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
背景技术:
家用空气加湿器是能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家用电器,多用于居室或小型办公室,使人们在湿度适宜的空气环境中生活或工作,避免出现空气干燥引发的各种身体不适状况。
现有的加湿器具有多种类型,例如超声波雾化加湿器,电热加湿器,虽然各类加湿器最终目的都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但是各类加湿器存在不同缺陷,部分加湿器在单位体积上的加湿速率不高,有的加湿器在水分气化时消耗电能较高,有的加湿器单位功耗能够产生的加湿量受到限制;例如电热加湿器的安全性能相对较低,超声波雾化加湿器由于雾化过程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采用成本较高的纯净水进行加湿,导致市场使用率并不理想;最适用市场的是叶轮旋转式自然蒸发型加湿器,主要是通过可旋转的蒸发叶轮,利用毛细现象使水分自然蒸发流向外界实现加湿。
现有的蒸发叶轮,其叶片要湿润,蒸发叶轮的径向方向有40%—50%浸没在储水箱的水面以下,叶轮需要在旋转离开水面时,才能表面形成水膜,因此,现有的蒸发叶轮如果要增大加湿效果,通常是在水平方向上增加水箱长度和蒸发叶轮长度。
由于现有的蒸发叶轮,其空气与叶轮接触面积相对较低,导致单位面积的叶轮加湿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蒸发,如何在单位面积中提高换气量是值得研究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以期望解决现有的蒸发叶轮,其空气与叶轮接触面积相对较低,导致单位面积的叶轮加湿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包括蒸发盘,上述蒸发盘包括多个第一蒸发叶与第二蒸发叶,上述第一蒸发叶与第二蒸发叶分别交错叠装,上述第一蒸发叶上设有第一通孔,上述第二蒸发叶上设有第二通孔,上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交错,且第一蒸发叶与第二蒸发叶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蒸发叶由中部向边缘逐渐倾斜,上述第一通孔靠近于第一蒸发叶边缘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第一蒸发叶中部设有盲孔,上述第一通孔为条形孔,上述条形孔中的中心线与第一蒸发叶径向线重合。
作为优选,上述第二蒸发叶由边缘向中部向逐渐凹陷,上述第二通孔分布于第二蒸发叶中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第二蒸发叶中部还设有第三通孔,上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上述第二通孔分布在第三通孔四周。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蒸发叶与第二蒸发叶边缘均设有密封环,上述密封环之间相互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在竖直方向上叠装第一蒸发叶与第二蒸发叶,使气体自下往上穿过若干第一蒸发叶与第二蒸发叶,使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与叶轮进行多次接触,进而提高空气与水膜的接触面积,优化水洗空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蒸发叶由中部向边缘逐渐倾斜,使水流能够由第一蒸发叶中部向第一通孔流动,提高水流的可流动性;通过条形孔与第一蒸发叶径向线重合,易于在放置堵塞的情况下形成水膜,利于提高加湿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蒸发叶的凹陷便于第二蒸发叶将水流汇集在第二通孔,通过设置第三通孔保证气体流量与液体流量分配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环,使边缘气流相对密封,利于气流通过第一蒸发叶的第一通孔与第二蒸发叶的第二通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第一蒸发叶与第二蒸发叶的叠装示意图。
图3为图1第一蒸发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第二蒸发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流通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第三通孔、101-盲孔、102-进风口、202-第二蒸发叶、205-第一蒸发叶、a-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包括蒸发盘,上述蒸发盘包括多个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上述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分别交错叠装,其中,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直径尺寸相同,其堆叠方式为在竖直方向上堆叠,能够在场地尺寸受限的环境下,仅通过叠加的方式增加设备的高度,从而使蒸发盘的加湿面积增大,加湿效率提高。
上述第一蒸发叶205上设有第一通孔1,上述第二蒸发叶202上设有第二通孔2,上述第一通孔1与第二通孔2相互交错,且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之间具有间隙;通过第一通孔1与第二孔2保持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的连通。
参考图2所示,叠装时,第一蒸发叶205下端设置第二蒸发叶202,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边沿相互并拢,其第一蒸发叶205叶面与第二蒸发叶202的叶面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用于液体流动和气体流动。
具体的,第一通孔1与第二通孔1的交错设置,当气体或液体在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之间流动时,气体位于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之间的间隙上方流动,液体位于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之间的间隙下方流动,空气流的下端与液体流的上端形成接触,而这种流动方式,增加了空气与气体的接触面积,使内部流动阻力系数和流量分配均匀性达到良好状态。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第一蒸发叶205由中部向边缘逐渐倾斜,上述第一通孔1靠近于第一蒸发叶205边缘处。
众所周知,倾角的增加需要经过考量,如果倾斜的角度过大,水流过大,可能堵塞第一通孔1中的空气的流动,可能导致蒸发效率出现降低的情况。
当倾斜角低于45度时,水流流速较稳定,空气由第一蒸发叶205背面上升,其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在第一通孔1中,空气与水能够起到强制对流的作用,对流的作用避免了堵塞的影响。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蒸发叶205中部设有盲孔101,上述第一通孔1为条形孔,上述条形孔中的中心线与第一蒸发叶205径向线重合。
通过盲孔便于第一蒸发叶205中部形成水膜,进而提高加湿效果,使上升空气携带的水分进一步的提高。
其条形孔中的中心线重合与第一蒸发叶205径向线,其水流沿着第一蒸发叶205径向线向边沿处流动,因此水流覆盖条形孔时,属于一端至另一段逐渐覆盖,该方式利于空气交换,保证了气体和水的相互流动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第二蒸发叶202由边缘向中部向逐渐凹陷,上述第二通孔2分布于第二蒸发叶202中部。
其中,第二蒸发叶202中部的第二通孔2呈条形孔,第二通孔2环绕在第二蒸发叶202的圆形四周,用于由第二通孔2排除第二蒸发叶202上的水流。
进一步的,上述第二蒸发叶202中部还设有第三通孔3,上述第三通孔3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2,上述第二通孔2分布在第三通孔3四周;由于气液两相流的流速和体积分数对流量分配的均匀性影响很大,由于第一通孔1分布在第一蒸发叶205边缘附近,第一通孔1的数量大于第二通孔2,其第二蒸发叶202上的第二通孔2与第三通孔3其流通量之和等于第一蒸发叶205的第一通孔1流通量。
其中,水和空气在第二蒸发叶202中流动时,水和空气分层流动,水处于下方,空气处于上方,水的流量分配最均匀,当水量增加,其水流量易导致第二蒸发叶202内出现环流,使空气的流量分配均匀性降低,通过第三通孔3改变通道的入口面积可以调节流量分配的均匀度,由第三通孔3增加入口截面积,有利于水/气的流量分配均匀化,能够直观的表现为单位加湿量的提升。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边缘均设有密封环,上述密封环之间相互接触;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均安装在壳体a中,其壳体a的侧壁设有进气口102,用于由空气经过进气口102进入壳体a,经过蒸发盘后从上端排出壳体a。
其中,第一蒸发叶205上端与第二蒸发叶202下端的间隙,其空间量由两端向中部逐渐减小,并逐渐由第二通孔2和第二通孔3向上输出,其空气在第一蒸发叶205上端与第二蒸发叶202下端的间隙移动时,空气被进行一定程度压缩,通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其空气的流速明显增加,与第二通孔2和第二通孔3上形成的水膜接触后,且不会堵塞;其中,第一蒸发叶205下端与第二蒸发叶202上端的间隙,其空间量由中部向两端逐渐间小,并逐渐挤压至第一通孔1;其空气在第一蒸发叶205下端与第二蒸发叶202上端的间隙中移动时,空气也被进行一定程度压缩,通风量不变的情况下,空气由中部向第一通孔1逐渐加速,并与第一通孔1接触,由于第一通孔1分布在第一蒸发叶205边缘附近;由此,空气在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当中进行多次水洗,空气中的湿气含量更高,且气体流动顺畅,噪音较小。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1.一种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包括蒸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盘包括多个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所述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分别交错叠装,所述第一蒸发叶(205)上设有第一通孔(1),所述第二蒸发叶(202)上设有第二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1)与第二通孔(2)相互交错,且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叶(205)由中部向边缘逐渐倾斜,所述第一通孔(1)靠近于第一蒸发叶(205)边缘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叶(205)中部设有盲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中的中心线与第一蒸发叶(205)径向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叶(202)由边缘向中部逐渐凹陷,所述第二通孔(2)分布于第二蒸发叶(202)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叶(202)中部还设有第三通孔(3),所述第三通孔(3)的孔径大于第二通孔(2),所述第二通孔(2)分布在第三通孔(3)四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加湿器的塔式蒸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叶(205)与第二蒸发叶(202)边缘均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之间相互接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