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运输安全领域,特别是一种长距离大运量下运输送机的阻尼辅助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系统是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关键组成部分,制动系统功能的完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机的安全与可靠运行。在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制动过程中,制动器不但要能克服负载力矩的作用,同时要不断地吸收制动过程产生的热量,并及时散发出去。目前,大功率可控制动装置主要有自冷盘式制动装置、液力制动器、液压制动器和电液推杆制动器、阻尼板辅助制动等几种。
如果是单点驱动的长距离大功率持续下运带式输送机,单靠一种制动装置很难实现平稳安全地制动,一般采用驱动滚筒上安装盘式制动器与输送机中间部安装阻尼板辅助制动。
一般普通的阻尼板的阻尼作用是靠皮带在溜坡或失速状态下时皮带产生的松弛与阻尼板接触产生摩擦力而实现制动减速的目的。此时的摩擦力主要来自皮带+物料的自重,而由于皮带与阻尼板的接触面小,产生的摩擦力就不够大,因此,这样小摩擦力对于巨大的惯性制动效果并不理想。现用的阻尼装置大多采用简单的钢板支撑皮带运行,加大皮带运行阻力,摩擦系数更小,阻尼效果不理想;采用这类结构还会加速皮带磨损,减少皮带的使用寿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产成本的增加;还容易使皮带和阻尼板发热,不利于经济效益,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以实现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平稳制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阻尼板装置,所述阻尼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输送机纵梁上,所述底座上方通过支腿固定设置有位于皮带下方的阻尼衬板,所述阻尼衬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沿运输方向的条型阻尼板;所述阻尼衬板下方还设置有举升支架,所述举升支架的上端通过连接销与固定设置在阻尼衬板中心处的支架连接件连接,下端通过销轴与放置在底座上的举升滚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和液压油缸,所述举升滚轮通过牵引链条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输入端与输送机集中控制装置的停车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液压油缸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控阀,所述电控阀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液压油管与巷道压缩风管连接,通过第二液压油管与所述液压油缸连接,所述电控阀的控制端与所述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阻尼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滚轮限位挡,所述滚轮限位挡用于对所述举升滚轮进行限位,使所述举升支架与皮带运动方向的夹角小于度。
所述辅助制动装置包括多个阻尼板装置,每个所述阻尼板装置设置在不同的相邻两个上托辊托架之间。
所述支腿上设置有伸缩支撑腿,所述伸缩支撑腿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支腿内,上端与所述阻尼衬板固定连接。
所述支腿有4个,对称设置在所述阻尼衬板的下方四周。
所述阻尼衬板为钢板制成,其断面呈v字槽型,v字槽型角度及宽度与输送带槽型一致,长度小于前后两上托辊托架的间距。
所述阻尼板为聚氨酯材料制成。
所述阻尼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阻尼衬板底部的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包括阻尼板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阻尼板装置通过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接收输送机控制器发出停机指令,在输送机减速停车的同时,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控制液压油缸工作,其活塞杆通过牵引链条拉动阻尼衬板下面的举升支架和举升滚轮运动,则阻尼衬板在举升支架的推举下升高,使耐磨阻尼板高于托辊高度,输送带完全由阻尼板支撑,增加了摩擦阻力,可以对输送机起到辅助制动作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阻尼制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托辊托架之间的多个阻尼板装置,通过若干个阻尼板组成一组阻尼制动装置,多组阻尼装置同时起作用,可以达到辅助制动平稳停车的目的,这样分段多组阻尼制动装置是应用可大大降低输送机上端部输送带的张力,有效防止失速飞车甚至因停车瞬间张力过大导致的断带等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板结构的纵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板结构的横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尼板结构的顶视示意图;
图4为一组由若干块阻尼板组成的阻尼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只画出其中3块阻尼板装置)。
图中:1为阻尼衬板,2为伸缩支撑腿,3为支腿,4为支架连接件,5为加强筋板,6为底座,7为举升支架,8为举升滚轮,9为阻尼板,10为滚轮限位挡,11为输送带,12为上托辊托架(马鞍架),13为托辊,14为滚轮轴销,15为牵引链条,16为液压油缸,17为油缸固定座,18为电控阀,19第一液压油管,20为第二液压油管,21为巷道压缩风管,22为输送机纵梁,23为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阻尼板装置。其中,如图1~3所示,所述阻尼板装置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固定设置在输送机纵梁22上,所述底座上方通过支腿3固定设置有阻尼衬板1,所述阻尼衬板1设置在皮带下方,其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沿运输方向的条型阻尼板9;所述阻尼衬板1下方还设置有举升支架7,所述举升支架7的上端通过连接销与固定设置在阻尼衬板1中心处的支架连接件4连接,下端通过销轴14与放置在底座6上的举升滚轮8连接。在阻尼衬板的重力作用下,举升滚轮8可在底座上自由滚动一定位移。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阻尼板下方设置有举升装置,使阻尼板在输送带运行时不与输送带接触摩擦,延长了阻尼板和输送带的使用寿命,杜绝了安全隐患。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阻尼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的滚轮限位挡10,所述滚轮限位挡10用于对所述举升滚轮8进行限位,使所述举升支架7与皮带运动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阻尼衬板1底部与所述支腿3对应位置设置有伸缩支撑腿2,所述伸缩支撑腿2使所述阻尼衬板1的水平高度位置可调。此外,如图3所示,所述支腿3有4个,对称设置在所述阻尼衬板1的下方四周。支腿3为方(或圆)钢管,其底部焊接在底座6上,其内径较伸缩支撑腿2的外径略大,伸缩支撑腿2安装时恰好套入支腿3内,形成可上下活动伸缩的支撑支架,伸缩支撑腿2的顶部与阻尼衬板1配合,当输送机正常运行时,伸缩支撑腿2和支腿3配合,对阻尼衬板1起到支撑作用,使输送机运行时,阻尼板9刚好位于输送带下方不影响输送带运行。平时输送机运行期间,整块阻尼板由4条支撑腿2支撑,此时,阻尼衬板1在低位,即阻尼板9的上表面低于托辊13的上外圆,与输送带下表面保持5~20mm的间隙。当阻尼衬板1在举升支架7的作用下举升时,伸缩支撑腿2沿着支腿3向上运动,也不会阻止阻尼板的上升,当举升支架7停止举升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阻尼板和伸缩支撑腿2沿着支腿内壁下降,使阻尼板离开皮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阻尼衬板1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板5,其中加强筋板5焊接在支撑腿2与阻尼衬板1之间,以及阻尼衬板1与支架连接件4之间,加强筋板用于提高阻尼衬板的整体性和机械强度。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板装置有3个,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上托辊托架12之间。此外,阻尼板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23、电控阀18和固定设置在输送机纵梁22上或底座6上的液压油缸16,所述举升滚轮通过牵引链条15与液压油缸16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23输入端与输送机集中控制装置的停车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电控阀18的控制端连接。液压油缸的进气孔通过第二液压油管20与电控阀18相连,电控阀18的进气孔p通过第一油管19与巷道内的巷道压缩风管21的阀门相连接。电控阀18是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并且,阻尼板的举升和制动作用与输送机的控制器(集中控制装置)联动,只有在接收到停车指令后才立即投入阻尼制动。本实施例中,液压油缸利用了巷道内设置的压缩空气管路中的压缩空气做动力,使控制装置大大简化。此外,电控阀由输送机的控制器或集中控制装置的沿线控制装置内的停车指令输出口控制,简化了控制线路,提高了阻尼制动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对带式输送机进行辅助制动时,每个带式输送机上可以安装多个所述的阻尼制动装置,每个所述的阻尼制动装置中,各个阻尼板装置共用一个液压油缸和电控阀;所述多个阻尼制动装置共用一个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23,每个阻尼制动装置中的电控阀18的打开和闭合控制均由一台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23控制。控制器23的控制输入端与输送机集中控制装置的沿线急停闭锁装置(或下位机)的停车信号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衬板1为8mm厚钢板制成,其断面呈v字槽型,v字槽型角度及宽度与输送带槽型一致,长度小于前后两上托辊托架12的间距。当阻尼衬板1被托起时阻尼板9上表面完全与输送带11下表面贴合,以保证接触面积最大,产生最大的接触压力(即滑动摩擦阻力)。阻尼衬板1背面设置有四条由方钢管(或圆钢管)焊接的可活动伸缩的支撑腿2,支撑腿2与衬板1之间焊接有加强筋板5,以提高阻尼板的整体性和机械强度。阻尼衬板背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用于升举阻尼板的支架连接件4。支架连接件4通过连接销与举升支架7的上端连接,举升支架7的下端通过轴销14连接举升滚轮8。在阻尼板的重力作用下,举升轮可自由向后滚动一定位移。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板9为聚氨酯材料制成。阻尼板9的作用是增大摩擦系数、防止皮带与钢板衬板直接摩擦产生高热或火花,同时延长输送带和阻尼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阻尼效果好并且安全实用。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安装应用时,根据现场巷道的坡度和输送机长度,以及运输量综合考量,设置若干个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阻尼制动装置,每个阻尼装置中的各个阻尼衬板1的举升滚轮8的轴销14通过牵引链条15串联连接后与液压油缸16的活塞杆相连接。其行程通过调整,使其完全收回后,举升支架7运动最终角度小于90º。
当输送机正常运行时,阻尼衬板1在低位,即阻尼板9的上表面低于托辊13的上外圆,与输送带下表面保持5~20mm的间隙。
当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23接收到来自输送机控制器的停车信号后,立即给所有电控阀18发出停车制动信号,电控阀18得电打开,巷道内压风管路21中的压缩空气通过电磁阀18、管路19、20、进入液压油缸16,其活塞杆便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向内收缩,牵引链条15牵引本阻尼装置中所有阻尼板的举升支架7运动。于是,所有阻尼衬板1在支撑支架7的推举作用下被举起,耐磨阻尼板9超过托辊13的高度,输送带被耐磨阻尼板9托起,完全离开托辊5~20mm,从而使输送带与耐磨阻尼板9的阻力达到最大,阻尼制动效果达到最好。
当电控阀18收到输送机开机信号后,电控阀失电,液压油缸16中的压缩空气通过电控阀的r泄压孔泄压,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在内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牵引链条松懈,在阻尼衬板1和阻尼板9自身重力作用和输送带的压力作用下,举升滚轮8向后滚动复位,阻尼板落下。也就是说,输送机在启动的同时,阻尼制动装置解除对输送机的制动,输送机正常启动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和阻尼板装置,所述阻尼板装置包括底座(6),所述底座(6)固定设置在输送机纵梁(22)上,所述底座上方通过支腿(3)固定设置有位于皮带下方的阻尼衬板(1),所述阻尼衬板(1)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个沿运输方向的条型阻尼板(9);所述阻尼衬板(1)下方还设置有举升支架(7),所述举升支架(7)的上端通过连接销与固定设置在阻尼衬板(1)中心处的支架连接件(4)连接,下端通过销轴(14)与放置在底座(6)上的举升滚轮(8)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23)和液压油缸(16),所述举升滚轮通过牵引链条(15)与液压油缸(16)的活塞杆连接,所述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23)输入端与输送机集中控制装置的停车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出端与液压油缸(16)的控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控阀(18),所述电控阀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液压油管(19)与巷道压缩风管(21)连接,通过第二液压油管(20)与所述液压油缸(16)连接,所述电控阀(18)的控制端与所述阻尼制动装置控制器(23)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6)上的滚轮限位挡(10),所述滚轮限位挡(10)用于对所述举升滚轮(8)进行限位,使所述举升支架(7)与皮带运动方向的夹角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制动装置包括多个阻尼板装置,每个所述阻尼板装置设置在不同的相邻两个上托辊托架(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上设置有伸缩支撑腿(2),所述伸缩支撑腿(2)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支腿(3)内,上端与所述阻尼衬板(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3)有4个,对称设置在所述阻尼衬板(1)的下方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衬板(1)为钢板制成,其断面呈v字槽型,v字槽型角度及宽度与输送带槽型一致,长度小于前后两上托辊托架(12)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9)为聚氨酯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运带式输送机阻尼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阻尼衬板(1)底部的加强筋板(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