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绿化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21  109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绿化设施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绿化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是越来越繁华,政府对城市的绿化越来越重视,城市内的绿化带也越来越多。目前城市内建设有越来越多的绿化架,绿化架的形状多种多样。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0998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绿化架,包括支座、支柱、主梁、吊篮、顶架、led灯条、吊环、种花槽,主梁下方设置有设三个支柱,支柱设于支座上,主梁下方设有吊环,主梁通过吊环设有吊篮,吊篮由盆架、锁链、吊钩、花盆组成,吊钩通过锁链与盆架连接,盆架内设有花盆。其能够有效的增加绿化面积,绿化效果好。

    但是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时,为了便于行人从该市政绿化架下通过,往往会将主梁和吊篮高度设置的较高,从而导致后续绿化工人在为该绿化架浇水时,十分的不方便,很容易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水方便,不易浪费水资源的市政绿化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绿化架,包括竖直的立柱、横梁和花坛,所述的横梁固定设置在立柱的上端,花坛设置在地面上,立柱固定安装在花坛内侧,横梁垂直于立柱,在横梁上侧固定安装有水平的支杆,且支杆垂直于横杆,在横梁上固定连接有吊篮,且吊篮位于横梁的下侧,在横梁的底面上开设有嵌设槽,所述的嵌设槽内嵌设有滴灌管,位于吊篮正上方的一段滴灌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滴灌孔,吊篮内放置有花盆,花盆的底部开设有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绿化工人浇水的时候,通过向滴灌管内注入水,在滴灌孔的作用下,精确的对吊篮内的花盆浇水,相对以往采用喷灌的方式,不易浪费水资源,有效的利用了水分。花坛内种植一些藤蔓植物,藤蔓植物沿着立柱并在支杆上攀爬延伸,形成天然的“绿盖”,为位于该绿化架下侧人们提供荫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横梁上侧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的水箱与滴灌管连接,水箱底面所在的高度高于滴灌管所在的高度,水箱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水的时候,绿化工人只需要向着水箱内注入水,并且可以增大注入水的速度。相较于直接连接滴灌管,不易出现因为快速的向滴灌管内注入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水从滴灌孔内喷射而出,损伤花盆内的植物,以及损伤滴灌孔的现象。很好的保护壳滴灌管的结构和花盆内的植物。水箱大多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不易损坏,并且可以通过塑料的侧壁粗略的观察水箱内的水位,并对每次浇水的位置进行标记,提高了浇水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嵌设槽的开口宽度小于嵌设槽内部最宽的宽度,所述的滴灌孔位于滴灌管上侧边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滴灌管安装在嵌设槽内的时候,滴灌管不易从嵌设槽内掉落出去。因为滴灌孔开设在滴灌管的上侧边,一方面不易出现因为注入的水分内有沙子等杂质,导致滴灌孔堵塞的现象,另一方面使滴灌管上各个滴灌孔能够均匀的流出水分,对滴灌管下侧的花盆进行均匀灌溉,不易出现某个花盆灌溉量过多,而其他花盆还未灌溉完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嵌设槽的开口处开设有锯齿槽,所述的锯齿槽与滴灌管开设有滴灌孔的位置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滴灌管不易从嵌设槽内掉落出去的前提下,增加了嵌设槽开口处与滴灌管之间的间隙。不易出现因为滴灌管与嵌设槽的开口紧密贴合,导致从滴灌孔内流出的水无法从嵌设槽的开口处滴落的现象,滴灌的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滴灌管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引流边,所述的引流边宽度小于嵌设槽的开口宽度且引流边穿设在嵌设槽内,引流边的形状呈等腰钝角三角形,且引流边中最长的一边与滴灌管的底面贴合,引流边中最长的一边所对应的角位于吊篮的正上方,且位于嵌设槽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至滴灌管的下侧边时,会在引流边的作用下,汇集至引流边的最低点处,从而滴落至花盆内。并且将引流边设置呈等腰钝角三角形,能够在降低引流边的高度的情况下,汇集更多的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横梁上穿设有垂直于横梁且水平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横梁的左右两侧,在第一转动轴的两端上均穿设有垂直于第一转动轴的第二转动轴,两个第二转动轴相互平行,所述的吊篮上固定设置有两组吊耳,两组吊耳相对设置,两组吊耳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间距,一组吊耳包括两个吊耳,第二转动轴同时穿过一组吊耳内的两个吊耳,第一转动轴位于一组吊耳的两个吊耳之间,在第二转动轴位于一组吊耳外侧的两端上均套设有限位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简单方便的将吊篮安装在横梁上,相较于直接采用锁链来吊起吊篮,这样的结构有效减少了吊篮所能够甩动的最大幅度。不易在大风天气时,出现吊篮摆动幅度过大,导致砸伤路人的现象。结构更为稳固,安全性能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吊篮均位于在花坛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浇水的时候,若出现浇水量过多的现象,可以使多余的水分从花盆底部的透气孔滴落至花坛内。并且因为花盆内的水很容易带出一些泥沙,这样的结构可以降低该绿化架底面上的泥沙积聚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花坛的外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圈座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椅能够提供座位,给路过该绿化架的行人休息的地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浇水方便,不易浪费水资源,有效的利用了水分;

    2、其结构更为稳固,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隐藏支杆后横梁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花坛;11、立柱;12、横梁;13、支杆;14、座椅;2、吊篮;21、第一转动轴;22、第二转动轴;23、吊耳;24、限位螺母;25、花盆;27、水箱;28、进水口;3、嵌设槽;31、滴灌管;32、锯齿槽;33、引流边;34、滴灌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绿化架,包括花坛1、立柱11和横梁12,花坛1呈方形且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立柱11垂直于地面且插设在花坛1内侧的中心处,横梁12固定安装在立柱11的顶面,且垂直于立柱11。在立柱11的顶面上安装有支杆13,支杆13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于横梁12。在花坛1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圈座椅14。其绿化效果好,可以通过在花坛1内种植一些藤蔓植物,藤蔓植物沿着立柱11并在支杆13上攀爬延伸,形成天然的“绿盖”,为位于该绿化架下侧人们提供荫凉。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横梁12的底面上开设有嵌设槽3,嵌设槽3为t形槽,其开口为t形槽中较小的一端,在嵌设槽3内嵌设有滴灌管31,横梁12上安装有吊篮2,吊篮2位于花坛1的正上方。在位于花坛1正上方的横梁12上穿设有第一转动轴21,第一转动轴21平行于水平面且垂直于横梁12,第一转动轴21的两端分别位于横梁12的两侧,在第一转动轴21的两端均穿设有垂直于第一转动轴21的第二转动轴22。吊篮2的横截面呈方形,在吊篮2相对的两个侧面的顶边上一体成型有两组吊耳23,一组吊耳23包括两个吊耳23,两组吊耳23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第二转动轴22之间的间距。第一转动轴21位于一组吊耳23的两个吊耳23之间,且第二转动轴22同时穿过一组吊耳23的两个吊耳23。在第二转动轴22的两端均安装有限位螺母24,两个限位螺母24在一组吊耳23的两侧个设置有一个。在吊篮2内放置有花盆25,且花盆25的底面上开设有透气孔。在横梁12上侧固定安装有水箱27,水箱27的底面高于滴灌管31,且水箱27与滴灌管31连接,在水箱27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水口28。在绿化工人浇水的时候,通过向水箱27内注入水,水流至滴灌管31内,从而对吊篮2内的花盆25浇水,相对以往采用喷灌的方式,不易浪费水资源,有效的利用的水分。吊篮2简单方便的安装在横梁12上,相较于直接采用锁链来吊起吊篮2,这样的结构有效减少了吊篮2所能够甩动的最大幅度。不易在大风天气时,出现吊篮2摆动幅度过大,导致砸伤路人的现象。结构更为稳固,安全性能高。

    如图2和图3所示,滴灌管31位于吊篮2上侧的部分上开设有滴灌孔34,且滴灌孔34位于滴灌管31的上侧边处。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不易出现因为注入的水分内有沙子等杂质,导致滴灌孔34堵塞的现象,另一方面使滴灌管31上各个滴灌孔34能够均匀的流出水分,对滴灌管31下侧的花盆25进行均匀灌溉,不易出现某个花盆25灌溉量过多,而其他花盆25还未灌溉完全的现象。在嵌设槽3的开口处开设有锯齿槽32,锯齿槽32位于吊篮2的上侧。在滴灌管31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引流边33,引流边33的宽度小于嵌设槽3的开口宽度,引流边33嵌设在嵌设槽3内。引流边33的形状为等腰钝角三角形,且该三角形最长的一边与滴灌管31的底面连接,而最长边所对应的角位于吊篮2的正上方且位于嵌设槽3的下测。在水流至滴灌管31的下侧边时,会在引流边33的作用下,汇集至引流边33的最低点处,从而更为精准的滴落至花盆25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绿化架,包括竖直的立柱(11)、横梁(12)和花坛(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2)固定设置在立柱(11)的上端,花坛(1)设置在地面上,立柱(11)固定安装在花坛(1)内侧,横梁(12)垂直于立柱(11),在横梁(12)上侧固定安装有水平的支杆(13),且支杆(13)垂直于横杆,在横梁(12)上固定连接有吊篮(2),且吊篮(2)位于横梁(12)的下侧,在横梁(12)的底面上开设有嵌设槽(3),所述的嵌设槽(3)内嵌设有滴灌管(31),位于吊篮(2)正上方的一段滴灌管(31)的管壁上开设有滴灌孔(34),吊篮(2)内放置有花盆(25),花盆(25)的底部开设有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2)上侧固定安装有水箱(27),所述的水箱(27)与滴灌管(31)连接,水箱(27)底面所在的高度高于滴灌管(31)所在的高度,水箱(27)的顶面上设置有进水口(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设槽(3)的开口宽度小于嵌设槽(3)内部最宽的宽度,所述的滴灌孔(34)位于滴灌管(31)上侧边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设槽(3)的开口处开设有锯齿槽(32),所述的锯齿槽(32)与滴灌管(31)开设有滴灌孔(34)的位置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灌管(31)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引流边(33),所述的引流边(33)宽度小于嵌设槽(3)的开口宽度且引流边(33)穿设在嵌设槽(3)内,引流边(33)的形状呈等腰钝角三角形,且引流边(33)中最长的一边与滴灌管(31)的底面贴合,引流边(33)中最长的一边所对应的角位于吊篮(2)的正上方,且位于嵌设槽(3)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12)上穿设有垂直于横梁(12)且水平设置的第一转动轴(21),第一转动轴(21)的两端分别位于横梁(12)的左右两侧,在第一转动轴(21)的两端上均穿设有垂直于第一转动轴(21)的第二转动轴(22),两个第二转动轴(22)相互平行,所述的吊篮(2)上固定设置有两组吊耳(23),两组吊耳(23)相对设置,两组吊耳(23)之间的间距等于第二转动轴(22)之间的间距,一组吊耳(23)包括两个吊耳(23),第二转动轴(22)同时穿过一组吊耳(23)内的两个吊耳(23),第一转动轴(21)位于一组吊耳(23)的两个吊耳(23)之间,在第二转动轴(22)位于一组吊耳(23)外侧的两端上均套设有限位螺母(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篮(2)均位于在花坛(1)的正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绿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坛(1)的外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圈座椅(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绿化架,包括竖直的立柱、横梁和花坛,所述的横梁固定设置在立柱的上端,花坛设置在地面上,立柱固定安装在花坛内侧,横梁垂直于立柱,在横梁上侧固定安装有水平的支杆,且支杆垂直于横杆,在横梁上固定连接有吊篮,且吊篮位于横梁的下侧,在横梁的底面上开设有嵌设槽,所述的嵌设槽内嵌设有滴灌管,位于吊篮正上方的一段滴灌管的管壁上开设有滴灌孔,吊篮内放置有花盆,花盆的底部开设有透气孔。在绿化工人浇水的时候,通过向滴灌管内注入水,在滴灌孔的作用下,精确的对吊篮内的花盆浇水,相对以往采用喷灌的方式,不易浪费水资源,有效的利用了水分。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杰;方仁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卓畅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1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