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培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0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组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培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组培瓶是一个上下均匀一致的整体空间,使用时将苗接种于培养瓶内,待小苗在实验室内长到合适大小后就需运送至基地进行移栽,但在运输中很容易发生晃动及颠倒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其中培养基被晃动或破损进而压损到苗子,导致苗子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运输安全性高的组培瓶。

    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段瓶体、第二段瓶体和第三段瓶体,所述第一段瓶体内的第一空间用于放置培养基,所述第二段瓶体内的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三段瓶体内的第三空间用于苗子生长,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三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三空间的体积大于第一空间的体积,所述第二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空间的横截面积和第三空间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空间下部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中部设置有育苗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防护垫为圆台形防护垫,所述第二空间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防护垫的周向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对应的通孔,所述防护垫为由下表面向上表面凹陷,在所述第二空间内形成凸出部,所述育苗孔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第三空间大于第一空间,所述第三段瓶体的高度大于第一段瓶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瓶盖上设置有过滤透气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瓶体与所述瓶盖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第三段瓶体还包括瓶口,所述瓶口的直径小于第三段瓶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第一空间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等于第一空间的最大横截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瓶体和所述瓶盖的材质均为高透明耐高温塑料。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该组剖瓶用作番茄生根管,所述瓶体的高度为10.5cm,所述第一段瓶体的高度为2cm,所述第二段瓶体的高度为1cm;所述第一段瓶体的底部直径为6.5cm,所述第二段瓶体的直径为2cm,所述第二段瓶体的瓶口直径为5.5cm。

    有益效果: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很好地固定了培养基,也能对组培苗的茎部提供支撑和缓冲保护,也为组培苗提供了独立的生长空间,且减少了培养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培养基污染的几率。极大的扩宽了组培苗的运输机制,降低了运输成本及运输风险,提高了组培苗运输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组培瓶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组培瓶瓶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组培瓶瓶盖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组培瓶的圆形防护垫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组培瓶的复杂的圆台形防护垫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图中:1、瓶体,11、凸起,2、瓶盖,3、第一空间,4、第二空间,5、过滤透气孔,6、瓶口,7、第三空间,8、防护垫,81、培育孔,82、通孔,83、中空圆柱体,84、中空圆台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组培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体1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段瓶体、第二段瓶体和第三段瓶体,所述第一段瓶体内的第一空间3用于放置培养基,所述第二段瓶体内的第二空间4和所述第三段瓶体内的第三空间7用于苗子生长,所述第一空间3和所述第二空间4、所述第三空间7相连通,所述第三空间7的体积大于第一空间3的体积,所述第二空间4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空间3的横截面积和第三空间7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空间下部设置有防护垫8,所述防护垫的中部设置有育苗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防护垫为圆台形防护垫8,所述第二空间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凸起11,所述防护垫的周向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11对应的通孔82,所述防护垫8为由下表面向上表面凹陷,在所述第二空间内形成凸出部83、84,所述育苗孔设置于所述凸出部83、84上,所述凸出部包括圆柱体83和圆台体84。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第三空间7大于第一空间3,所述第三段瓶体的高度大于第一段瓶体的高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瓶盖2上设置有过滤透气孔5。具有透气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瓶体1与所述瓶盖2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第三段瓶体还包括瓶口6,所述瓶口6的直径小于第三段瓶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第一空间3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等于第一空间3的最大横截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所述瓶体1和所述瓶盖2的材质均为透明塑料。优选为高透明耐高温pc塑料。

    具体地,用于番茄生根管的组培瓶尺寸设计如下:所述瓶体1的高度为10.5cm,所述第一段瓶体的高度为2cm,所述第二段瓶体的高度为1cm;所述第一段瓶体的底部直径为6.5cm,所述第二段瓶体的直径为2cm,所述第二段瓶体的瓶口6直径为5.5cm。

    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生产时通过中空成型及瓶口6处理设备加工出瓶体1,然后再加工出对应的瓶盖2即可。使用时将培养基从瓶口6注入瓶底填满第一空间3即可,将防护垫8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4中,盖紧瓶盖2灭菌后便可通过所述育苗孔81接种定苗培养各类小苗。待接种的小苗长根后就可安排运输寄送。其中所述防护垫8可以为一个平面结构,所述防护垫8也可以为由下表面向上表面凹陷,在第二空间4凸出形成凸出部,育苗孔81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上,凸出部可以为钟形或圆台形,优选为圆台形,可以为一个圆台形,也可以为复杂圆台形,比如所述圆台形防护垫8包括上部的圆柱体83和设置于下部的圆台体84,用于更好地支撑幼苗茎部和给予缓冲,减小茎部的晃动幅度。)所述防护垫8为柔性材质,比如硅胶垫。所述瓶体和瓶盖也可以为耐磨透明塑料材质。当所述防护垫8周向上设置有通孔82时,所述第二空间4的底部的内侧壁上对应一起加工形成有若干凸起11。优选地,所述防护垫8上可开设若干透气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很好地固定了培养基,也能对组培苗的茎部提供支撑和缓冲保护,也为组培苗提供了独立的生长空间,且减少了培养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培养基污染的几率。极大的扩宽了组培苗的运输机制,降低了运输成本及运输风险,提高了组培苗运输的成活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培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段瓶体、第二段瓶体和第三段瓶体,所述第一段瓶体内的第一空间用于放置培养基,所述第二段瓶体内的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三段瓶体内的第三空间用于苗子生长,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三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三空间的体积大于第一空间的体积,所述第二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空间的横截面积和第三空间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空间下部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中部设置有育苗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垫为圆台形防护垫,所述第二空间的下部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防护垫的周向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对应的通孔,所述防护垫为由下表面向上表面凹陷,在所述第二空间内形成凸出部,所述育苗孔设置于所述凸出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瓶体向第二段瓶体收缩形成漏斗状,第一段瓶体向第二段瓶体收缩形成倒漏斗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间大于第一空间,所述第三段瓶体的高度大于第一段瓶体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上设置有过滤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与所述瓶盖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瓶体还包括瓶口,所述瓶口的直径小于第三段瓶体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等于第一空间的最大横截面积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组培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和所述瓶盖的材质均为高透明耐高温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培瓶,其特征在于,该组剖瓶用作番茄生根管,所述瓶体的高度为10.5cm,所述第一段瓶体的高度为2cm,所述第二段瓶体的高度为1cm;所述第一段瓶体的底部直径为6.5cm,所述第二段瓶体的直径为2cm,所述第二段瓶体的瓶口直径为5.5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培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包括自下而上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瓶体,所述第一段瓶体内的第一空间用于放置培养基,所述第二段瓶体内的第二空间和所述第三段瓶体内的第三空间用于苗子生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空间相连通,所述第三空间的体积大于第一空间的体积,所述第二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空间的横截面积和第三空间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空间下部设置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中部设置有育苗孔。本实用新型的组培瓶,很好地固定了培养基,也能对组培苗的茎部提供支撑和缓冲保护,也为组培苗提供了独立的生长空间,且减少了培养基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培养基污染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丽先;朱家慧;林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百格基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9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