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底盘类零件对翻孔的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的一底盘类零件,该底盘类零件上的画圈处是需要两边翻孔的对翻孔区域。传统的翻孔模具工艺是先翻孔的一端,再翻孔的另一端,既增加了模具工艺和成本,而且翻孔的同心度不稳定,对模具的量产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底盘类零件对翻孔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底盘类零件对翻孔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垫脚、上模板、垫板、上脱料板、上零件成型定位块、上翻孔冲头、上冲头氮气弹簧、上脱料氮气弹簧,所述上模板通过垫脚固定连接于上模座上,所述垫板固定连接于上模板上,所述上脱料板设置于垫板上,所述上零件成型定位块固定连接于上脱料板上,所述上翻孔冲头依次穿过上模板、垫板、上脱料板和上零件成型定位块,上翻孔冲头的尾端设有与垫板相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上冲头氮气弹簧固定连接于上模座上且活塞端与上翻孔冲头的尾端连接,所述上脱料氮气弹簧固定连接于上模板上且活塞端与上脱料板连接;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板、下脱料板、下零件成型定位块、下翻孔冲头、下脱料氮气弹簧,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于下模座上,所述下脱料板固定连接于下模板上,所述下零件成型定位块设置于下脱料板上,所述下翻孔冲头依次穿过下脱料板和下零件成型定位块,下翻孔冲头的尾端固定连接于下模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还包括上防侧向力导向块,所述上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上防侧向力导向块;所述下模还包括下防侧向力导向槽块,所述下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下防侧向力导向槽块。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还包括滑块叉刀座和滑块叉刀,所述滑块叉刀座固定连接于上模板上且设置于上脱料板的周侧,所述滑块叉刀固定连接于滑块叉刀座上,滑块叉刀的下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下模还包括滑块座、滑块、零件侧向定位块、油缸、油缸座,所述滑块座固定连接于脱料板上且一端水平朝向下零件成型定位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滑块座上,滑块的与滑块座一端相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零件侧向定位块,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油缸设置于滑块座的另一端旁侧且活塞端与滑块连接,油缸固定连接于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固定连接于下模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于孔的两端需要翻孔且同心度高的产品,本模具能实现孔的两端一次性翻孔,并保证同心度,优化了模具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底盘类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模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模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部件标号如下:
1上模座
2垫脚
3上模板
4垫板
5上脱料板
6上零件成型定位块
7上翻孔冲头
8上冲头氮气弹簧
9上脱料氮气弹簧
10下模座
11下模板
12下脱料板
13下零件成型定位块
14下翻孔冲头
15下脱料氮气弹簧
16上防侧向力导向块
17滑块叉刀座
18滑块叉刀
1801第一斜面
19下防侧向力导向槽块
20滑块座
21滑块
22零件侧向定位块
23油缸
24油缸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2,一种底盘类零件对翻孔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
参见图3和图4,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垫脚2、上模板3、垫板4、上脱料板5、上零件成型定位块6、上翻孔冲头7、上冲头氮气弹簧8、上脱料氮气弹簧9;所述上模板3通过垫脚2固定连接于上模座1上,所述垫板4固定连接于上模板3上,所述上脱料板5设置于垫板4上,所述上零件成型定位块6固定连接于上脱料板5上,所述上翻孔冲头7依次穿过上模板3、垫板4、上脱料板5和上零件成型定位块6,上翻孔冲头7的尾端设有与垫板4相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上冲头氮气弹簧8固定连接于上模座1上且活塞端与上翻孔冲头7的尾端连接,所述上脱料氮气弹簧9固定连接于上模板3上且活塞端与上脱料板5连接。
参见图5和图6,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10、下模板11、下脱料板12、下零件成型定位块13、下翻孔冲头14、下脱料氮气弹簧15;所述下模板11固定连接于下模座10上,所述下脱料板12固定连接于下模板11上,所述下零件成型定位块13设置于下脱料板12上,所述下翻孔冲头14依次穿过下脱料板12和下零件成型定位块13,下翻孔冲头14的尾端固定连接于下模板11上。
其中,所述上模还包括上防侧向力导向块16、滑块叉刀座17和滑块叉刀18,所述上模板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上防侧向力导向块16,所述滑块叉刀座17固定连接于上模板3上且设置于上脱料板5的周侧,所述滑块叉刀18固定连接于滑块叉刀座17上,滑块叉刀18的下端设有第一斜面1801。
所述下模还包括下防侧向力导向槽块19、滑块座20、滑块21、零件侧向定位块22、油缸23、油缸座24,所述下模板1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下防侧向力导向槽块19,所述滑块座20固定连接于脱料板上且一端水平朝向下零件成型定位块13,所述滑块21滑动安装于滑块座20上,滑块21的与滑块座20一端相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零件侧向定位块22,滑块2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油缸23设置于滑块座20的另一端旁侧且活塞端与滑块21连接,油缸23固定连接于油缸座24上,所述油缸座24固定连接于下模板11上。
工作前,将上模和下模安装于冲床上,上模安装于冲床滑块21上,下模安装于上模的下方。工作时,将待对翻孔的零件置于下零件成型定位块13上,油缸23工作推动滑块21到位置,零件侧向定位块22从侧面定位零件,先是上脱料氮气弹簧9和下脱料氮气弹簧15分别工作带动上脱料板5和下脱料板12,上脱料板5上的上零件成型定位块6和下脱料板12上的下零件成型定位块13配合上下定位零件,由于上脱料氮气弹簧9的力小于下脱料氮气弹簧15的力,上脱料板5先打死,这时上冲头氮气弹簧8通过下顶上翻孔冲头7对零件的孔的上端预翻孔。然后模具合模,冲床滑块21带动上模下行,上零件成型定位块6顶住下零件成型定位块13下行,进而带动下脱料板12下行,在下脱料板12下行过程中,下翻孔冲头14对零件的孔的下端翻孔,同时滑块叉刀18下端的第一斜面1801与滑块21另一端的第二斜面相配合。冲床滑块21继续下行时,下翻孔冲头14顶住上翻孔冲头7,使上翻孔冲头7往上走,下翻孔冲头14对零件的孔的上端进行第二次翻孔,直到下翻孔冲头14完全伸出零件的孔的上端,上模继续下行到模具闭合状态。之后模具开模,冲床滑块21带动上模上行,下脱料氮气弹簧15推动下脱料板12先脱料,下翻孔冲头14退出零件。冲床滑块21带动上模继续上行,上脱料氮气弹簧9推动上脱料板5脱料,上冲头氮气弹簧8带动上翻孔冲头7退出零件,直至冲床滑块21上升结束,开模动作完成,获得图1所示的成型的底盘类零件。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1.一种底盘类零件对翻孔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垫脚、上模板、垫板、上脱料板、上零件成型定位块、上翻孔冲头、上冲头氮气弹簧、上脱料氮气弹簧,所述上模板通过垫脚固定连接于上模座上,所述垫板固定连接于上模板上,所述上脱料板设置于垫板上,所述上零件成型定位块固定连接于上脱料板上,所述上翻孔冲头依次穿过上模板、垫板、上脱料板和上零件成型定位块,上翻孔冲头的尾端设有与垫板相配合的限位台阶,所述上冲头氮气弹簧固定连接于上模座上且活塞端与上翻孔冲头的尾端连接,所述上脱料氮气弹簧固定连接于上模板上且活塞端与上脱料板连接;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下模板、下脱料板、下零件成型定位块、下翻孔冲头、下脱料氮气弹簧,所述下模板固定连接于下模座上,所述下脱料板固定连接于下模板上,所述下零件成型定位块设置于下脱料板上,所述下翻孔冲头依次穿过下脱料板和下零件成型定位块,下翻孔冲头的尾端固定连接于下模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类零件对翻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上防侧向力导向块,所述上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上防侧向力导向块;所述下模还包括下防侧向力导向槽块,所述下模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下防侧向力导向槽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盘类零件对翻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还包括滑块叉刀座和滑块叉刀,所述滑块叉刀座固定连接于上模板上且设置于上脱料板的周侧,所述滑块叉刀固定连接于滑块叉刀座上,滑块叉刀的下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下模还包括滑块座、滑块、零件侧向定位块、油缸、油缸座,所述滑块座固定连接于脱料板上且一端水平朝向下零件成型定位块,所述滑块滑动安装于滑块座上,滑块的与滑块座一端相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零件侧向定位块,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油缸设置于滑块座的另一端旁侧且活塞端与滑块连接,油缸固定连接于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固定连接于下模板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