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支架抽牙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22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支架抽牙的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一座椅支架,图中该零件上的画圈处为抽牙区域,其受材料延展性能不是很好的影响,在生产时难以保证抽牙后的高度,且牙端部极易开裂。传统的抽牙模具由于在抽牙前先预冲孔,导致零件抽牙成形时,抽牙端部极易开裂,且高度无法满足,所以无法保证产品攻牙后所需的扭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座椅支架抽牙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座椅支架抽牙的模具,所述模具为连接模,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料背板、上脱料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下垫脚、下垫脚板,所述上模还包括上抽牙模组,所述上抽牙模组包括压料块和上冲头,所述压料块固定连接于上脱料板上,压料块下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压料块下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朝向压料块下表面一侧的一侧与压料块下表面之间呈内凹弧形过渡,所述上冲头的尾端固定连接于上夹板上,上冲头的头端依次穿过上脱料背板、上脱料板和压料块;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抽牙模组,所述下抽牙模包括下模块、下冲头和下垫块,所述下模块固定连接于下模板上,下模块上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下模块上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中间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朝向下模块上表面另一侧的一侧到下模块上表面的另一侧之间呈向下的倾斜面过渡,所述下冲头固定于下模块内,下冲头的头端穿入环形凸台的中间孔且低于环形凸台的上端面设置,下冲头的头端中心设有凸起的凸包,所述下垫块垫于下模块和下冲头下面且设置于下模板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于产品上的牙孔结构,取消了抽牙前的预冲孔,采用上冲头和下模块配合直接将待加工牙孔的部分抽牙到位,并采用下冲头头端的凸包回顶,有效提升了产品上的牙孔结构处的扭转强度,并进一步提升了后续攻牙工序的有效牙圈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了产生不良品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座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抽牙模组和下抽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模及上抽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压料块

    101平面

    102凸起

    2上冲头

    3下模块

    301平面

    302环形凸台

    4下冲头

    401凸包

    5下垫块

    6下模板

    7下模座

    8下垫脚

    9下垫脚板

    1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座椅支架抽牙的模具,所述模具为连接模,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料背板、上脱料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6、下垫板、下模座7、下垫脚8、下垫脚板9。

    参见图2,所述上模还包括上抽牙模组,所述上抽牙模组包括压料块1和上冲头2,所述压料块1固定连接于上脱料板上,压料块1下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101,压料块1下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凸起102,所述凸起102的朝向压料块1下表面一侧的一侧与压料块1下表面之间呈内凹弧形过渡,所述上冲头2的尾端固定连接于上夹板上,上冲头2的头端依次穿过上脱料背板、上脱料板和压料块1。

    参见图2和图3,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抽牙模组,所述下抽牙模包括下模块3、下冲头4和下垫块5,所述下模块3固定连接于下模板6上,下模块3上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301,下模块3上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中间设有环形凸台302,所述环形凸台302的朝向下模块3上表面另一侧的一侧到下模块3上表面的另一侧之间呈向下的倾斜面过渡,所述下冲头4固定于下模块3内,下冲头4的头端穿入环形凸台302的中间孔且低于环形凸台302的上端面设置,下冲头4的头端中心设有凸起102的凸包401,所述下垫块5垫于下模块3和下冲头4下面且设置于下模板6内。

    上抽牙模组和下抽牙模组工作时,参见图2,压料块1将工件10压紧在下模块3上表面的中间,压料块1的下表面与工件10的部分上表面贴紧,下模块3上表面的环形凸台302和倾斜面与工件10的下表面贴紧。上冲头2下顶工件10上的待加工牙孔的部分至环形凸台302的中间孔内,直接将待加工牙孔的部分拉到零件图上的需要位置,同时下冲头4头端的凸包401回顶工件10,如此,完成了抽牙工序,有效提升了产品上的牙孔处的扭转强度。之后,再通过后续的冲孔工序、孔壁搓直工序、攻牙工序等完成产品上的牙孔加工,抽牙工序保证了攻牙后的有效牙圈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了产生不良品的风险。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座椅支架抽牙的模具,所述模具为连接模,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料背板、上脱料板,所述下模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下垫脚、下垫脚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还包括上抽牙模组,所述上抽牙模组包括压料块和上冲头,所述压料块固定连接于上脱料板上,压料块下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压料块下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另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朝向压料块下表面一侧的一侧与压料块下表面之间呈内凹弧形过渡,所述上冲头的尾端固定连接于上夹板上,上冲头的头端依次穿过上脱料背板、上脱料板和压料块;

    所述下模还包括下抽牙模组,所述下抽牙模包括下模块、下冲头和下垫块,所述下模块固定连接于下模板上,下模块上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一侧为平面,下模块上表面的沿料带方向的中间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朝向下模块上表面另一侧的一侧到下模块上表面的另一侧之间呈向下的倾斜面过渡,所述下冲头固定于下模块内,下冲头的头端穿入环形凸台的中间孔且低于环形凸台的上端面设置,下冲头的头端中心设有凸起的凸包,所述下垫块垫于下模块和下冲头下面且设置于下模板内。

    技术总结
    一种座椅支架抽牙的模具,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抽牙模组,上抽牙模组包括压料块和上冲头,压料块固定于上脱料板上,上冲头的尾端固定于上夹板上,上冲头的头端穿过上脱料背板、上脱料板和压料块;下模包括下抽牙模组,下抽牙模包括下模块、下冲头和下垫块,下模块固定于下模板上,下冲头固定于下模块内,下冲头的头端中心设有凸起的凸包,下垫块垫于下模块和下冲头下面。对于产品上的牙孔结构,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抽牙前的预冲孔,采用上冲头和下模块配合直接抽牙到位,并采用下冲头头端的凸包回顶,有效提升了产品上的牙孔结构处的扭转强度及后续攻牙工序的有效牙圈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邹志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日晗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1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