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1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站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



    背景技术:

    地铁站位于地下,属于封闭区域。运营过程中大量人群聚集,需要干净的空气同时还需要调节站内的温度。目前主要是通过站内的空调实现温度的调节,因此每天耗费大量的能源。虽然新建的地铁站采用了全封闭式的屏蔽门,降低了空调的负荷,但是由于人流量巨大,每天的能耗依然很高。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通过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进风管、u型管、进风风机、杀菌机构、出风风机、出风主管及出风支管;空气经过除尘、杀菌最终分配到地铁站内。调温组件包括利用地下水做为冷媒的散热器;利用地下水常年温度稳定的特点,调节站内供风的温度,降低空调的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包括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

    所述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进风管、u型管、进风风机、杀菌机构、出风风机、出风主管及出风支管;

    所述进风井内设有井内风机;所述进风管上设有一级滤网;所述u型管的底部设有除尘滤网;所述u型管底部的预定位置设有暂存槽;

    所述杀菌机构包括杀菌管,所述杀菌管的内壁上均匀环设置若干杀菌器;所述杀菌器的数量至少为3个;所述杀菌管的管径为杀菌管接口的管径的3~5倍;

    所述调温组件包括设置在u型管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媒管;所述冷媒管循环连通地下水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散热器为风冷散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冷媒管与地下水池之间还连接有循环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u型管底部的预定位置设有弧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杀菌器为紫外线灯管或等离子杀菌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进风风机与杀菌机构之间还连接有风量调节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风量调节机构包括调风管,还包括伸入所述调风管内的挡风板,挡风板还连接驱动去抽动的挡风板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挡风板的顶部设有位置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位置传感器为接触式位置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所述出风主管与出风支管采用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通过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进风管、u型管、进风风机、杀菌机构、出风风机、出风主管及出风支管;空气经过除尘、杀菌最终分配到地铁站内。调温组件包括利用地下水做为冷媒的散热器;利用地下水常年温度稳定的特点,调节站内供风的温度,降低空调的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风量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杀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进风井,11-井内风机;2-进风管,21-进风风机,22-一级滤网;3-u型管,31-除尘滤网,32-暂存槽,33-弧形结构;4-风量调节机构,41-位置传感器,42-挡风板,43-调风管,44-挡风板气缸;5-杀菌机构,51-接口,52-杀菌器,53-杀菌管;6-出风风机,61-出风主管,62-出风支管;7-调温组件,71-散热器,72-冷媒管,73-地下水池,74-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提到的上、下、左、右等方向或位置关系,是为更好的结合附图描述技术方案,以便读者理解,实际实施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此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包括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7。

    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1、进风管2、u型管3、进风风机21、杀菌机构5、出风风机6、出风主管61及出风支管62。

    进风井1内设有井内风机11;用于引风。进风管2上设有一级滤网22,用于过滤大块的杂物。

    结合图2,u型管3的底部设有除尘滤网31;用于除去空气中的细小颗粒,更好的,除尘滤网31为静电吸附网,可以除去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保证空气质量。

    更好的,u型管3底部的预定位置设有暂存槽32;通过一级滤网22的稍大点的杂质颗粒,可以落入暂存槽32,减轻除尘滤网31的过滤负担。暂存槽32设置在u型管3进风一侧的底部。

    参见图3,基于同样的目的,u型管3底部的预定位置设有弧形结构33。弧形结构33处的管截面变粗,风速下降,因此即便于杂质颗粒去除,又不影响通风效果。

    参见图5,杀菌机构5包括杀菌管53,杀菌管53的内壁上均匀环设置若干杀菌器52;空气在杀菌管53内经过除菌,进一步净化了空气。

    为确保杀菌效果,杀菌器52的数量至少为3个,优选5个或6个。

    杀菌器52可以为紫外线灯管或等离子杀菌器。

    杀菌管53的管径为杀菌管53的接口51管径的3~5倍。空气进入杀菌管53后,由于管径突然增大,会降低风速,从而延长了杀菌时间,提高了杀菌效果。

    结合图1,更好的,为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进风量,进风风机21与杀菌机构5之间还连接有风量调节机构4。

    参见图4,风量调节机构4包括调风管43,还包括伸入调风管43内的挡风板42,挡风板42还连接驱动去抽动的挡风板气缸44。通过调节挡风板42的位置调节进风量。

    更好的,挡风板42的顶部设有位置传感器41,当挡风板42伸出接触到调风管43的内壁时,位置传感器41发出信号,挡风板气缸44停止。本实用新型的位置传感器41为接触式位置传感器。

    出风主管61与出风支管62设置在地铁站内的适当位置。更好的,出风主管61与出风支管62采用软管连接,方便调整位置。

    参见图6,调温组件7包括设置在u型管3中的散热器71,散热器71包括冷媒管72;冷媒管72循环连通地下水池73。

    本实用新型的冷媒管72中通入地下水进行换热。冬季从进风井1吸入的空气温度较低,在散热器71处换热后温度升高;夏季从进风井1吸入的空气温度较高,在散热器71处换热后温度降低;由于在一年中地下水的温度稳定,因此可以用做调节站内供风的温度,降低空调的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

    更好的,散热器71为风冷散热器,利用散热器71自带的风机,在调节温度的同时不影响供风的流量。

    为加快冷媒管72中水的循环速度,冷媒管72与地下水池73之间还连接有循环泵7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通过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进风管、u型管、进风风机、杀菌机构、出风风机、出风主管及出风支管;空气经过除尘、杀菌最终分配到地铁站内。调温组件包括利用地下水做为冷媒的散热器;利用地下水常年温度稳定的特点,调节站内供风的温度,降低空调的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效果显著。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

    所述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进风管、u型管、进风风机、杀菌机构、出风风机、出风主管及出风支管;

    所述进风井内设有井内风机;所述进风管上设有一级滤网;所述u型管的底部设有除尘滤网;所述u型管底部的预定位置设有暂存槽;

    所述杀菌机构包括杀菌管,所述杀菌管的内壁上均匀环设置若干杀菌器;所述杀菌器的数量至少为3个;所述杀菌管的管径为杀菌管接口的管径的3~5倍;

    所述调温组件包括设置在u型管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媒管;所述冷媒管循环连通地下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风冷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与地下水池之间还连接有循环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底部的预定位置设有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器为紫外线灯管或等离子杀菌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机与杀菌机构之间还连接有风量调节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机构包括调风管,还包括伸入所述调风管内的挡风板,挡风板还连接驱动去抽动的挡风板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的顶部设有位置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传感器为接触式位置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主管与出风支管采用软管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站通风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低能耗站内通风机构,包括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通风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风井、进风管、U型管、进风风机、杀菌机构、出风风机、出风主管及出风支管;调温组件包括设置在U型管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媒管;所述冷媒管循环连通地下水池。借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通风组件和调温组件;通风组件实现空气的除尘、杀菌并且最终将其分配到地铁站内。调温组件包括利用地下水做为冷媒的散热器;利用地下水常年温度稳定的特点,调节站内供风的温度,降低空调的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效果显著。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陈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建信捷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1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