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模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台阶螺栓模具。
背景技术:
非标准台阶螺栓的螺栓头一般会有两个台阶或者台阶尺寸不属于正常范围;在加工时需要针对性的设置模具。由于要受到冲击,出于性能需要,模具一般采用硬质合金支撑,台阶处则由碳钢材料制成,相应的制作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台阶处材料较薄,容易出现爆模,造成生产过程中模具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阶螺栓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台阶螺栓模具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台阶螺栓模具,包括筒状的模套、顶模、第一模片和倒角模和螺纹套;所述第一模片以及螺套外壁均与模套内壁接触配合;所述第一模片端部与顶模一端接触,所述螺纹套与模套口部的内螺纹配合并从顶模的另一端依次将顶模和第一模片顶起至预定位置;所述倒角模的外壁分别与顶模和第一模片接触配合且倒角模中间设有与台阶螺栓螺杆段配合的模孔,所述螺纹套中间设有与模孔同轴的供顶杆穿过的孔。
进一步的,第一模片外套设有预紧套,所述预紧套的外径沿螺纹套推进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模套与预紧套配合处的内径也沿螺纹套推进方向逐渐减小。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模片、顶模和两段倒角模配合形成,对于轴径相同的螺栓,在更换产品时,只需将模片以及倒角模的其中一端更换即可;并通过螺纹套调节相应的位置,降低模具更换成本。同时,利用预紧套给予模片外壁一定的预紧力,并可通过外径的渐变设置配合螺纹套推进调节预紧力大小,增加模片内侧的承力能力,进而增加了模具寿命,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模具成本。也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视图。
其中,模套1、顶模2、螺纹套3、倒角模4、第一模片5、第二模片6、预紧套7、顶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台阶螺栓模具,包括筒状的模套1、顶模2、第一模片5和倒角模4和螺纹套3;所述第一模片5以及螺套外壁均与模套1内壁接触配合;所述第一模片5端部与顶模2一端接触,所述螺纹套3与模套1口部的内螺纹配合并从顶模2的另一端依次将顶模2和第一模片5顶起至预定位置;所述倒角模4分两段且外壁分别与顶模2和第一模片5接触配合且倒角模4中间设有与台阶螺栓螺杆段配合的模孔。所述螺纹套3中间设有与模孔同轴的供顶杆8穿过的孔,在加工完成后,顶杆8将工件顶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片5外套设有预紧套7,所述预紧套7的外径沿螺纹套3推进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模套1与预紧套7配合处的内径也沿螺纹套3推进方向逐渐减小,减小的幅度很少。
如上述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路为:通过第一模片5和倒角模4构成模具的型腔,并通过顶模2配合模套1提供相应的支撑和装配空间,再由螺纹套3配合预紧套7给予第一模片5预紧力以克服其易碎的缺陷,进而增加模片的寿命。
在具体安装中,针对两个台阶的螺栓,可以设置在第一模片5内设置第二模片6构成第二个台阶的型腔。相应的,倒角模4的两段外壁分别与第二模片6和顶模2的内壁接触配合。在调节预紧力时,将螺纹套3向模套1内拧动,此时顶模2将预紧套7向拧动的方向驱动,预紧套7选用韧性较好的钢材,在移动过程中由于配合直径的变化,越来越紧。但是在刚开始装配模具的时候,又十分好装配进去。模片本身采用需采用硬度高耐磨的脆硬材料,如果没有预警套与模套1之间的配合也不能太紧密,否则难以装配;工作时,模套1无法给予其支持,这也是冲压时传统模具模片易碎的原因之一。
倒角模4上模孔内直接设置倒角,在冲压时,直接形成螺栓倒角,无需再额外在车床上加工倒角,节省了工序。加工完成后,顶杆8将工件顶出,顶杆可以通过气缸带动,也可以随冲压杆连接,同时进退。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台阶螺栓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的模套、顶模、第一模片、倒角模和螺纹套;所述第一模片以及螺纹套外壁均与模套内壁接触配合;所述第一模片端部与顶模一端接触,所述螺纹套与模套口部的内螺纹配合并从顶模的另一端依次将顶模和第一模片顶起至预定位置;所述倒角模分两段且外壁分别与顶模和第一模片接触配合,且倒角模中间设有与台阶螺栓螺杆段配合的模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阶螺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片外套设有预紧套,所述预紧套的外径沿螺纹套推进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模套与预紧套配合处的内径也沿螺纹套推进方向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台阶螺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片内侧还设有第二模片,所述倒角模的两段外壁分别与第二模片和顶模内壁接触配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