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18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室内健康问题的关注,空调健康是用户的首要关注点,现有的空调进风口一般设有过滤网,可以过滤灰尘、颗粒物等杂质,但是过滤后的空气不清新,没有达到大自然那种让人清新微湿润的感觉。而具有水洗功能的空调器,其水洗模块一般采用打水轮加水箱的方式,打水轮转动,将水箱内的水甩出。但是由于打水轮的甩水范围较小,故而导致与空气的接触范围较小,净化效果较差。

    通过管体或喷头及旋转体组成可实现离心甩水的空气净化模块,使得高速运动的水滴与空气中的颗粒物或可溶物结合,实现对空气的净化。通过在净化风道内或进风口设置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能够与细菌和尘埃颗粒结合,在杀死细菌的同时,使得细菌和尘埃颗粒沉降于地面,进而达到杀菌和除尘的目的,且负离子有益于人体的健康。然而,将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净化风道的进风口处,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效率低,不能充分释放负离子,且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不能使得空气中的颗粒充分团聚,从而使得净化能力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模块,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风机、旋转体和负离子发生器,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净化风道;

    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净化风道内,所述风机用于使得气流从所述进风口流入、流经所述净化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净化风道包括出风段,在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上,所述出风段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

    所述旋转体可旋转设于所述净化风道内,所述旋转体适用于,当水喷淋到所述旋转体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以及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对应所述出风段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为多个,多个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沿所述出风口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针尖负电极,所述针尖负电极朝向所述出风口的外侧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ifd模块,所述ifd模块设于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净化风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上,所述旋转体、所述风机、所述ifd模块、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依次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ifd模块位于所述旋转体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净化风道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ifd模块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滤水组件,所述滤水组件设于所述旋转体与所述风机之间,所述滤水组件用于阻挡所述旋转体一侧的水吹向所述风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筛网,所述旋转体适用于,当水喷淋到所述筛网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和喷头,所述喷头用以将水箱中的水喷淋至所述旋转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体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体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的外缘线速度大于或等于10米/秒,且小于或等于45米/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的外缘线速度大于或等于20米/秒,且小于或等于30米/秒。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及空气净化模块,所述机壳设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出风口、净化进风口和净化出风口,所述换热进风口和所述换热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净化出风口连通;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风机、旋转体和负离子发生器,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净化风道;

    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净化风道内,所述风机用于使得气流从所述进风口流入、流经所述净化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净化风道包括出风段,在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上,所述出风段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

    所述旋转体可旋转设于所述净化风道内,所述旋转体适用于,当水喷淋到所述旋转体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以及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对应所述出风段设置;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及空气净化模块,所述机壳设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出风口、净化进风口和净化出风口,所述换热进风口和所述换热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净化出风口连通;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风机、旋转体和负离子发生器,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净化风道;

    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净化风道内,所述风机用于使得气流从所述进风口流入、流经所述净化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净化风道包括出风段,在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上,所述出风段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

    所述旋转体可旋转设于所述净化风道内,所述旋转体适用于,当水喷淋到所述旋转体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以及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对应所述出风段设置;

    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模块通过使得旋转体可旋转的设于净化风道内,则在旋转体旋转时,旋转体上以及向外甩出的大量微小水滴能够有效捕捉及过滤流经旋转体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及甲醛等气态污染物,则能有效净化空气;且通过将负离子发生器对应出风段设置,则由于净化风道的出风段处的气流交换频率快,且出风段的气流吹向室内,则能够将大量负离子吹向室内空气,从而能够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杀菌的同时,使得细菌和尘埃颗粒团聚和沉降,进而极大的提高空气净化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模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模块,该空气净化模块能够单独使用,或者空气净化模块可与空调器结合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空气净化模块100包括壳体1、风机5、旋转体2和负离子发生器3,

    壳体1具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以及将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连通的净化风道13;

    风机5安装于所述净化风道13内,所述风机5用于使得气流从所述进风口11流入、流经所述净化风道13并从所述出风口12流出,所述净化风道13包括出风段131,在所述进风口11至所述出风口12的送风方向上,所述出风段131位于所述风机5的下游;

    旋转体2可旋转设于净化风道13内,旋转体2适用于,当水喷淋到旋转体2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以及

    负离子发生器3对应出风段13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如其截面可以呈圆形、椭圆形、矩形等,为了更好地与空调器配合,壳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空调器的机型来设置,在此不做特殊限定,以下实施例以壳体1为筒状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壳体1可以呈两端开口的结构,以两端的开口作为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壳体1也可以呈两端封口的结构,在壳体1的一端周侧面上开设进风口11,另一端周侧面上开设出风口12。关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圆形、椭圆形、方形以及多边形、多孔型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进风口11包括新风口,新风口与室外连通;和/或,室内进风口11,室内进风口11与室内连通。由于旋转体2通过壳体1包裹后再安装在机壳200内,该壳体1能够阻挡旋转体2甩出的水流向机壳200的内壁,故而可避免机壳200内壁上的其它部件被打湿而损坏。另外,进风口11设置为多个,且沿壳体1的周向间隔分布,实现周向多个位置进风,更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风机5可以为离心风机5、轴流风机5、混流风机5等。风机5能够使得气流能够从进风口11流向出风口12,且加快了气流从净化风道13内流经的速度,从而加快气流循环的速度,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可以理解的是,当风机5安装在净化风道13内,其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出风段位于风机5的下游也即位于风机5的出风侧。

    旋转体2可旋转地设于净化风道13内,旋转体2适用于,当水喷淋到旋转体2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即该旋转体2用以在自身转动时使水做离心运动后离开旋转体2。该旋转体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转盘构成,当水喷洒到转盘上时,由于旋转体2的高度转动,使得转盘上的水切割为微小的水粒甩向壳体1的内壁面,从而经过净化风道13内的气流能够与微小的水粒相接触并融合,进而达到水洗过滤空气的目的。还可以将旋转体2设置成透风的结构,在其上铺设滤网或筛网(未图示),以达到切割微小水粒并净化的效果。

    负离子发生器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负离子发生器3可以直接安装在壳体1上或通过支架(未标示)等间接安装在壳体1上,也可以安装在壳体1内的内部结构上,或者还可以安装在壳体1外,只需使得负离子发生器3对应出风段131设置即可。负离子发生器3可以通过卡接、粘接、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在壳体1或其他结构上,其具体安装方式在此不做限定。由于出风段131处的气流交换频率快,将负离子发生器3对应设置在出风段131处,则能够使得负离子发生器3充分释放负离子,大大提高了负离子发生器3的工作效率。且由于出风段131处的气流是吹向室内的,将负离子发生器3设置在出风段131处,则能够使得室内空气均能带电,且室内空气流动缓慢,负离子具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与室内空气中的细菌与尘埃颗粒物进行结合,从而能够有效的杀菌和使得颗粒物团聚,进而大大的提高了空气净化能力,提高了空气净化模块100整体的cadr值。

    具体地,请参照图至图,空气净化模块100还包括与旋转体2连接的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旋转体2连接,以驱动旋转体2沿其旋转轴线转动。驱动装置8安装在壳体1,驱动装置8连接旋转体2,以驱动旋转体2沿其旋转轴线转动。驱动装置8具体为电机或者是其它能够驱动旋转体2转动的驱动件。在实际应用中,旋转体2的外缘线速度大于或等于10米/秒,且小于或等于45米/秒,如可以为10m/s、15m/s、18m/s、23m/s、28m/s、35m/s、m/s、45m/s等。优选地为20米/秒至30米/秒,如可以为20m/s、22m/s、25m/s、m/s、27m/s、30m/s等。如此,既能使水被充分地打散,有效增加水滴与水雾的分布量,又能减小产生的噪音,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模块100通过使得旋转体2可旋转的设于净化风道13内,则在旋转体2旋转时,旋转体2上以及向外甩出的大量微小水滴能够有效捕捉及过滤流经旋转体2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及甲醛等气态污染物,则能有效净化空气;且通过将负离子发生器3对应出风口12设置,则由于出风口12处的气流交换频率快,且出风口12的气流吹向室内,则能够将大量负离子吹向室内空气,从而能够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杀菌的同时,使得细菌和尘埃颗粒团聚和沉降,进而极大的提高空气净化能力。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3,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对应所述出风口12设置。如此,使得负离子发生器3直接对应出风口12设置,缩短了负离子在净化风道13内的移动路径。负离子发生器3产生的负离子能够直接由出风口12吹向室内,从而大大提高了负离子发生器3的工作效率,进而极大的提高了空气净化模块100的空气净化能力。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及图4,出风口12沿壳体1的周向延伸设置,负离子发生器3为多个,多个负离子发生器3沿出风口1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2可以沿着壳体1的周向延伸一段或几段,也可以沿着壳体1的周向延伸一圈。通过使得多个负离子发生器3沿出风口1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则使得负离子发生器3多方位设置,从而能够更加全面且有效的释放负离子,进而大大的提高了空气净化能力。多个负离子发生器3可以呈均匀分布设置,也可以呈间隔不等设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负离子发生器3包括针尖负电极31,针尖负电极31朝向出风口12的外侧设置。通过使得针尖负电极31朝向出风口12的外侧设置,则负离子发生器3在工作时,直接源源不断的将负离子发送至室内空气中,则能够对室内空气中的微粒进行团聚和沉降,且使得室内空气中分布负离子,能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进而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更佳。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及图2,负离子发生器3安装于壳体1。负离子发生器3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安装在壳体1上。通过使得负离子安装在壳体1上,则能够直接设置在壳体1的出风口12处,从而使得负离子的工作效果更高,净化效果更好。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3,空气净化模块100还包括ifd模块4,ifd模块4设于风机5与出风口12之间的净化风道13内。

    在本实施例中,此处的ifd指的是强电介质场,强场指的是净化风道13内形成的高强度电介质场,它对空气中运动的微粒施加巨大的吸引力。电介质是静电场的有效载体,它是指净化风道13内部电场电器元件所包围的独特共聚物,在相对的两表面间防止电气击穿时能产生极高的场强。ifd模块4为强场电介质模块,灰尘经过ifd模块4的时候电离吸附在模块上,ifd模块4进行高压电离和收集吸附,从而能去除pm.2.5及以下的小颗粒污染物,同时也能够捕捉空气中附着在pm2.5颗粒上的细菌等颗粒并杀灭。

    ifd模块4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空气净化模块100的壳体1的形状来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由于负离子发生器3将负离子直接发送至室内空气中,从而使得室内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均被负离子发生器3充电并带电,空气中的颗粒物能够被充分团聚,则ifd模块4的吸附过滤效果更好。通过使得ifd模块4设于风机5与出风口12之间的净化风道13内,则风机5能够驱动足够量的空气流向ifd模块4,加快气流交换频率,进一步增强ifd模块4的吸附过滤效果。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进风口11至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上,旋转体2、风机5、ifd模块4、负离子发生器3依次设置。如此,使得ifd模块4与负离子发生器3的间隔近,且ifd模块4靠近出风口12设置,从而ifd模块4能够及时将负离子发生器3周围团聚后的大颗粒进行吸附,进而提高净化效率,保证净化效果。经过测试试验,在进风口11至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上,使得旋转体2、风机5、ifd模块4、负离子发生器3依次设置,能够极大的提高空气净化能力,相对于旋转体2、负离子发生器3、ifd模块4、风机5依次设置的方案,其cadr值提高了至少300。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进风口11设于壳体1的下方,出风口12设于壳体1的上方,ifd模块4位于旋转体2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被旋转体2甩出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滴落,使得进风口11位于壳体1的下方,则进风方向与水滴滴落的方向不一致,防止气流混着大量水滴从出风口12排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净化风道13可以为直筒型,也可以呈弯折型,此处所指的上方和下方指的是一个相对上下的位置关系,并不一定指的是正上方和正下方,如净化风道13呈直角弯折型,则旋转体2可以位于净化风道13的直线段处,ifd模块4可以位于净化风道13的弯折段处。优选地,壳体1呈直筒型设置,ifd模块4位于旋转体2的正上方。如此,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能够避免其占用横向空间,减小对室内横向空间的占用。

    若将ifd模块4设置在旋转体2的下方,则ifd模块4的微小颗粒过滤效果差,要达到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及小颗粒,需要相对较强的电场,如此使得ifd模块4的负载过大。通过使得ifd模块4设置在旋转体2的上方,则从进风口11进入净化风道13内的气流,先经过旋转体2水洗过滤,捕捉过滤掉空气中的较大的颗粒物(pm2.5以上)、甲醛等,然后再流经ifd模块4,捕捉被旋转体2初步过滤后的空气中的小颗粒物(pm2.5及以下)的颗粒。如此,使得ifd模块4能够有效的净化经旋转体2水洗过滤后的小颗粒物,无需强电场,ifd模块4的负载小,使得ifd模块4的功能得到最优化的使用。ifd模块4能够有效地除去小颗粒物,不会因为吸附大颗粒物造成灰尘堆积而失效,从而降低了ifd模块4的清洗频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1上开设有与净化风道13相连通的安装口14,ifd模块4通过安装口14安装于壳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口14的形状与ifd模块4的最大外轮廓尺寸相适配,则能够保证ifd模块4顺利通过安装口14安装在壳体1上。壳体1上可以设置支架(未标示)、限位环、限位凸起等结构支撑固定ifd模块4,以将ifd模块4安装至净化风道13内。通过开设安装口14,便于安装、拆卸、更换、清洗和维修ifd模块4。为了使得净化风道13内的风不会从安装口14处泄露,使得ifd模块4外露于安装口14处的外壁面与壳体1的外壁面相拼接。ifd模块4可以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上。ifd模块4与壳体1的固定方式有很多种,如,ifd模块4可以设置成直接通过手推拉出安装口14的形式,比如类似抽屉的抽拉式,也可以设置成按钮弹开的形式。由于ifd模块4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堆积很多灰尘,需要及时清理以保证ifd模块4的工作可靠性。使得ifd模块4可拆卸安装于壳体1上,方便将ifd模块4拆出壳体1外进行清洗,且便于维修和更换。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空气净化模块100还包括滤水组件6,滤水组件6设于旋转体2与风机5之间,滤水组件6用于阻挡旋转体2一侧的水吹向风机5。

    在实际应用中,滤水组件6可以为滤网结构、金属网结构、海绵结构、湿膜结构等。可以理解的是,滤水组件6能够阻挡和过滤水颗粒,并可通过气流。当滤水结构为海绵结构时,其应该是具有多孔的海绵结构,以能够供气流顺利通过。当滤水结构为海绵结构或湿膜结构时,由于滤水结构挡水的同时起到储水的作用,则当空气流经滤水结构时,能够使得空气被有效的加湿,进而还可以对室内空气起到加湿的作用。滤水结构可以拦截和过滤水滴,从而能够防止水颗粒流向风机5的电机、ifd模块4、负离子发生器3或其他带电元器件,进而避免水滴造成电机短路,ifd模块4、负离子发生器3的净化效果衰减或失效的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3所示,旋转体2包括支架(未标示)和安装于支架(未标示)上的筛网(未图示),旋转体2适用于,当水喷淋到筛网(未图示)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未标示)可以设置为一层或多层,即筛网(未图示)可以铺设为一层或多层。筛网(未图示)可以固定于支架(未标示)上,如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筛网(未图示)还可以与支架(未标示)可拆卸连接,如通过卡接、螺钉、压接、胶水粘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支架(未标示)为筛网(未图示)的安装提供支撑作用,支架(未标示)可以为一个实心的盘状结构,当旋转体2安装在净化风道13内时,旋转体2与壳体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过风通道,则当水随着筛网(未图示)的旋转被切割为微粒水滴且甩出至过风通道内,空气的颗粒物、甲醛等与过风通道内的水滴充分接触后被水净化掉。支架(未标示)还可以为多根辐射筋条交叉的形状、环结构等,支架(未标示)的大体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异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需能够为筛网(未图示)的安装提供支撑即可。如此,气流能够从支架(未标示)中部流通,即直接从筛网(未图示)的轴向穿过。使得气流能够与筛网(未图示)上的微粒水滴进行充分接触,从而使得净化效果更佳。

    由于筛网(未图示)的多孔结构,使得旋转体2粘水性较好,则喷淋在筛网(未图示)上的水滴分布更广、更加均匀,则随旋转体2旋转时水滴能够达到所需的粒径。当筛网(未图示)高速旋转时,喷淋在筛网(未图示)上的水形成高速移动水滴,分布在筛网(未图示)上,且可随着筛网(未图示)向外甩出,则水滴与从进风口11流入的空气充分接触混合,空气的颗粒物、甲醛等于水滴充分接触后被水净化掉,这样可以有效净化空气。

    在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照图1及图3,空气净化模块100还包括供水组件7,供水组件7包括水箱71和喷头72,喷头72用以将水箱71中的水喷淋至旋转体2上。

    在本实施例中,水箱71用于存储水。喷头7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喷头72可以旋转也可以固定,喷头72可以位于旋转体2上方,也可以位于旋转体2下方。喷头72通过软管与水箱71相连通。具体而言,供水组件7还可以包括水泵,通过水泵将水箱71内的水泵入喷头72中,从而将水喷洒至旋转体2,进行水洗净化。为了防止与空气中的颗粒物结合后的水回落至水箱71,在实际应用中,在喷头72的下方设置接水盘,接水盘上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排水口。如此,接水盘能够接住与空气污染物混合后的污水,且能够将污水排出机器外。从而能够防止水箱71内的水被污染,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与水箱71连通的供水管,使得供水管穿设旋转体2中部的供水通道,且在供水管的周壁上开设喷水孔。则使得多层筛网(未图示)上都能均匀有效的分布水滴,进而水洗过滤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请参照图4,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200和空气净化模块100,其中,机壳200设有换热进风口210、换热出风口220、净化进风口230和净化出风口240,换热进风口210和换热出风口220连通,净化进风口230和净化出风口240连通,该空气净化模块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该空调室内机可以是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移动空调等。

    其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和换热风机。机壳200沿上下方向延伸,机壳200连接换热进风口210和换热出风口220的换热风道,换热器和换热风机设于换热风道内。室内空气从换热进风口210进入到换热风道,并经由换热器换热后,再从换热出风口220吹出。

    空气净化模块100与机壳200固定的方式具有多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与机壳200通过卡扣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与机壳200通过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与机壳200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此处并不限定空气净化模块100和机壳200的固定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两者连接即可。

    空气净化模块100安装在机壳200内或外均可,以下以空气净化模块100安装在机壳200内为例进行说明。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安装在机壳200的底部,由于空气净化模块100安装在机壳200的底部,呈上下方向设置,故能够避免其占用横向空间,减小对室内横向空间的占用。在机壳200的周侧设有净化进风口230和净化出风口240,净化进风口230与进风口11连通,净化出风口240与出风口12连通(净化出风口240具体是与风道外壳所形成的风道连通的)。

    以下具体说明空气净化的工作流程:室内空气或新风在净化风机的作用下从净化进风口230进入机壳200内,并从进风口11流入净化风道13。水泵将水箱71内的水通过软管输送到喷头72,喷头72朝上喷水,以将水喷洒在旋转体2上的旋转筛网(未图示)上;旋转体2在驱动装置8的驱动下转动,高速旋转的旋转体2上的筛网(未图示)将水液切割,且同时产生离心力将水朝四周甩出,在筛网(未图示)上形成细小的水流或水粒,空气在筛网(未图示)上与高速运动的水流或水粒充分接触,空气中的颗粒物,如微小尘埃、甲醛等有机物溶于水或附着在水上而掉落,净化后的空气朝上流动,并经由出风口12流入到净化风机的风道内,最终从机壳200上的净化出风口240吹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包括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空调室外机连接。该空气净化模块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净化风道;

    风机,安装于所述净化风道内,所述风机用于使得气流从所述进风口流入、流经所述净化风道并从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净化风道包括出风段,在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上,所述出风段位于所述风机的下游;

    旋转体,可旋转设于所述净化风道内,所述旋转体适用于,当水喷淋到所述旋转体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以及

    负离子发生器,对应所述出风段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为多个,多个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沿所述出风口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针尖负电极,所述针尖负电极朝向所述出风口的外侧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于所述壳体。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ifd模块,所述ifd模块设于所述风机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净化风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上,所述旋转体、所述风机、所述ifd模块、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依次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ifd模块位于所述旋转体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净化风道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ifd模块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滤水组件,所述滤水组件设于所述旋转体与所述风机之间,所述滤水组件用于阻挡所述旋转体一侧的水吹向所述风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筛网,所述旋转体适用于,当水喷淋到所述筛网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和喷头,所述喷头用以将水箱中的水喷淋至所述旋转体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体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体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外缘线速度大于或等于10米/秒,且小于或等于45米/秒。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外缘线速度大于或等于20米/秒,且小于或等于30米/秒。

    16.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出风口、净化进风口和净化出风口,所述换热进风口和所述换热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净化出风口连通;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壳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壳体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出风口。

    1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室外机;以及,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风机、旋转体和负离子发生器,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将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的净化风道;风机安装于净化风道内,风机用于使得气流从进风口流入、流经净化风道并从出风口流出,净化风道包括出风段,在进风口至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上,出风段位于风机的下游;旋转体可旋转设于净化风道内,旋转体适用于,当水喷淋到旋转体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负离子发生器对应出风段设置。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模块在实现过滤后的空气清新的同时大大的提高了空气净化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雍文涛;安明波;徐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1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