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鼠驯化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09  148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鼠驯化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竹鼠养殖主要采取大栏饲养,即在2至3个平方内圈养竹鼠,竹鼠不能自由跑动。由于竹鼠不能充分运动,最终饲养得到的竹鼠体质差,脂肪多,肉质松相对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竹鼠驯化养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包括围墙和跑道;所述围墙竖立在地面上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竹鼠养殖场,在所述养殖场内上下设有多层所述跑道,并且所述跑道在最上层相互汇集连通,在所述跑道汇集处放置有饲料以引诱竹鼠上下跑动进而模拟出竹鼠的野生坏境来驯化竹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拟了野生竹鼠的生长坏境,符合竹鼠喜欢跑动的特性,并可以上下跑动使其得到充分的锻炼,最终得到的竹鼠体质增强,脂肪降低,其肉质接近野生竹鼠的口味。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跑道包括第一跑道、第二跑道和第三跑道;所述第一跑道设有多个,其处于所述养殖场内的上部;所述第一跑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围墙内侧中部相应的位置处,其另一端水平延伸到所述养殖场中心的上部并相互汇集连通;

    所述第二跑道处于所述养殖场内底部且靠近外周环绕一圈;所述第三跑道设有多个,并且所述第三跑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跑道相应的位置连通,其另一端沿着所述养殖场内的底部延伸预设距离后再向上延伸到所述养殖场中心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跑道的另一端端部相互汇集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各个跑道相互连通并分上下层,完全满足竹鼠跑动的需求。

    进一步,还包括供竹鼠跑动后休息的采食台,所述采食台通过竖直的第一立柱支撑在所述养殖场中心的上部;所述第一跑道的另一端端部以及所述第三跑道的另一端端部汇集在所述采食台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引诱竹鼠向上跑动进行觅食,并在进食完毕后向下跑动,从而不断上下跑动进行锻炼。

    进一步,所述第三跑道将所述第二跑道围成的区域分割成多个投放饲料的活动区,并且所述第二跑道和所述第三跑道均设有与所述活动区连通的洞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竹鼠活动的区域,并利用竹鼠喜欢钻洞的特性,将其从活动区钻过洞口引导到跑道内,并在跑道的导向下完成跑动达到锻炼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围墙上对应所述第一跑道端部的位置处设有向上攀爬的第一阶梯,并且所述第一阶梯向上连接所述第一跑道以供竹鼠从所述养殖场的底部向上攀爬到所述第一跑道内。

    进一步,所述第三跑道包括水平跑道和第二阶梯;所述水平跑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跑道相应的位置连通,其另一端沿着所述养殖场内的底部延伸后通过向上攀爬的所述第二阶梯汇集到所述采食台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引导竹鼠向上攀爬阶梯,提高竹鼠的运动强度,使其充分锻炼。

    进一步,所述第一跑道远离所述围墙的一端通过竖直的第二立柱支撑起来。

    进一步,所述跑道内设有多个增强竹鼠跑动强度的拱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竹鼠的运动强度,使其充分锻炼。

    进一步,所述跑道的竖截面为开口朝上的凹槽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跑道避光效果好,使得白天跑道内部光线不强,而竹鼠喜欢黑暗环境,从而引导竹鼠进入跑道,增加竹鼠在跑道内部的锻炼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跑道的竖截面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围墙,2、第一跑道,3、第二跑道,4、第三跑道,5、采食台,6、第一立柱,7、活动区,8、洞口,9、第一阶梯,10、第二阶梯,11、第二立柱,12、拱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包括围墙1和跑道;所述围墙1竖立在地面上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竹鼠养殖场,在所述养殖场内上下设有多层所述跑道,并且所述跑道在最上层相互汇集连通,在所述跑道汇集处放置有饲料以引诱竹鼠上下跑动进而模拟出竹鼠的野生坏境来驯化竹鼠。所述跑道内设有增强竹鼠跑动强度的拱桥12。

    所述跑道包括第一跑道2、第二跑道3和第三跑道4。所述第一跑道2设有多个,其处于所述养殖场内的上部。所述第一跑道2的一端连接所述围墙1内侧中部相应的位置处,其另一端水平延伸到所述养殖场中心的上部并相互汇集连通。如:养殖场为方形,第一跑道2设有四个,每一个第一跑道2的一端连接养殖场每一侧内壁,其另一端朝养殖场中心均匀辐射;当养殖场为圆形时,多个第一跑道2均匀环形分布在养殖场内。所述第一跑道2远离所述围墙1的一端通过竖直的第二立柱11支撑起来。所述围墙1上对应所述第一跑道2端部的位置处设有向上攀爬的第一阶梯9,并且所述第一阶梯9向上连接所述第一跑道2以供竹鼠从所述养殖场的底部向上攀爬到所述第一跑道2内。如图4所示,所述跑道的竖截面为开口朝上的凹槽结构,其避光效果好,使得白天跑道内部光线不强,而竹鼠喜欢黑暗环境,从而引导竹鼠进入跑道,增加竹鼠在跑道内部的锻炼时间。

    所述第二跑道3处于所述养殖场内底部且靠近外周环绕一圈。所述第三跑道4设有多个,并且所述第三跑道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跑道3相应的位置连通,其另一端沿着所述养殖场内的底部延伸预设距离后再向上延伸到所述养殖场中心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跑道2的另一端端部相互汇集连通,具体如下:所述第三跑道4包括水平跑道和第二阶梯10;所述水平跑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跑道3相应的位置连通,其另一端沿着所述养殖场内的底部延伸后通过向上攀爬的所述第二阶梯10汇集到所述采食台5上。所述第三跑道4将所述第二跑道3围成的区域分割成多个投放饲料的活动区7,并且所述第二跑道3和所述第三跑道4均设有与所述活动区7连通的洞口8。

    该养殖装置还包括供竹鼠跑动后休息的采食台5,所述采食台5通过竖直的第一立柱6支撑在所述养殖场中心的上部。所述第一跑道2的另一端端部以及所述第三跑道4的另一端端部汇集在所述采食台5上。所述第三跑道4的端部通过向上攀爬的第二阶梯10汇集到所述采食台5上。

    将竹鼠放置在围墙1围成的养殖场内饲养,并在采食台5上投放饲料(竹子)。竹鼠天生喜爱跑动,并且吃饱后喜欢钻洞。竹鼠在活动区7内会通过洞口8钻入到第二跑道3或第三跑道4,并可以从第二跑道3内跑到第三跑道4内,或者从第三跑道4内跑到第二跑道3内,还可以沿着第三跑道4并经第二阶梯10向上攀爬到上层的采食台5。在采食台5进食后可以沿着第一跑道2并经第一阶梯9向下回到养殖场底部,当然竹鼠也可以经第一阶梯9向上攀爬。竹鼠在上述跑道跑到的过程中不断越过设置在跑道内的拱桥12,并且竹鼠还上下攀爬阶梯,进而使得竹鼠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最终得到的竹鼠体质增强,脂肪降低,其肉质接近野生竹鼠的口味。

    下面描述一个完整的养殖过程:

    第一:对野生驯化装置内进行场地消毒,把养殖15个月出栏商品竹鼠放入野生驯化装置内。

    第二:每天下午在采食台5投入竹鼠饲料(竹子),其他一律不喂。

    第三:三个月后达到驯化效果,即可出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墙(1)和跑道;所述围墙(1)竖立在地面上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竹鼠养殖场,在所述养殖场内上下设有多层所述跑道,并且所述跑道在最上层相互汇集连通,在所述跑道汇集处放置有饲料以引诱竹鼠上下跑动进而模拟出竹鼠的野生坏境来驯化竹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包括第一跑道(2)、第二跑道(3)和第三跑道(4);所述第一跑道(2)设有多个,其处于所述养殖场内的上部;所述第一跑道(2)的一端连接所述围墙(1)内侧中部相应的位置处,其另一端水平延伸到所述养殖场中心的上部并相互汇集连通;

    所述第二跑道(3)处于所述养殖场内底部且靠近外周环绕一圈;所述第三跑道(4)设有多个,并且所述第三跑道(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跑道(3)相应的位置连通,其另一端沿着所述养殖场内的底部延伸预设距离后再向上延伸到所述养殖场中心的上部并与所述第一跑道(2)的另一端端部相互汇集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饲料的采食台(5),所述采食台(5)通过竖直的第一立柱(6)支撑在所述养殖场中心的上部;所述第一跑道(2)的另一端端部以及所述第三跑道(4)的另一端端部汇集在所述采食台(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跑道(4)将所述第二跑道(3)围成的区域分割成多个投放饲料的活动区(7),并且所述第二跑道(3)和所述第三跑道(4)均设有与所述活动区(7)连通的洞口(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1)上对应所述第一跑道(2)一端端部的位置处设有向上攀爬的第一阶梯(9),并且所述第一阶梯(9)向上连接所述第一跑道(2)以供竹鼠从所述养殖场的底部向上攀爬到所述第一跑道(2)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跑道(4)包括水平跑道和第二阶梯(10);所述水平跑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跑道(3)相应的位置连通,其另一端沿着所述养殖场内的底部延伸后通过向上攀爬的所述第二阶梯(10)汇集到所述采食台(5)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跑道(2)的另一端通过竖直的第二立柱(11)支撑起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内设有多个增强竹鼠跑动强度的拱桥(1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的竖截面为开口朝上的凹槽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鼠驯化养殖装置,包括围墙和跑道;所述围墙竖立在地面上围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竹鼠养殖场,在所述养殖场内上下设有多层跑道,并且所述跑道在最上层相互汇集连通,在所述跑道汇集处放置有饲料以引诱竹鼠上下跑动进而模拟出竹鼠的野生坏境来驯化竹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拟了野生竹鼠的生长坏境,符合竹鼠喜欢跑动的特性,并可以上下跑动使其得到充分的锻炼,最终得到的竹鼠体质增强,脂肪降低,其肉质接近野生竹鼠的口味。

    技术研发人员:蒋扬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资源县裕农竹鼠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9.05.2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9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