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幼儿载具,尤其涉及幼儿载具用的织带调整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儿童乘坐安全的不断重视,儿童安全座椅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并且,很多地区对于儿童乘坐汽车也设有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其中,现有的儿童安全座椅可通过latch系统固定于汽车座椅上,具体可通过latch系统中的织带将儿童安全座椅装配于汽车座椅上,从而保证安全带的紧固力,有效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而装配时,织带若未拉紧到位则安全带无法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因而,对织带的松紧度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但现有对织带的调整,一般是凭着经验一点点的调节,操作起来并不方便,并且,对于织带是否调整到拉紧位置无法起到明确示意的作用,织带的松紧度无法有效的保证,从而无法确保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的舒适性。
因此,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明确示意织带调整的松紧度的织带调整器来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能够示意织带调整的松紧度的织带调整器,以保障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织带调整器,适用于织带的松紧度的调整,织带调整器包括一基座、一锁定件及一指示件,基座上设有一指示窗及一通槽,锁定件与指示件均可滑动地卡接于通槽中,锁定件于通槽中滑动可夹紧或松开绕接于锁定件与通槽的槽壁之间的织带,而限制或允许织带的松紧度的调整,织带的调整使得指示件于通槽中滑动而可显示于指示窗中,以标示织带是否拉紧。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还包括一弹性件,弹性件设于指示件与基座之间,弹性件恒驱使指示件向着远离指示窗的方向移动。
较佳地,锁定件于通槽内沿基座的纵长方向呈直线地滑动。
较佳地,基座包括一外盖与一后盖,外盖与后盖上下扣接而在二者之间形成一容置腔,外盖与后盖上各设有一通孔且两通孔相贯通而形成通槽,指示窗开设于外盖上且靠近通槽的位置处。
较佳地,外盖具有相对平的顶壁及相对倾斜的侧壁,后盖卡接于由顶壁及侧壁所围出的安置空间内,且后盖与外盖的顶壁呈相平行的设置。
较佳地,锁定件将通槽分割为大小可调的调节槽与固定槽,锁定件与后盖之通孔的前孔壁之间的间隙形成调节槽,锁定件与后盖的后孔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固定槽,调节槽用于织带的穿接,固定槽用于与安全座椅连接的连接带的穿接。
较佳地,织带具有一固接端及一自由端,固接端位于容置腔的外部,自由端由后盖穿入通槽并绕经锁定件后,由锁定件与后盖的前孔壁之间穿出而位于容置腔的外部。
较佳地,指示件具有标示织带拉紧与否的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可选择性地显示于指示窗中。
较佳地,第一指示位置与所述第二指示位置可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指示件上的绿色标识显示于指示窗中时,标示织带处于拉紧的第一指示位置。
较佳地,指示件具有一连接部与一指示部,指示部与连接部分设于锁定件的前后两侧,指示部可显示于指示窗中以标示织带是否拉紧。
较佳地,指示件为一方形边框结构,指示件的前后两边对应形成指示部与连接部,指示件的左右两边可滑动地卡接于通槽内。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还包括一释锁件,所述释锁件可转动地或可移动地安设于基座上并与锁定件固定连接,操作释锁件使其相对基座转动或移动,以驱使锁定件于通槽中滑动。
较佳地,基座具有与指示窗及通槽相连通的一容置腔,释锁件可滑动地卡接于容置腔中并与锁定件固定连接。
较佳地,指示件搭接于释锁件或锁定件上,并可相对释锁件及锁定件滑动。
较佳地,释锁件的一端伸出容置腔而形成一操作部,释锁件的另一端于容置腔中对应通槽的位置处形成间隔且对称的两定位部,锁定件的两端一一对应地卡接于两定位部中。
较佳地,指示件与操作部上对应设有标示织带拉紧与否的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可选择性地显示于指示窗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通过锁定件可滑动地卡接于通槽中,锁定件于通槽中滑动而改变锁定件与通槽的槽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可夹紧或松开绕接于锁定件与基座间的织带,由此则可限制或允许织带的松紧度的调整;结合指示件可滑动的设置,当织带调整时,指示件在织带的调整力的作用下相对指示窗移动而可显示于指示窗中,从而可直观的标示织带是否拉紧。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调整过程中可直观显示织带是否调整至拉紧位置,从而提高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的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隐藏了后盖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的剖视图。
图5为织带绕接于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示件标示织带处于拉紧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指示件标示织带处于未拉紧状态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织带调整器100,适用于对穿置于其上的织带200(见图5)的松紧度的调整,从而可用于儿童安全座椅与汽车座椅之间采用latch固定方式的装配。其中,用于与儿童安全座椅相连接的连接带300穿接于织带调整器100上,用于与汽车座椅连接的织带200可调节的穿置于织带调整器100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织带200绕接于织带调整器100上并具有一固接端201及一自由端202,固接端201位于织带调整器100的外部,用于与汽车后座处的上固定点连接,自由端202绕经织带调整器100并位于织带调整器100的外部。则牵拉自由端202时,使得织带200位于织带调整器100外部的长度发生改变,从而通过织带200的松紧度的调整使得连接带300被拉紧,进而实现儿童安全座椅于汽车座椅上的稳固的装配。具体地,织带200的固接端201设有一连接件2011,织带200通过连接件2011固定于汽车后座处,连接件2011具体为一钩子。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织带调整器100还可用于受益于有序可调的带连接的其他应用,如保护头盔的头带调节、婴儿车及摇篮等幼儿承载装置的安装带的调节。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公开的织带调整器100包括一基座10、一锁定件20及一指示件30,基座10上设有一指示窗10a及一通槽10b,通槽10b具体沿基座10的上下方向贯通基座10。锁定件20可滑动地卡接于通槽10b中,锁定件20于通槽10b中滑动可夹紧或松开绕接于锁定件20与通槽10b的槽壁间的织带200,从而限制或允许织带200的松紧度的调整。指示件30亦可滑动地卡接于通槽10b中,织带200的调整使得指示件30于通槽10b中滑动而可显示于指示窗10a中,以标示织带200是否拉紧。具体地,基座10内具有一容置腔10c,容置腔10c沿基座10的纵长方向布置,指示窗10a及通槽10b均与容置腔10c相连通,通槽10b沿基座11的竖高方向布置,而锁定件20沿容置腔10c的横宽方向卡接于通槽10b中,且可沿基座10的纵长方向于通槽10b内滑动。
继续参考图1至图4,基座10包括一外盖11与一后盖12,后盖12与外盖11上下扣接而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置腔10c,外盖11与后盖12上各设有一通孔且两通孔相贯通而形成通槽10b,指示件30开设于外盖11上并位于靠近指示窗10a的位置处。通孔呈矩形,由两通孔及容置腔10c相贯通而形成的通槽10b为一矩形槽。其中,织带200的固接端201位于容置腔10c的外部,织带200的自由端202由后盖12穿入通槽10b中并绕经锁定件20后,由锁定件20与后盖12的前孔壁121之间穿出而位于容置腔10c的外部。优选地,外盖11上还可设有一导向孔11a,从而对自由端202的穿出方向进行限定。
请参考图5和图8,锁定件20于通槽10b内沿基座10的纵长方向直线滑动,使得绕接于锁定件20上并具有一定宽度的织带200受力更均衡。具体地,外盖11具有相对平的顶壁111及相对倾斜的侧壁112,后盖12卡接于由顶壁111及侧壁112所围出的安置空间内,且后盖12与外盖11的顶壁111呈相平行的设置,从而有效保证锁定件20于通槽10b内呈直线地滑动。其中,锁定件20于通槽10b内滑动时,使得锁定件20与后盖12之通孔的前孔壁121之间的间隙随之变小或变大,从而夹紧或松开绕接于锁定件20与后盖12之间的织带200。优选地,锁定件20与后盖12的前孔壁121上可对应设有齿形结构,从而通过二者间的齿形结构的配合夹紧织带200时,锁止效果更佳。具体地,锁定件20将通槽10b分割为大小可调的调节槽10b1与固定槽10b2,锁定件20与后盖12之通孔的前孔壁121之间的间隙形成调节槽10b1,锁定件20与后盖12的后孔壁122之间的间隙形成固定槽10b2,调节槽10b1用于织带200的穿接,固定槽10b2用于连接带300的穿接。
请参考图4至图8,指示件30具有标示织带200拉紧与否的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可选择性地显示于指示窗10a中。织带200被拉紧时,第一指示位置显示于指示窗10a中,此时锁定件20夹紧织带200,织带200被固定在该拉紧位置;第二指示位置显示于指示窗10a中,标示织带200并未拉紧,可通过锁定件20松开织带200,以便织带200的牵拉调整。优选地,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可通过不同颜色的标识进行标示。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织带200被拉紧的第一指示位置用绿色标识进行标示,对于未拉紧的第二指示位置用红色标识进行标示。
继续参考图4至图8,指示件30具有一连接部31与一指示部32,指示部32与连接部31分别位于锁定件20的相对前侧与相对后侧。连接带300可绕接于位于固定槽10b2中的连接部31上,指示部32可显示于指示窗10a中以标示织带200是否拉紧。其中,指示部32上可设有对应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的红绿两种标识,两标识的大小尺寸与指示窗10a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当然,为了简化结构,也可以是指示部32上只设有标示拉紧状态的绿色标识,而在后盖12上正对指示窗10a的位置处设有标示未拉紧状态的红色标识。还可以是,仅在指示部32上设有标示拉紧状态的绿色标识,无需设置红色标识,只要绿色标识显示于指示窗10a中即表示织带200已拉紧,如未显示则表示未拉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标示拉紧与否的红绿标识也可于指示部32与后盖12上互换设置,即用于标示拉紧的绿色标识设于后盖12上,而标示未拉紧的红色标识设于指示部32上,则指示部32未显露于指示窗10a中方表示织带200已拉紧。
请参阅图1至图8,为了更好的实现锁定件20的滑动,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100还包括一释锁件40,释锁件40可转动或可移动地安设于基座10上,并与锁定件20固定连接,操作释锁件40使其相对基座10移动或转动,以驱使锁定件20于通槽10b中滑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释锁件40可滑动地卡接于由外盖11及后盖12所限定的容置腔10c中,并与锁定件20固定连接,通过按压释锁件40即可驱使锁定件20于通槽10b内滑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与锁定件20相连接的释锁件40也可安设于外盖11的外壁上,通过释锁件40于外壁上的移动或转动也可驱使锁定件20滑动。优选地,锁定件20与释锁件40也可呈一体化的设置,从而可简化结构。
请参阅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释锁件40的一端伸出容置腔10c而形成一操作部41,释锁件40的另一端于容置腔10c中对应通槽10b的位置处形成间隔且对称的两定位部42,锁定件20的两端呈一一对应地卡接于两定位部42中。其中,定位部42上可设有卡槽42a,卡槽42a的形状与锁定件20的端部的形状相对应。具体地,外盖11的内壁上或后盖12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槽11b(见图3),导向槽11b沿与释锁件40的滑动方向相平行的方向布置,释锁件40与指示件30均滑设于导向槽11b中。而为了便于按压释锁件40,外盖11的前侧壁上设有开口11c。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指示件30搭接于释锁件40上或锁定件20上,并可相对释锁件40及锁定件20滑动。对应地,用于标示织带200拉紧与否的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设置于指示件30的指示部32与释锁件40的操作部41上。
请参阅图8,指示件30的前端可滑动地卡接于外盖11与操作部41之间而形成指示部32,指示件30的后端可滑动地卡接于外盖11与后盖12之间并位于定位部42的后侧而形成连接部31,指示件30为一方形边框结构。具体地,指示件30为由左侧板33、前侧板、右侧板34及后侧板拼接而成的边框结构,指示件30通过左侧板33与右侧板34可滑动地卡接于通槽10b中,前侧板与后侧板对应形成指示部32与连接部31。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100还包括弹性件50,弹性件50设于指示件30与基座10之间,弹性件50恒驱使指示件30向着远离指示窗10c的方向移动,即恒驱使未拉紧状态的红色标识显示于指示窗10c中。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0装配于指示件30的连接部31与外盖11之间,弹性件50为一压缩弹簧。
请参阅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100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
装配时,先将绕接于织带调整器100上的织带200通过固接端201挂接于汽车座椅的上固定点上,接着将连接带300穿过固定槽10b2而绕接于织带调整器100上后,再固接于儿童安全座椅上;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指示窗10c中显示的是未拉紧的红色,则通过按压释锁件40,驱使锁定件20远离后盖12的前孔壁121以解锁,从而松开织带200;接着,牵拉织带200的自由端202将织带200拉紧,因织带200的固接端201固定不动,连接带300与儿童座椅也是固定连接,则在拉紧织带200的过程中,连接带300随之被拉紧,从而带动与之相接的指示件30的连接部31向着远离锁定件20的方向移动,弹性件50随之被压缩,指示件30的指示部32靠近指示窗10a,当具有绿色标识的指示部32完全显示于指示窗10a中,则显示织带200拉紧到位;且在将织带200拉紧到位的过程中,锁定件20在绕接其上的织带200的牵拉力的作用下被反向带动而靠近后盖12的前孔壁121,从而夹紧位于二者之间的织带200,则织带200被夹紧固定于该拉紧位置,指示窗10a内显示绿色标识。当要拆卸时,按压释锁件40而松开织带200,再解除连接带300与儿童安全座椅的连接及织带200与汽车的上固定点的连接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100通过锁定件20于通槽10b中滑动,从而改变锁定件20与基座10的槽壁间的间隙,从而可夹紧或松开绕接于锁定件20与基座10间的织带200,由此则可限制或允许织带200的松紧度的调整;结合指示件30可滑动地卡接于通槽10b的设置,当织带200调整时,指示件30可在织带200的调整力的作用下相对指示窗10a移动而显示于指示窗10a中,从而可直观的标示织带200是否拉紧到位。本实用新型的织带调整器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调整过程中可直观显示织带200是否调整到位,从而可提高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织带调整器,适用于织带的松紧度的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调整器包括一基座、一锁定件及一指示件,所述基座上设有一指示窗及一通槽,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指示件均可滑动地卡接于所述通槽中,所述锁定件于所述通槽中滑动可夹紧或松开绕接于所述锁定件与所述通槽的槽壁之间的织带,以限制或允许所述织带的松紧度的调整,所述织带的调整使得所述指示件于所述通槽中滑动而可显示于所述指示窗中,以标示所述织带是否拉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指示件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弹性件恒驱使所述指示件向着远离所述指示窗的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于所述通槽内沿所述基座的纵长方向呈直线地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一外盖与一后盖,所述外盖与所述后盖上下扣接而在二者之间形成一容置腔,所述外盖与所述后盖上各设有一通孔且两所述通孔相贯通而形成所述通槽,所述指示窗开设于所述外盖上且靠近所述通槽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具有相对平的顶壁及相对倾斜的侧壁,所述后盖卡接于由所述顶壁及所述侧壁所围出的安置空间内,且所述后盖与所述外盖的顶壁呈相平行的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将所述通槽分割为大小可调的调节槽与固定槽,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后盖之通孔的前孔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调节槽,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后盖的后孔壁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调节槽用于所述织带的穿接,所述固定槽用于与安全座椅连接的连接带的穿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具有一固接端及一自由端,所述固接端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外部,所述自由端由所述后盖穿入所述通槽并绕经所述锁定件后,由所述锁定件与所述后盖的前孔壁之间穿出而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外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件具有标示所述织带拉紧与否的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所述第一指示位置与所述第二指示位置可选择性地显示于所述指示窗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位置与所述第二指示位置可通过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所述指示件上的绿色标识显示于所述指示窗中时,标示所述织带处于拉紧的第一指示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件具有一连接部与一指示部,所述指示部与所述连接部分设于所述锁定件的前后两侧,所述指示部可显示于所述指示窗中以标示所述织带是否拉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件为一方形边框结构,所述指示件的前后两边对应形成所述指示部与所述连接部,所述指示件的左右两边可滑动地卡接于所述通槽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释锁件,所述释锁件可转动地或可移动地安设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锁定件固定连接,操作所述释锁件使其相对所述基座转动或移动,以驱使所述锁定件于所述通槽中滑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指示窗及所述通槽相连通的一容置腔,所述释锁件可滑动地卡接于所述容置腔中并与所述锁定件固定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件搭接于所述释锁件或所述锁定件上,并可相对所述释锁件及所述锁定件滑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释锁件的一端伸出所述容置腔而形成一操作部,所述释锁件的另一端于所述容置腔中对应所述通槽的位置处形成间隔且对称的两定位部,所述锁定件的两端一一对应地卡接于两所述定位部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织带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件与所述操作部上对应设有标示所述织带拉紧与否的第一指示位置与第二指示位置,所述第一指示位置与所述第二指示位置可选择性地显示于所述指示窗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