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3-04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污水处理厂开始建设并相继投产。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普遍存在“重污水处理,轻污泥处置”现象,致使大量的污泥难以处置,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最终处置方法多为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有的是寻找周边空地露天堆放,这种简单的处置方式不适应于城市发展的需要。而焚烧处理是将污泥作为一种固体废弃物看待,像城市生活垃圾一样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利用先进的燃烧技术,经焚烧后污泥将缩重65%以上,有毒有机物经高温彻底分解。灰、渣可以进行综合利用,是处理污水处理厂污泥的较佳方式。

    目前的污泥焚烧炉均采用绝热炉膛进行焚烧,污泥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被抽出炉膛通过换热器加热其它介质(常规为水、导热油)进行热源综合利用。炉膛内部由于没有布置受热面,燃烧产生的热量无法被介质吸收并带走,会导致炉膛温度过高。城市污泥的干基部分中的氮元素在焚烧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大量产生nox有害物污染环境.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泥焚烧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焚烧炉:包括焚烧炉炉体、旋风分离器、中心筒和分离器;

    所述焚烧炉炉体从下到上包括依次连通的风室、燃烧室和炉膛,风室和燃烧室之间设置有布风板,布风板顶部设置有风帽;

    所述风帽包括头顶件和接管;

    所述头顶件的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头顶件中心部分设置有空腔,头顶件侧壁上设置有喷口,喷口与空腔连通;头顶件底部设置有头顶件进口;所述头顶件进口为外大内小的结构,头顶件进口与空腔连通;

    所述接管顶部封闭底部开口,接管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出风口和抵板,所述接管的直径与头顶件进口的内直径相同,抵板的直径大于头顶件进口的外直径;所述接管的顶部从头顶件进口伸入空腔中,出风口位于空腔中;所述抵板的顶部与风帽的底部抵接;所述接管的底部穿过布风板后与风室连通;

    所述燃烧室侧壁上设置有落煤管和污泥落料管;所述炉膛出口与旋风分离器顶部进口连通;

    所述旋风分离器底部出口通过反料箱与炉膛连通;

    所述旋风分离器顶部出口与中心筒进口连接,中心筒出口与尾部烟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的改进:

    所述炉膛出口两侧设置有脱销喷枪。

    作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炉膛中设置有二次风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喷口为斜向下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炉膛的出口通过膨胀节与旋风分离器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的技术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能增加二次风的穿透力,达到混合扰动及提供氧量的作用,促进炉膛内烟气燃尽;

    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可以缓冲物料冲击,提高风帽抗磨能力;

    本发明通过对风帽自身阻力的调整来保证,布风板和风帽可以改善布风的均匀性,以减少一次风量,使炉膛下部的还原氛围更为浓烈;炉膛的出口通过膨胀节与旋风分离器入口连接,增加其气固分离效率,降低床温,十分有利于降低锅炉原始nox排放浓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布风板8上的风帽4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头顶件2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炉膛100与旋风分离器6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污泥焚烧炉,如图1-4所示,包括焚烧炉炉体、旋风分离器6、中心筒5和分离器6。

    焚烧炉炉体从下到上依次包括风室104、燃烧室102和炉膛100,风室104和燃烧室102之间设置有布风板8,布风板8上布置有风帽41,风室104引入一路一次热风,进入燃烧室102。

    燃烧室102侧壁上设置有落煤管9和污泥落料管2,炉膛100出口与旋风分离器6顶部进口连通,炉膛100出口两侧布置脱销喷枪4,通过向炉膛出口喷射氨水来达到降低烟气中nox生成的目的。

    旋风分离器6底部出口通过反料箱7与炉膛100连通。

    旋风分离器6顶部出口与中心筒5进口连接,中心筒5出口与尾部烟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的使用过程为:

    污泥焚烧炉流程:煤和污泥分部通过落煤管9和污泥落料管2进入炉膛100内焚烧,产生的烟气从炉膛100出口出去,进入旋风分离器6,分离成细沙和烟气,

    细沙从旋风分离器6的底部出口流出,经过反料箱7后重新进入锅炉炉膛100继续燃烧;

    烟气从旋风分离器6的顶部出口流出,经过中心筒5进入尾部烟道。

    二次风管3布置在炉膛100的两侧墙,分三层共24根风管。二次风管3采用不锈钢材质,伸进炉膛内50厘米,为增加二次风管3的使用寿命,在二次风管3外表敷上浇注料。此布置能增加二次风的穿透力,达到混合扰动及提供氧量的作用,促进炉膛100内烟气燃尽。

    风帽41包括头顶件21和接管31,头顶件2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22,凹槽22中设置有弧形凸起23,这样设计的凹槽22可以缓冲物料冲击,提高风帽41抗磨能力。头顶件21中心部分设置有空腔24,头顶件2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斜向下设置的喷口26,喷口26与空腔24连通。头顶件21底部设置有外大内小(较大的直径为外直径,较小的直径为内直径)的头顶件进口25,头顶件进口25与空腔24连通。

    接管31为顶部封闭底部打开的中空管路,接管31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若干出风口32和向外水平凸起的抵板33,出风口32位于接管31侧壁的顶部,接管31的直径与头顶件进口25的内直径相同,抵板33的直径大于头顶件进口25的外直径。接管31顶部从头顶件进口25伸入空腔24中,使得出风口32位于空腔24中;抵板33的顶部与风帽41的底部抵接,起到封闭头顶件进口25的作用。风帽41设置在布风板8的顶部,接管31的底部穿过布风板8后与风室104连通。

    风室104中的风经过布风板8后从接管31的出风口32流出,进入空腔24中,再从喷口26喷出,进入燃烧室102中。

    基于原设计炉膛100的所有风帽41阻力均为一致,结合锅炉实际运行情况,炉膛100中间的物料是整体向上,之后再贴着水冷壁四周落下,显然布风板8四周的风帽41出口背压比布风板8中间的风帽41出口背压要大,为保证风室104内的阻力均衡,需通过对风帽41自身阻力的调整来保证,布风板8和风帽4可以改善布风的均匀性,以减少一次风量,使炉膛100下部的还原氛围更为浓烈;炉膛100的出口通过膨胀节53与旋风分离器6入口连接,增加其气固分离效率,降低床温,十分有利于降低锅炉原始nox排放浓度。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炉炉体、旋风分离器(6)、中心筒(5)和分离器(6);

    所述焚烧炉炉体从下到上包括依次连通的风室(104)、燃烧室(102)和炉膛(100),风室(104)和燃烧室(102)之间设置有布风板(8),布风板(8)顶部设置有风帽(41);

    所述风帽(41)包括头顶件(21)和接管(31);

    所述头顶件(2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22),凹槽(22)中设置有弧形凸起(23);所述头顶件(21)中心部分设置有空腔(24),头顶件(21)侧壁上设置有喷口(26),喷口(26)与空腔(24)连通;头顶件(21)底部设置有头顶件进口(25);所述头顶件进口(25)为外大内小的结构,头顶件进口(25)与空腔(24)连通;

    所述接管(31)顶部封闭底部开口,接管(31)侧壁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出风口(32)和抵板(33),所述接管(31)的直径与头顶件进口(25)的内直径相同,抵板(33)的直径大于头顶件进口(25)的外直径;所述接管(31)的顶部从头顶件进口(25)伸入空腔(24)中,出风口(32)位于空腔(24)中;所述抵板(33)的顶部与风帽(41)的底部抵接;所述接管(31)的底部穿过布风板(8)后与风室(104)连通;

    所述燃烧室(102)侧壁上设置有落煤管(9)和污泥落料管(2);所述炉膛(100)出口与旋风分离器(6)顶部进口连通;

    所述旋风分离器(6)底部出口通过反料箱(7)与炉膛(100)连通;

    所述旋风分离器(6)顶部出口与中心筒(5)进口连接,中心筒(5)出口与尾部烟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膛(100)出口两侧设置有脱销喷枪(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膛(100)中设置有二次风管(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口(26)为斜向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膛(100)的出口通过膨胀节(53)与旋风分离器(6)入口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焚烧炉:包括焚烧炉炉体、旋风分离器、中心筒和分离器,焚烧炉炉体从下到上包括依次连通的风室、燃烧室和炉膛,风室和燃烧室之间设置有布风板,布风板顶部设置有风帽,燃烧室侧壁上设置有落煤管和污泥落料管;所述炉膛出口与旋风分离器顶部进口连通,旋风分离器底部出口通过反料箱与炉膛连通,旋风分离器顶部出口与中心筒进口连接,中心筒出口与尾部烟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风帽自身阻力的调整来保证,布风板和风帽可以改善布风的均匀性,以减少一次风量,使炉膛下部的还原氛围更为浓烈;炉膛的出口通过膨胀节与旋风分离器入口连接,增加其气固分离效率,降低床温,十分有利于降低锅炉原始NOx排放浓度。

    技术研发人员:楼军;赵旭东;金孝祥;张亮;叶明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3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