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双侧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柱型产品的两侧分别冲两个对称设置孔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采用两组冲孔模具,一组冲孔模具先冲孔之后,另外一组模具以这组孔位作为基准,在对侧再进行冲孔,这种冲压方式中,效率低,采用两组模具,成本更高昂,同时还需要两个人工进行操作,人力资源浪费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侧冲孔模具,通过使用该结构,提高了冲压效率及冲压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侧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中部设有产品定位凸模,所述上模座的底面中部设有产品压紧模,所述产品压紧模正对所述产品定位凸模设置;
所述产品定位凸模左侧及右侧的下模座顶面上分别设有一组冲孔机构,两组所述冲孔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凸模的两侧;
所述冲孔机构包括固定块、推块、冲孔杆、复位杆及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块的顶面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上设有一滑槽,所述推块的底面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上,且所述推块的底部经一连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冲孔杆垂直安装于所述推块的内侧面上,且所述冲孔杆的内端正对所述产品定位凸模的外缘面设置;
所述固定块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设置,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复位杆的内侧与所述推块的外侧相连,所述复位杆的外侧穿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定位板的外部,所述复位杆的外端设有一限位螺母,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复位杆上,所述弹簧的内侧抵于所述定位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弹簧的外侧抵于所述限位螺母的内端面上;
所述产品定位凸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下模座的底面相连通,每个所述通槽正对一组所述冲孔杆设置;
所述上模座的底面左侧及右侧分别设有一组压块,两组所述压块对称设置于所述产品压紧模的两侧,每组所述压块正对一组所述冲孔机构设置,且每组所述压块设置于一组所述推块的正上方;
每组所述压块的底面由内向外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推块的顶部外侧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正上方对应所述压块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压块向下移动,推动所述倾斜面带动所述推块向内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块的外侧面垂直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设置,所述定位板经螺栓与所述固定块的外侧面相连,且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外侧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槽为t型滑槽,所述连接件为t型滑板,所述t型滑板的顶部与所述推块的底面相连,所述t型滑板的底部滑动设置于所述t型滑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产品压紧模经一连接机构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相连;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板、四根支撑杆及四根导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四个角分别经一支撑杆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相连,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之间构成导向空腔;
所述产品压紧模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四个导向孔,四根所述导杆的底面与所述产品压紧模的顶面相连,每根所述导杆的顶部穿过一个所述导向孔插设于所述导向空腔内,每根所述导杆的顶部设有螺母,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导向空腔内;
每根所述导杆的外部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抵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抵于所述产品压紧模的顶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位弹簧伸出状态下,所述产品压紧模的底面设置于所述压块的底面下方,所述复位弹簧压缩状态下,所述产品压紧模的底面设置于所述压块的底面上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产品定位凸模对产品进行内定位,产品压紧模对产品顶部进行压紧,防止在冲孔过程中产品转动影响产品冲孔质量;通过压块推动推块移动,利用推块的移动带动冲孔杆对产品的两侧同时进行冲孔加工,效率高,质量好,有效减少人力占用,简化模具的结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上模上升状态下);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上模下降状态下);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冲压过程中冲孔机构与产品定位凸模连接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模座;2、下模座;3、产品定位凸模;4、产品压紧模;5、固定块;6、推块;7、冲孔杆;8、复位杆;9、弹簧;10、滑槽;11、连接件;12、定位板;13、限位螺母;14、通槽;15、压块;16、倾斜面;17、支撑板;18、支撑杆;19、导杆;20、导向空腔;21、螺母;2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双侧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座1及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的顶面中部设有产品定位凸模3,所述上模座1的底面中部设有产品压紧模4,所述产品压紧模4正对所述产品定位凸模3设置;
所述产品定位凸模左侧及右侧的下模座顶面上分别设有一组冲孔机构,两组所述冲孔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凸模的两侧;
所述冲孔机构包括固定块5、推块6、冲孔杆7、复位杆8及弹簧9,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块的顶面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固定块5的顶面上设有一滑槽10,所述推块的底面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上,且所述推块6的底部经一连接件11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10内;所述冲孔杆垂直安装于所述推块的内侧面上,且所述冲孔杆的内端正对所述产品定位凸模的外缘面设置;
所述固定块5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定位板12,所述定位板垂直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设置,所述定位板12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复位杆8的内侧与所述推块的外侧相连,所述复位杆的外侧穿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定位板的外部,所述复位杆的外端设有一限位螺母13,所述弹簧9套设于所述复位杆上,所述弹簧的内侧抵于所述定位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弹簧的外侧抵于所述限位螺母的内端面上;
所述产品定位凸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通槽14,所述通槽与所述下模座的底面相连通,每个所述通槽正对一组所述冲孔杆设置;
所述上模座的底面左侧及右侧分别设有一组压块15,两组所述压块对称设置于所述产品压紧模的两侧,每组所述压块正对一组所述冲孔机构设置,且每组所述压块设置于一组所述推块的正上方;
每组所述压块的底面由内向外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推块的顶部外侧设有一倾斜面16,所述倾斜面与正上方对应所述压块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压块向下移动,推动所述倾斜面带动所述推块向内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模座处于下模座正上方,还未向下移动冲压的时候,弹簧会推动复位杆及推块向外移动,这样推杆处于产品定位凸模的外侧,使用时,将底部开口的柱型产品套在产品定位凸模的外侧,然后冲压设备推动上模座向下移动,其中,产品压紧模会压在产品的顶面上,同时,压块向下移动的时候,会利用压块的底面下压推块的倾斜面,带动推块向内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冲压杆的内端对产品的两侧同时进行冲孔工作,利用冲压杆将产品的两侧冲压到通槽内。然后上模座上上,压块也上升,通过弹簧带动推块及冲压杆向外移动复位,脱离通槽及产品,完成一个产品的两侧同时冲孔加工,操作人员跟换产品即可,方便快捷,成本低廉。
参见图1~3所示,所述固定块的外侧面垂直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设置,所述定位板经螺栓与所述固定块的外侧面相连,且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外侧的上方。
参见图3所示,所述滑槽10为t型滑槽,所述连接件11为t型滑板,所述t型滑板的顶部与所述推块的底面相连,所述t型滑板的底部滑动设置于所述t型滑槽内。通过t型滑板及t型滑槽的设置,能够对推块的移动进行限位,保证推块底面沿着固定块的顶面内外移动,保证冲压质量。
参见图1、2所示,所述产品压紧模4经一连接机构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相连;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板17、四根支撑杆18及四根导杆19,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四个角分别经一支撑杆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相连,所述支撑板17的顶面与所述上模座1的底面之间构成导向空腔20;
所述产品压紧模4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7的下方,所述支撑板17上设有四个导向孔,四根所述导杆的底面与所述产品压紧模的顶面相连,每根所述导杆的顶部穿过一个所述导向孔插设于所述导向空腔内,每根所述导杆的顶部设有螺母21,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导向空腔内;
每根所述导杆的外部套设有一复位弹簧22,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抵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抵于所述产品压紧模的顶面上。
所述复位弹簧伸出状态下,所述产品压紧模的底面设置于所述压块的底面下方,所述复位弹簧压缩状态下,所述产品压紧模的底面设置于所述压块的底面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机构的设置,在上模座下压的时候,产品压紧模先压在产品的顶面上,这样能够防止产品的移动或者转动,然后上模座继续下压的时候,会带动压块下压,利用压块推动推块及冲压杆对产品进行冲压,此时产品压紧模的位置是不动的,会压缩复位弹簧,也就是产品压紧模与上模座之间的位置相互靠近,这样既能够利用压块带动推块及冲压杆对产品进行冲压,又能够保证产品压紧模对产品进行压紧,保证限位及冲压质量。
1.一种双侧冲孔模具,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中部设有产品定位凸模,所述上模座的底面中部设有产品压紧模,所述产品压紧模正对所述产品定位凸模设置;
所述产品定位凸模左侧及右侧的下模座顶面上分别设有一组冲孔机构,两组所述冲孔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产品定位凸模的两侧;
所述冲孔机构包括固定块、推块、冲孔杆、复位杆及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上,所述固定块的顶面由内向外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上设有一滑槽,所述推块的底面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上,且所述推块的底部经一连接件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冲孔杆垂直安装于所述推块的内侧面上,且所述冲孔杆的内端正对所述产品定位凸模的外缘面设置;
所述固定块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垂直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设置,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复位杆的内侧与所述推块的外侧相连,所述复位杆的外侧穿过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定位板的外部,所述复位杆的外端设有一限位螺母,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复位杆上,所述弹簧的内侧抵于所述定位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弹簧的外侧抵于所述限位螺母的内端面上;
所述产品定位凸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下模座的底面相连通,每个所述通槽正对一组所述冲孔杆设置;
所述上模座的底面左侧及右侧分别设有一组压块,两组所述压块对称设置于所述产品压紧模的两侧,每组所述压块正对一组所述冲孔机构设置,且每组所述压块设置于一组所述推块的正上方;
每组所述压块的底面由内向外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推块的顶部外侧设有一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正上方对应所述压块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压块向下移动,推动所述倾斜面带动所述推块向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的外侧面垂直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设置,所述定位板经螺栓与所述固定块的外侧面相连,且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置于所述固定块的顶面外侧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t型滑槽,所述连接件为t型滑板,所述t型滑板的顶部与所述推块的底面相连,所述t型滑板的底部滑动设置于所述t型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压紧模经一连接机构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相连;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支撑板、四根支撑杆及四根导杆,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四个角分别经一支撑杆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相连,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与所述上模座的底面之间构成导向空腔;
所述产品压紧模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四个导向孔,四根所述导杆的底面与所述产品压紧模的顶面相连,每根所述导杆的顶部穿过一个所述导向孔插设于所述导向空腔内,每根所述导杆的顶部设有螺母,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导向空腔内;
每根所述导杆的外部套设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抵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抵于所述产品压紧模的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侧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伸出状态下,所述产品压紧模的底面设置于所述压块的底面下方,所述复位弹簧压缩状态下,所述产品压紧模的底面设置于所述压块的底面上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