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耕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
背景技术:
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地区作业;现有的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工作时泥土翻涌,原本平整地面的出现凹口或隆起土堆,挡泥板若于地面平齐,则容易受到隆起土堆的影响,产生阻力,挡泥板不与地面平齐,下方则出现开口,泥土穿过开口,影响操作,其次,车把的高度难以进行调节,具有一定的不便,还有,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工作时,深度调节杆与地面接触会产生较大阻力,并且,需手部持续施力控制车把的抬起高度,手部容易出现不适感,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包括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车把,所述车把与连接器之间设置有螺栓,所述车把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架,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开沟刀轮,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主体,所述调节主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深度调节杆,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发动机空滤器,所述发动机空滤器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发动机护罩,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的下端设置有一号行走轮,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座,所述一号固定座的后端设置有二号固定座,所述一号固定座与二号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泥板,所述深度调节杆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行走轮。
防护架主要为开沟刀轮一侧提供防护作用。
发动机护罩为发动机、发动机空滤器等结构提供保护。
优选的,所述挡泥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一号固定座、二号固定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把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螺栓与连接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车把、连接器与螺栓的数量均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二号行走轮与深度调节杆之间设置有定位栓,所述二号行走轮的中部外表面通过定位栓与深度调节杆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主体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一号调节孔,所述深度调节杆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二号调节孔。
优选的,所述开沟刀轮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开沟刀轮的中部外表面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通过设置的转轴,挡泥板能够以转轴为中心点进行圆周运动,地面若隆起土堆,挡泥板由原本的垂直状态旋转,靠近行走轮,即挡泥板与地面的距离变大,便于穿过土堆区域,不会产生较大阻力,通过设置的连接器,车把拆装简单,便于调节握柄端的垂直高度,二号行走轮的设置,与一号行走轮形成三角形结构,平放稳定性高,调节好高度后,无需操作员持续施力控制车把高度,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的图1中挡泥板1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的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的图1中深度调节杆7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车把;3、握柄;4、防护架;5、开沟刀轮;6、调节主体;7、深度调节杆;8、发动机;9、发动机空滤器;10、发动机护罩;11、变速箱;12、一号行走轮;13、挡泥板;14、一号固定座;15、二号固定座;16、转轴;17、连接器;18、螺栓;19、二号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器17,连接器17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车把2,车把2与连接器17之间设置有螺栓18,车把2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柄3,支撑板1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架4,支撑板1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开沟刀轮5,支撑板1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主体6,调节主体6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深度调节杆7,支撑板1的上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发动机8,发动机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发动机空滤器9,发动机空滤器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发动机护罩10,支撑板1的下端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变速箱11,变速箱11的下端设置有一号行走轮12,支撑板1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座14,一号固定座14的后端设置有二号固定座15,一号固定座14与二号固定座15之间设置有转轴16,转轴1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泥板13,深度调节杆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行走轮19。
挡泥板13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转轴16与一号固定座14、二号固定座15活动连接,挡泥板13能够以转轴16为中心点进行圆周运动;车把2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螺栓18与连接器17可拆卸式连接,车把2、连接器17与螺栓18的数量均为两组,车把2便于拆装;二号行走轮19与深度调节杆7之间设置有定位栓,二号行走轮19的中部外表面通过定位栓与深度调节杆7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二号行走轮19与一号行走轮12组合称为三角形结构,平放稳定性高;调节主体6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一号调节孔,深度调节杆7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二号调节孔;开沟刀轮5与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开沟刀轮5的中部外表面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板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通过发动机8提供动力源,带动一号行走轮12与开沟刀轮5转动,操作员手握握柄3,控制汽油动力型微耕机的整体走向,完成耕地,其中,挡泥板13能够以转轴16为中心点进行圆周运动,地面若隆起土堆,挡泥板13由原本的垂直状态旋转变化,靠近一号行走轮12,挡泥板13与地面的距离变大,便于穿过土堆区域,不会产生较大阻力,车把2通过连接器17与支撑板1连接,车把2拆装简单,便于调节握柄3端的垂直高度,二号行走轮19与一号行走轮12形成三角形结构,平放时稳定性高,调节好高度后,无需操作员持续施力控制车把2高度,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器(17),所述连接器(17)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车把(2),所述车把(2)与连接器(17)之间设置有螺栓(18),所述车把(2)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柄(3),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架(4),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开沟刀轮(5),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调节主体(6),所述调节主体(6)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深度调节杆(7),所述支撑板(1)的上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发动机(8),所述发动机(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发动机空滤器(9),所述发动机空滤器(9)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发动机护罩(10),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变速箱(11),所述变速箱(11)的下端设置有一号行走轮(12),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另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座(14),所述一号固定座(14)的后端设置有二号固定座(15),所述一号固定座(14)与二号固定座(15)之间设置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泥板(13),所述深度调节杆(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二号行走轮(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板(13)的上端外表面通过转轴(16)与一号固定座(14)、二号固定座(15)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2)的一端外表面通过螺栓(18)与连接器(17)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车把(2)、连接器(17)与螺栓(18)的数量均为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行走轮(19)与深度调节杆(7)之间设置有定位栓,所述二号行走轮(19)的中部外表面通过定位栓与深度调节杆(7)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主体(6)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一号调节孔,所述深度调节杆(7)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二号调节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油动力型微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刀轮(5)与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开沟刀轮(5)的中部外表面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板(1)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