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26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绿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绿化带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具有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道路绿化增加了绿化覆盖率,在城市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目前城市绿化带的灌溉方式主要是借助洒水车灌溉,但洒水车按照预设范围对绿化带区域进行灌溉,灌溉方式不灵活,容易使绿化带区域的灌溉不均匀,存在部分绿化带区域水量不足的问题,此时需要采取人工灌溉的方式,根据实际的绿化带含水情况,对水量不足的部分绿化带区域进行进一步的灌溉。然而,现有的人工灌溉方式耗时耗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其能辅助洒水车对绿化带区域进行灌溉,使用灵活,同时,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内螺纹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电动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筒的顶部水平固定有转盘,所述安装筒内设置有与所述转盘的底部固定的第三电机,所述转盘的上表面沿其径向开设有槽口向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内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导向部件,所述滑槽内均设置有用于电动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滑块上固定有露出于所述转盘外部的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带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连接于螺纹杆内的安装筒沿壳体的高度方向运动,达到调节安装筒和螺纹杆的相对位置的目的,进而喷头与绿化带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使用方式灵活,有利于喷头对绿化带的灌溉;第二驱动件带动丝杆转动,在导向部件的导向作用下,滑块沿丝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带动喷头移动,使喷头对喷射范围可调节,使用方式灵活,有利于喷头对绿化带的灌溉;同时,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盘转动,使转盘上的喷头均匀喷射绿化带,进而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使用灵活,同时,电动方式驱动,操作便捷,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一端以所述转盘的圆心为起点,另一端沿所述转盘的半径方向设置,所述滑槽有若干且均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上表面,所述丝杆、所述滑块有若干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沿转盘的半径方向设置,使得单位时间内,喷头对绿化带的灌溉量更多,加快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工作速度,有利于工作人员更快地完成灌溉工作。

    优选的,若干所述滑槽间隔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转盘的半径方向间隔设置的滑槽,使得喷头对绿化带区域的灌溉更均匀,设计科学合理,有利于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对绿化带的养护。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空腔,所述喷头与所述壳体之间连接有抽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溉用水经排水口进入壳体内部的空腔内,并通过抽水泵抽出且从喷头喷射向绿化带区域,以使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能够有备用的储水量。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壳体上固定有扶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在移动时能借助滑轮,减小地面对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阻力,便于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移动,同时,扶手为工作人员提供施力位置,方便工作人员使用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靠近所述扶手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喷头的斜上方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对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以减少喷头在喷射过程中将水喷洒到工作人员身上的情况,设计更人性化。

    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口,所述挡板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扶手的一侧上且封盖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转盘可收纳至所述壳体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收纳至壳体内部,转动挡板以使挡板封盖壳体的开口,以使壳体保持封闭,进而减少了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收纳。

    优选的,所述丝杆为单旋往复丝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旋往复丝杆使滑块能沿丝杆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喷头对绿化带区域的灌溉更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能辅助洒水车对绿化带区域进行灌溉,使用灵活,操作便捷,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滑槽沿转盘的半径方向设置,使得单位时间内,喷头对绿化带的灌溉量更多,加快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工作速度;

    3、间隔设置的滑槽,使得喷头对绿化带区域的灌溉更均匀;

    4、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壳体内能够存水,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具有备用的储水量;

    5、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便于移动,同时,扶手方便工作人员使用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

    6、挡板对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以减少喷头在喷射过程中将水喷洒到工作人员身上的情况;

    7、转盘收纳至壳体内部,挡板封盖壳体的开口,以减少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收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2的a的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的放大图;

    图5是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安装槽;3、螺纹杆;4、安装筒;5、第一电机;6、转盘;7、滑槽;8、丝杆;9、导向杆;10、第二电机;11、滑块;12、喷头;13、塞盖;14、排水口;15、抽水泵;16、滑轮;17、扶手;171、套筒;172、套杆;18、挡板;19、手把;20、调节孔;21、卡块;22、弹簧;23、卡槽;24、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上表面开口,壳体1上设置有封盖开口的挡板18,挡板18上固定有手把19。

    参照图1和图2,壳体1内底部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安装槽2,安装槽2竖直设置且槽口向上,安装槽2内底部固定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3,螺纹杆3竖直设置且转动连接在安装槽2内,螺纹杆3螺纹连接有安装筒4,安装筒4套接螺纹杆3,安装筒4的顶部水平固定有圆形的转盘6,转盘6的上表面沿其径向间隔开设有三个槽口向上的滑槽7,滑槽7的一端以转盘6的圆心为起点,另一端沿转盘6的半径方向设置,滑槽7的底部贯穿至转盘6外部。

    安装槽2和转盘6的高度之和小于壳体1的高度,螺纹杆3和安装筒4的高度之和小于安装槽2的高度。

    转盘6的圆心位置固定有抽水泵15,抽水泵15的一端连通喷孔,另一端伸入壳体1内部。

    第一电机5为第一驱动件,以用于电动驱动螺纹杆3转动。

    壳体1的侧面开设有排水口14,排水口14连通安装槽2,排水口14上封盖有塞盖13,塞盖13螺纹连接在壳体1的侧面上。

    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扶手17,扶手17包括套筒171和套接于套筒171内部的套杆172,套杆172竖直固定在壳体1的上表面,套筒171上间隔开设有调节孔20,套杆172上设置有与调节孔20卡接配合的卡块21。

    参照图3,滑槽7内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丝杆8,另一侧均固定有与丝杆8平行的导向杆9,丝杆8为单旋往复丝杆,丝杆8上螺纹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穿过导向杆9,滑槽7内壁固定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与丝杆8的端部固定。

    导向杆9为导向部件,以用于引导滑块11沿丝杆8的长度方向滑动。

    第二电机10为第二驱动件,以用于驱动丝杆8转动。

    滑块11滑动连接于滑槽7内,滑块11呈“凸”型,滑块11上设置有喷头12,喷头12夹持在滑块11的上部,以方便调整喷头12的喷孔方向。

    挡板18朝扶手17的位置翻转打开至抵靠扶手17时,挡板18的顶部高于处于最高位置的喷头12的顶部,挡板18的长度大于转盘6的直径。

    安装筒4内设置有第三电机24,第三电机24的输出轴与转盘6的底部固定连接。

    参照图4,套杆172的上端部开设有水平设置的卡槽23,卡槽23的槽口相背挡板18设置,卡槽23内滑动连接有卡块21,卡块21与卡槽23之间水平设置有弹簧22,弹簧22的一端固定在卡槽23上,另一端固定在卡块21上。

    壳体1底部的边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滑轮16,滑轮16为刹车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朝卡槽23内部挤压卡块21并沿套杆172的高度方向移动套筒171,调节套筒171和套杆172的相对位置,此时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使卡槽23的槽口与调节孔20连通,松开卡块21,在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卡块21朝调节孔20运动并与调节孔20卡接配合,使扶手17的高度适合工作人员的身高。

    手握扶手17,通过滑轮16将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移动至绿化带区域水量不足的地方。

    握住手把19并朝靠近扶手17的方向转动挡板18,直至挡板18与扶手17抵接,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3转动,螺纹杆3带动安装筒4朝安装槽2的槽口方向运动,进而带动转盘6运动,直至转盘6露出于壳体1的开口外部,关闭第一电机5(见图1)。

    在壳体1内部注入清水,启动抽水泵15,将壳体1内部的水抽取至喷头12内,并经喷头12的喷孔喷射出去。

    手握扶手17,推动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沿需要灌溉的绿化带区域移动,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杆8转动,在导向杆9的导向作用下,滑块11沿滑槽7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带动喷头12在滑槽7上往复滑动,以实现喷头12喷径的调节,以对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两侧的绿化带区域的更多面积进行灌溉。

    同时,启动第三电机24,第三电机24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盘6转动,以使位于转盘6上的喷头12以转盘6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对需要灌溉的绿化带区域进行均匀灌溉。

    进而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的使用方式灵活,有利于对绿化带进行更大面积和更均匀地灌溉;同时,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操作便捷,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及时往壳体1内部补充水源,直至绿化带区域灌溉完毕,关闭第二电机10和第三电机24,拧开塞盖13,使壳体1内部的清水从排水口14排出直至排尽。

    反向启动第一电机5,以带动安装筒4朝安装槽2的内部运动,直至转盘6收纳至壳体1内部,关闭第一电机5,手握手把19,朝远离扶手17的位置转动挡板18,使挡板18封盖壳体1的开口,朝卡槽23内部挤压卡块21并沿套杆172的高度方向移动套筒171,直至套杆172完全套接于套筒171内部,此时弹簧22处于压缩状态,使卡槽23的槽口与调节孔20连通,松开卡块21,此时,在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卡块21朝调节孔20运动并与调节孔20卡接配合,扶手17的高度调节至最矮状态,将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放置收纳好(见图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内螺纹连接有安装筒(4),所述安装槽(2)内设置有用于电动驱动所述螺纹杆(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筒(4)的顶部水平固定有转盘(6),所述安装筒(4)内设置有与所述转盘(6)的底部固定的第三电机(24),所述转盘(6)的上表面沿其径向开设有槽口向上的滑槽(7),所述滑槽(7)内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丝杆(8),所述丝杆(8)上螺纹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槽(7)内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滑块(11)沿所述丝杆(8)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导向部件,所述滑槽(7)内均设置有用于电动驱动所述丝杆(8)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滑块(11)上固定有露出于所述转盘(6)外部的喷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槽(7)的一端以所述转盘(6)的圆心为起点,另一端沿所述转盘(6)的半径方向设置,所述滑槽(7)有若干且均设置在所述转盘(6)的上表面,所述丝杆(8)、所述滑块(11)有若干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其特征是:若干所述滑槽(7)间隔设置在所述转盘(6)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内设有空腔,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排水口(14),所述排水口(14)连通所述空腔,所述喷头(12)与所述壳体(1)之间连接有抽水泵(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轮(16),所述壳体(1)上固定有扶手(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上靠近所述扶手(17)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位于所述喷头(12)的斜上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开口,所述挡板(18)铰接设置在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扶手(17)的一侧上且封盖所述壳体(1)的开口,所述转盘(6)可收纳至所述壳体(1)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丝杆(8)为单旋往复丝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绿化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道路绿化带灌溉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壳体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内螺纹连接有安装筒,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电动驱动螺纹杆转动的第一驱动件,安装筒的顶部水平固定有转盘,安装筒内设置有与转盘的底部固定的第三电机,转盘的上表面沿其径向开设有槽口向上的滑槽,滑槽内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丝杆,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滑槽内设置有用于引导滑块沿丝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导向部件,滑槽内均设置有用于电动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滑块上固定有露出于转盘外部的喷头。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妮;林灿杰;林清彪;林灿桂;林清锟;罗晓贤;林奕霞;赵伟鸿;黄志荣;林泽元;赵燕銮;李础滨;方玲妮娜;邹慧芬;钟星富;李柏;龚灵明;彭彬;李文杰;房锦丁;林爱真;肖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一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2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