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消音器,主要用于降低机动车的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其原理是汽车排气管由两个长度不同的管道构成,这两个管道先分开再交汇,由于这两个管道的的长度差值等于汽车所发出的声波的波长的一半,使得两列声波在叠加时发生干涉相互抵消而减弱声强,使传过来的声音减小,从而起到消音的效果。
消音器壳体为金属薄板制品,壳体之间的连接方式有焊接及铆接,由于焊接效率低下,外观不美观,因此铆接壳体铆合为最优选择。现有技术中,消音器壳体在铆接时容易产生泄露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通过大压力和小面积加压能够实现消音器壳体的铆接压合,并在相应密封处增加局部凸筋,并形成多条密封筋,有效解决批量生产时壳体铆合密封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包括: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下模垫板和下模,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模和上模垫板,
下模座上固定设置有下模垫板,下模固定安装在下模垫板上,在上模座上固定设置有上模垫板,上模固定安装在上模垫板上,下模上具有下模型腔,上模上具有上模型腔,
消音器的下部壳体和上部壳体分别放置在下模型腔和上模型腔内,下模型腔和上模型腔内还设有密封筋,消音器的壳体通过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进行压合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模型腔的形状尺寸与消音器的上部壳体的形状尺寸相配合,下模型腔的形状尺寸与消音器下部壳体的形状尺寸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下模型腔内具有下模镶件,下模镶件固定在下模型腔的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下模镶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下模型腔内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下模垫板上还安装有顶杆,顶杆贯穿下模型腔和上模型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的密封边缘还设置有局部密封筋,消音器的壳体在压合时通过局部密封筋实现紧密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通过大压力和小面积加压实现消音器壳体的铆接压合,并在相应密封处增加局部凸筋,并形成多条密封筋,有效解决批量生产时壳体铆合密封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中上模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中下模组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0、上模组件,101、上模座,102、上模垫板,103、上模,104、上模型腔,200、下模组件,201、下模座,202、下模垫板,203、下模,204、下模型腔,205、下模镶件,206、顶杆,207、局部凸筋,300、消音器,301、上部壳体,302、下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包括:下模组件200和上模组件100,消音器的壳体通过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进行压合密封。
下模组件200包括下模座201、下模垫板202和下模203,下模座201上固定设置有下模垫板202,下模203固定安装在下模垫板202上,上模组件100包括上模座101、上模103和上模垫板102,在上模座101上固定设置有上模垫板102,上模103固定安装在上模垫板102上。
下模203上具有下模型腔204,下模型腔204的形状尺寸与消音器下部壳体302的形状尺寸相配合,上模103上具有上模型腔104,上模型腔104的形状尺寸与消音器300的上部壳体301的形状尺寸相配合,消音器300的下部壳体302和上部壳体301分别放置在下模型腔204和上模型腔104内。
消音器300的下部壳体302和上部壳体301分别装配在下模型腔204和上模型腔104内进行铆合,再通过上模组件100和下模组件200压合固定。
下模型腔204内具有下模镶件205,下模镶件205固定在下模型腔204的内壁上。优选地,下模镶件205可拆卸地安装在下模型腔204内壁上。下模垫板202上还安装有顶杆206,在合模时顶杆206贯穿下模型腔204和上模型腔104。
将消音器300的下部壳体302和上部壳体301放置在下模组件200和上模组件100上,用力压紧下模组件200和上模组件100,实现对消音器壳体的小面积加压,实现消音器300下部壳体302和上部壳体301的铆接,实现对消音器壳体的密封压合。
在上模型腔104和下模型腔204的密封边缘还设置有局部凸筋207,并形成多条密封筋,消音器的壳体在压合时通过凸筋实现紧密密封,有效解决了批量生产时壳体的铆合密封问题。
本实用新型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大压力和小面积加压实现消音器壳体的铆接压合,并在相应密封处增加局部凸筋,并形成多条密封筋,有效解决批量生产时壳体铆合密封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件和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包括下模座、下模垫板和下模,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模和上模垫板,
下模座上固定设置有下模垫板,下模固定安装在下模垫板上,在上模座上固定设置有上模垫板,上模固定安装在上模垫板上,下模上具有下模型腔,上模上具有上模型腔,
消音器的下部壳体和上部壳体分别放置在下模型腔和上模型腔内,下模型腔和上模型腔内还设有密封筋,消音器的壳体通过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进行压合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模型腔的形状尺寸与消音器的上部壳体的形状尺寸相配合,下模型腔的形状尺寸与消音器下部壳体的形状尺寸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模型腔内具有下模镶件,下模镶件固定在下模型腔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模镶件可拆卸地安装在下模型腔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模垫板上还安装有顶杆,顶杆贯穿下模型腔和上模型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壳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的密封边缘还设置有局部密封筋,消音器的壳体在压合时通过局部密封筋实现紧密密封。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