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输送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更换便捷的输煤皮带清洁器。
背景技术:
皮带清洁器是带式输煤机的主要部件之一,为了满足除尘要求,煤料在运输过程中往往需要喷水,这样就会造成一部分含水物料粘附在皮带上,如果清理不及时,会造成撒料,严重还会造成回程托辊的与皮带间带料摩擦,容易影响皮带和托辊的正常运行,因此,实际生产中,在机头和机尾部位均设置皮带清洁器,用于清除皮带上粘附的物料。
现有技术中的皮带清洁器,通常为刮料板形式,通过螺栓固定在夹具上,整体固定在皮带上方对皮带进行清洁,由于输煤皮带上粘附的杂质物料多,刮料板在清除粘附杂质物料时往往磨损严重,使得刮料板成为易损耗件,在实际生产中需要频繁更换,但是通过螺栓固定的刮料板拆装需要用扳手、螺丝刀等旋拧过程均比较复杂,拆装效率较低,对于输煤皮带的正常工作影响较大,且往往为了快速更换,而将这个工装拆除换新,成本较高,不能实现完好部件的充分利用。
基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快拆快装的输煤皮带清洁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以解决现有技术输煤皮带清洁器的刮料板拆卸繁琐,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包括横梁、夹持部、刮料板、搭扣,其中:
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至少一个铰接在横梁的下方从而能够沿横梁的周向转动;
搭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夹持部的两侧,其中,搭扣的活动扣均设置在第一夹持部的侧面,搭扣的固定扣均设置在第二夹持部的侧面;
刮料板设置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搭扣搭接固定时,刮料板被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紧固定。
使用时,将横梁的两端固定安装到输煤皮带两侧的支架上,打开搭扣,将刮料板置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向按压,夹紧刮料板,然后关闭搭扣,从而,刮料板被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刮料板上对应各定位柱的位置开设通孔。这种工艺布置,能够保证刮料板在安装时快速定位,提高安装效率,保证安装过程无偏差,另外,在清扫作业过程中,定位柱和通孔的配合能够加大刮料板与夹持部之间的结合力,从而保证刮料清洁工序的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若干凸起,当刮料板被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紧固定时,凸起能够压合到刮料板被夹紧固定的部分上。通过设置凸起,并保证凸起在刮料板被夹紧固定时能够压合到刮料板上,可以进一步增加刮料板与夹持部表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刮料板和夹持部之间的结合力,保证刮料清洁工序的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锯齿形、半球形或者长条形。锯齿形的凸起压合力更大,半球形的凸起与刮料板的结合面积更大,长条形的凸起优选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均设置,且第一夹持部上的长条形凸起和第二夹持部上的长条形凸起交错设置,最大程度的强化夹持部与刮料板之间的结合力。
进一步的,搭扣的活动扣、固定扣分别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侧面。搭扣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失效的现象,通过将活动扣和固定扣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侧面,可以在搭扣部件失效时更换相应部件,夹持部、横梁等可以继续使用,从而最大程度的节省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设置在夹持部侧面中部靠下的部位。将搭扣设置在夹持部侧面的中部靠下部位,是由于搭扣结合位置是刮料板与夹持部结合力最大的位置,也是夹持部微变形最小的位置,该位置以下的夹持部由于受到刮料板与皮带间摩擦力的影响,随着刮料板的变形产生微变形,进而影响刮料板与夹持部的结合力,因此,将搭扣位置设置在夹持部侧面中部靠下的位置,有利于保证刮料板与夹持部的有效结合,避免由于刮料板与皮带摩擦力过大而造成刮料板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搭扣设置在夹持部侧面的最底部。将搭扣设置在夹持部侧面最底部,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刮料板与夹持部之间的结合力,有效避免了刮料板的脱落,确保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煤皮带清洁器,将夹持部设置成分体的并且至少其中一个是可活动的,并通过搭扣结合,使得刮料板的安装和拆卸更换都更为简单、快捷、效率高,即使频繁更换也不至于影响输煤皮带正常运转,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刮料板更换比较复杂,拆装效率较低,对于输煤皮带的正常工作影响较大的技术问题;且清洁器出刮料板之外的其它部件,均能够实现循环利用,而不影响拆装效率,确保高效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输煤皮带清洁器主视图;
图2为图1输煤皮带清洁器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输煤皮带清洁器的第一夹持部的内部示意图;
图5为图1输煤皮带清洁器的第二夹持部的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横梁;2-夹持部;201-第一夹持部;202-第二夹持部;203-定位柱;204-第一长条形凸起;205-第二长条形凸起;3-搭扣;301-活动扣;302-固定扣;4-刮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输煤皮带清洁器主视图;图2为图1输煤皮带清洁器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输煤皮带清洁器的第一夹持部的内部示意图;图5为图1输煤皮带清洁器的第二夹持部的内部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包括横梁1、夹持部2、刮料板4、搭扣3,其中:
夹持部2包括第一夹持部201和第二夹持部202,第一夹持部201铰接在横梁1的下方,第一夹持部201能够沿横梁1的周向转动;
第一夹持部201上设置有三根定位柱203,刮料板4上对应定位柱203的位置开设有通孔,第一夹持部201上设置有第一长条形凸起204,第二夹持部202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形凸起205;第一夹持部201上的第一长条形凸起203和第二夹持部202上的第二长条形凸起205交错设置;
搭扣3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夹持部的两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其中,搭扣3的活动扣301均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一夹持部201的侧面,搭扣3的固定扣302均通过螺栓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二夹持部202的侧面;
刮料板4设置在第一夹持部201和第二夹持部202之间,当第一夹持部201和第二夹持部202通过搭扣3搭接固定时,刮料板4被第一夹持部201和第二夹持部202夹紧固定。
使用时,将横梁1的两端固定安装到输煤皮带两侧的支架上,打开搭扣3的活动扣301,将刮料板4置入第一夹持部201和第二夹持部202之间,并将刮料板4上的通孔对应安装至定位柱203上,然后将第一夹持部201和第二夹持部202相向按压,夹紧刮料板4,然后将搭扣3的活动扣301扣合到固定扣302上,从而,刮料板4被第一夹持部201和第二夹持部202夹紧固定,拆卸刮料板4时,打开活动扣301,将第一夹持部201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2的方向旋转,然后取出刮料板4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1.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皮带清洁器包括横梁、夹持部、刮料板、搭扣,其中:
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至少一个铰接在横梁的下方从而能够沿横梁的周向转动;
搭扣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夹持部的两侧,其中,搭扣的活动扣均设置在第一夹持部的侧面,搭扣的固定扣均设置在第二夹持部的侧面;
刮料板设置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搭扣搭接固定时,刮料板被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或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刮料板上对应各定位柱的位置开设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第二夹持部上设置有若干凸起,当刮料板被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紧固定时,凸起能够压合到刮料板被夹紧固定的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锯齿形、半球形或者长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搭扣的活动扣、固定扣分别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设置在夹持部侧面中部靠下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煤皮带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设置在夹持部侧面的最底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