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21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清洗机,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所有能源形式中,电能是最容易使用、最清洁环保和效率最高的能源,电池是最好的储存电能的装置,在所有电池产品中,锂电池是目前世界上最年轻、最先进、技术含金量最高、能量密度最大的能源产品,锂电池具有工作稳定范围宽,放电电压平稳,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航天航空、军事、长寿命仪器仪表、物流追踪、骑车汽车电子、移动数码产品等领域。

    锂电池包括电池芯和壳体,壳体由钢片卷绕成一个空腔柱体,壳体在加工的时候其附着油脂,因此,需要清洗机对壳体附着的油脂进行清洗。清洗之后的壳体需要进行收集,由于壳体从清洗机下落速度太快,导致壳体容易脱离下料装置落到地面,导致壳体需要重新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降低壳体滚动速度以减少壳体脱落出下料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道;下料道两侧壁上铰接有用于减缓壳体滚落速度的阻挡片,下料道设置至少一个阻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从清洗机进入到下料道内,并且壳体从清洗机出来时具有一定的速度,壳体撞击阻挡片,阻挡片转动,壳体从阻挡片转动打开的缝隙中沿着下料道继续前进。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阻挡片有效降低壳体滚动速度以保证壳体不脱离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设置气缸以控制壳体滚动速度和控制壳体的投放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道1和走料道,走料道和下料道1连通,且两者成丁字形设置。壳体从清洗机进入到下料道1,然后从下料道1进入到走料道。

    其中,下料道1两侧壁上铰接有用于减缓壳体滚落速度的阻挡片2,下料道1设置至少一个阻挡片2。壳体从清洗机进入到下料道1内,并且壳体从清洗机出来时具有一定的速度,壳体撞击阻挡片2,阻挡片2转动,壳体从阻挡片2转动打开的缝隙中沿着下料道1继续前进。

    为了进一步控制壳体滚动的速度,在下料道1侧壁设置有用于阻挡壳体的滚动的气缸3,气缸3工作时,其工作端伸至下料道1内,气缸3不工作时,其工作端收缩壳体继续沿下料道1滚动。气缸3不仅控制壳体滚动速度,而且能够控制壳体的投放时间,使得壳体按照稳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投放。

    壳体从下料道1进入到走料道时,其轴向整体会撞击到走料道侧壁,然后回落到走料道内,有时候冲击力过大,导致壳体发生倾斜,其不能进入到走料道内,因此,在正对于下料道1的走料道侧壁上设置有缓冲块4。

    缓冲块4包括带有若干插片42口的支架41和若干插片42,根据不同壳体具有不同的速度,操作人员在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插片42以保证壳体能够落入到走料道内。

    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因此,阻挡片2和插片42均有橡胶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道(1);其特征在于下料道(1)两侧壁上铰接有用于减缓壳体滚落速度的阻挡片(2),下料道(1)设置至少一个阻挡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道(1)侧壁设置有用于阻挡壳体的滚动的气缸(3),气缸(3)工作时,其工作端伸至下料道(1)内,气缸(3)不工作时,其工作端收缩壳体继续沿下料道(1)滚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料道,走料道和下料道(1)连通,且两者成丁字形设置,在正对于下料道(1)的走料道侧壁上设置有缓冲块(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块(4)包括带有若干插片(42)口的支架(41)和若干插片(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片(2)和插片(42)均有橡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壳体清洗机的下料装置,包括下料道;下料道两侧壁上铰接有用于减缓壳体滚落速度的阻挡片,下料道设置至少一个阻挡片。本实用新型设置阻挡片有效降低壳体滚动速度以保证壳体不脱离下料装置;本实用新型设置气缸以控制壳体滚动速度和控制壳体的投放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钱胜利;杨茜;华春忠;孙华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明杨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1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