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植盆栽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20  98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置绿植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植盆栽结构。



    背景技术:

    植物盆栽装置是用于种植花艺的器皿,随着人们审美,以及使用便捷性要求的不断提升,设计师针对植物盆栽装置不断进行着改进与创新。

    公告号为cn10382862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花盆,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盆体和底座,盆体的底部与底座相连的位置形成有若干透水孔,盆体和底座均由金属材料制成,盆体为倒圆锥台形,盆体与底座焊接在一起。

    目前大多盆栽是用于点缀和观赏的效果,通常在盆体上插设四叶草等幼小的绿植,给环境带来绿色的生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观赏性植物,摆放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而盆体和底座焊接在一起,在更换绿植时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植盆栽结构,解决了更换植物时较为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包括上下连接的盆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和盆体为活动连接,所述盆体具体是板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水槽,所述盆体上开设有若干放置绿植的通孔,若干所述通孔与水槽相通,所述盆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盆体和底座上均穿设有紧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盆体和底座是活动连接,当需要更换绿植的种类时,将盆体和底座分离,便于将新品种的绿植插设在盆体的通孔上,根据需要,往底座上的水槽内加水或泥土,该设置较为方便;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变化,盆体会选用板砖,通过板砖起到装饰的效果以及对废弃的板砖进行二次利用;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能限定盆体安装在底座的位置,有助于加快安装的速度,由于板砖本身的质量较重,通过板砖压紧在底座上,增强整体的稳固性;盆体和底座上穿设有紧固组件,通过紧固组件能增强盆体和底座的连接稳定性,减少盆体和底座意外分离时导致绿植折断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长杆和两短杆,两所述长杆沿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均穿设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两所述短杆沿底座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均穿设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上插设两长杆和两短杆,加强盆体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盆体和底座意外分离时导致绿植折断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杆和短杆均为圆柱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形的长杆和短杆的表面呈弧形设置,便于长杆和短杆插设在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上,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长杆和底座的长边长度相同,两所述短杆和底座的短边长度相同,其中一所述短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两长杆对应的端部,所述长杆两端的直径大于短杆两端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长杆和两短杆插设在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的过程中,首先插设两长杆,然后将其中一短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长杆对应的端部,另一短杆是对称设置的,即通过两短杆能卡紧两长杆,加强盆体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盆体和底座意外分离时导致绿植折断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嵌设橡胶垫的第二凹槽,所述橡胶垫的底面与底座的底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橡胶垫,橡胶垫本身具备防滑的效果,能使底座更稳固的抵紧在工作台上,进而对盆体起到保护的效果;橡胶垫的底面与底座的底面齐平,从外观上看不到橡胶垫,有助于提高整体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和橡胶垫上设置有胶粘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胶粘组件,胶粘组件能增强底座和橡胶垫连接稳定性,移动盆体和底座的过程中,能一起将橡胶件提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粘组件包括第二凸起、第三凹槽和胶袋,所述第二凸起位于第二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橡胶垫的顶部,填充有胶水的所述胶袋位于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二凸起和第三凹槽相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次使用时,将橡胶垫嵌设在底座上,此时底座上的第二凸起会与第三凹槽相配合,第二凸起伸入第三凹槽内,第二凸起将第三凹槽内的胶袋戳破,此时胶袋内的胶水流出,将底座和橡胶垫胶粘在一起,有助于增强橡胶垫和底座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刺破胶袋的刺破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刺破部,通过刺破部便于将第三凹槽内的胶袋刺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盆体和底座是活动连接,当需要更换绿植的种类时,将盆体和底座分离,便于将新品种的绿植插设在盆体的通孔上;

    2.通过在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上插设两长杆和两短杆,加强盆体和底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盆体和底座意外分离时导致绿植折断的情况;

    3.通过设置胶粘组件,胶粘组件能增强底座和橡胶垫连接稳定性,移动盆体和底座的过程中,能一起将橡胶件提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盆体;11、通孔;12、第一凸起;2、底座;21、水槽;22、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3、紧固组件;31、长杆;32、短杆;4、橡胶垫;5、胶粘组件;51、第二凸起;52、第三凹槽;53、胶袋;54、刺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包括上下连接的盆体1和底座2。在本实施例中,盆体1具体是板砖,底座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水槽21,盆体1上开设有若干放置绿植的通孔11,若干通孔11和水槽21相通,绿植通过通孔11插设在盆体1上,绿植的根部能与水槽21内的水接触,满足生长的需求。

    底座2和盆体1为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盆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12,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凸起1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22,通过第一凸起12和第一凹槽22的相互配合,便于盆体1安装在底座2上,第一凸起12的横截面大于水槽21的横截面,盆体1的底部与水槽21的顶面抵接,底座2的材料具体是不锈钢材料;为了使盆体1和底座2之间的连接更紧固,盆体1和底座2上均穿设有紧固组件3。

    紧固组件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长杆31和两短杆32,两长杆31和两短杆32穿设第一凸起12和第一凹槽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2的横截面积比水槽21的横截面积小,两长杆31沿底座2的长度方向设置,两短杆32沿底座2的宽度方向设置,两长杆31和两短杆32位于同一平面上,两长杆31和底座2的长边长度相同,两短杆32和底座2的短边长度相同;为了降低插设的磨损情况,长杆31和短杆32均为圆柱形,便于将长杆31和短杆32插设在第一凸起12和第一凹槽22上,长杆31的直径大于短杆32的直径;两长杆31和两短杆32插设的过程中,首先将两长杆31插设在第一凸起12和第一凹槽22上,两长杆31靠近底座2长边的侧壁,然后将两短杆32分别插设在第一凸起12和第一凹槽22上,其中一短杆32的两端分别穿设两长杆31对应的端部,另一短杆32为对称设置,即短杆32除了能增强底座2和盆体1的连接稳定性,还能限定两长杆31的位置。

    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4。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嵌设橡胶垫4的第二凹槽23,橡胶垫4和第二凹槽23为过盈配合,使橡胶垫4和第二凹槽23之间的连接更紧固;为了使整体的美观度更佳,橡胶垫4的底面与底座2的底面齐平,通过第二凹槽23使橡胶垫4收入底座2内。

    参照图3和图4,底座2和橡胶垫4上设置有胶粘组件5。在本实施例中,胶粘组件5包括第二凸起51、第三凹槽52和胶袋53,第二凸起51位于第二凹槽23的底部,第三凹槽52位于橡胶垫4的顶部,第二凸起51和第三凹槽52相互抵接,在第三凹槽52内放置胶袋53,胶袋53内填充胶水,当橡胶垫4和底座2抵接时,第二凸起51伸入第三凹槽52内,将第三凹槽52内的胶袋53刺破,此时胶袋53内的胶水流出,增强底座2和橡胶垫4的连接稳定性;为了使第二凸起51将胶袋53刺破更充分,第二凸起51的底部设置有刺破胶袋53的刺破部54,刺破部54的底部为尖端。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根据第二凸起51和第三凹槽52之间的位置,首先将橡胶垫4嵌设在底座2的底部,此时刺破部54会将第三凹槽52内的胶袋53刺破,胶袋53内的胶水流出,静置一段时间,使胶水凝固,凝固后的胶水能增强橡胶垫4和底座2的连接稳定性。

    根据绿植的生长需求,在水槽21内放入适量的水,通过第一凹槽22和第一凸起12使盆体1安装在底座2上,确定放置位置后,将两长杆31插设在第一凹槽22和第一凸起12上,再将两短杆32插设在第一凹槽22和第一凸起12上,且其中一短杆32的两端分别穿设两长杆31对应的端部,另一短杆32是对称设置的,通过两长杆31和两短杆32的相互配合,使盆体1和底座2相互之间的连接更紧固。最后将绿植通过通孔11插设在盆体1上,由于盆体1和底座2为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绿植的种类时,将盆体1和底座2分离,便于将新品种的绿植插设在盆体1的通孔11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包括上下连接的盆体(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和盆体(1)为活动连接,所述盆体(1)具体是板砖,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水槽(21),所述盆体(1)上开设有若干放置绿植的通孔(11),若干所述通孔(11)与水槽(21)相通,所述盆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12),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凸起(12)相配合的第一凹槽(22),所述盆体(1)和底座(2)上均穿设有紧固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长杆(31)和两短杆(32),两所述长杆(31)沿底座(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均穿设第一凸起(12)和第一凹槽(22),两所述短杆(32)沿底座(2)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均穿设第一凸起(12)和第一凹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31)和短杆(32)均为圆柱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长杆(31)和底座(2)的长边长度相同,两所述短杆(32)和底座(2)的短边长度相同,其中一所述短杆(32)的两端分别穿设两长杆(31)对应的端部,所述长杆(31)两端的直径大于短杆(32)两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4),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嵌设橡胶垫(4)的第二凹槽(23),所述橡胶垫(4)的底面与底座(2)的底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和橡胶垫(4)上设置有胶粘组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组件(5)包括第二凸起(51)、第三凹槽(52)和胶袋(53),所述第二凸起(51)位于第二凹槽(23)的底部,所述第三凹槽(52)位于橡胶垫(4)的顶部,填充有胶水的所述胶袋(53)位于第三凹槽(52)内,所述第二凸起(51)和第三凹槽(52)相互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51)的底部设置有刺破胶袋(53)的刺破部(5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植盆栽结构,包括上下连接的盆体和底座,底座和盆体为活动连接,盆体具体是板砖,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水槽,盆体上开设有若干放置绿植的通孔,若干通孔与水槽相通,盆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起,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凹槽,盆体和底座上均穿设有紧固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更换绿植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麦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创达维森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1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