包括燃烧器1和燃气头2,其中,燃烧器1存在凹陷结构且燃气头2位于凹陷结构内,燃气头2下方与燃烧器1内侧壁之间形成燃气室4,燃气头2的上方与燃烧器1的周向内侧壁形成燃烧室3,燃烧器1内部中空结构形成空气室5,空气室5和燃气室4均与燃烧室3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来自空气室5内的空气和来自燃气室4内的燃气均流动到燃烧室3中且两者能够充分的混合,同时空气室5是为了能够提供充足的空气(氧气的量要充足),使得燃气在燃烧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燃烧,减少废气的产生,进而也可以降低对人员身体的伤害,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气灶的结构使得燃气燃烧相对不充分的技术问题。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燃烧器1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连通空气室5与燃烧室3,所有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均位于燃气头2的上方。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沿燃烧器1内侧壁的周向方向分布和沿燃烧器1内侧壁的竖直方向分布。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和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的分布设计是为了能够使得空气与燃气快速混合,使得燃气能够充分燃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燃气头2上设置有燃气进气孔21、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和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燃气进气孔21连通燃气室4与燃烧室3,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和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通过燃气室4内的连通管件6与空气室5相连通。燃气从燃气进气管12进入到燃气室4内,之后燃气通过燃气进气孔21流动到燃烧室3中;空气从空气进气管13进入到空气室5内,一部分空气从通过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流动到燃烧室3中,一部分空气流入到连通管件6内,在从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和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流出并进入到燃烧室3中;燃烧器1外界的空气也可以直接流动到燃烧室3中。燃烧室3内能够放置炊具并能为炊具加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燃气进气孔21沿燃气头2的周向方向分布,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沿燃气头2的周向方向分布,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位于燃气头2的中心位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通管件6包括有主管道61和支管道62,支管道62与主管道61的侧部相连通,支管道62的自由端与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对应连接且密封配合,支管道62的个数与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的个数相同,主管道61一端与空气室5相连通且密封配合,主管道61的另一端与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相连通且密封配合。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燃气头2包括点火针24,点火针24位于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内,点火针24通过连通管件6与电源电连接。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燃气头2还包括燃气分气头25和燃气分割帽26,燃气分气头25和燃气分割帽26为可拆卸连接且密封配合,燃气分割帽26位于燃气分气头25的中部区域,燃气分气头25的外侧与所燃烧器1内侧壁相连接,燃气分气头25上设置有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和燃气进气孔21,燃气分气头25上设置有两圈燃气进气孔21和一圈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并且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的圆心离燃气分气头25中心的距离小于燃气进气孔21的圆心离燃气分气头25中心的距离,燃气分割帽26上设置有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和燃气进气孔21,燃气分割帽26设置有一圈燃气进气孔21和一个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并且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设置在燃气分割帽26的中心位置。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燃烧器1还包括有燃气进气管12和空气进气管13,燃气进气管12穿过空气室5并与燃气室4相连通,空气进气管13与空气室5相连通且位于空气室5的下方。燃气进气管12上还设置有控制阀。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燃烧器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u型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1)和燃气头(2),其中,

    所述燃烧器(1)存在凹陷结构且所述燃气头(2)位于所述凹陷结构内,所述燃气头(2)下方与所述燃烧器(1)内侧壁之间形成燃气室(4),所述燃气头(2)的上方与所述燃烧器(1)的周向内侧壁形成燃烧室(3),所述燃烧器(1)内部中空结构形成空气室(5),所述空气室(5)和所述燃气室(4)均与所述燃烧室(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所述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连通所述空气室(5)与所述燃烧室(3),所有所述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均位于所述燃气头(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空气进气孔(11)沿所述燃烧器(1)内侧壁的周向方向分布和沿所述燃烧器(1)内侧壁的竖直方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头(2)上设置有燃气进气孔(21)、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和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所述燃气进气孔(21)连通所述燃气室(4)与所述燃烧室(3),所述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和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通过所述燃气室(4)内的连通管件(6)与所述空气室(5)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气孔(21)沿所述燃气头(2)的周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沿所述燃气头(2)的周向方向分布,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位于所述燃气头(2)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件(6)包括有主管道(61)和支管道(62),所述支管道(62)与所述主管道(61)的侧部相连通,所述支管道(62)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对应连接且密封配合,所述主管道(61)一端与所述空气室(5)相连通且密封配合,所述主管道(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相连通且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头(2)包括点火针(24),所述点火针(24)位于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内,所述点火针(24)通过所述连通管件(6)与电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头(2)还包括燃气分气头(25)和燃气分割帽(26),所述燃气分气头(25)和所述燃气分割帽(26)为可拆卸连接且密封配合,所述燃气分割帽(26)位于所述燃气分气头(25)的中部区域,所述燃气分气头(25)的外侧与所燃烧器(1)内侧壁相连接,所述燃气分气头(25)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级空气进气孔(22)和所述燃气进气孔(21),所述燃气分割帽(26)上设置有所述第三级空气进气孔(23)和所述燃气进气孔(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还包括有燃气进气管(12)和空气进气管(13),所述燃气进气管(12)穿过所述空气室(5)并与所述燃气室(4)相连通,所述空气进气管(13)与所述空气室(5)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空气室(5)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1)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用燃烧节能装置,涉及燃气灶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气灶的结构使得燃气燃烧相对不充分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燃烧器和燃气头,其中,所述燃烧器存在凹陷结构且所述燃气头位于所述凹陷结构内,所述燃气头下方与所述燃烧器内侧壁之间形成燃气室,所述燃气头的上方与所述燃烧器的周向内侧壁形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器内部中空结构形成空气室,所述空气室和所述燃气室均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用于厨房。

    技术研发人员:刘佰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佰权
    技术研发日:2019.06.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6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