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21  94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



    背景技术:

    水土保持主要是针对由于人类或自然环境的先天不足,导致的水土流失以及环境恶化而进行的区域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环境改善等措施,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山脊裸露以及土壤沙化,且在部分土层湿陷性较高的区域,降雨后经常形成土层塌陷,加剧水土流失。挡土板是作为水土保持中土壤边坡治理的设备之一,通过对土体进行阻挡固定,对地质较差区域进行人为防护,以改善水土流失现状。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挡土板依靠锺板的自身重力以及锺板上方的填土产生的压力维持结构稳定,在所需挡土高度不断增高时,仅可通过提高锺板的长度确保其稳定性,造成设备体积不断增大,施工困难,且稳定性不够,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在挡土板底部四角设置可聚拢、张开的支脚结构,将挡土板设置于所需固定的防护位置,且将支撑结构插入土层内后张开支脚,以提高支撑稳定性,在确保同样防护高度的同时缩小底部底板尺寸,施工操作便捷,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包括锺板和立壁,所述立壁设置于所述锺板顶部一侧,且锺板与所述立壁组成一l形结构,所述立壁顶部设置有朝上且向锺板一侧倾斜的挡风组件,所述锺板和所述立壁之间设置有多条肋板,所述立壁远离肋板一侧的锺板上设置有趾板,且趾板与锺板底面平齐,所述趾板和所述锺板共同组成底板结构,且该底板结构四角均设置有稳固组件;

    所述稳固组件包括一开口朝下的u形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中心固定有一撑杆,该撑杆外侧间隙配合有一锁紧筒,该锁紧筒贯穿底板结构且与该底板结构螺纹配合,所述撑杆底部外侧均匀设置有四组稳定杆,该稳定杆与撑杆转动配合,且所述撑杆底端设置有一防止稳定杆向下转动的顶尖。

    采用上述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需要安装挡土板时,在所述底板结构的支撑下转动所述锁紧筒,将所述锁紧筒向上升起,而后将所述锺板和所述趾板摆放到安装位置,且将立壁靠近锺板一侧对应外界需要挡土的一侧放置,在设备自重以及操作人员施加的下压力作用下,将底板结构底面与地面相贴紧,在此过程中所述稳定杆受到地面的阻力从而向上折起,确保底板结构接触到地面后,在所述底板结构的支撑下反向转动所述锁紧筒,通过该锁紧筒将折起后的稳定杆向下推移,稳定杆向下展开的同时插入外界土层中,直至所述稳定杆转动到与所述顶尖顶面抵紧,此时稳定杆长度方向与撑杆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完成挡土板的固定过程,外界沙土受到立壁阻挡而聚积在锺板上部,实现水土保持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趾板内部设置有一方孔,且该方孔内设置有一网板,该网板内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挡风组件包括一框架和固定板,所述框架设置于该固定板上方,且该固定板与所述立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内侧设置有挡风网。

    作为优选,所述顶尖顶部与所述撑杆底端焊接固定,且所述顶尖底部为一圆锥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筒顶部设置有一手轮,该手轮与所述锁紧头通过焊接固定,且所述手轮直径小于所述支撑架内两侧壁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锺板和所述立壁均为低碱性混凝土掺入木质醋酸纤维的多孔混凝土结构,且所述锺板和所述立壁通过浇筑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土板底部四角设置可聚拢、张开的支脚结构,将挡土板的支撑结构插入土层内后张开支脚,以提高支撑稳定性,改善目前设备依靠自重以及聚积沙土压力的不稳定问题,在确保同样防护高度的同时缩小底部底板尺寸,结构稳定性更强,施工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折起状态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稳固组件的折起状态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锺板;2、趾板;201、方孔;202、网板;3、稳固组件;301、支撑架;302、撑杆;303、锁紧筒;304、稳定杆;305、顶尖;306、手轮;4、立壁;5、挡风组件;501、框架;502、挡风网;503、固定板;6、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包括锺板1和立壁4,立壁4设置于锺板1顶部一侧,且锺板1与立壁4组成一l形结构,立壁4顶部设置有朝上且向锺板1一侧倾斜的挡风组件5,挡风组件5用以对通过立壁4上方空气中的沙土进行阻挡,锺板1和立壁4之间设置有多条肋板6,立壁4远离肋板6一侧的锺板1上设置有趾板2,且趾板2与锺板1底面平齐,趾板2和锺板1共同组成底板结构,且该底板结构四角均设置有稳固组件3,稳固组件3用以增加底板结构与外界土层相接处的牢固程度。

    稳固组件3包括一开口朝下的u形支撑架301,支撑架301内中心固定有一撑杆302,该撑杆302外侧间隙配合有一锁紧筒303,该锁紧筒303贯穿底板结构且与该底板结构螺纹配合,底板结构四角均设置有螺纹套筒,锁紧筒303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且锁紧筒303设置于该螺纹套筒内且与该螺纹套筒螺纹配合,撑杆302底部外侧均匀设置有四组稳定杆304,该稳定杆304与撑杆302转动配合,且撑杆302底端设置有一防止稳定杆304向下转动的顶尖305,四组稳定杆304组成一可聚拢、展开的支脚结构,通过将聚拢状态的支脚插入沙土层内,而后将支脚结构展开,以提高设备固定位置的稳定牢固程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趾板2内部设置有一方孔201,且该方孔201内设置有一网板202,该网板202内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通过在趾板2内设置多个通孔状的网板202,便于植物能够在趾板2位置生根生长,实现趾板2下方土体的固结,防止土体松散,确保趾板2与外界土层的整体性更强,挡风组件5包括一框架501和固定板503,框架501设置于该固定板503上方,且该固定板503与立壁4顶部固定连接,框架501内侧设置有挡风网502,顶尖305顶部与撑杆302底端焊接固定,且顶尖305底部为一圆锥状结构,锁紧筒303顶部设置有一手轮306,该手轮306与锁紧头通过焊接固定,且手轮306直径小于支撑架301内两侧壁间距,通过转动手轮306带动锁紧筒303旋转,以提高操作便捷性,锺板1和立壁4均为低碱性混凝土掺入木质醋酸纤维的多孔混凝土结构,且锺板1和立壁4通过浇筑一体成型,提高锺板1与立壁4的结构强度以及连接紧密性。

    采用上述结构,需要安装挡土板时,在底板结构的支撑下转动锁紧筒303,将锁紧筒303向上升起,而后将锺板1和趾板2摆放到安装位置,且将立壁4靠近锺板1一侧对应外界需要挡土的一侧放置,在设备自重以及操作人员施加的下压力作用下,将底板结构底面与地面相贴紧,在此过程中稳定杆304受到地面的阻力从而向上折起,确保底板结构接触到地面后,在底板结构的支撑下反向转动锁紧筒303,通过该锁紧筒303将折起后的稳定杆304向下推移,稳定杆304向下展开的同时插入外界土层中,直至稳定杆304转动到与顶尖305顶面抵紧,此时稳定杆304长度方向与撑杆302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完成挡土板的固定过程,外界沙土受到立壁4阻挡而聚积在锺板1上部,实现水土保持作用;

    通过在挡土板底部四角设置可聚拢、张开的支脚结构,将挡土板的支撑结构插入土层内后张开支脚,以提高支撑稳定性,改善目前设备依靠自重以及聚积沙土压力的不稳定问题,在确保同样防护高度的同时缩小底部底板尺寸,结构稳定性更强,施工操作便捷,实用性强;在趾板2内设置网板202,便于植物在趾板2位置生根成长,通过植物根系实现趾板2下方土体的固结,防止土体松散,改善水土流失,确保趾板2与外界土层的整体性更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锺板(1)和立壁(4),所述立壁(4)设置于所述锺板(1)顶部一侧,且锺板(1)与所述立壁(4)组成一l形结构,所述立壁(4)顶部设置有朝上且向锺板(1)一侧倾斜的挡风组件(5),所述锺板(1)和所述立壁(4)之间设置有多条肋板(6),所述立壁(4)远离肋板(6)一侧的锺板(1)上设置有趾板(2),且趾板(2)与锺板(1)底面平齐,所述趾板(2)和所述锺板(1)共同组成底板结构,且该底板结构四角均设置有稳固组件(3);

    所述稳固组件(3)包括一开口朝下的u形支撑架(301),所述支撑架(301)内中心固定有一撑杆(302),该撑杆(302)外侧间隙配合有一锁紧筒(303),该锁紧筒(303)贯穿底板结构且与该底板结构螺纹配合,所述撑杆(302)底部外侧均匀设置有四组稳定杆(304),该稳定杆(304)与撑杆(302)转动配合,且所述撑杆(302)底端设置有一防止稳定杆(304)向下转动的顶尖(3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趾板(2)内部设置有一方孔(201),且该方孔(201)内设置有一网板(202),该网板(202)内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组件(5)包括一框架(501)和固定板(503),所述框架(501)设置于该固定板(503)上方,且该固定板(503)与所述立壁(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框架(501)内侧设置有挡风网(5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尖(305)顶部与所述撑杆(302)底端焊接固定,且所述顶尖(305)底部为一圆锥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筒(303)顶部设置有一手轮(306),该手轮(306)与所述锁紧头通过焊接固定,且所述手轮(306)直径小于所述支撑架(301)内两侧壁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锺板(1)和所述立壁(4)均为低碱性混凝土掺入木质醋酸纤维的多孔混凝土结构,且所述锺板(1)和所述立壁(4)通过浇筑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包括锺板和立壁,所述立壁设置于所述锺板顶部一侧,且锺板与所述立壁组成一L形结构,所述立壁顶部设置有朝上且向锺板一侧倾斜的挡风组件,所述锺板和所述立壁之间设置有多条肋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土板底部四角设置可聚拢、张开的支脚结构,将挡土板的支撑结构插入土层内后张开支脚,改善目前设备依靠自重以及聚积沙土压力的不稳定问题,在确保同样防护高度的同时缩小底部底板尺寸,结构稳定性更强,施工操作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林;李振蒙;刘利平;薛岩;徐志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福林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1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