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3-07  113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



    背景技术:

    锅炉是重要的能量转换设备之一,如今,锅炉已经成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提供热能的必要设备。现有的锅炉会采用换热烟管对冷水进行加热,通过将高温烟气送入到换热烟管中从而与水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水的温度升高。

    现有的换热烟管多采用内壁光滑的有色金属扁管或圆管制成,由于管内壁为光滑设计,使高温烟气在经过换热烟管的流速很快,导致需要进行热交换的两种物质之间接触不够充分,热交换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其具有使烟气在换热烟管内部中产生紊流,提高换热烟管的换热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包括矩形的中空管体,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向管体的内部方向凹陷的凸棱,凸棱自管体的进烟端向管体的排烟端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棱从而使管体的内孔截面面积大小不断变化,从而使高温烟气在流过管体内部的时候速度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不断变化的速度从而使高温烟气在管体中发生紊流,从而提高换热烟管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棱为两排且分别位于管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相对侧壁上的凸棱之间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交错设置的凸棱从而使管体的内孔形成一个弯曲的流通通道,从而延长高温烟气在管体内部流通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棱呈“v”形,凸棱的尖角朝向管体的进烟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烟气在经过凸棱时,沿着凸棱的结构从而向管体的顶端和底端方向扩散,从而扰乱高温烟气的流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底壁、朝向管体内孔的一侧表面为自进烟端向排烟端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高温烟气温度降低产生冷凝水时,冷凝水能够沿着斜面通过管体的排烟端排出,避免管体的内部存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为不锈钢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高温烟气温度降低时能会产生冷凝水,采用不锈钢管,管体不会出现锈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内侧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与管体一体成型的半圆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管体的结构强度,避免管体长期受热出现热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的内孔中位于排烟端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挡板与管体的底壁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形成供烟气排出的排烟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烟气向管体的底端方向流动从而与所产生的冷凝水相接触,从而通过冷凝水吸附烟气中的部分杂质以及热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管体的内孔中位于管体的进烟端设置有扰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高温烟气进行扰流,改变高温烟气进入到管体内部的流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扰流件为弯曲成变径螺旋状的扰流条,扰流条所弯曲形成的变径螺旋结构中,直径大的一端朝向管体的进烟端的外部,直径小的一端位于管体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高温烟气在通过扰流条时成螺旋状送入到管体的内部,使高温烟气进入管体中发生旋转,延长烟气与管体的管壁之间的接触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凸棱从而使管体的内孔截面面积大小不断变化,从而使高温烟气在流过管体内部的时候速度不断发生变化,通过不断变化的速度从而使高温烟气在管体中发生紊流,从而提高换热烟管的换热效果;

    2.相对侧壁上的凸棱交错设置从而形成一个弯曲的流通通道,延长高温烟气在管体内部流通的时间;

    3.通过在管体的排烟端设置挡板,使烟气向管体的底端方向流动从而与所产生的冷凝水相接触,从而通过冷凝水吸附烟气中的部分杂质以及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管体的剖视图;

    图4是管体排烟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凸棱;3、挡板;4、半圆凸起;5、扰流条;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包括呈矩形的中空的管体1,管体1采用不锈钢管。管体1在使用时横向设置,管体1在使用时朝向下方的一侧管壁为管体1的底壁,朝向上方的一侧管壁为管体1的顶壁,朝向侧向的管壁为侧壁。管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为管体1的进烟端、另一端为管体1的排烟端。

    管体1的内孔中,管体1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着管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向管体1的内孔方向凹陷的凸棱2,凸棱2余管体1一体铸造而成。凸棱2呈“v”形,且凸棱2的尖角朝向管体1的进烟端。相邻的凸棱2之间的间隔相同。通过凸棱2从而使凸棱2所在位置的管体1的内孔截面缩小。管体1的内孔通过设置的凸棱2从而使管体1的内孔截面大小不断变化,当高温烟气在通过管体1的内孔时,由于管体1内孔截面不断变化,从而使高温烟气在管体1中移动的时候速度不断变化,从而高温烟气在管体1中产生紊流。

    相对的侧壁上凸棱2之间交错设置,从而使管体1的内孔形成一个弯曲的流通通道,从而在高温烟气进入到管体1内部的时候,延长高温烟气在管体1中的流通时间,从而保证换热烟管的换热效率。

    参照图3,管体1的内孔自管体1的进烟端向管体1的排烟端截面面积逐渐减小,从而使管体1的底壁朝向管体1内孔的一侧为一倾斜的斜面,且所形成的斜面自管体1的进烟端向管体1的排烟端向下倾斜设置。

    由于天然气在燃烧时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随着高温烟气进入到管体1中,由于换热烟管对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高温烟气的温度降温从而使水蒸气产生冷凝水。管体1的底壁为倾斜的斜面,从而使产生的冷凝水沿着管体1的底壁向管体1的排烟端方向流动并从管体1的排烟端流出。

    参照图4,位于管体1的排烟端,管体1的内孔中设置有矩形的挡板3,挡板3的三个边分别与管体1的顶壁以及两个侧壁固定相连,挡板3剩余的一边与管体1的底壁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形成一个供烟气排出的排烟口。

    热交换完的烟气通过挡板3的阻隔从而向排烟口方向流动,并与管体底端流动的冷凝水在接触,通过冷凝水能够在吸附烟气中的部分杂质,从而提高所排烟气的清洁度。

    参照图2,为避免管体1长期受热发生变形,在管体1的内部,管体1的壁板上均设置有与管体1一体成型的半圆凸起4,通过半圆凸起4从而加强管体1的结构强度,使其受热不易发生变形。

    实施例2:参照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位于管体1的进烟端,管体1的内孔中自管体1的顶壁向管体1的底壁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在管体1的内孔处的扰流条5,扰流条5弯曲成变径螺旋状,扰流条5所弯曲成的变径螺旋结构中,直径大的一端朝向管体1进烟端的外侧,直径小的一端位于管体1的内部。

    扰流条5通过若干根连接杆6与管体1的侧壁固定相连,连接杆6的两端分别与管体1的管壁以及扰流条5焊接固定相连。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包括矩形的中空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向管体(1)的内部方向凹陷的凸棱(2),所述凸棱(2)自管体(1)的进烟端向管体(1)的排烟端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2)为两排且分别位于管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相对侧壁上的凸棱(2)之间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2)呈“v”形,所述凸棱(2)的尖角朝向管体(1)的进烟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底壁、朝向管体(1)内孔的一侧表面为自进烟端向排烟端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为不锈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侧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与管体(1)一体成型的半圆凸起(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孔中位于排烟端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与管体(1)的底壁之间留有间隔从而形成供烟气排出的排烟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孔中位于管体(1)的进烟端设置有扰流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为弯曲成变径螺旋状的扰流条(5),扰流条(5)所弯曲形成的变径螺旋结构中,直径大的一端朝向管体(1)的进烟端的外部,直径小的一端位于管体(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用换热烟管,包括矩形的中空管体,管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排向管体的内部方向凹陷的凸棱,凸棱自管体的进烟端向管体的排烟端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烟气在换热烟管内部中产生紊流,提高换热烟管的换热效果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马凯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科诺锅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4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