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19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在制热状态下,室内温度升高会使得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下降,易造成室内环境过于干燥,让人感觉不舒服。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利用蒸汽喷管喷出的湿空气对出风空气进行加湿。但是,由于蒸汽在蒸汽喷管输送过程中,部分蒸汽凝结形成有冷凝水,这部分冷凝水如果不及时排出,容易在蒸汽管内部滋生细菌,进而污染出风空气。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旨在能够将蒸汽喷管内的冷凝水排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蒸汽喷管;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蒸汽喷管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蒸汽喷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喷气腔,以及位于所述喷气腔下方的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所述喷气腔连通,所述排水腔的底壁或端面设有排水口。优选地,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连接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接水盘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朝向所述蒸汽喷管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偏斜。优选地,所述蒸汽喷管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排水腔。优选地,所述喷气腔的内径为d,所述排水腔的宽度为k,k<d。优选地,k∈[1/4d,1/2d]。优选地,所述排水腔的深度为h,h∈[1/4dd,3/4d]。优选地,所述喷气腔的侧壁和所述排水腔的侧壁圆滑过渡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排水腔的端面,所述排水腔的底壁朝向所述排水口倾斜。优选地,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接水盘连通。优选地,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安装在所述风道内的风机,所述风道包括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进风口之间的前风道段,以及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后风道段,所述蒸汽喷管安装在所述前风道段或所述后风道段。优选地,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安装在所述后风道段内的换热器,所述蒸汽喷管安装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之间。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板、背板及前面板,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背板或者所述底板的后端,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前面板或者所述底板的前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蒸汽喷管;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蒸汽喷管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蒸汽喷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喷气腔,以及位于所述喷气腔下方的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所述喷气腔连通,所述排水腔的底壁或端面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蒸汽喷管内设置喷气腔和排水腔,当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加湿空气时,蒸汽相对密度较小,蒸汽沿喷气腔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从喷气腔的喷气口吹出,而蒸汽凝结所产生的冷凝水,则在其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至所述排水腔,最后从所述排水腔的排水口排出,如此设计,不仅可以将冷凝水从蒸汽喷管及时排出,还可以将蒸汽和冷凝水间隔分开,进而避免在蒸汽管内部滋生细菌,减少出风空气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顶式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喷管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蒸汽喷管的侧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吊顶式空调室内机130换热器110壳体140接水盘111底板150百叶112背板160蒸汽喷管113前面板161喷气腔11a进风口162排水腔11b出风口170排水管120风机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通过蒸汽喷管向风道吹出蒸汽,以加湿空气。并且,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能够将蒸汽喷管内凝结产生的冷凝水排出。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1至图5中,实线箭头指示的是空间、槽、孔等结构。请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100的一实施例中,该吊顶式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10和蒸汽喷管160;壳体110具有进风口11a、出风口11b,壳体110内部设有连通进风口11a和出风口11b的风道;蒸汽喷管160安装在所述风道内,蒸汽喷管160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喷气腔161,以及位于喷气腔161下方的排水腔162,排水腔162与喷气腔161连通,排水腔162的底壁或端面设有排水口。具体而言,壳体110包括底板111、背板112及前面板113;对于进风口11a的设置位置,可将进风口11a设置在背板112或底板111的后端;对于出风口11b的设置位置,可将出风口11b设置在前面板113或者底板111的前端,出风口11b处安装有百叶150,百叶150用以调节出风口11b的出风角度。具体在此,进风口11a设置在底板111的后端,出风口11b设置在前面板113,所述风道连通进风口11a和出风口11b。吊顶式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安装在壳体110内的风机120和换热器130,风机120和换热器130位于所述风道内,且沿前后向依次设置。换热器130可以是板状换热器或者多折状换热器。风机120可以是贯流风轮或者离心风机,具体在此为离心风机。在吊顶式空调室内机100工作时,风机120驱动空气从所述进风孔进入所述风道内,并在所述风道内与换热器130换热形成出风空气,该出风空气经出风口11b吹向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蒸汽喷管160设置在风道内,蒸汽喷管160可位于换热器130的进风侧(即风机120和换热器130之间)或出风侧(即换热器130和出风口11b之间)均可。蒸汽喷管160具有喷气腔161和排水腔162;其中,喷气腔161与蒸汽发生装置(未图示)连通,喷气腔161的壁面贯设有多个喷气口;排水腔162和喷气腔161连通,排水腔162的底壁或端面设有排水口。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生成蒸汽并输送至蒸汽喷管160的喷气腔161内,从所述喷气口吹至所述风道内,蒸汽在所述风道内与出风空气混合后吹向室内,实现加湿出风空气。在此过程中,蒸汽喷管160内凝结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从喷气腔161汇集于排水腔162,最后从所述排水口排出至接水盘140、或排水管170,或者其他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蒸汽喷管160内设置喷气腔161和排水腔162,当吊顶式空调室内机100加湿空气时,蒸汽相对密度较小,蒸汽沿喷气腔161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从喷气腔161的喷气口吹出,而蒸汽凝结所产生的冷凝水,则在其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至排水腔162,最后从排水腔162的排水口排出,如此设计,不仅可以将蒸汽和冷凝水间隔分开,还可以将冷凝水从蒸汽喷管160及时排出,进而避免在蒸汽管内部滋生细菌,减少出风空气污染。请参阅图1,对于蒸汽喷管160在所述风道内的位置,蒸汽喷管160可安装在风机120的前侧或者后侧均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包括位于风机120和进风口11a之间的前风道段,以及位于风机120和出风口11b之间的后风道段,蒸汽喷管160安装在所述后风道段。具体说来,由于换热器130位于所述后风道段,因此,蒸汽喷管160具体可安装在风机120和换热器130之间,如此只需在换热器130的下方设置一个接水盘140,该接水盘140可同时承接自换热器130和蒸汽喷管160滴落的冷凝水。请参阅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蒸汽喷管160安装在换热器130和出风口11b之间,如此在出风空气经换热器130通过后,蒸汽喷管160喷出的蒸汽和出风空气混合均匀,不仅可以提高出风空气的湿度,还可以适当改善出风空气的出风温度,例如,制热时可适当降低热空气温度,制冷时可适当升高空气温度,以此可减小出风温度对用户的刺激。请参阅图3,此外,在其他实施例,还可以将蒸汽喷管160安装在所述前风道段。当蒸汽喷管160吹出蒸汽时,该蒸汽和进风空气在流经风机120的过程中加速混合均匀,混合后的空气经换热器130换热至合适温度,最后吹向室内。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前风道段设置的接水盘140需要避开进风口11a,避免该接水盘140遮挡到进风口11a即可。请参阅图3,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吊顶式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接水盘140,接水盘140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下方,从所述排水口排出的冷凝水,可直接滴落到接水盘140中。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吊顶式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连通所述排水口和接水盘140的排水管170(请参阅图4),通过排水管170将冷凝水排至接水盘140。为便于排水管170排水,优选地,排水管170朝向蒸汽喷管160内的蒸汽流动方向偏斜,以在蒸汽流动时,驱动冷凝水向所述排水口加速流动,提高排水效率。进一步地,考虑到接水盘140中承接有冷凝水,如果直接将接水盘140中的冷凝水直接排出,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造成冷凝水浪费,吊顶式空调室内机100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安装在壳体110内,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和接水盘140连通。通过将接水盘140中的冷凝水输送到储水箱中,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将储水箱中的冷凝水蒸发形成蒸汽,再输送到蒸汽喷管160进行加湿空气,实现冷凝水循环利用。请参阅图4和图5,对于蒸汽喷管160的形状结构,可依据实际需求及制作难以程度进行相应设计,仅需蒸汽喷管160内能够形成有喷气腔161和排水腔162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喷气腔161中的冷凝水向下流入到排水腔162中,喷气腔161的下端和排水腔162的上端圆滑过渡连接,以使得此两个腔的连接位置较为圆滑,冷凝水流动阻力较小。基于此,优选地,蒸汽喷管160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排水腔162,也就是说,在制作过程中,喷气腔161的壁面和排水腔162的壁面一体成型。喷气腔161和排水腔162的大小没有要求,假定喷气腔161的内径为d,排水腔162的宽度为k,那么k≤d。进一地,为了便于喷气腔161中的冷凝水向下流入到排水腔162中,优选k<d,即蒸汽喷管160上大下小,如此可使得喷气腔161向下逐渐缩小,也就是侧壁逐渐变陡,从而加速冷凝水向下流动。请参阅图4和图5,至于所述k和所述d的具体大小并没有限定。考虑到如果排水腔162过窄,冷凝水不易进入到排水腔162;如果排水腔162过宽,蒸汽易过多地泄漏到排水腔162中,难以吹出,造成蒸汽浪费或污染。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这种情况,限定例如,k值为或者或者当时,冷凝水能够顺利从喷气腔161进入到排水腔162中,而蒸汽泄漏到排水腔162中的蒸汽量较少。请参阅图4和图5,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确保排水腔162具有足够的容量来承接冷凝水,优选地,排水腔162的深度为h,例如,h值为或者或者如此设计,可适当增大排水腔162的深度,同时缩小排水腔162的宽度,以确保排水腔162具有足够的容量来承接冷凝水,且此时,蒸汽不易泄漏到排水腔162中。此外,在其他实施例,还可以将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排水腔162的端面,排水腔162的底壁朝向所述排水口倾斜,使得冷凝水能够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由高位向低位流动至所述排水口,最后从述排水口排出。应说明的是,蒸汽喷管160可以是整体呈倾斜设置,或者仅排水腔162的底壁161部分倾斜,均可达到“排水腔162的底壁朝向所述排水口倾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吊顶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以及

    蒸汽喷管,所述蒸汽喷管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蒸汽喷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喷气腔,以及位于所述喷气腔下方的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所述喷气腔连通,所述排水腔的底壁或端面设有排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排水口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连接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接水盘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朝向所述蒸汽喷管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偏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管的底壁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排水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腔的内径为d,所述排水腔的宽度为k,k<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腔的深度为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腔的侧壁和所述排水腔的侧壁圆滑过渡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所述排水腔的端面,所述排水腔的底壁朝向所述排水口倾斜。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接水盘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安装在所述风道内的风机,所述风道包括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进风口之间的前风道段,以及位于所述风机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后风道段,所述蒸汽喷管安装在所述前风道段或所述后风道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安装在所述后风道段内的换热器,所述蒸汽喷管安装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风机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背板及前面板,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背板或者所述底板的后端,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前面板或者所述底板的前端。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所述吊顶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蒸汽喷管;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蒸汽喷管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蒸汽喷管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喷气腔,以及位于所述喷气腔下方的排水腔,所述排水腔与所述喷气腔连通,所述排水腔的底壁或端面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的吊顶式空调室内机,能够将蒸汽喷管内的冷凝水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刘源;阮涛;罗彬;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1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