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12  79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室内的空气湿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湿器是用于改善室内空气湿度的一种家用设备,其中离心加湿器国内最新一代的空气加湿设备,且为了适应人们的需求有了悬挂式离心加湿器,但是,现有的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存在一些缺陷。

    现有技术的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只能悬挂使用,若遇到没有挂钩的情况需要使用时,就会比较麻烦;2、现有的悬挂式离心加湿器的通孔开设在壳体内部,在向外喷发的过程中,会发生凝聚现象,水会流至壳体内部,还需要增设一个接水槽,结构较为复杂,且不便对其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具有在无法悬挂式也可便于使用,可多角度喷发且壳体无需设置接水槽结构更加简单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底座的上方且位于第二凹槽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与连接柱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且与内螺纹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靠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发生器,且水箱的靠上方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靠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远离环形凹槽一侧的圆弧形侧壁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离心风机的左侧设置有雾气输出管,所述雾气输出管穿过壳体和环形凹槽与环形管道相连通,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悬挂支撑杆,所述悬挂支撑杆远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吊环。

    优选的,所述壳体和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塞。

    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和超声波雾化发生器均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相应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超声波雾化发生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为圆弧形结构设置,且弧度与对应壳体位置处的弧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垫片,所述固定垫片的材质为硅胶材质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底座,连接柱、内螺纹、外螺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实现了该装置在无法悬挂时也可便于放置以便正常使用的功能,并且在悬挂使用时,为了减轻吊环以及悬挂支撑杆的负重,可以在内螺纹和外螺纹的作用下,将底座以及连接柱拆下,进而便于悬挂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形凹槽、雾气输出管、环形管道和若干个通孔,实现了可以多角度喷射的功能,且凝聚的水滴不会流至壳体内部,进而无需设置接水槽,简化了壳体的结构,减少了使用者的麻烦,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水箱;3、第一凹槽;4、外螺纹;5、连接柱;6、第二凹槽;7、内螺纹;8、底座;9、超声波雾化发生器;10、离心风机;11、雾气输出管;12、悬挂支撑杆;13、吊环;14、环形管道;15、通孔;16、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8,底座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6,底座8的上方且位于第二凹槽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柱5,壳体1的内部且与连接柱5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3,第一凹槽3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7,连接柱5的外侧壁且与内螺纹7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4,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箱2,水箱2的靠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且水箱2的靠上方设置有离心风机10,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靠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16,环形凹槽16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管道14,环形管道14远离环形凹槽16一侧的圆弧形侧壁内部设置有通孔15,离心风机10的左侧设置有雾气输出管11,雾气输出管11穿过壳体1和环形凹槽16与环形管道14相连通,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悬挂支撑杆12,悬挂支撑杆12远离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吊环13。

    为了便于向水箱2内加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壳体1和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塞。

    为了离心风机10和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可以稳定以便更好的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离心风机10和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均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相应位置处。

    为了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雾气温度的需求,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片。

    为了在无法悬挂使用时该装置可以稳定以便更好的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凹槽6为圆弧形结构设置,且弧度与对应壳体1位置处的弧度相同。

    为了使环形管道14保持稳定以便更好的工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环形凹槽16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垫片,固定垫片的材质为硅胶材质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工作原理为:将试液雾化,其是原子化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测定的精密度和化学干扰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要求雾化器喷雾稳定、雾滴细小、均匀和雾化效率高,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jsm110t45-5da。

    本实用新型中离心风机10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其工作原理为: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本实施例选用的型号为q6rsl2i。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若有挂钩时,在内螺纹7和外螺纹4的作用下,可以将底座8和连接柱5从第一凹槽3内取出,再将吊环13挂至挂钩上,在悬挂支撑杆12的作用下,整个装置可以稳定工作,若无挂钩时,只需将该装置连同底座8一起放至地面或者桌面,在底座8的支撑作用下,整个装置可以稳定工作,此时,打开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和离心风机10的开关,若使用者对温度有要求,也可同时打开加热片的开关使加热片对水箱2内的水加热,在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的作用下,水被雾化,在离心风机10的作用下,雾气通过雾气输入管通过离心风机10再进入雾气输出管11,再到达环形管道14内部,雾气不断增多,雾气便会通过通孔15向外散发,从而起到对空气加湿的效果,另外,凝聚的水不会流至壳体1底部,简化了壳体1的结构,减少了使用者的麻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6),所述底座(8)的上方且位于第二凹槽(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柱(5),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与连接柱(5)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3)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7),所述连接柱(5)的外侧壁且与内螺纹(7)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的靠下方设置有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且水箱(2)的靠上方设置有离心风机(10),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靠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环形凹槽(16),所述环形凹槽(16)的内部设置有环形管道(14),所述环形管道(14)远离环形凹槽(16)一侧的圆弧形侧壁内部设置有通孔(15),所述离心风机(10)的左侧设置有雾气输出管(11),所述雾气输出管(11)穿过壳体(1)和环形凹槽(16)与环形管道(14)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悬挂支撑杆(12),所述悬挂支撑杆(12)远离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吊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方设置有橡胶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10)和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均通过固定座固定在相应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雾化发生器(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6)为圆弧形结构设置,且弧度与对应壳体(1)位置处的弧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16)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垫片,所述固定垫片的材质为硅胶材质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离心加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底座的上方且位于第二凹槽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与连接柱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壁且与内螺纹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底座,连接柱、内螺纹、外螺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实现了该装置在无法悬挂时也可便于放置以便正常使用的功能,并且在悬挂使用时,为了减轻吊环以及悬挂支撑杆的负重,可以在内螺纹和外螺纹的作用下,将底座以及连接柱拆下,进而便于悬挂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汉毅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60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