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冬季的低温天气持续时间过短,大部分南方社区并没有集中供热的条件,而南方潮湿、阴冷的气候仍然使许多体弱的人很难忍受,因此多通过空调、电暖器等方式来取暖,但是空调、电暖器等不仅耗电,而且极易使室内空气变得干燥,让人不适。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在太阳能取暖,太阳能发电等领域;目前市面上逐步出现了太阳能地暖,太阳能取暖器等取暖装置,从而降低了电能的使用量,但是传统太阳能取暖热效率低,取暖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太阳能取暖热效率低,取暖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包括铺设在建筑顶部或者墙面的吸热板,吸热板为双层中空结构,外层为玻璃内层为太阳能电池板,吸热板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通风口使多个吸热板上下拼接后形成上下的风道,风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通风管与建筑内部空间连通,通风管内设置有风机,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风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吸热板包括外层的玻璃和内层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夹在中间的上边条、下边条、左边条和右边条,上边条和下边条上相同位置开有通风口,左边条和下边条伸出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截面为凸字形,右边条和上边条缩入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截面为凹字形,使吸热板的左边条和下边条插入相邻吸热板的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将多个吸热板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吸热板的夹层内设置有横向的挡板,使风道被隔成s形,延长了风道长度,使空气在风道内吸收更多的热量。
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电热丝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通风管为三通管且设置有换向阀,通风管一端与风道相连,一端与建筑室内相连,一端与建筑室外相连,风机设置在与风道相连侧。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内侧设置有挂件与建筑外墙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采暖装置采用在建筑外挂吸热板的结构,利用吸热板的双层结构,空气在夹层中加热后送至室内进行采暖,同时内层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电能为夹层中的电热丝供电,使温度升高更快;并且在夏季高温时,夹层中的风道切换至与室外连通,将夹层中的高温空气排向室外,从而降低墙体温度,还具有降温的效果,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热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吸热板的左视图。
图中:1-建筑、2-吸热板、201-玻璃、202-太阳能电池板、203-通风口、204-上边条、205-下边条、206-左边条、207-右边条、208-挡板、3-风道、4-通风管、5-风机、6-蓄电池、7-换向阀、8-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包括铺设在建筑1顶部或者墙面的吸热板2,吸热板2为双层中空结构,外层为玻璃201内层为太阳能电池板202,吸热板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通风口203使多个吸热板2上下拼接后形成上下的风道3,风道3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通风管4与建筑1内部空间连通,通风管4内设置有风机5,太阳能电池板202与蓄电池6电连接,风机5与蓄电池6电连接;所述吸热板2包括外层的玻璃201和内层的太阳能电池板202,以及夹在中间的上边条204、下边条205、左边条206和右边条207,上边条204和右边条207被玻璃201遮挡为图2中上面和右边的虚线部分,上边条204和下边条205上相同位置开有通风口203,上下相邻吸热板2连接后,上下边条的通风口对齐,使上下吸热板内风道连通;如图3所示,左边条206和下边条205伸出玻璃201和太阳能电池板202,截面为凸字形,右边条207和上边条204缩入玻璃201和太阳能电池板202,截面为凹字形,使吸热板2的左边条206和下边条205插入相邻吸热板2的玻璃201和太阳能电池板202之间,将多个吸热板2连接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吸热板2的换热效率,吸热板2的夹层内设置有横向的挡板208,使风道3被隔成s形,延长了风道3长度,使空气在风道3内吸收更多的热量。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吸热板2的加热效率,风道3内设置有电热丝与蓄电池6电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使吸热板在夏季不再向建筑内供热,通风管4为三通管且设置有换向阀7,通风管4一端与风道3相连,一端与建筑1室内相连,一端与建筑1室外相连,风机5设置在与风道3相连侧,冬季风道3与室内连通,夏季风道3与室外连通。
进一步的,为了使吸热板2安装方便,太阳能电池板内侧设置有挂件与建筑外墙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冬季需要采暖时,换向阀转动使建筑内空间与风道连通,启动风机使建筑内空气从上方吸入到吸热板夹层的风道内,在太阳的照射下,阳光将风道内的空气加热升温,同时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产生电能通过电热丝给风道内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从下方的通风管进入到建筑室内供室内采暖。太阳能电池板多余的电量存储在蓄电池中,供夜间没有阳光时电热丝和风机用电。夏季不需要采暖时,换向阀转动使建筑内外空间与风道连通,启动风机使风道内被阳光照射而加热的空气排出去,从而降低墙面的温度,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而非限制,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对结构做进一步变换,而所有这些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铺设在建筑顶部或者墙面的吸热板,吸热板为双层中空结构,外层为玻璃内层为太阳能电池板,吸热板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通风口使多个吸热板上下拼接后形成上下的风道,风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通风管与建筑内部空间连通,通风管内设置有风机,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风机与蓄电池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包括外层的玻璃和内层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夹在中间的上边条、下边条、左边条和右边条,上边条和下边条上相同位置开有通风口,左边条和下边条伸出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截面为凸字形,右边条和上边条缩入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截面为凹字形,使吸热板的左边条和下边条插入相邻吸热板的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将多个吸热板连接为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的夹层内设置有横向的挡板,使风道被隔成s形,延长了风道长度,使空气在风道内吸收更多的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电热丝与蓄电池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为三通管且设置有换向阀,通风管一端与风道相连,一端与建筑室内相连,一端与建筑室外相连,风机设置在与风道相连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内侧设置有挂件与建筑外墙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