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垫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13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鞋垫加工生产过程中,待鞋垫在第一输送组件的模具内成型后,还需转移到第二输送组件的工作台上,以随着第二输送组件的输送,可经过各工位进行裁剪等加工。但由于第一输送组件的模具常呈倾斜设置,而第二输送组件的工作台呈水平设置,目前,常通过操作人员手动将鞋垫从第一输送组件的模具移送至第二输送组件的工作台上,从而在量产过程中,常常造成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垫运送装置,其通过采用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转移组件的结合,并通过合理设置转移组件,从而可利用转移组件将鞋垫从第一输送组件的模具移送至工作台上,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鞋垫运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以及转移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链、用于带动第一传送链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依次连接在第一传送链上的若干个模具单元;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承载座、倾斜设置在承载座上的模具;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传送链、用于带动第二传送链运动的第二动力机构、依次连接在第二传送链上并呈水平设置的若干个工作台;所述转移组件用于将鞋垫从模具移送至工作台上,并包括转动轴、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转动轴顶部上的支撑梁、设置在支撑梁上并分置于转动轴中心轴线两侧的两吸取机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分置于转动轴的两侧;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升降座、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上的旋转轴、设置在升降座上并用于带动旋转轴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连接在旋转轴上的真空吸附单元;所述真空吸附单元包括真空吸盘。

    所述转移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转动轴上的第一从动带轮、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带轮、绕设于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的第一同步带。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设置在支撑梁上,且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座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旋转轴上的第二从动带轮、机体固定在升降座上的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带轮、绕设于第二主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上的第二同步带。

    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链轮、用于带动第一主动链轮转动的第三电机、第一支撑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传送链绕设于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上。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内轨道、位于第一内轨道外侧的第一外轨道;所述第一内轨道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承载座的其中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一内滚轮,所述第一外轨道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承载座的另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一外滚轮。

    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主动链轮、用于带动第二主动链轮转动的第四电机、第二支撑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传送链绕设于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上。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二内轨道、位于第二内轨道外侧的第二外轨道;所述第二内轨道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工作台的其中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二内滚轮,所述第二外轨道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工作台的另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二外滚轮。

    所述真空吸盘与外界的抽真空装置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鞋垫运送装置,其通过采用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转移组件的结合,并通过合理设置转移组件,从而可利用转移组件将鞋垫从第一输送组件的模具移送至工作台上,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可提高效率;而且,通过合理设置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还可使得模具、工作台的移动更为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转移组件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输送组件;11、第一传送链;12、第一主动链轮;13、第三电机;14、第一从动链轮;15、第一内轨道;16、第一外轨道;17、第一内滚轮;18、第一外滚轮;20、第二输送组件;21、第二传送链;22、第二主动链轮;23、第四电机;24、第二从动链轮;25、第二内轨道;26、第二外轨道;27、第二内滚轮;28、第二外滚轮;30、转移组件;31、转动轴;32、支撑梁;33、底座;40、模具单元;41、承载座;42、模具;50、工作台;60、第一旋转驱动机构;61、第一从动带轮;62、第一电机;63、第一主动带轮;64、第一同步带;70、吸取机构;71、升降座;72、升降驱动机构;73、旋转轴;80、第二旋转驱动机构;81、第二从动带轮;83、第二电机;84、第二主动带轮;85、第二同步带;90、真空吸附单元;91、真空吸盘;92、主安装架;93、左盘支架;94、右盘支架;95、第一螺栓;96、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鞋垫运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10、第二输送组件20、以及转移组件30;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0包括第一传送链11、用于带动第一传送链11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依次连接在第一传送链11上的若干个模具单元40;所述模具单元40包括承载座41、倾斜设置在承载座41上的模具42;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0包括第二传送链21、用于带动第二传送链21运动的第二动力机构、依次连接在第二传送链21上并呈水平设置的若干个工作台50;所述转移组件30用于将鞋垫从模具42移送至工作台50上,并包括转动轴31、用于带动转动轴31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60、设置在转动轴31顶部上的支撑梁32、设置在支撑梁32上并分置于转动轴31中心轴线两侧的两吸取机构70;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0、第二输送组件20分置于转动轴31的两侧;所述吸取机构70包括升降座71、用于驱动升降座71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72、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71上的旋转轴73、设置在升降座71上并用于带动旋转轴73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80、连接在旋转轴73上的真空吸附单元90;所述真空吸附单元90包括真空吸盘91。

    在使用时,第一动力机构工作,可带动第一传送链11运动,而各模具单元40随着第一传送链11移动以经过各工位,而在模具42内成型的鞋垫可通过转移组件30移送至第二输送组件20的工作台50上,并经第二动力机构工作,可带动第二传送链21运动,以带动工作台50移动。而在转移组件30工作时,可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机构60带动转动轴31转动,以使得其中一吸取机构70可正对于第一输送组件10,且该其中一吸取机构70定义为第一吸取机构,另一吸取机构70正对于第二输送组件20,且另一吸取机构70定义为第二吸取机构,而此时,所述第一吸取机构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80带动真空吸附单元90转动至倾斜状态,然后通过升降驱动机构72驱动升降座71下降,以带动真空吸附单元90下移吸取鞋垫,然后再通过升降驱动机构72驱动升降座71上升,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吸取机构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80带动真空吸附单元90转动至水平状态,然后通过升降驱动机构72驱动升降座71下降,以将吸附于真空吸附单元90的鞋垫释放于工作台50上,之后,再通过升降驱动机构72驱动升降座71上升,然后再通过第一旋转驱动机构60带动转动轴31转动,以使第一吸取机构正对于第二输送组件20,第二吸取机构正对于第一输送组件10,从而可利用第一吸取机构将其吸附的鞋垫释放于第二输送组件20的工作台50上,并利用第二吸取机构从第一输送组件10上吸取鞋垫,从而以此上述方式,不断循环工作。

    所述转移组件30还包括底座33,所述转动轴31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33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60包括固定在转动轴31上的第一从动带轮61、第一电机62、固定在第一电机62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带轮63、绕设于第一主动带轮63和第一从动带轮61上的第一同步带64。在使用时,第一电机62工作,可带动第一主动带轮63转动,从而通过第一同步带64可带动第一从动带轮61转动,以带动转动轴31转动。当然,为了带动转动轴31转动,除此之外,还可将转移组件30采用其他结构,但将第一旋转驱动机构60采用第一从动带轮61、第一电机62、第一主动带轮63、第一同步带64的结合设计,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方案,可方便于安装。

    所述升降驱动机构72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设置在支撑梁32上,且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座71连接。而在使用时,通过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以带动升降座71升降。而通过将升降驱动机构72采用气缸,节省装配时间,降低装配成本。

    优选的,所述吸取机构70还包括设置在升降座71上并分置于气缸两侧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均呈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梁32上设置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设于第一穿孔,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设于第二穿孔内,而通过利用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与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的配合,可使得升降座71的升降更为顺畅。

    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80包括固定在旋转轴73上的第二从动带轮81、机体固定在升降座71上的第二电机83、固定在第二电机83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带轮84、绕设于第二主动带轮84和第二从动带轮81上的第二同步带85。而在使用时,第二电机83工作,带动第二主动带轮84转动,以通过第二同步带85带动第二从动带轮81连同旋转轴73转动。而通过将第二旋转驱动机构80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合理排布旋转轴73、第二电机83的位置,可充分利用升降座71的空间。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62、第二电机83均采用步进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链轮12、用于带动第一主动链轮12转动的第三电机13、第一支撑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从动链轮14;所述第一传送链11绕设于第一主动链轮12和第一从动链轮14上。在使用时,第三电机13工作,可带动第一主动链轮12转动,从而可带动第一传送链11运动。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单元40的承载座41的中部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一传送链11上。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10还包括第一内轨道15、位于第一内轨道15外侧的第一外轨道16;所述第一内轨道15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承载座41的其中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一内滚轮17,所述第一外轨道16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承载座41的另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一外滚轮18。而在使用时,模具单元40的承载座41随着第一传送链11移动,并与第一内滚轮17、第一外滚轮18滚动配合,从而通过第一内滚轮17、第一外滚轮18可提高对承载座41的支撑作用,并使得承载座41的移动更为平稳、顺畅,并可减少摩擦。

    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主动链轮22、用于带动第二主动链轮22转动的第四电机23、第二支撑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从动链轮24;所述第二传送链21绕设于第二主动链轮22和第二从动链轮24上。在使用时,第四电机23工作,可带动第二主动链轮22转动,以通过第二主动链轮22带动第二传送链21运动。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50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螺钉连接在第二传送链21上。

    所述第二输送组件20还包括第二内轨道25、位于第二内轨道25外侧的第二外轨道26;所述第二内轨道25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工作台50的其中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二内滚轮27,所述第二外轨道26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工作台50的另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二外滚轮28。而在使用时,工作台50随着第二传送链21移动,并与第二内滚轮27、第二外滚轮28滚动配合,从而通过第二内滚轮27、第二外滚轮28可提高对工作台50的支撑作用,并使得工作台50的移动更为平稳、顺畅。

    具体的,所述真空吸盘91与外界的抽真空装置连接。其中,所述抽真空装置可为真空泵等。

    真空吸附单元90还包括连接在转动轴31上的主安装架92、固定在主安装架92上的左盘支架93和右盘支架94,所述左盘支架93、右盘支架94上均固定有若干个真空吸盘91,而所述左盘支架93通过第一螺栓95固定在主安装架92上,右盘支架94通过第二螺栓96固定在主安装架92上,所述主安装架92上设置有沿转动轴31轴向延伸的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所述左盘支架93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右盘支架94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栓95穿设于第一调节槽内,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栓96穿设于第二调节槽内,并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依据模具42而调节左盘支架93、右盘支架94的位置,方便于灵活使用。

    而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31上连接有两个真空吸附单元90,从而可提高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鞋垫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以及转移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链、用于带动第一传送链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依次连接在第一传送链上的若干个模具单元;所述模具单元包括承载座、倾斜设置在承载座上的模具;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传送链、用于带动第二传送链运动的第二动力机构、依次连接在第二传送链上并呈水平设置的若干个工作台;所述转移组件用于将鞋垫从模具移送至工作台上,并包括转动轴、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转动轴顶部上的支撑梁、设置在支撑梁上并分置于转动轴中心轴线两侧的两吸取机构;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分置于转动轴的两侧;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升降座、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上的旋转轴、设置在升降座上并用于带动旋转轴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连接在旋转轴上的真空吸附单元;所述真空吸附单元包括真空吸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还包括底座,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转动轴上的第一从动带轮、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带轮、绕设于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上的第一同步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设置在支撑梁上,且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旋转轴上的第二从动带轮、机体固定在升降座上的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带轮、绕设于第二主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上的第二同步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链轮、用于带动第一主动链轮转动的第三电机、第一支撑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传送链绕设于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垫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一内轨道、位于第一内轨道外侧的第一外轨道;所述第一内轨道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承载座的其中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一内滚轮,所述第一外轨道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承载座的另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一外滚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主动链轮、用于带动第二主动链轮转动的第四电机、第二支撑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第二传送链绕设于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垫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二内轨道、位于第二内轨道外侧的第二外轨道;所述第二内轨道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工作台的其中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二内滚轮,所述第二外轨道上沿着其延伸方向依次枢接有多个用于与工作台的另一端滚动配合的第二外滚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垫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与外界的抽真空装置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垫运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第二输送组件、以及转移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链、用于带动第一传送链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若干个模具单元;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传送链、用于带动第二传送链运动的第二动力机构、工作台;所述转移组件包括转动轴、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转动轴顶部上的支撑梁、两吸取机构;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升降座、用于驱动升降座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可转动地安装在升降座上的旋转轴、第二旋转驱动机构、连接在旋转轴上的真空吸附单元。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转移组件将鞋垫从第一输送组件的模具移送至工作台上,从而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可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夏海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绿德聚氨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0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