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04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



    背景技术:

    pcb板生产过程中有一些两面都需加工的pcb板,翻板机是用于pcb板翻转用的,目前市场上的翻板机都是单气缸运转,反转后震动容易损坏pcb上的元器件,且单块pcb板反转作业完成后,翻板机需进行复位才能进入下一翻板流程,工作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目前市场上的翻板机都是单气缸运转,反转后震动容易损坏pcb上的元器件,且单块pcb板反转作业完成后,翻板机需进行复位才能进入下一翻板流程,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基板入口和基板出口,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设有报警灯,所述壳体外壁一侧设有plc控制系统,所述壳体内固定设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顶部转动连接设有翻板组件,所述固定平台一侧设有驱动所述翻板组件循环翻转的翻转驱动组件,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底板、移动轨道支架和固定轨道支架,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固定轨道支架相对的一侧间固定设有两个滑杆,所述移动轨道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滑杆相匹配的滑套,所述移动轨道支架与所述固定轨道支架相对的一侧间设有驱动基板平移的基板传送组件和调节移动轨道支架与所述固定轨道支架间距的调宽装置。

    优选的,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立板,所述立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顶部一侧,所述立板上对称固定设有两个齿条固定架,两个所述齿条固定架相对的一侧均通过滑轨结构滑动连接设有滑动齿条,所述固定平台一侧固定设有两个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齿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板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固定设有与两个所述滑动齿条相啮合的驱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平台顶部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定位减压阀,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固定设有与所述定位减压阀相抵触的翻转挡板,两个所述定位减压阀分别通过气管与两个所述翻转气缸的气压输出端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基板传送组件包括传送皮带,所述移动轨道支架、固定轨道支架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传送皮带,两个所述传送皮带相对的一侧间设有夹接基板的间隙,所述移动轨道支架和固定轨道支架上均设有与所述传送皮带相匹配的传送从动轮和传送驱动轮,两个相对的所述传送驱动轮间套接设有传送驱动杆,两个所述传送驱动杆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固定轨道支架一侧固定设有皮带传送马达,所述皮带传送马达通过同步皮带与两个所述传送驱动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宽装置包括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相对且平行转动设置所述固定底板与所述固定轨道支架相对的一侧间,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同步调宽导轮,两个所述同步调宽导轮间套接设置同步调宽皮带,所述固定轨道支架一侧固定设有调宽电机,所述调宽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轨道支架与所述移动轨道支架相对的一侧固定设有直线往返气缸,所述直线往返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挡板,所述固定轨道支架一侧通过翻转轴承固定架转动连接在固定平台的顶部一侧。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系统为内置cpu处理器的智能触控屏结构,所述plc控制系统,通过导线依次并联报警灯、翻转气缸、皮带传送马达、定位减压阀、直线往返气缸和调宽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有益效果在于:当pcb基板进入基板传送组件的传送皮带间后,直线往返气缸向上移动卡住pcb基板进行定位作业,此时两个翻转气缸协同作业带动两个滑动齿条相向移动并将翻板组件翻转度,翻转挡板接触到定位减压阀后停止转动,工作流程结束后,翻板机无需复位,可反向直接进行下一次流程,本实用新型由翻转气缸协同翻转,并通过定位减压阀保护减缓翻转缓冲力,控制pcb基板的位置同时增加了翻转时的缓冲力,保护性较强,由直线往返气缸控制保护产品不脱落,可双向转动不用复位也可进行第二次运转,提升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翻板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翻板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壳体1、报警灯11、plc控制系统12、基板出口13、固定平台2、翻转驱动组件21、齿条固定架211、滑动齿条212、翻转气缸213、驱动齿轮214、立板215、连接轴216、固定底板221、移动轨道支架222、固定轨道支架223、基板传送组件23、滑套231、滑杆232、传送皮带233、传送从动轮234、传送驱动杆235、传送驱动轮236、皮带传送马达237、翻转轴承固定架24、翻转挡板251、定位减压阀252、直线往返气缸26、螺纹套271、螺纹杆272、同步调宽导轮273、同步调宽皮带274、调宽电机2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包括壳体1,壳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基板入口和基板出口13,壳体1顶部固定设有报警灯11,报警灯11的设置可提升工作状态,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能,壳体1外壁一侧设有plc控制系统12,壳体1内固定设有固定平台2,固定平台2顶部转动连接设有翻板组件,翻转驱动组件21包括立板215,立板215固定设置在固定平台2顶部一侧,立板215上对称固定设有两个齿条固定架211,两个齿条固定架211相对的一侧均通过滑轨结构滑动连接设有滑动齿条212,固定平台2一侧固定设有两个翻转气缸213,翻转气缸213的输出端与滑动齿条212的底部固定连接,立板215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连接轴216,连接轴216一端与固定底板221固定连接,连接轴216另一端固定设有与两个滑动齿条212相啮合的驱动齿轮214,固定平台2顶部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定位减压阀252,固定底板221的一侧固定设有与定位减压阀252相抵触的翻转挡板251,两个定位减压阀252分别通过气管与两个翻转气缸213的气压输出端连通设置。

    固定平台2一侧设有驱动翻板组件循环翻转的翻转驱动组件21,翻转驱动组件21包括固定底板221、移动轨道支架222和固定轨道支架223,固定底板221与固定轨道支架223相对的一侧间固定设有两个滑杆232,移动轨道支架222上设有与滑杆232相匹配的滑套231,移动轨道支架222与固定轨道支架223相对的一侧间设有驱动基板平移的基板传送组件23和调节移动轨道支架222与固定轨道支架223间距的调宽装置,基板传送组件23包括传送皮带233,移动轨道支架222、固定轨道支架223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传送皮带233,两个传送皮带233相对的一侧间设有夹接基板的间隙,移动轨道支架222和固定轨道支架223上均设有与传送皮带233相匹配的传送从动轮234和传送驱动轮236,两个相对的传送驱动轮236间套接设有传送驱动杆235,两个传送驱动杆235上下相对设置,固定轨道支架223一侧固定设有皮带传送马达237,皮带传送马达237通过同步皮带与两个传送驱动杆235传动连接。

    调宽装置包括螺纹杆272,两个螺纹杆272相对且平行转动设置固定底板221与固定轨道支架223相对的一侧间,两个螺纹杆272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同步调宽导轮273,两个同步调宽导轮273间套接设置同步调宽皮带274,固定轨道支架223一侧固定设有调宽电机275,调宽电机275的输出端与螺纹杆272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调宽装置的设置使双向循环的翻板机能根据不同尺寸的pcb基板的尺寸进行工作轨道宽度调节,提升了适配性。

    固定轨道支架223与移动轨道支架222相对的一侧固定设有直线往返气缸26,直线往返气缸26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挡板,固定轨道支架223一侧通过翻转轴承固定架24转动连接在固定平台2的顶部一侧,plc控制系统12为内置cpu处理器的智能触控屏结构,plc控制系统12,通过导线依次并联报警灯11、翻转气缸213、皮带传送马达237、定位减压阀252、直线往返气缸26和调宽电机275。

    使用时,当pcb基板进入基板传送组件23的传送皮带233间后,直线往返气缸26向上移动卡住pcb基板进行定位作业,此时两个翻转气缸213协同作业带动两个滑动齿条212相向移动并将翻板组件翻转180度,翻转挡板251接触到定位减压阀252后停止转动,工作流程结束后,翻板机无需复位,可反向直接进行下一次流程,本实用新型由翻转气缸213协同翻转,并通过定位减压阀252保护减缓翻转缓冲力,控制pcb基板的位置同时增加了翻转时的缓冲力,保护性较强,由直线往返气缸26控制保护产品不脱落,可双向转动不用复位也可进行第二次运转,提升了作业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基板入口和基板出口(13),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设有报警灯(11),所述壳体(1)外壁一侧设有plc控制系统(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设有固定平台(2),所述固定平台(2)顶部转动连接设有翻板组件,所述固定平台(2)一侧设有驱动所述翻板组件循环翻转的翻转驱动组件(21),所述翻转驱动组件(21)包括固定底板(221)、移动轨道支架(222)和固定轨道支架(223),所述固定底板(221)与所述固定轨道支架(223)相对的一侧间固定设有两个滑杆(232),所述移动轨道支架(222)上设有与所述滑杆(232)相匹配的滑套(231),所述移动轨道支架(222)与所述固定轨道支架(223)相对的一侧间设有驱动基板平移的基板传送组件(23)和调节移动轨道支架(222)与所述固定轨道支架(223)间距的调宽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组件(21)包括立板(215),所述立板(215)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2)顶部一侧,所述立板(215)上对称固定设有两个齿条固定架(211),两个所述齿条固定架(211)相对的一侧均通过滑轨结构滑动连接设有滑动齿条(212),所述固定平台(2)一侧固定设有两个翻转气缸(213),所述翻转气缸(213)的输出端与所述滑动齿条(2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板(215)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设有连接轴(216),所述连接轴(216)一端与所述固定底板(2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216)另一端固定设有与两个所述滑动齿条(212)相啮合的驱动齿轮(2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平台(2)顶部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定位减压阀(252),所述固定底板(221)的一侧固定设有与所述定位减压阀(252)相抵触的翻转挡板(251),两个所述定位减压阀(252)分别通过气管与两个所述翻转气缸(213)的气压输出端连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传送组件(23)包括传送皮带(233),所述移动轨道支架(222)、固定轨道支架(223)相对的一侧均设有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传送皮带(233),两个所述传送皮带(233)相对的一侧间设有夹接基板的间隙,所述移动轨道支架(222)和固定轨道支架(223)上均设有与所述传送皮带(233)相匹配的传送从动轮(234)和传送驱动轮(236),两个相对的所述传送驱动轮(236)间套接设有传送驱动杆(235),两个所述传送驱动杆(235)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固定轨道支架(223)一侧固定设有皮带传送马达(237),所述皮带传送马达(237)通过同步皮带与两个所述传送驱动杆(235)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宽装置包括螺纹杆(272),两个所述螺纹杆(272)相对且平行转动设置所述固定底板(221)与所述固定轨道支架(223)相对的一侧间,两个所述螺纹杆(272)的一端均固定设有同步调宽导轮(273),两个所述同步调宽导轮(273)间套接设置同步调宽皮带(274),所述固定轨道支架(223)一侧固定设有调宽电机(275),所述调宽电机(275)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272)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轨道支架(223)与所述移动轨道支架(222)相对的一侧固定设有直线往返气缸(26),所述直线往返气缸(26)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挡板,所述固定轨道支架(223)一侧通过翻转轴承固定架(24)转动连接在固定平台(2)的顶部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系统(12)为内置cpu处理器的智能触控屏结构,所述plc控制系统(12),通过导线依次并联报警灯(11)、翻转气缸(213)、皮带传送马达(237)、定位减压阀(252)、直线往返气缸(26)和调宽电机(27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向循环的翻板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固定平台,固定平台顶部设有翻板组件,固定平台一侧设有翻转驱动组件,翻转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底板、移动轨道支架和固定轨道支架,固定底板与固定轨道支架间设有滑杆,移动轨道支架上设有滑套,移动轨道支架与固定轨道支架相对的一侧间设有驱动基板平移的基板传送组件和调节移动轨道支架与固定轨道支架间距的调宽装置。本实用新型由翻转气缸协同翻转,并通过定位减压阀保护减缓翻转缓冲力,保护性较强,可双向转动不用复位也可进行第二次运转,提升了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邓江;吴晓;黄新春;杨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源丰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8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