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组件通常设有带有印刷标致的覆膜,显示组件里的光源照亮覆膜上的标致,使得使用者便于识别和获取信息。覆膜在印刷标致时,为了印刷清晰和高效生产,通常采用在平面覆膜上进行印刷的方式。现有的显示组件壳体为了美观或者凸显显示内容,常常会采用曲面结构,此时,在曲面结构上贴附平面覆膜容易产生起翘、褶皱、气泡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组件,旨在提升膜片贴附的平整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显示面,所述显示面为曲面;以及,
多个膜片,多个所述膜片覆盖在所述显示面,所述膜片上设有图案。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包括多个区域,所述区域为平面区或单一弧面区,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区域内。
可选地,多个所述膜片与多个所述区域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具有所述显示面的面板,所述面板在所述区域内设有透光部,所述图案设置在所述透光部。
可选地,所述面板设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为通光孔。
可选地,所述壳体在所述显示面上设有预定位结构,所述预定位结构用于预定位所述膜片。
可选地,所述预定位结构为定位凸起,所述膜片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适配的缺口。
可选地,所述膜片呈四边形,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膜片的边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膜片与所述壳体粘接。
可选地,多个所述膜片相互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的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均具有弧度。
可选地,多个所述膜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膜片、第二膜片、第三膜片、第四膜片和第五膜片,所述第二膜片位于所述第一膜片上方,所述第三膜片、所述第四膜片以及所述第五膜片沿所述上侧边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膜片上方,所述第三膜片的宽度、所述第四膜片的宽度和所述第五膜片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膜片的宽度和第二膜片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
上述显示组件;
空调外壳,所述空调外壳具有透光面板,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调外壳内,所述膜片与所述透光面板抵接;以及,
安装盒,位于所述空调外壳内并与所述空调外壳连接,所述安装盒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透光面板,所述显示组件滑动插设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弹性件之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显示组件弹性抵接。
可选地,所述安装盒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显示组件的侧面设有凸台,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透光面板之间,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所述显示组件脱出所述安装盒。
可选地,所述安装盒具有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显示组件的侧面设有前后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
可选地,所述安装盒具有的内侧壁设有前后延伸的限位槽,所述显示组件的侧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
可选地,所述膜片贴合所述透光面板的内侧面。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连接所述壳本体的柔性板,所述柔性板具有所述显示面,所述柔性板位于所述壳本体与所述膜片之间。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凸设有安装柱,所述显示组件的背部设有沉槽,所述压簧的一端套设所述安装柱,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沉槽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多个所述膜片覆盖所述显示面,减小膜片设置的难度,与传统的单个膜片覆盖显示面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多个膜片覆盖所述显示面,使得膜片的面积更小,方便对齐需要设置膜片的位置,同时有利于减小膜片设置在现实面后的弧度,使得膜片更加平整,从而减少褶皱和起翘的产生,同时更容易将气体排出,不易产生气泡,能够使得显示组件的外表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组件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为图1中显示组件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显示组件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显示组件的左视图;
图5为图1中显示组件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显示组件的膜片分离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7为图1中显示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局部前视图;
图9为图8中空调器cc出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空调器的显示组件与安装盒的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空调器的显示组件与安装盒的拆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该显示组件,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具有显示面110,所述显示面110为曲面;以及,多个膜片200,多个所述膜片200覆盖在所述显示面110,所述膜片200上设有图案220。所述显示面110为曲面,具有外形美观、显示面积更大的优点。所述膜片200的图案220具有警示或者为使用者提供设备运行信息的作用。本实施例所述膜片200为平面膜片200或近平面膜片200,便于在膜片200上设置图案220。所述显示组件的壳体100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显示板300,所述显示板300为所述膜片200的图案220提供背景光。所述显示组件能够用于空调、冰箱、风扇、厨房电器等设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多个所述膜片200覆盖所述显示面110,减小膜片200设置的难度,与传统的单个膜片200覆盖显示面110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用多个膜片200覆盖所述显示面110,使得膜片200的面积更小,方便对齐需要设置膜片200的位置,同时有利于减小膜片200设置在现实面后的弧度,使得膜片200更加平整,从而减少褶皱和起翘的产生,同时更容易将气体排出,不易产生气泡,能够使得显示组件的外表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图7所示,所述显示面110包括多个区域,所述区域为单一弧面区,所述膜片200设置在所述区域内。本实施例中所述单一弧面区为朝一个方向弯曲的弧面。所述平面区和所述单一弧面区不具有弯折结构,有利于使得膜片200贴附在所述区域时更加平整,能够避免膜片200贴膜弯折结构产生褶皱,有利于使得膜片200贴附更加美观。本实施例所述显示面110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是,所述显示面包括多个区域,所述区域为单一弧面区或平面区,所述平面区包括弧度为0的区域和近平面区域,具体地,所述显示面可以是同时具有平面区和单一弧面区的曲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图7所示,多个所述膜片200与多个所述区域一一对应设置,能够在保障膜片200贴附平整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所述显示面110设置膜片200的效率,提升所述显示组件的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膜片覆盖在同一所述区域,具有膜片设置平整度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壳体100包括具有所述显示面110的面板,所述面板在所述区域内设有透光部130,所述图案220设置在所述透光部130。所述透光部130使得所述收容腔中的光能够从所述透光部130中透出,从而照亮所述图案220,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加清晰识别所述图案22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如图3、图6、图7所示,所述面板设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透光部130,所述透光部130为透光孔,具有透光效果好和方便生产的优点。本实施例所述显示板300上的灯光通过所述透光孔照射在所述图案220上,从而使得图案220变亮,便于识别。所述透光孔之间相互间隔设置,使得透光孔之间相互独立,从而使得不同透光孔对应的的所述图案220之间的显示状态相互独立,避免不同透光孔对应的所述图案220相互干涉,具有显示效果好的优点。本实施例所述透光部130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是,所述透光部为透光塑料,有利于提升壳体的密封效果,有利于保护收容腔中的部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如图1、图5、图7所示,所述显示面110上设有预定位结构,所述预定位结构用于预定位所述膜片200。所述预定位结构有利于帮助所述膜片200对位,从而提升膜片200设置的精准度,从而使得图案220与所述透光部130对位准确,使得图案220显示更加清晰,同时使得显示组件的外观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如图1、图7所示,所述预定位结构为定位凸起120,所述膜片200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20适配的缺口210。所述膜片200在设置时,以所述缺口210对准所述定位凸起120,从而辅助膜片200对位。具体地,所述定位凸起120设置在所述显示面110的边缘,具有方便所述定位凸起120制造的优点。
本实施例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是,所述预定位结构为第一缺口,所述膜片设有与所述凸起适配的第二缺口,具体地,所述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呈三角形,使得所述第一缺口具有两条相交的边能够用于对位,能够有效提升预定位效果,所述第一缺口不仅限于三角型,也可以是圆形,还可以是矩形,可以是六边形,具有对位效果好的优点;还可以是,所述预定位结构为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与所述膜片尺寸一致,具有方便贴附的效果;还可以是,所述预定位结构为凸楞,所述凸楞用于抵接所述膜片的边缘,所述膜片设置时,将膜片的一边与所述凸楞对齐,然后进行固定,能够有效提升所述膜片的设置精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如图1、图7所示,所述膜片200呈四边形,所述缺口210设置在所述膜片200的边的中部。所述膜片200固定在所述区域内时,边部的形变量大,为最容易发生褶皱的位置,在所述膜片200的边的中部设置所述缺口210,有利于给所述膜片200的边更多的形变空间,有利于使得膜片200设置后更加平整。本实施例所述膜片200不仅限于四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膜片呈六边形;或者是,所述膜片呈椭圆形;还可以是,所述膜片呈波浪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所述膜片200与所述壳体100粘接,粘接的方式对于膜片200这类适用于需要大面积固定的结构具有连接方便和连接牢固的优点。本实施例所述膜片200与所述壳体100不仅限于上述连接方式,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是所述膜片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还可以时,所述壳体卡接所述膜片,具体地,所述显示面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夹持所述膜片的边部,具有便于更换膜片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膜片200相互间隔设置。膜片200之间间隔设置,能够避免膜片200之间相互层叠干涉,有利于使得膜片200贴附更加平整和贴附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如图1、图4至图7所示,所述显示面110的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均具有弧度;多个所述膜片200包括第一膜片230、第二膜片240、第三膜片250、第四膜片260和第五膜片270,所述第二膜片240位于所述第一膜片230上方,所述第三膜片250、所述第四膜片260以及所述第五膜片270沿所述上侧边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膜片240上方。所述显示面110呈向前凸设的曲面,具有外形美观,显示面积大的优点。由于所述显示面110在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都具有弧度,因此当单个膜片200的覆盖面积过大时,容易产生褶皱、起翘等缺陷。本实施例为避免单个膜片200覆盖面积过大,在靠近上侧面的显示区域,采用第三膜片250、第四膜片260和第五膜片270三个膜片200进行覆盖,防止膜片200面积过大导致无法贴合而产生褶皱和起翘,能够有效提升膜片200贴附时的平整度,从而使得显示组件的外观更加美观。具体地,本实施所述第一膜片230和多数第二膜片240呈长条状,且所述第一膜片230和所述第二膜片240沿所述显示面110的下侧边延伸,且所述第一膜片230和所述第二膜片240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膜片250、所述第四膜片260和所述第五膜片270的宽度。本实施例通过五个膜片200覆盖所述显示面110,具有膜片200贴附平整,且贴附效果高的优点。
本实施例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是,所述显示面的上侧边的弧度大于所述显示面下侧边的弧度;多个所述膜片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六膜片、第七膜片、第八膜片、第九膜片、第十膜片和第十一膜片,所述第七膜片和所述第八膜片沿所述上侧边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位于所述第六膜片上方,所述第九膜片、所述第十膜片和所述第十一膜片沿所述上侧边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膜片上方,具有膜片贴附平整,且贴附效果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所述图案220为有色涂层,所述图案220能够通过印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膜片200上,具有生产效率高和加工成本低的优点。本实施例所述图案220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图案为标志凸起,通过凸起的方式进行信息提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如图8至11所示,该空调器包括显示组件、空调外壳400以及安装盒500,该显示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空调外壳400具有透光面板410,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调外壳400内,所述膜片200与所述透光面板410抵接;所述安装盒500位于所述空调外壳400内并与所述空调外壳400连接,所述安装盒500具有安装槽510,所述安装槽510的开口朝向所述透光面板410,所述显示组件滑动插设在所述安装槽510中,所述安装槽510内设有弹性件530,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410与所述弹性件530之间,所述弹性件530与所述显示组件弹性抵接。
所述显示组件在所述空调外壳400内安装好后,所述弹性件530将所述显示组件向所述透光面板410推,使得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透光面板410紧密抵接,此时,所述显示组件上的灯光能够通过所述透光面板410透出所述空调外壳400。显示组件的壳体100与所述空调外壳400将膜片200夹持,能够使得所述膜片200安装更加稳定,同时避免膜片200贴附后发生卷曲。显示组件安装时仅需将显示组件装入所述安装盒500中,具有安装高效便捷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至11所示,所述安装盒500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520,所述显示组件的侧面设有凸台141,所述限位凸起520位于所述凸台141与所述透光面板410之间,所述限位凸起520用于限制所述显示组件脱出所述安装盒500。本实施例所述安装盒500和所述显示组件能够装配后再装入所述空调外壳400内。所述显示组件装入所述安装盒500内后,所述弹性件530将所述显示组件向所述安装盒500外推,所述凸台141和限位凸起520抵接,防止所述显示组件从所述安装盒500内脱出。安装盒500和显示组件的装配件在空调外壳400内安装时,仅需要连接所述安装盒500和空调外壳400便能完成安装,具有装配高效便捷的优点。本实施例所述安装盒500和所述显示组件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是,所述安装盒具有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显示组件的侧面设有前后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能够有效防止所述显示组件从所述安装盒内脱出;还可以是,所述安装盒具有的内侧壁设有前后延伸的限位槽,所述显示组件的侧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能够有效防止所述显示组件从所述安装盒内脱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所示,所述膜片200贴合所述透光面板410的内侧面。具体地,所述透光面板410的内侧面与所述壳体100的显示面110形状相同,使得所述膜片200能够与显示组件的壳体100以及空调外壳400同时贴合,不仅有利于膜片200安装稳定,还有利于从所述空调外壳400的透光面板410上更清晰地观察到显示组件的图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所示,所述壳体100包括壳本体140和连接所述壳本体140的柔性板150,所述柔性板150具有所述显示面110,所述柔性板150位于所述壳本体140与所述膜片200之间。所述显示组件安装后,所述弹性件530挤压所述壳本体140,所述壳本体140挤压所述柔性板150,所述柔性板150挤压所述膜片200,所述柔性板150能够有效保护所述膜片200,避免膜片200受挤压时局部应力集中而发生破损。另一方面,所述柔性板150受挤压能够发生形变,从而与所述透光面板410的内侧面更加贴合,有利于在所述透光面板410上更清晰地观察到显示组件的图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所述弹性件530为压簧,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凸设有安装柱540,所述显示组件的背部设有沉槽142,所述压簧的一端套设所述安装柱540,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沉槽142内。所述安装柱540和所述沉槽142能够使得所述弹性件530在所述盒体内安装更加稳定。所述压簧具有价格便宜、容易获得的优点。具体地,所述盒体内设有多个所述弹性件530,有利于使得所述显示组件的安装更加稳定。本实施例所述弹性件530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中,也可以是,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所述弹片呈弧形,所述弹性的一端与所述盒体的槽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显示组件的背部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内部具有安装板,所述透光面板410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所述安装盒500与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410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安装盒500连接所述安装板。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显示组件中,所述图案220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膜片230上的“风向”图案、“风速”图案、加号图案、减号图案、开关图案和“模式”图案;设置在所述第二膜片240上的“静音”图案、“低”图案、“中”图案、“高”图案、“强风”图案以及“海洋风”图案;设在所述第三膜片250上的“净化”图案、“wifi”图案、“上下”图案、“左右”图案、“辅热”图案、“化霜”图案;设置在所述第四膜片260上的“设定”图案、“室温”图案、“自动”图案、数显图案;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五膜片270上的“制冷”图案、“制热”图案、“送风”图案、“自动”图案、“除湿”图案以及“定时”图案。具有显示组件显示信息量大的优点,且图案220排布规整,便于查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显示面,所述显示面为曲面;以及,
多个膜片,多个所述膜片覆盖在所述显示面,所述膜片上设有图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包括多个区域,所述区域为平面区或单一弧面区,所述膜片设置在所述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膜片与多个所述区域一一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具有所述显示面的面板,所述面板在所述区域内设有透光部,所述图案设置在所述透光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设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透光部,所述透光部为通光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上设有预定位结构,所述预定位结构用于预定位所述膜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位结构为定位凸起,所述膜片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适配的缺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呈四边形,所述缺口设置在所述膜片的边的中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与所述壳体粘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膜片相互间隔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的长度方向上和宽度方向上均具有弧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膜片包括第一膜片、第二膜片、第三膜片、第四膜片和第五膜片,所述第二膜片位于所述第一膜片上方,所述第三膜片、所述第四膜片以及所述第五膜片沿所述显示面的上侧边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膜片上方,所述第三膜片的宽度、所述第四膜片的宽度和所述第五膜片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膜片的宽度和第二膜片的宽度。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
空调外壳,所述空调外壳具有透光面板,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空调外壳内,所述膜片与所述透光面板抵接;以及,
安装盒,位于所述空调外壳内并与所述空调外壳连接,所述安装盒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透光面板,所述显示组件滑动插设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弹性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弹性件之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显示组件弹性抵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显示组件的侧面设有凸台,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凸台与所述透光面板之间,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限制所述显示组件脱出所述安装盒。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具有的内侧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显示组件的侧面设有前后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盒具有的内侧壁设有前后延伸的限位槽,所述显示组件的侧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贴合所述透光面板的内侧面。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连接所述壳本体的柔性板,所述柔性板具有所述显示面,所述柔性板位于所述壳本体与所述膜片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凸设有安装柱,所述显示组件的背部设有沉槽,所述压簧的一端套设所述安装柱,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沉槽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