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扶插秧机,属于农业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中国传统的农耕国家,每到农村农忙的时候,家家户户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从事着传统的手工插秧工作,这项工作的工作量简单、重复,而且量特别大,效率低下,人工耗用多,由于是人工手工插秧,每个人的动作标准不统一,插到田里的秧苗各种各样的排列,比较杂乱;而采用机械化的插秧方式,一般适用于大面积的平原地区,如果应用于丘陵、山地的区域,由于地形的因素,机械化的插秧方式极不经济,很难实现推广应用,基于此有待于进一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提高插秧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手扶插秧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扶插秧机,包括若干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主传动系统和从传动系统;
所述主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若干由水驱动的转板,所述转板带动所述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随所述主动轴同步转动的主传动齿轮;
所述从传动系统:包括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由所述主传动齿轮带动的从传动齿轮,所述从传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所述从动轴上还设置有随所述从动轴转动的若干插秧凸轮;
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秧苗盛放面板,所述秧苗盛放面板上设置有若干秧苗槽,每一秧苗槽分别对应其中一所述插秧凸轮,所述插秧凸轮将秧苗从所述秧苗槽内带出并插入田里面。
进一步的,设置有一供人操作的拉杆,所述拉杆通过连杆带动插秧机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秧苗盛放面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设置的秧苗槽形成以下结构形式:上部主体为长方形槽,下部出苗口为细长形槽,所述出苗口供几根秧苗并由所述插秧凸轮从所述秧苗槽带出。
进一步的,所述秧苗盛放面板倾斜角度为30-60度。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两个,两个基板平行设置,两个基板之间留出的空间供秧苗从所述秧苗槽中脱出并插入到田里面。
进一步的,所述长方形槽和细长形槽之间通过倒锥形槽形成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由主轴承形成支撑,所述从动轴由从轴承形成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主传动齿轮和从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进行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插秧凸轮为偏心结构形式,插秧凸轮的长端形成一钩子,用于将秧苗从所述秧苗槽中钩出。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远离所述主传动系统、从传动系统的一侧设置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插秧机秧苗的间隙是均匀的的,而且只要一个人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人工手动的所有动作,简单高效;本实用新型秧苗槽做成上面长方形,出苗口做成细长形,可以保证每次插秧只有几根,保证插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秧苗盛放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主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从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秧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从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手扶插秧机,包括若干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主传动系统和从传动系统;
所述主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若干由水驱动的转板,所述转板带动所述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随所述主动轴同步转动的主传动齿轮;
所述从传动系统:包括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由所述主传动齿轮带动的从传动齿轮,所述从传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所述从动轴上还设置有随所述从动轴转动的若干插秧凸轮;
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秧苗盛放面板,所述秧苗盛放面板上设置有若干秧苗槽,每一秧苗槽分别对应其中一所述插秧凸轮,所述插秧凸轮将秧苗从所述秧苗槽内带出并插入田里面。
进一步的,设置有一供人操作的拉杆,所述拉杆通过连杆带动插秧机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秧苗盛放面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设置的秧苗槽形成以下结构形式:上部主体为长方形槽,下部出苗口为细长形槽,所述出苗口供几根秧苗并由所述插秧凸轮从所述秧苗槽带出。
进一步的,所述秧苗盛放面板倾斜角度为30-60度。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两个,两个基板平行设置,两个基板之间留出的空间供秧苗从所述秧苗槽中脱出并插入到田里面。
进一步的,所述长方形槽和细长形槽之间通过倒锥形槽形成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由主轴承形成支撑,所述从动轴由从轴承形成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主传动齿轮和从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进行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插秧凸轮为偏心结构形式,插秧凸轮的长端形成一钩子,用于将秧苗从所述秧苗槽中钩出。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远离所述主传动系统、从传动系统的一侧设置有配重块。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说明,以更好了解本实用新型:
机械由人工搬运到要工作的田地中,由一个人操作,组成部分:
机械由两块浮在水面的基板1支撑着整个机械浮在水平面上,操作者拉着拉杆2向后退;在秧苗盛放面板3的秧苗槽内放入要插的秧苗,槽做成上面长方形,出苗口做成细长形,可以保证每次插秧只有几根。
传动部分由主动轴4和从动轴8两根轴组成:
主动轴4上安装固定转板5三片(或更多),主轴承6两套,主传动齿轮7两片;
从动轴8上安装固定从传动齿轮9两片,从轴承10两套,和插秧凸轮11四片(或更多);
主传动齿轮7和从传动齿轮9通过传动链条12连接传递动力,插秧凸轮11的转动位置正好对着秧苗的出口处。
工作原理:当秧苗盛放面板3的槽内放满秧苗后,人手动拉着拉杆2向后退,浮在水面的基板1支撑着机械一起向后运动,此时转板5是沉在水中的,水的阻力带动着转板5转动,转板5的转动就带着着主动轴4一起转动,主动轴4转动后带主传动齿轮7转动,主传动齿轮7转动通过传动链条12带动从动齿轮9转动,从动齿轮9的转动带动从动轴8转动,从动轴8的转动带着插秧凸轮11的转动,插秧凸轮11的最长端从出苗口处带出秧苗并插入到泥土层中,完成一个插秧动作,然后插秧凸轮11最短处空转,形成一个间隙,当插秧凸轮11的最长端再次从出苗口处带出秧苗并插入到泥土层中,完成第二排插秧动作,以此循环。
1.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主传动系统和从传动系统;
所述主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若干由水驱动的转板,所述转板带动所述主动轴转动,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随所述主动轴同步转动的主传动齿轮;
所述从传动系统:包括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安装有由所述主传动齿轮带动的从传动齿轮,所述从传动齿轮带动所述从动轴转动,所述从动轴上还设置有随所述从动轴转动的若干插秧凸轮;
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秧苗盛放面板,所述秧苗盛放面板上设置有若干秧苗槽,每一秧苗槽分别对应其中一所述插秧凸轮,所述插秧凸轮将秧苗从所述秧苗槽内带出并插入田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供人操作的拉杆,所述拉杆通过连杆带动插秧机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盛放面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设置的秧苗槽形成以下结构形式:上部主体为长方形槽,下部出苗口为细长形槽,所述出苗口供几根秧苗并由所述插秧凸轮从所述秧苗槽带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盛放面板倾斜角度为30-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两个,两个基板平行设置,两个基板之间留出的空间供秧苗从所述秧苗槽中脱出并插入到田里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槽和细长形槽之间通过倒锥形槽形成过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由主轴承形成支撑,所述从动轴由从轴承形成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齿轮和从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进行传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凸轮为偏心结构形式,插秧凸轮的长端形成一钩子,用于将秧苗从所述秧苗槽中钩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主传动系统、从传动系统的一侧设置有配重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