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骨料溜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3-03  7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料溜道,特别是一种大骨料溜道。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矿山破碎和砂石骨料生产设备上配有出料溜道。现有技术中的出料溜道一般包括溜道底板和侧板,采用普通钢板制成,从安全和放料条件考虑,溜道底板一般设置有一定倾角,且溜道内壁比较平直光滑,因此物料的下滑速度较大,物料会直接冲击溜道底板并且容易对后端设备造成冲击破损,物料的直接冲击导致溜道底板磨损快,且落下的物料基本砸落同一个位置,会导致溜道底板的疲劳破坏。此种结构的出料溜道耐砸耐磨性能差,且容易出现堵料、卡料现象,使用寿命极短,且更换和改造困难,给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耐砸耐磨性能,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且下料顺畅,可避免堵料或卡料的大骨料溜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骨料溜道,包括形成有物料流通通道的溜道壳体、设置于溜道壳体内的导料板以及填充设置在溜道壳体与导料板后侧之间的自凝结固化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板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板采用耐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溜道壳体与导料板后侧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自凝结固化材料层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大骨料溜道还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溜道壳体和/或导料板上用于封闭溜道壳体与导料板之间开口的封板,溜道壳体、导料板与封板通过自凝结固化材料层粘合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封板上开设有用于灌注自凝结固化材料层的灌注孔。

    进一步地,所述溜道壳体包括有倾斜设置的底板及若干侧板,所述导料板连接于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板与溜道壳体的底板上端封闭连接且下端开口,所述封板连接于溜道壳体上并封闭导料板与底板之间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板两侧分别与溜道壳体的侧板封闭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凝结固化材料层为固化混凝土层。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增设导料板并在溜道壳体与导料板之间填充设置自凝结固化材料层,当物料冲击导料板时,即使导料板磨损破洞,因有自凝结固化材料层做支撑,可起到双重耐砸耐磨效果,大大延长溜道的使用寿命,且易于维护,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溜道寿命短和被砸破后维修困难的问题;

    第二,导料板及固化后的自凝结固化材料层均为弧形结构,具有切向导料和缓冲物料的功能,物料出料后不会对后端设备造成冲击破损,且下料极其顺畅,可有效减少物料在溜道内堆积,避免堵料或卡料造成设备堵死;

    第三,结构简单,自凝结固化材料层通过灌注后自动凝结固化成型,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在矿山破碎和砂石骨料生产行业和工程机械行业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溜道壳体,10.进料端,11.出料端,12.底板,13.侧板,2.导料板,3.自凝结固化材料层,4.封板,5.灌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骨料溜道,包括形成有物料流通通道的溜道壳体1、设置于溜道壳体内的导料板2以及填充设置在溜道壳体1与导料板2后侧之间的自凝结固化材料层3。

    溜道壳体1形成有进料端10和出料端11,溜道壳体1包括有倾斜设置的底板12及若干侧板13。导料板2为弧形结构,采用耐磨钢板制成,具有切向导料和缓冲物料的功能。导料板2上端与溜道壳体1的底板12上端封闭连接且下端开口,导料板2两侧分别与溜道壳体1的侧板13封闭连接。溜道壳体1与导料板2后侧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自凝结固化材料层3的空间,溜道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封闭溜道壳体1与导料板2之间开口的封板4,溜道壳体1、导料板2与封板4通过自凝结固化材料层3粘合为一体,封板4上开设有用于灌注形成自凝结固化材料层3的灌注孔5。自凝结固化材料层3为固化混凝土层,混凝土固化后的斜坡也具有切向导料和缓冲物料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骨料溜道的制造方法为:先通过判断料流方向,确定导料板2的尺寸并制作;然后将溜道壳体1的底板12、导料板2和封板4焊接牢固,将导料板2两侧分别与溜道壳体1的侧板13焊接;以上焊接完成后,在封板4上开设灌注孔5并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压实固化后,溜道壳体1、导料板2与封板4便粘合为一整体;最后,将溜道壳体1的其余侧板13焊接好,即完成本实用新型大骨料溜道的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自凝结固化材料层3不限于固化混凝土层,也可采用其它可自动凝结固化的硬性耐磨材料;封板4不限于连接于溜道壳体1上,也可连接于导料板2上。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骨料溜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物料流通通道的溜道壳体、设置于溜道壳体内的导料板、填充设置在溜道壳体与导料板后侧之间的自凝结固化材料层、固定连接于溜道壳体和/或导料板上用于封闭溜道壳体与导料板之间开口的封板,所述溜道壳体包括有倾斜设置的底板及若干侧板,所述导料板连接于底板上,所述导料板与溜道壳体的底板上端封闭连接且下端开口,所述封板连接于溜道壳体上并封闭导料板与底板之间开口,所述溜道壳体与导料板后侧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自凝结固化材料层的空间,溜道壳体、导料板与封板通过自凝结固化材料层粘合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骨料溜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为弧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骨料溜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采用耐磨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骨料溜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上开设有用于灌注自凝结固化材料层的灌注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骨料溜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两侧分别与溜道壳体的侧板封闭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骨料溜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凝结固化材料层为固化混凝土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骨料溜道,包括形成有物料流通通道的溜道壳体、设置于溜道壳体内的导料板以及填充设置在溜道壳体与导料板后侧之间的自凝结固化材料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导料板并在溜道壳体与导料板之间填充设置自凝结固化材料层,当物料冲击导料板时,即使导料板磨损破洞,因有自凝结固化材料层做支撑,可起到双重耐砸耐磨效果,溜道使用寿命长且易于维护;导料板及固化后的自凝结固化材料层均为弧形结构,具有切向导料和缓冲物料的功能,物料出料后不会对后端设备造成冲击破损,且下料极其顺畅,可有效减少物料在溜道内堆积,避免堵料或卡料造成设备堵死;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推广,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3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