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空调器。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器通常在其室内出风口设置有出风格栅、以及位于出风格栅内侧的导风百叶,利用该导风百叶可将出风空气导向不同的方位。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移动空调器,都是将导风百叶和出风格栅分别单独地安装到室内出风口,装配工序较为繁琐,不便于安装。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空调器,旨在实现导风百叶和出风格栅一体安装,减少此两者的装配工序,进而提高装配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空调器,所述移动空调器包括壳体、出风格栅及导风百叶。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室内出风口。所述出风格栅设于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导风百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格栅。可选地,所述导风百叶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可转动;或者,所述导风百叶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可选地,所述导风百叶位于所述出风格栅的内侧,所述导风百叶具有靠近所述出风格栅的内表面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出风格栅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出风格栅包括框体及呈交叉状设于所述框体内的横格栅条和纵格栅条,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横格栅条和/或所述纵格栅条铰接。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部向所述出风格栅凸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末端设有轴孔;所述横格栅条和所述纵格栅条的交叉位置设有铰轴,所述铰轴与所述轴孔铰接。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部向所述出风格栅还凸设有百叶拨片,所述百叶拨片自所述出风格栅的格栅间隙向外伸出。可选地,所述导风百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百叶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可选地,所述导风百叶具有远离所述出风格栅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多个所述导风百叶的第二侧部通过传动结构连接。可选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多个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导风百叶。可选地,多个所述导风百叶转动至遮盖所述室内出风口时,多个所述导风百叶首尾依次拼接。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背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室内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室内换热风道和室外换热风道,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换热风道连通;所述移动空调器还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及室外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设于所述室内换热风道,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外风机设于所述室外换热风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导风百叶可转动地安装于出风格栅,以在装配导风百叶时,可将该出风格栅连同所述导风百叶一起安装到室内出风口,实现导风百叶和出风格栅一起安装到位,装配工序较少,进而有效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空调器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沿i-i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移动空调器的出风格栅与导风百叶装配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出风格栅与导风百叶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6中出风格栅的c处的放大图;图8为图6中导风百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4中导风百叶与出风格栅局部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壳体510框体110底盘520横格栅条120前面板530纵格栅条130背板501铰轴140顶板600导风百叶101室内出风口610第一侧部102室内进风口611铰接杆103室内换热风道612百叶拨片104室外换热风道620第二侧部200室内换热器621让位缺口300室外换热器622转轴400室内风机700传动杆500出风格栅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器,所述移动空调器能够将导风百叶和出风格栅一体安装,减少此两者的装配工序,进而提高装配效率。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空调器的一实施例中,移动空调器包括壳体100、出风格栅500及导风百叶600。其中,壳体100设有室内出风口101。出风格栅500设于所述室内出风口101。导风百叶600可转动安装于出风格栅500。具体说来,壳体100包括底盘110、前面板120、背板130、侧板、以及顶板140。所述室内出风口101可以设置在所述前面板120或者所述侧板背板130或所述侧板还设有室内进风口102。室内出风口101可呈圆形、椭圆形或方形设置均可。具体在此为室内出风口101呈长方形设置。壳体100的内部还形成有呈上下向间隔设置的室内换热风道103和室外换热风道104。室内换热风道103将室内出风口101与室内进风口102连通。移动空调器还包括室内换热器200、室外换热器300、室内风机400、室外风机(未图示)。其中,室内换热器200和室内风机400设置于室内换热风道103。室外换热器300和室外风机设置于室外换热风道104。在移动空调器工作时,所述室外风机驱动外部空气进入所述室外换热风道104,与室外换热器300换热后通过排风管向室外环境排出。同时,室内风机400驱动外部空气进入室内换热风道103,经室内换热器200换热后形成出风空气,出风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01吹出到室内环境。此时,若将导风百叶600转动不同的角度,则可将出风空气导向室内的不同方位。将导风百叶600安装到室内出风口101时,可先将导风百叶600可转动安装于出风格栅500,使得导风百叶600和出风格栅500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然后;然后,再将该出风格栅500连同导风百叶600(即所述整体结构)一起安装到室内出风口101。由此实现导风百叶600和出风格栅500一起安装到位,装配工序较少。至于导风百叶600的数量,导风百叶600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具体在此,导风百叶6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多个导风百叶600转动至相互间隔分开时,多个导风百叶600配合将出风空气向室内环境导出。此外,在多个导风百叶600转动至遮盖所述室内出风口101时,还可使多个导风百叶600首尾依次拼接。如此设置,可将室内出风口101覆盖,减少外部灰尘等杂质从室内出风口101落入到壳体100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导风百叶600可转动地安装于出风格栅500,以在装配导风百叶600时,可将该出风格栅500连同导风百叶600一起安装到室内出风口101,实现导风百叶600和出风格栅500一起安装到位,装配工序较少,进而有效提高装配效率。请参阅图1至图3,对于导风百叶600的转动方向,在此有两种设计方式。例如,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可转动;或者,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具体参见下文介绍。在一实施例中,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可转动。在此,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为上下方向。通过调节导风百叶600上下转动的角度,即可将出风空气导向室内上下向不同的方位。例如,将导风百叶600向上转动,可将出风空气向上导出至室内的上方位置;将导风百叶600向下转动,可将出风空气向下导出至室内的下方位置。为实现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可转动,可将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多个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从而每一导风百叶600均可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转动。请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在此,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通过调节导风百叶600左右转动的角度,可将出风空气导向室内左右向不同的方位。例如:将导风百叶600向左转动,可将出风空气向左导出至室内的左侧位置;将导风百叶600向右转动,可将出风空气向右导出至室内的右侧位置。为实现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可转动,可将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多个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从而每一导风百叶600均可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转动。对于导风百叶600可转动安装于出风格栅500的具体方式,将在下文以导风百叶600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可转动为例,进行详细介绍。请参阅图4、图5及图8,在一实施例中,导风百叶600位于出风格栅500的内侧,导风百叶600具有靠近出风格栅500的内表面的第一侧部610,第一侧部610与出风格栅500转动连接。其中,出风格栅500包括框体510及呈交叉状设于框体510内的横格栅条520和纵格栅条530。第一侧部610可以与框体510、横格栅条520、纵格栅条530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连接均可。在此考虑到,如果导风百叶600与框体510连接,则导风百叶600的中部位置没有相应的结构支撑,容易在导风过程中被压弯变形。鉴于此,可选将第一侧部610与横格栅条520和/或纵格栅条530连接。请参阅图6、图7及图8,基于此,第一侧部610向出风格栅500凸设有铰接杆611,铰接杆611的末端设有轴孔;横格栅条520和纵格栅条530的交叉位置设有铰轴501,铰轴501与所述轴孔铰接。具体地,两个横格栅条520和纵格栅条530的交叉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铰轴501;第一侧部610设有两个铰接杆611,两个铰接杆611分别位于第一侧部610的两端。两个铰接杆611上的轴孔分别与两个铰轴501一一对应铰接。还请参阅图4、图5及图8,进一步地,为便于用户手动拨动导风百叶600,以调节导风百叶600转动的角度,在第一侧部610向出风格栅500还凸设有百叶拨片612,百叶拨片612自出风格栅500的格栅间隙向外伸出。由此,用户不用将手伸入到出风格栅500间隙,即可触摸到百叶拨片612,从而通过百叶拨片612拨动导风百叶600转动,进而实现调节导风百叶600的导风角度。值得说明的是,百叶拨片612可以是板状结构或杆状结构,在此不设具体限定。在此又考虑到,如果用户逐一拨动多个导风百叶600使其转动,则需要用户重复多次相似的拨动操作,较为繁琐。在此,为了减少用户调节导风百叶600转动的操作,可选地,导风百叶600具有远离出风格栅500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620,多个导风百叶600的第二侧部620通过传动结构连接。对于上述传动结构而言,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多个传动杆700,每一个传动杆700连接相邻的至少两个导风百叶600。由同一传动杆700连接的多个导风百叶600(如两个~四个导风百叶600)形成一组百叶组,从而用户仅需拨动该百叶组中的任意一个导风百叶600转动,即可带动该百叶组内的导风百叶600同步转动。由于多个传动杆700均连接有多个导风百叶600,从而形成有多个百叶组。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将不同的百叶组的转动至不同的角度,从而可实现多角度多方位调节导风百叶600的导风方向,可调性更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也可以仅包括一个传动杆700,所述传动结构可以包括一个传动杆700,该传动杆700与多个导风百叶600的第二侧部620均铰接,用户仅需拨动其中一个导风百叶600转动,即可带动其余的导风百叶600同步转动。以其中一个传动杆700为例,介绍传动杆700与导风百叶600的连接方式:在多个导风百叶600的第二侧部620开设让位缺口621,让位缺口621设置有转轴622,传动杆700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轴孔,多个所述轴孔分别与多个转轴622一一对应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室内出风口;
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设于所述室内出风口;
导风百叶,所述导风百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格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百叶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可转动;或者,所述导风百叶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宽度方向可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百叶位于所述出风格栅的内侧,所述导风百叶具有靠近所述出风格栅的内表面的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出风格栅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包括框体及呈交叉状设于所述框体内的横格栅条和纵格栅条,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横格栅条和/或所述纵格栅条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向所述出风格栅凸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末端设有轴孔;所述横格栅条和所述纵格栅条的交叉位置设有铰轴,所述铰轴与所述轴孔铰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向所述出风格栅还凸设有百叶拨片,所述百叶拨片自所述出风格栅的格栅间隙向外伸出。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百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风百叶沿所述移动空调器的高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百叶具有远离所述出风格栅的内表面的第二侧部,多个所述导风百叶的第二侧部通过传动结构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多个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连接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导风百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百叶转动至遮盖所述室内出风口时,多个所述导风百叶首尾依次拼接。
11.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盘、前面板、背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室内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前面板。
12.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室内换热风道和室外换热风道,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换热风道连通;所述移动空调器还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室内风机及室外风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内风机设于所述室内换热风道,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外风机设于所述室外换热风道。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空调器。所述移动空调器包括壳体、出风格栅及导风百叶。其中,所述壳体设有室内出风口;所述出风格栅设于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导风百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出风格栅。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空调器,能够实现将导风百叶和出风格栅一体安装,减少此两者的装配工序,进而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金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