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
背景技术:
目前角钢折弯方式比较单一,需通过工作人员手工进行折弯,难以保证工件折弯后的尺寸和角度,且折弯效率较低,为了提升角钢的折弯效果,因此需使用到相应的折弯机。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折弯机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折弯机不便于对上模进行缓冲限位,易因冲压力度较大导致角钢出现损坏的现象,难以确保折弯机的折弯效果;
(2)传统的此类折弯机难以对折弯完毕后的角钢自动顶出,需由工作人员手工进行拿取,十分不便;
(3)传统的此类折弯机不便于将下模固定于操作台的顶部,易出现偏移的现象,时常困扰着人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折弯机不便于对上模进行缓冲限位、难以对折弯完毕后的角钢自动顶出以及不便于将下模固定于操作台顶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包括底座、上模、下模、操作台和控制箱,所述底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操作台,且操作台的顶端设有下模,并且下模的上方设有上模,上模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限位结构,所述上模的上方设有顶盖,且顶盖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立柱,立柱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控制箱。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限位筒、收缩弹簧、连接片以及缓冲杆,所述上模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限位筒,且限位筒内部的底端设有连接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片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缓冲杆,缓冲杆的底端延伸至限位筒的外部,且连接片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缩弹簧,收缩弹簧的顶端与限位筒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设有四组,且相邻限位结构关于上模的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顶盖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底端与上模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与下模呈水平结构,且上模的长度与下模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下模顶端的两侧皆设有l形限位块,且相邻l形限位块关于下模的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侧翼承载板,侧翼承载板的顶端与下模的底端相触碰,且侧翼承载板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孔,并且螺纹孔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紧固螺柱的顶端延伸至下模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顶端设有联动架,并且联动架顶端的两侧皆设有顶出杆,顶出杆的顶端延伸至下模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不仅确保了折弯机使用时的折弯效果,提高了折弯机使用时的便捷性,而且避免了折弯机使用时下模出现偏移的现象;
(1)通过设置有限位筒、收缩弹簧、连接片以及缓冲杆,通过缓冲杆与下模的顶端相接触,因收缩弹簧的收缩作用,连接片则会带动缓冲杆收缩至限位筒的内部,以便于对上模进行缓冲限位,从而确保了折弯机使用时的折弯效果;
(2)通过设置有第二气缸、联动架以及顶出杆,通过操作控制箱打开第二气缸,使其带动联动架进行上升,并由联动架带动顶出杆在下模的内部进行上升,以便于将下模内部折弯完毕的角钢顶出,从而提高了折弯机使用时的便捷性;
(3)通过设置有侧翼承载板、紧固螺柱以及螺纹孔,通过旋转紧固螺柱,使其经螺纹孔的内部旋转至下模的底部,侧翼承载板的顶部则会与下模的底部紧紧贴合,以便于将下模固定于操作台的顶部,从而避免了折弯机使用时下模出现偏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结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限位结构;301、限位筒;302、收缩弹簧;303、连接片;304、缓冲杆;4、顶盖;5、l形限位块;6、第一气缸;7、上模;8、下模;9、顶出杆;10、联动架;11、第二气缸;12、操作台;13、控制箱;14、侧翼承载板;15、紧固螺柱;16、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包括底座1、上模7、下模8、操作台12和控制箱13,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操作台12,操作台12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侧翼承载板14,侧翼承载板14的顶端与下模8的底端相触碰,且侧翼承载板1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孔16,并且螺纹孔1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15,紧固螺柱15的顶端延伸至下模8的底部,以便于将下模8固定于操作台12的顶部;
操作台12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气缸11,该第二气缸11的型号可为fest-01,且第二气缸11的顶端设有联动架10,并且联动架10顶端的两侧皆设有顶出杆9,顶出杆9的顶端延伸至下模8的内部,以便于将折弯完毕的角钢从下模8的内部顶出;
且操作台12的顶端设有下模8,下模8顶端的两侧皆设有l形限位块5,且相邻l形限位块5关于下模8的中心线对称,以便于对放置于下模8顶部的角钢进行限位;
并且下模8的上方设有上模7,上模7与下模8呈水平结构,且上模7的长度与下模8的长度相等,以便于对角钢进行折弯;
上模7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限位结构3,限位结构3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限位筒301、收缩弹簧302、连接片303以及缓冲杆304,上模7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限位筒301,且限位筒301内部的底端设有连接片303,连接片303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缓冲杆304,缓冲杆304的底端延伸至限位筒301的外部,且连接片30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缩弹簧302,收缩弹簧302的顶端与限位筒301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缓冲杆304与下模8的顶端相接触,因收缩弹簧302的收缩作用,连接片303则会带动缓冲杆304收缩至限位筒301的内部,以便于对上模7进行缓冲限位,确保角钢的折弯效果;
限位结构3设有四组,且相邻限位结构3关于上模7的中心线对称,提高了设备的缓冲限位效果;
上模7的上方设有顶盖4,顶盖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气缸6,该第一气缸6的型号可为fest-01,第一气缸6的底端与上模7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于带动上模7进行下降;
且顶盖4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立柱2,立柱2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操作台1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控制箱13。
工作原理:当折弯机使用时,将角钢放置于下模8的顶部,使l形限位块5对角钢进行限位,通过旋转紧固螺柱15,使其经螺纹孔16的内部旋转至下模8的底部,侧翼承载板14的顶部则会与下模8的底部紧紧贴合,以便于将下模8固定于操作台12的顶部,避免下模8出现偏移的现象,再通过操作控制箱13打开第一气缸6,使其带动上模7下降至下模8的内部,以便于对角钢进行折弯,之后通过缓冲杆304与下模8的顶端相接触,因收缩弹簧302的收缩作用,连接片303则会带动缓冲杆304收缩至限位筒301的内部,以便于对上模7进行缓冲限位,确保角钢的折弯效果,通过上模7下降至下模8的内部,会对角钢形成第一次折叠,使角钢的两端垂直朝上,之后上模7继续下降碰触至顶出杆9的顶部,角钢则会因下模8内部的凸起,形成第二次折叠,以便于形成双折弯机构,对角钢进行折弯作业,使最后通过操作控制箱13打开第二气缸11,使其带动联动架10进行上升,并由联动架10带动顶出杆9在下模8的内部进行上升,以便于将折弯完毕的角钢自动从下模8的内部顶出,从而完成折弯机的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包括底座(1)、上模(7)、下模(8)、操作台(12)和控制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操作台(12),且操作台(12)的顶端设有下模(8),并且下模(8)的上方设有上模(7),上模(7)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限位结构(3),所述上模(7)的上方设有顶盖(4),且顶盖(4)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立柱(2),立柱(2)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12)表面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控制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限位筒(301)、收缩弹簧(302)、连接片(303)以及缓冲杆(304),所述上模(7)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有限位筒(301),且限位筒(301)内部的底端设有连接片(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303)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缓冲杆(304),缓冲杆(304)的底端延伸至限位筒(301)的外部,且连接片(303)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收缩弹簧(302),收缩弹簧(302)的顶端与限位筒(301)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设有四组,且相邻限位结构(3)关于上模(7)的中心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一气缸(6),第一气缸(6)的底端与上模(7)的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7)与下模(8)呈水平结构,且上模(7)的长度与下模(8)的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8)顶端的两侧皆设有l形限位块(5),且相邻l形限位块(5)关于下模(8)的中心线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2)顶部的两外侧壁上皆设有侧翼承载板(14),侧翼承载板(14)的顶端与下模(8)的底端相触碰,且侧翼承载板(14)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孔(16),并且螺纹孔(1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15),紧固螺柱(15)的顶端延伸至下模(8)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折弯机构角钢折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2)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气缸(11),且第二气缸(11)的顶端设有联动架(10),并且联动架(10)顶端的两侧皆设有顶出杆(9),顶出杆(9)的顶端延伸至下模(8)的内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