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制药稳定调节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制药的医用药品在生产时一般都会用采用专门的生产设备进行加工,在加工时通常情况下会采用生产线的方式将一个位置的药品输送至另一位置,而输送装置整体通常是水平面结构,对于重量比较轻的产品能够进行较好的输送,对于重量比较大的产品在输送时的效率则会降低,并且使输送设备的整体损耗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制药稳定调节导向装置,它能够配合药品输送生产线上的输送设备进行使用,与输送带的一端位置的装配结构连接在一起,在装配时能够将两个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导向装置与输送带一端的稳定结构的前后两侧进行安装,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需要将输送带稳定结构上的调节挡片与本调节导向装置上的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配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实现对输送带一端高度的调节,从而能够使药品输送装置的整体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输送药品重量不同进行输送带斜度的调节,从而能够使不同重量的药品在输送过程中的效率更高,整体的使用稳定性更好,能够减少输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损耗,从而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本调节导向装置的上下互为对称结构,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上端位置产生磨损时,可以将其拆卸下来进行上下方向的转换安装,使它在使用时的整体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制药稳定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主体稳定连接柱,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的外圆柱面左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的正面靠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的正面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左右对称的椭圆形减震稳定连接槽,所述减震稳定连接槽将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的后侧端面完全贯穿,所述减震稳定连接槽上下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的直径,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且为一体成型的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所述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圆弧形过渡调节圆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的左侧设有装配导向连接圆弧面,所述装配导向连接圆弧面的直径与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前后方向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前后方向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配合药品输送生产线上的输送设备进行使用,与输送带的一端位置的装配结构连接在一起,在装配时能够将两个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导向装置与输送带一端的稳定结构的前后两侧进行安装,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需要将输送带稳定结构上的调节挡片与本调节导向装置上的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配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实现对输送带一端高度的调节,从而能够使药品输送装置的整体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输送药品重量不同进行输送带斜度的调节,从而能够使不同重量的药品在输送过程中的效率更高,整体的使用稳定性更好,能够减少输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损耗,从而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本调节导向装置的上下互为对称结构,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上端位置产生磨损时,可以将其拆卸下来进行上下方向的转换安装,使它在使用时的整体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主体稳定连接柱,2、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3、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4、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5、减震稳定连接槽,6、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生物制药稳定调节导向装置,它能够配合药品输送生产线上的输送设备进行使用,与输送带的一端位置的装配结构连接在一起,在装配时能够将两个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导向装置与输送带一端的稳定结构的前后两侧进行安装,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需要将输送带稳定结构上的调节挡片与本调节导向装置上的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配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实现对输送带一端高度的调节,从而能够使药品输送装置的整体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输送药品重量不同进行输送带斜度的调节,从而能够使不同重量的药品在输送过程中的效率更高,整体的使用稳定性更好,能够减少输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损耗,从而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本调节导向装置的上下互为对称结构,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上端位置产生磨损时,可以将其拆卸下来进行上下方向的转换安装,使它在使用时的整体寿命更长。它包括圆柱形主体稳定连接柱1,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外圆柱面左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3,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的正面靠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4,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正面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左右对称的椭圆形减震稳定连接槽5,此位置在装配时能够与输送设备的装配位置通过减震垫进行连接,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有较好的防震作用,从而能够保障它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使用寿命更长。所述减震稳定连接槽5将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后侧端面完全贯穿,所述减震稳定连接槽5上下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3的直径,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且为一体成型的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6,所述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圆弧形过渡调节圆弧面,使调节时的流畅性更好,操作起来更加方便灵活。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的左侧设有装配导向连接圆弧面,所述装配导向连接圆弧面的直径与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使左侧位置与装配结构进行连接装配时的流畅性更好,能够具有装配导向的作用,使装配时的操作更加方便,装配时的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3的直径,使整体的装配牢固性更好,能够为输送设备提供更可靠的调节导向作用,使本装置的连接稳定性更好,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6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前后方向的厚度相同,使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6的结构强度更好,在使用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并且使本装置在生产加工时的效率也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前后方向的厚度相同,使主体的结构强度更好,在装配和使用时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都更有保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生物制药稳定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主体稳定连接柱(1),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外圆柱面左侧位置设有一体成型的长方形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正面中心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3),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的正面靠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圆柱形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4),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正面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左右对称的椭圆形减震稳定连接槽(5),所述减震稳定连接槽(5)将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后侧端面完全贯穿,所述减震稳定连接槽(5)上下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3)的直径,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的外圆柱面上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且为一体成型的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6),所述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圆弧形过渡调节圆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药稳定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的左侧设有装配导向连接圆弧面,所述装配导向连接圆弧面的直径与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药稳定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配紧固连接板(2)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前后方向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药稳定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配锁紧固定孔(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中心稳定装配连接孔(3)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制药稳定调节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稳定卡合防松齿(6)前后方向的厚度与所述主体稳定连接柱(1)前后方向的厚度相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