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工件上料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常见设备之一,由于现代化科技的不断进步,全自动化生产操作越来越受到欢迎和关注。但是现有的上料系统大多采用半自动化操作,不仅降低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人员成本,提高综合成本,降低经济效率,不利于长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包括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振动盘给料机构,多个所述振动盘给料机构连接第一蜘蛛机械手,所述第一蜘蛛机械手连接定位传送带,所述定位传送带固定于第一固定架内部,所述定位传送带末端两侧连接分距旋转机构,所述定位传送带末端连接第二蜘蛛机械手,所述第二蜘蛛机械手连接摆刷线体;
所述振动盘给料机构包括上料框,所述上料框底部连接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连接振动盘给料装配,所述振动盘给料装配包括振动盘和给料器,所述振动盘侧边上连接有与之呈65°-75°的给料器,所述振动盘底部通过驱动轴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给料器通过加强筋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给料器通过机械抓手连接上料末端定位同步带线体,所述机械抓手另一端固定于底座上;
所述分距旋转机构包括滑座,所述滑座两侧设有多个线性滑块,多个所述线性滑块上连接有底框,所述底框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底框底部设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气缸接头连接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两侧通过滑行导杆连接于线性滑块,所述线性滑块固定于导杆侧板内侧,所述导杆侧板通过电缸法兰固定于底框上,所述气缸一端连接丝杆的一端,所述丝杆另一端连接大轴承,所述大轴承固定于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内部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定位轴头,所述定位轴头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两端通过支撑轴固定。
优选的,所述给料器包括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上设有导杆座,所述导杆座上设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连接引导棒,所述引导棒通过固定扣连接与之相平行的支撑板上的导杆调整块,所述导杆调整块连接吊装座,所述吊装座连接感应开关支架,所述支撑板略低的一端连接固定于气缸座上的小气缸,所述小气缸连接压块,所述压块连接挡片,所述引导棒末端连接机械抓手,所述机械抓手另一端连接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两个单轴机扳手,两个所述单轴机扳手穿过导杆侧板连接第一导杆侧板,所述第一导杆侧板连接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拉头,所述拉头连接两组滑动板,两组所述滑动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动板底部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动板上设有电子元器件,两组所述滑动板背部连接有多个小径滚珠轴承,多个所述小径滚珠轴承连接两组滑动板之间的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和小径滚珠轴承位于滑槽中,两组所述滑动板的其中一组上连接有梯形丝杆,所述滑动板顶端通过小轴承设有轴头。
优选的,机械抓手包括立板,所述立板上设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一侧通过撞块连接摆臂,所述摆臂和第一气缸之间通过第一气缸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另一端固定在气缸尾座上,所述摆臂通过轴承连接缓冲座另一侧的轴衬,所述轴衬外侧设有套环,所述轴承连接转角座,所述转角座连接缓冲块座,所述缓冲块座上固定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连接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固定于滑轨座上,所述滑轨座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滑轨座顶部连接推行气缸固定座,所述推行气缸固定座上设有推行气缸,所述推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接头连接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底部通过固定块固定于小滑块上,所述小滑块与推行气缸固定座上的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三气缸另一端连接夹爪。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脚撑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设有脚撑,通过脚撑调整块固定,所述固定架中间设有立板,所述立板底部通过固定杆连接固定架,所述隔板上设有电磁阀底座,所述电磁阀底座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固定架上的电器安装板,所述固定架顶部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桌面平台,所述桌面平台侧边上设有触摸屏板。
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水平面呈60°的输送架,所述输送架内设有上料皮带,所述上料皮带与输送架两侧的滚轮相匹配,所述滚轮连接上料皮带输送机,所述输送架顶部连接与之呈45°的下料仓,所述下料仓底部连接振动盘。
优选的,多个所述小径滚珠轴承两两之间采用第二连杆连接,所述小径滚珠轴承和直线轴承之间采用第一连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降低成本,结构稳定牢固,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2、采用振动盘给料机构有效实现工件的上料、整理排序,并通过机械手自动摆放至生产线上,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缩短给料时间,通过底座和支撑架提高稳定性,同时加强结构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相匹配的上料皮带和滚轮进行循环反复运动,在上料皮带输送机的作用下均匀运转,提高稳定效果,通过防护栏的使用加强安全性能;
3、采用分距旋转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滑动进行调节滑动板之间的间距,缩短调节时间,扩大使用范围,在电子元器件的作用下,促使滑动板之间同时滑动,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确保结构的稳定和牢固,自动化程度高,配合定位轴头降低误差,通过单轴机扳手的紧急制动功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各部件之间连接紧密,稳定性和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振动盘给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给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分距旋转机构的正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分距旋转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分距旋转机构的俯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分距旋转机构的侧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机械手的正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机械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包括第一固定架1,所述第一固定架1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振动盘给料机构2,多个所述振动盘给料机构2连接第一蜘蛛机械手3,所述第一蜘蛛机械手3连接定位传送带4,所述定位传送带4固定于第一固定架1内部,所述定位传送带4末端两侧连接分距旋转机构5,所述定位传送带4末端连接第二蜘蛛机械手6,所述第二蜘蛛机械手6连接摆刷线体7。
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盘给料机构2包括上料框21,所述上料框21底部连接上料装置22,所述上料装置22连接振动盘给料装配23,所述振动盘给料装配23包括振动盘231和给料器232,所述振动盘231侧边上连接有与之呈65°-75°的给料器232,所述振动盘231底部通过驱动轴24固定于底座25上,所述给料器232通过加强筋233固定于底座25上,所述给料器232通过机械抓手26连接上料末端定位同步带线体27,所述机械抓手26另一端固定于底座25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装置22包括支撑架221,所述支撑架221上设有与水平面呈60°的输送架222,所述输送架222内设有上料皮带223,所述上料皮带223与输送架222两侧的滚轮224相匹配,所述滚轮224连接上料皮带输送机225,所述输送架222顶部连接与之呈45°的下料仓226,所述下料仓226底部连接振动盘231。
本实施例中,所述给料器232包括两根立柱235,两根所述立柱235上设有导杆座236,所述导杆座236上设有引导杆237,所述引导杆237连接引导棒238,所述引导棒238通过固定扣239连接与之相平行的支撑板240上的导杆调整块241,所述导杆调整块241连接吊装座242,所述吊装座242连接感应开关支架243,所述支撑板240略低的一端连接固定于气缸座244上的小气缸245,所述小气缸245连接压块246,所述压块246连接挡片247,所述引导棒238末端连接机械抓手26,所述机械抓手26另一端连接电磁阀258。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5包括脚撑251和固定架252,所述固定架252底部设有脚撑251,通过脚撑调整块254固定,所述固定架252中间设有立板31,所述立板31底部通过固定杆257连接固定架252,所述立板31上设有电磁阀底座257,所述电磁阀底座257连接电磁阀258,所述电磁阀258连接固定架252上的电器安装板259,所述固定架252顶部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桌面平台256,所述桌面平台256侧边上设有触摸屏板253。
本实施例中,机械抓手26包括立板31,所述立板31上设有缓冲座32,所述缓冲座32一侧通过撞块33连接摆臂34,所述摆臂34和第一气缸35之间通过第一气缸接头36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5另一端固定在气缸尾座37上,所述摆臂34通过轴承连接缓冲座32另一侧的轴衬39,所述轴衬39外侧设有套环40,所述轴承连接转角座41,所述转角座41连接缓冲块座42,所述缓冲块座42上固定有缓冲器43,所述缓冲器43连接第二气缸44,所述第二气缸44连接滑动座45,所述滑动座45固定于滑轨座46上,所述滑轨座46上设有第一滑块47,所述滑轨座46顶部连接推行气缸固定座48,所述推行气缸固定座48上设有推行气缸49,所述推行气缸49通过第二气缸接头491连接第三气缸492,所述第三气缸492底部通过固定块493固定于小滑块494上,所述小滑块494与推行气缸固定座48上的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三气缸492另一端连接夹爪495。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距旋转机构5包括滑座51,所述滑座51两侧设有多个线性滑块52,多个所述线性滑块52上连接有底框53,所述底框53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底框53底部设有气缸54,所述气缸54通过气缸接头55连接旋转装置56,所述旋转装置56两侧通过滑行导杆57连接于线性滑块52,所述线性滑块52固定于导杆侧板59内侧,所述导杆侧板59通过电缸法兰60固定于底框53上,所述气缸54一端连接丝杆61的一端,所述丝杆61另一端连接大轴承62,所述大轴承62固定于轴承座63上,所述轴承座63上设有电机座64,所述电机座64内部设有伺服电机65,所述伺服电机65连接定位轴头66,所述定位轴头66连接联轴器67,所述联轴器67两端通过支撑轴58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装置56包括两个单轴机扳手561,两个所述单轴机扳手561穿过导杆侧板59连接第一导杆侧板563,所述第一导杆侧板563连接推杆564,所述推杆564连接拉头565,所述拉头565连接两组滑动板566,两组所述滑动板566通过连接板567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动板566底部固定有滑块575,所述滑动板566上设有电子元器件568,两组所述滑动板566背部连接有多个小径滚珠轴承569,多个所述小径滚珠轴承569连接两组滑动板566之间的直线轴承570,所述直线轴承570和小径滚珠轴承569位于滑槽571中,两组所述滑动板566的其中一组上连接有梯形丝杆572,所述滑动板566顶端通过小轴承573设有轴头574,多个所述小径滚珠轴承569两两之间采用第二连杆576连接,所述小径滚珠轴承569和直线轴承570之间采用第一连杆562连接。
工作原理:分别将柱状工件倒入相应的振动盘给料机构的上料框中,从其底部出口将柱状工件均匀放置在上料皮带上,在上料皮带输送机的作用下,促使滚轮均匀转动,从而带动皮带进行均匀移动,并将柱状工件从上料架底部运输至顶部,进入下料仓中,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各自对应的振动盘中,在驱动轴的转动下,促使振动盘进行旋转振动出料,使其物料移动至给料器上,经过整理出料后,通过机械手摆放至上料末端定位同步带线体末端,输送至下一个工位,柱状工件达到上料末端定位同步带线体末端后,由第一蜘蛛机械手夹转移抓取至定位传送带上,按照配个要求一次抓取数量摆放至定位传送带上,定位传送带上的柱状工件输送至抓取位时,通过分距旋转机构将柱状工件变成最终包装塑料壳对应的状态样式,等待第二蜘蛛机械手抓取至摆刷塑料壳内进入下一道包装工序。该设备可用于:牙刷、笔、勺子、筷子等柱状工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包括第一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1)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振动盘给料机构(2),多个所述振动盘给料机构(2)连接第一蜘蛛机械手(3),所述第一蜘蛛机械手(3)连接定位传送带(4),所述定位传送带(4)固定于第一固定架(1)内部,所述定位传送带(4)末端两侧连接分距旋转机构(5),所述定位传送带(4)末端连接第二蜘蛛机械手(6),所述第二蜘蛛机械手(6)连接摆刷线体(7);
所述振动盘给料机构(2)包括上料框(21),所述上料框(21)底部连接上料装置(22),所述上料装置(22)连接振动盘给料装配(23),所述振动盘给料装配(23)包括振动盘(231)和给料器(232),所述振动盘(231)侧边上连接有与之呈65°-75°的给料器(232),所述振动盘(231)底部通过驱动轴(24)固定于底座(25)上,所述给料器(232)通过加强筋(233)固定于底座(25)上,所述给料器(232)通过机械抓手(26)连接上料末端定位同步带线体(27),所述机械抓手(26)另一端固定于底座(25)上;
所述分距旋转机构(5)包括滑座(51),所述滑座(51)两侧设有多个线性滑块(52),多个所述线性滑块(52)上连接有底框(53),所述底框(53)中间设有凹槽,所述底框(53)底部设有气缸(54),所述气缸(54)通过气缸接头(55)连接旋转装置(56),所述旋转装置(56)两侧通过滑行导杆(57)连接于线性滑块(52),所述线性滑块(52)固定于导杆侧板(59)内侧,所述导杆侧板(59)通过电缸法兰(60)固定于底框(53)上,所述气缸(54)一端连接丝杆(61)的一端,所述丝杆(61)另一端连接大轴承(62),所述大轴承(62)固定于轴承座(63)上,所述轴承座(63)上设有电机座(64),所述电机座(64)内部设有伺服电机(65),所述伺服电机(65)连接定位轴头(66),所述定位轴头(66)连接联轴器(67),所述联轴器(67)两端通过支撑轴(58)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器(232)包括两根加强筋(233),两根所述加强筋(233)上设有导杆座(236),所述导杆座(236)上设有引导杆(237),所述引导杆(237)连接引导棒(238),所述引导棒(238)通过固定扣(239)连接与之相平行的支撑板(240)上的导杆调整块(241),所述导杆调整块(241)连接吊装座(242),所述吊装座(242)连接感应开关支架(243),所述支撑板(240)略低的一端连接固定于气缸座(244)上的小气缸(245),所述小气缸(245)连接压块(246),所述压块(246)连接挡片(247),所述引导棒(238)末端连接机械抓手(26),所述机械抓手(26)另一端连接电磁阀(2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56)包括两个单轴机扳手(561),两个所述单轴机扳手(561)穿过导杆侧板(59)连接第一导杆侧板(563),所述第一导杆侧板(563)连接推杆(564),所述推杆(564)连接拉头(565),所述拉头(565)连接两组滑动板(566),两组所述滑动板(566)通过连接板(567)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滑动板(566)底部固定有滑块(575),所述滑动板(566)上设有电子元器件(568),两组所述滑动板(566)背部连接有多个小径滚珠轴承(569),多个所述小径滚珠轴承(569)连接两组滑动板(566)之间的直线轴承(570),所述直线轴承(570)和小径滚珠轴承(569)位于滑槽(571)中,两组所述滑动板(566)的其中一组上连接有梯形丝杆(572),所述滑动板(566)顶端通过小轴承(573)设有轴头(5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械抓手(26)包括立板(31),所述立板(31)上设有缓冲座(32),所述缓冲座(32)一侧通过撞块(33)连接摆臂(34),所述摆臂(34)和第一气缸(35)之间通过第一气缸接头(36)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5)另一端固定在气缸尾座(37)上,所述摆臂(34)通过轴承连接缓冲座(32)另一侧的轴衬(39),所述轴衬(39)外侧设有套环(40),所述轴承连接转角座(41),所述转角座(41)连接缓冲块座(42),所述缓冲块座(42)上固定有缓冲器(43),所述缓冲器(43)连接第二气缸(44),所述第二气缸(44)连接滑动座(45),所述滑动座(45)固定于滑轨座(46)上,所述滑轨座(46)上设有第一滑块(47),所述滑轨座(46)顶部连接推行气缸固定座(48),所述推行气缸固定座(48)上设有推行气缸(49),所述推行气缸(49)通过第二气缸接头(491)连接第三气缸(492),所述第三气缸(492)底部通过固定块(493)固定于小滑块(494)上,所述小滑块(494)与推行气缸固定座(48)上的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三气缸(492)另一端连接夹爪(4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5)包括脚撑(251)和固定架(252),所述固定架(252)底部设有脚撑(251),通过脚撑调整块(254)固定,所述固定架(252)中间设有立板(31),所述立板(31)底部通过固定杆(255)连接固定架(252),所述立板(31)上设有电磁阀底座(257),所述电磁阀底座(257)连接电磁阀(258),所述电磁阀(258)连接固定架(252)上的电器安装板(259),所述固定架(252)顶部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桌面平台(256),所述桌面平台(256)侧边上设有触摸屏板(2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22)包括支撑架(221),所述支撑架(221)上设有与水平面呈60°的输送架(222),所述输送架(222)内设有上料皮带(223),所述上料皮带(223)与输送架(222)两侧的滚轮(224)相匹配,所述滚轮(224)连接上料皮带输送机(225),所述输送架(222)顶部连接与之呈45°的下料仓(226),所述下料仓(226)底部连接振动盘(23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件快速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小径滚珠轴承(569)两两之间采用第二连杆(576)连接,所述小径滚珠轴承(569)和直线轴承(570)之间采用第一连杆(562)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