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18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复浮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



    背景技术:

    拼接好后的生态浮床,增加外框使其整体更加稳固,避免因外力撞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外框使用柱形件,通过铁丝缠绕槽孔与外框固定,围在外围进行加固防撞,抗风浪的作用,现有技术的生态修复浮床往往使用铁丝与外置外框进行加固固定,铁丝长期泡在水中使用生锈氧化后易断裂,导致浮床主体漂散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解决了生态修复浮床往往使用铁丝与外置外框进行加固固定,铁丝长期泡在水中使用生锈氧化后易断裂,导致浮床主体漂散造成损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浮床组件、浮床主体、连接槽、槽孔、外围板、花盆槽口、斜面倒角、拼接片和固定夹具,所述浮床组件内部固定设有9个浮床主体,9个浮床主体顶端均设有4个连接槽,9个浮床主体顶端面相邻拼接处通过拼接片固定连接,所述浮床主体内部设有4个槽孔,并且4个槽孔呈十字分布,所述浮床主体外侧面固定设有外围板,所述浮床主体内侧中部为花盆槽口,所述花盆槽口顶端外侧棱角处设有斜面倒角,所述外围板外侧固定设有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固定块、第一铆钉、夹块、第二铆钉、连接螺栓、第二连接螺栓、垫圈和凸柱,所述夹具本体左端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槽通过铆钉与夹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底端槽与第二铆钉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铆钉前端内侧孔与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栓左端外侧固定贯穿于固定块内侧中部孔,所述连接螺栓外侧固定设有垫圈,所述固定块左端设置有凸柱,所述第二连接螺栓左端外侧固定贯穿固定块与外围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柱位于固定块左端呈上下分布,并且左端的凸柱凸出3~4cm。

    进一步的,所述夹块中部为圆弧面,所述夹块底端为u形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围板形状为矩形结构,并且外围板外侧面均设有固定孔和内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呈上下分布,并且固定孔直径和深度尺寸均大于凸柱直径和长度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孔为螺纹孔,并且内螺纹孔分布位置与固定块中部孔位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材质为314不锈钢,硬度高,耐腐蚀性能强;垫圈材质为丁腈橡胶,成本低,通用性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生态修复浮床往往使用铁丝与外置外框进行加固固定,铁丝长期泡在水中使用生锈氧化后易断裂,导致浮床主体漂散造成损失的问题,通过浮床主体外侧设置了固定夹具,其中固定块左端的凸柱与固定孔相贴合,把第二连接螺栓与浮床主体外侧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浮床组件外侧面的外围板固定安装好固定块后,把外置柱形件贯穿于夹块内侧,然后外置柱形件拐角处通过外置内丝弯头连接固定,再拧紧连接螺栓,使其将向前移动夹块将底端向下移动,并且夹块向右下端旋合对外置柱形件进行固定,使浮床主体通过固定夹具与外置柱形件牢牢固定,固定夹具固定性强,并且固定块材质为314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和耐氧化性能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床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床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床主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浮床组件-1、浮床主体-2、连接槽-3、槽孔-4、外围板-5、花盆槽口-6、斜面倒角-7、拼接片-8、固定夹具-9、夹具本体-91、固定块-92、第一铆钉-93、夹块-94、第二铆钉-95、连接螺栓-96、第二连接螺栓-97、垫圈-98、凸柱-99、固定孔-101、内螺纹孔-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浮床组件1、浮床主体2、连接槽3、槽孔4、外围板5、花盆槽口6、斜面倒角7、拼接片8和固定夹具9,浮床组件1内部固定设有9个浮床主体2,9个浮床主体2顶端均设有4个连接槽3,浮床主体2可以设置有9个以上,在此不作限定,9个浮床主体2顶端面相邻拼接处通过拼接片8固定连接,浮床主体2内部设有4个槽孔4,并且4个槽孔4呈十字分布,浮床主体2外侧面固定设有外围板5,浮床主体2内侧中部为花盆槽口6,花盆槽口6顶端外侧棱角处设有斜面倒角7,外围板5外侧固定设有固定夹具9,固定夹具9包括夹具本体91、固定块92、第一铆钉93、夹块94、第二铆钉95、连接螺栓96、第二连接螺栓97、垫圈98和凸柱99,夹具本体91左端固定设有固定块92,固定块92顶端槽通过铆钉93与夹块94活动连接,固定块92底端槽与第二铆钉95活动连接,第二铆钉95前端内侧孔与连接螺栓96螺纹连接,第二连接螺栓97左端外侧固定贯穿于固定块92内侧中部孔,连接螺栓96外侧固定设有垫圈98,固定块92左端设置有凸柱99,第二连接螺栓97左端外侧固定贯穿固定块92与外围板5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凸柱99位于固定块92左端呈上下分布,并且左端的凸柱99凸出3~4cm,凸柱99和固定块92呈一体结构,利于凸柱99和固定块92一次成型。

    其中,所述夹块94中部为圆弧面,所述夹块94底端为u形开口,利于夹块94中部圆弧面与外置柱形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外围板5形状为矩形结构,并且外围板5外侧面均设有固定孔101和内螺纹孔102,利于外围板5进行拼接。

    其中,所述固定孔101呈上下分布,并且固定孔101直径和深度尺寸均大于凸柱99直径和长度尺寸,利于凸柱99与固定孔101相贴合。

    其中,所述内螺纹孔102为螺纹孔,并且内螺纹孔102分布位置与固定块92中部孔位置相同,利于与固定块92中部的第二连接螺栓97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块92材质为314不锈钢,硬度高,耐腐蚀性能强;垫圈98材质为丁腈橡胶,成本低,通用性高。

    本专利所述的:固定块92材质为314不锈钢,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而耐酸钢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耐腐蚀性能优于304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的性能,而且316不锈钢还耐海洋和侵蚀性工业大气的侵蚀,。

    工作原理:首先将浮床主体2外侧的外围板5进行拼接,再将拼接片8底端面凸圆柱固定插入浮床主体2顶端面内侧的连接槽3,使拼接好的浮床主体2之间进行简易固定,然后把外置花盆放置于浮床主体2内侧的花盆槽口6,并且外置花盆底端贯穿于花盆槽口6顶端与斜面倒角7相贴合固定,然后将浮床组件1外侧面的外围板5安装固定夹具9,将固定块92左端的凸柱99与固定孔101相贴合,然后把第二连接螺栓97贯穿于固定块92中部的孔,并且使第二连接螺栓97与浮床主体外侧内螺纹孔102螺纹连接,浮床组件1外侧面的外围板5固定安装固定块92后,把外置柱形件贯穿于夹块94内侧,然后外置柱形件拐角处通过外置内丝弯头连接固定,再拧紧连接螺栓96,连接螺栓96将向前移动使夹块94底端向下移动,夹块94将右下端旋合对外置柱形件进行固定,使浮床主体2通过固定夹具9与外置柱形件牢牢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包括浮床组件(1)、浮床主体(2)、连接槽(3)、槽孔(4)、外围板(5)、花盆槽口(6)、斜面倒角(7)和拼接片(8),所述浮床组件(1)内部固定设有9个浮床主体(2),9个浮床主体(2)顶端均设有4个连接槽(3),9个浮床主体(2)顶端面相邻拼接处通过拼接片(8)固定连接,所述浮床主体(2)内部设有4个槽孔(4),并且4个槽孔(4)呈十字分布,所述浮床主体(2)外侧面固定设有外围板(5),所述浮床主体(2)内侧中部为花盆槽口(6),所述花盆槽口(6)顶端外侧棱角处设有斜面倒角(7);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夹具(9),所述外围板(5)外侧固定设有固定夹具(9),所述固定夹具(9)包括夹具本体(91)、固定块(92)、第一铆钉(93)、夹块(94)、第二铆钉(95)、连接螺栓(96)、第二连接螺栓(97)、垫圈(98)和凸柱(99),所述夹具本体(91)左端固定设有固定块(92),所述固定块(92)顶端槽通过铆钉(93)与夹块(9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92)底端槽与第二铆钉(9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铆钉(95)前端内侧孔与连接螺栓(96)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螺栓(97)左端外侧固定贯穿于固定块(92)内侧中部孔,所述连接螺栓(96)外侧固定设有垫圈(98),所述固定块(92)左端设置有凸柱(99),所述第二连接螺栓(97)左端外侧固定贯穿固定块(92)与外围板(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99)位于固定块(92)左端呈上下分布,并且左端的凸柱(99)凸出3~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94)中部为圆弧面,所述夹块(94)底端为u形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板(5)形状为矩形结构,并且外围板(5)外侧面均设有固定孔(101)和内螺纹孔(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01)呈上下分布,并且固定孔(101)直径和深度尺寸均大于凸柱(99)直径和长度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孔(102)为螺纹孔,并且内螺纹孔(102)分布位置与固定块(92)中部孔位置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修复浮床,其结构包括浮床组件、浮床主体、连接槽、槽孔、外围板、花盆槽口、斜面倒角、拼接片和固定夹具,其中内置固定块左端的凸柱与固定孔相贴合,把第二连接螺栓与浮床主体外侧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浮床组件外侧面的外围板固定安装好固定块后,把外置柱形件贯穿于夹块内侧,然后外置柱形件拐角处通过外置内丝弯头连接固定,再拧紧连接螺栓,使其将向前移动夹块将底端向下移动,并且夹块向右下端旋合对外置柱形件进行固定,使浮床主体通过固定夹具与外置柱形件牢牢固定,固定夹具固定性强,并且固定块材质为314不锈钢,抗腐蚀性能和耐氧化性能强。

    技术研发人员:庄华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上善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1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