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沟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3-18  115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田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沟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田种植是指在水田中进行作物种植,其较为普遍的便是水稻的种植。以水稻种植为例,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水稻种植大部分集中与我国南方地区,具有较多的降水,适合水稻的生长。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当水田中水分过多时也不利于水稻种子的生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开沟来避免因水分过多而影响种子的生长。同时在种子播种前也需要对水田施肥。现有技术中,施肥与开沟两道工序是分开进行的,这种方式一是使得水稻直播更为麻烦,同时受水的影响,肥料也无法充分与土壤接触,使得肥料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将开沟与施肥两道工序合为一道且肥料利用率高的开沟施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沟施肥装置,包括开沟部以及施肥部,所述开沟部包括滑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滑板底部的开沟器,所述开沟器包括多个水沟开沟器以及播种开沟器,每两个所述水沟开沟器之间设置有一个播种开沟器;

    所述施肥部包括肥料箱、出料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肥料箱与出料管的进料口,每个所述出料管的出料口均位于一个所述水沟开沟器沿运动方向的正前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沿所述肥料箱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施肥部还包括用于调节施肥量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进料口上方且可沿所述肥料箱的长度方00向滑动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料口配合的调节孔,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板滑动的驱动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螺母以及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调节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沟开沟器包括第一水沟开沟器以及第二水沟开沟器,所述第二水沟开沟器的开沟深度以及开沟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水沟开沟器的开沟深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沟开沟器仅有一个且设置于所述滑板的长度中心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沟部还包括用于与外部拖拉部件连接的悬挂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挂部的两侧位于所述滑板上还设置有车轮挡泥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施肥部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输出轴以及与所述输出轴连接且伸入所述肥料箱内的的搅拌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板的两端还设置有侧挡泥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向一个方向移动,水沟开沟器用于开沟,而播种开沟器则用于在两条沟之间的垄上开设用于播种的沟;本实用新型中增设了施肥部,并且施肥部的出料管设置在水沟开沟器沿运动方向的正前方,使得在施肥后,水沟开沟器在开沟的同时也能将施在田间的肥料进行挤压,使得肥料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结构将施肥与开沟进行巧妙的整合,不仅大大降低了种植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开沟施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开沟施肥装置的施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开沟施肥装置的施肥部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开沟施肥装置的开沟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沟部;2、施肥部;11、滑板;12、第一水沟开沟器;13、播种开沟器;14、悬挂部;15、车轮挡泥板;16、侧挡泥板;17、第二水沟开沟器;21、肥料箱;22、搅拌装置;23、调节装置;24、出料管;210、进料口;221、电机;222、输出轴;223、搅拌杆;231、螺母;232、螺杆;233、调节板;234、调节孔;24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4,一种开沟施肥装置,包括开沟部1以及施肥部2,所述开沟部1包括滑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滑板11底部的开沟器。滑板11为长条状,所述开沟器包括多个水沟开沟器以及播种开沟器13,每两个所述水沟开沟器之间设置有一个播种开沟器13。水沟开沟器在开沟后会在两个沟之间形成垄,播种开沟器13用于在垄上开设用于播种的沟。

    所述施肥部2包括肥料箱21、出料管24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肥料箱21与出料管24的进料口210。肥料箱21内的肥料可通过进料口210进入出料管24内并通过出料管24的出料口241出去,施于水田间。每个所述出料管24的出料口241均位于一个所述水沟开沟器沿运动方向的正前方。这里的运动方向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拉动本装置运动的方向。例如,当外力拉动本装置向左运动时,出料管24的出料口241则处于水沟开沟器的左侧,并且其处于同一轴线上。此设置的作用在于,当肥料施用后,水沟开沟器会从施肥后的水田通过,将肥料压于水田中,并且使得肥料更加均匀,能大大调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也将开沟和施肥两个工序合二为一,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

    作为较好的实施例,所述进料口210沿所述肥料箱21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施肥部2还包括用于调节施肥量的调节装置23,所述调节装置23包括位于所述进料口210上方且可沿所述肥料箱21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调节板233,所述调节板233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料口210配合的调节孔234,所述调节装置23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板233滑动的驱动部。此设计的工作原理参照图2、图3,在施肥时,调节孔234与进料口210对齐,肥料箱21内的肥料可通过调节孔234与进料口210进入出料管24内进行施肥,而当需要调节施肥量时,可以通过调节装置将调节板233向左或向右移动,使得调节孔234与进料口210错位,减少肥料能进入出料管24的连通面积,达到控制施肥量的目的。为了达到施肥更加精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计,计算出在调节板233的移动距离变化时施肥量的变化,达到精量施肥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部包括螺母231以及与所述螺母231配合的螺杆232,所述螺杆232与所述调节板233连接。此设计的工作原理是,当拧动螺母231时,螺母231的转动会转为螺杆232的平动,在螺杆232平动的作用下带动调节板233的滑动,实现对施肥量的调节。为方便对拧动螺母231,在本实施例中,另外设置了与231连接的把手,螺母231设置与肥料箱21的外壁上,当拧动把手时百年可以带动螺母231的转动。

    作为较好的实施例,参照图4,所述水沟开沟器包括第一水沟开沟器12以及第二水沟开沟器17,所述第二水沟开沟器17的开沟深度以及开沟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水沟开沟器12的开沟深度。在实际的开沟过程中,第二水沟开沟器17的作用是用于开更深更宽的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沟开沟器17仅有一个且设置于所述滑板11的长度中心处。

    另外,所述开沟部1还包括用于与外部拖拉部件连接的悬挂部14。外部的拖拉部件可以是拖拉机等能提供拖拉动力的机器,用于拖动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考虑到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拖拉部件的存在,所述悬挂部14的两侧位于所述滑板11上还设置有车轮挡泥板15。车轮挡泥板15的作用是防止拖拉部件的车轮将泥土带如本装置中,影响本装置的使用。

    同样的,所述滑板11的两端还设置有侧挡泥板16。侧挡泥板16的作用能防止刚起的垄上的泥进入本装置内。

    所述施肥部2还包括搅拌装置22,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21、与所述电机221连接的输出轴222以及与所述输出轴222连接且伸入所述肥料箱21内的的搅拌杆223。由于田间肥料多为颗粒状,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防止肥料箱21的堵塞,影响肥料的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搅拌杆223不做特别的限定,能达到疏通肥料箱21的目的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在搅拌杆223的外周壁增设毛刷的方式,达到疏通肥料箱21的目的,此设计在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新型的结构将施肥与开沟进行巧妙的整合,在开沟的同时也能达到施肥的目的,并且水沟开沟器的作用除了开沟以外,也能使得肥料更好的与土壤接触,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沟部(1)以及施肥部(2),所述开沟部(1)包括滑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滑板(11)底部的开沟器,所述开沟器包括多个水沟开沟器以及播种开沟器(13),每两个所述水沟开沟器之间设置有一个播种开沟器(13);

    所述施肥部(2)包括肥料箱(21)、出料管(24)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肥料箱(21)与出料管(24)的进料口(210),每个所述出料管(24)的出料口(241)均位于一个所述水沟开沟器沿运动方向的正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10)沿所述肥料箱(21)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施肥部(2)还包括用于调节施肥量的调节装置(23),所述调节装置(23)包括位于所述进料口(210)上方且可沿所述肥料箱(21)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调节板(233),所述调节板(233)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料口(210)配合的调节孔(234),所述调节装置(23)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板(233)滑动的驱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螺母(231)以及与所述螺母(231)配合的螺杆(232),所述螺杆(232)与所述调节板(2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沟开沟器包括第一水沟开沟器(12)以及第二水沟开沟器(17),所述第二水沟开沟器(17)的开沟深度以及开沟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水沟开沟器(12)的开沟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沟开沟器(17)仅有一个且设置于所述滑板(11)的长度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部(1)还包括用于与外部拖拉部件连接的悬挂部(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14)的两侧位于所述滑板(11)上还设置有车轮挡泥板(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部(2)还包括搅拌装置(22),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221)、与所述电机(221)连接的输出轴(222)以及与所述输出轴(222)连接且伸入所述肥料箱(21)内的搅拌杆(2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1)的两端还设置有侧挡泥板(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田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开沟施肥装置,包括开沟部(1)以及施肥部(2),所述开沟部(1)包括滑板(11)以及设置于所述滑板(11)底部的开沟器,所述开沟器包括多个水沟开沟器以及播种开沟器(13),每两个所述水沟开沟器之间设置有一个播种开沟器(13);所述施肥部(2)包括肥料箱(21)、出料管(24)以及用于连通所述肥料箱(21)与出料管(24)的进料口(210),每个所述出料管(24)的出料口(241)均位于一个所述水沟开沟器沿运动方向的正前方。本实用新型将施肥与开沟进行巧妙的整合,不仅大大降低了种植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许甫金;朱玉祥;李红艳;马良;沈足金;姚张良;方明;陶稚彪;吕伟清;沈荣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乡市梧桐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4.2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5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