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3-17  124


    本实用新型涉及络筒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有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普遍采用一个电机驱动一组输送带,能耗较高,效率较低。同时,纸筒在输送过程中时常会由于传送的稳定性不好而出现纸筒脱落的现象。纸管脱落挤压变形破损后,无法继续使用,只能报废处理,造成严重资源浪费,生产成本高。此外,络筒机纸筒输送带开启后需操作员手动关停,人员需等待,且偶尔操作员忘记关停,导致输送带一直传动,十分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架,两个输送架相同一侧的端部均具有主动轮,另一端部均具有从动轮,每个输送架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沿输送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地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输送架上;两个主动轮共用一个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由减速电机驱动旋转,两个从动轮各自单独配备从动转轴,每个从动转轴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固定在各自的输送架上;所述输送带的下方通过滚筒支架固定有多组平行设置的传动滚筒,所述传动滚筒与输送带垂直方向设置并通过输送带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转轴通过连座轴承旋转连接两个主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的表面具有磨砂层或包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和主动转轴采用平键配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采用横截面为l型的铁板。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滚筒沿水平方向垂直贯穿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架。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包括两块平行的固定立板和一块垂直连接两个固定立板的连接立板,所述固定立板具有上部开口的l型凹槽,所述从动转轴通过轴承转动于两块固定立板的l型凹槽中,并通过l型凹槽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电机电连接有时间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采用一个电机同时驱动两组输送带,可将其放置于两个络筒机之间,并采用多组平行设置的传动滚筒,节约动力的同时保证输送的稳定性,提高作业效率,避免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输送带两侧设置挡板,防止纸管在输送过程中脱落,进一步保证输送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时间继电器的电路控制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送架;2、主动轮;3、从动轮;4、输送带;5、挡板;6、主动转轴;7、连座轴承;8、平键;9、减速电机;10、从动转轴;11、轴承座;12、固定立板;13、连接立板;14、l型凹槽;15、滚筒支架;16、传动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架1,两个输送架1相同一侧的端部均具有主动轮2,另一端部均具有从动轮3,每个输送架1的主动轮2和从动轮3之间通过输送带4传动连接,具体地,所述传送带采用pvc传送带。

    所述输送带4沿输送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地固定有挡板5,所述挡板5固定在输送架1上;具体地,所述挡板5采用横截面为l型的铁板,其横边固定在输送架1上,其竖边力于输送带4的两侧,防止纸管在输送过程中脱落。

    两个主动轮2共用一个主动转轴6,具体地,所述主动转轴6通过连座轴承7旋转连接两个主动轮2,所述主动轮2的表面具有磨砂层或包胶层,起到防滑的作用。所述主动轮2和主动转轴6采用平键8配合固定连接,连接稳固,保证输送稳定性。

    所述主动转轴6由减速电机9驱动旋转,两个从动轮3各自单独配备从动转轴10,每个从动转轴10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11固定在各自的输送架1上。具体地,所述轴承座11包括两块平行的固定立板12和一块垂直连接两个固定立板12的连接立板13,所述固定立板12具有上部开口的l型凹槽14,所述从动转轴10通过轴承转动于两块固定立板12的l型凹槽14中,并通过l型凹槽14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可根据使用时间和使用情况对从动轮3的位置及时进行调整,保证输送带4的张紧,防止跑偏。

    所述输送带4的下方通过滚筒支架15固定有多组平行设置的传动滚筒16,所述传动滚筒16与输送带4垂直方向设置并通过输送带4传动。具体地,所述传动滚筒16沿水平方向垂直贯穿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架1,实现多组传动滚筒16被两个输送带4共用,不仅节约了动力,同时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进步保证输送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速电机9电连接有时间继电器,实现输送带启动后可以在设定时间内停止。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按下减速电机开关sa5→时间继电器kt线圈得电→时间继电器kt触点闭合→减速电机km5得电,输送带运行→3分钟后(时间人为设定),时间继电器kt触点断开→减速电机km5失电,输送带停止。输送带开启后使用时间继电器控制输送带自动关停,防止输送带一直传动,浪费能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架,两个输送架相同一侧的端部均具有主动轮,另一端部均具有从动轮,每个输送架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所述输送带沿输送方向的两侧分别对称地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固定在输送架上;两个主动轮共用一个主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由减速电机驱动旋转,两个从动轮各自单独配备从动转轴,每个从动转轴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固定在各自的输送架上;所述输送带的下方通过滚筒支架固定有多组平行设置的传动滚筒,所述传动滚筒与输送带垂直方向设置并通过输送带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轴通过连座轴承旋转连接两个主动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的表面具有磨砂层或包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和主动转轴采用平键配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采用横截面为l型的铁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滚筒沿水平方向垂直贯穿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两块平行的固定立板和一块垂直连接两个固定立板的连接立板,所述固定立板具有上部开口的l型凹槽,所述从动转轴通过轴承转动于两块固定立板的l型凹槽中,并通过l型凹槽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电连接有时间继电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络筒机纸筒输送装置,属于络筒机设备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输送架,两个输送架相同一侧的端部均具有主动轮,另一端部均具有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输送带的两侧分别对称地固定有挡板,挡板固定在输送架上;两个主动轮共用一个主动转轴,主动转轴由减速电机驱动旋转,两个从动轮各自单独配备从动转轴,每个从动转轴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固定在各自的输送架上;输送带的下方通过滚筒支架固定有多组平行设置的传动滚筒,传动滚筒与输送带垂直方向设置并通过输送带传动。本实用新型节约动力的同时保证输送的稳定性,防止纸管在输送过程中脱落,提高作业效率,避免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存;赵越;韩春贺;赵喜亮;石波;王金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源市杰牌印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5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