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颗粒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颗粒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压辊和环模对粉碎后的生物质秸秆、林业废弃物等原料进行冷态致密成型加工。
但在生产生物质颗粒的过程中,随着生物质颗粒的挤出,会携带部分粉末。例如木屑等,如果不对粉末和生物质颗粒进行分离,会导致生物质颗粒的品质降低,同时也影响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分离粉末和生物质颗粒的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颗粒输送机构和粉末输送机构,支撑架上还设有收集盒以适于收集粉末输送机构输送的粉末;
颗粒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辊和缠绕在第一输送辊上的第一输送带,粉末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围成的空腔内,第一输送带上设有通孔,以适于粉末的下落。
进一步,粉末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辊和缠绕在第二输送辊上的第二输送带,收集盒部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下方。
进一步,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收集盒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导轨,收集盒的底部设有和导轨相适配的滑槽。
进一步,第一输送带的宽度小于第二输送带的宽度。
进一步,滑槽的内壁上还覆盖有自润滑层。
进一步,收集盒的宽度大于第二输送带的宽度。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在使用时,生物质颗粒和粉末掉落至第一输送带上,由于第一输送带上设有通孔,因此粉末会从通孔处掉落至粉末输送机构上,并由粉末输送机构输送至收集盒内,因次在输送的过程中即可对生物质颗粒和粉末进行分离,提高了生物质颗粒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设有颗粒输送机构2和粉末输送机构3,支撑架1上还设有收集盒12以适于收集粉末输送机构3输送的粉末;
颗粒输送机构2包括第一输送辊21和缠绕在第一输送辊21上的第一输送带22,粉末输送机构3设置在第一输送带22围成的空腔内,第一输送带22上设有通孔221,以适于粉末的下落,第一输送带22包括但不限于裙边输送带,通孔221的直径小于生物质颗粒的直径,因此在使用时,生物质颗粒和粉末掉落至第一输送带22上,由于第一输送带22上设有通孔,因此粉末会从通孔221处掉落至粉末输送机构3上,并由粉末输送机构3输送至收集盒12内,因此在输送的过程中即可对生物质颗粒和粉末进行分离,提高了生物质颗粒的品质。
进一步,粉末输送机构3包括第二输送辊31和缠绕在第二输送辊31上的第二输送带32,收集盒12部分位于第二输送带32的下方,第二输送带32包括但不限于裙边输送带,因此部分位于第二输送带32下方的收集盒12能够有效的对粉末进行收集,使得收集效果更好。
进一步,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支撑收集盒12的支撑板11,支撑板11上设有导轨111,收集盒12的底部设有和导轨111相适配的滑槽,导轨111的存在使得能够有效的避免收集盒12错位的问题发生,避免了因为收集盒12错位而导致的收集效果变差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第一输送带22的宽度小于第二输送带32的宽度,因此第二输送带32能够对第一输送带22上落下的粉末收集的更加完全。
进一步,滑槽的内壁上还覆盖有自润滑层,自润滑层为聚四氟乙烯材质,因此能够有效的减小收集盒12和导轨111之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收集盒12的宽度大于第二输送带32的宽度,因此能够有效的对第二输送带32上落下的粉末收集,进一步加强了收集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颗粒输送机构和粉末输送机构,所述的支撑架上还设有收集盒以适于收集粉末输送机构输送的粉末;
所述的颗粒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辊和缠绕在第一输送辊上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的粉末输送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围成的空腔内,所述的第一输送带上设有通孔,以适于粉末的下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末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辊和缠绕在第二输送辊上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的收集盒部分位于第二输送带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收集盒的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导轨,所述的收集盒的底部设有和导轨相适配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带的宽度小于第二输送带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的内壁上还覆盖有自润滑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质颗粒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盒的宽度大于第二输送带的宽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