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03  128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床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我司在进行禽舍建设中,往往需要大量的钣材进行搭建,如此一来就需要进行大量钢板的加工,例如冲孔及剪裁加工等作业,因此,我司引进了智能化的数控冲床用以钢板的剪裁加工作业,使其成型后便于禽舍的安装,可是在使用中,往往需要人工将钢板移动至加工台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我们研发一种与之匹配且与本公司生产产品相匹配的机械化上料装置,可是在使用时往往存在在进行钢板搬运的工程中,存在相邻钢板之间相互吸附的情况,导致上料装置抓取起来的钢板不止一层,从而严重影响了生产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我们公司研发了一种解决上料的钢板总是不止一层的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包括数控冲床本体,所述的数控冲床本体包括上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台配合一用以转运回收钢板的自动上料装置;

    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一上料架,所述的上料架上滑动配合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的电动伸缩杆的端部连接有两组竖向间隔设置的矩形板,上层的所述的矩形板连接有多组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上连接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滑动穿过下层矩形板,且在端部连接一真空吸盘,所述的真空吸盘的下方置有一用以放置待加工钢板的容纳箱,所述的容纳箱朝向上料台的一侧开口,且在开口侧竖向滑动连接一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的一端延伸出容纳箱且在端部安装一自锁式电机,所述的自锁式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一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竖向连接在容纳箱上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的支撑板上连接有卡挡装置,满足卡挡装置可以使真空吸盘下吸附的钢板层数始终为单层;

    所述的电动伸缩杆、液压缸、真空吸盘以及自锁式电机与数控冲床本体之间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容纳箱的底部分别沿横向开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开有两组t形槽,纵向的两组t形槽的内分别滑动配合有两组t形滑块,横向的滑动配合有一组t形滑块,且横向的t形滑块远离容纳箱开口的一侧,纵向的t形槽内的两组t形滑块相互配合用以夹紧待加工,所述的t形滑块的上端延伸出容纳箱,且在端部向外侧倾斜延伸,t形滑块远离中心的一侧转动连接一螺纹穿设容纳箱体侧壁的丝杠,且在端部连接一旋钮。

    优选的,所述的卡挡装置包括多组间隔连接在支撑板上的矩形筒,所述的矩形筒内滑动配合一矩形滑块,且满足两者不脱离,所述的矩形滑块的底部与矩形筒的底面之间连接一置于矩形筒内的弹簧,所述的矩形滑块的上端朝向容纳箱的一侧设置为向上的斜面结构,矩形滑块的顶端为与斜面相接且弧度向上倾斜的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顶端连接橡胶材质的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料台的位置处增设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利用容纳箱将待加工的钢板进行集中,通过丝杠带动t形滑块的移动,实现对不同大小的钢板进行限位,适应性广,同时在底部的容纳箱处增设多组矩形筒和矩形滑块,矩形滑块的顶端为拱形,且与之相接朝向容纳箱一侧为斜面设置,使得钢板在真空吸盘及其上部分的带动移动中,将下层的钢板挡在矩形滑块处,上层的钢板在其上驱动部分的带动下越过矩形滑块后,完成上料,确保钢板均为单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不仅节约了上料时间,同时避免了多层钢板吸附情况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上料装置中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上料装置容纳箱及其连接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上料装置内的卡挡装置的部分剖面视图。

    图中,1、数控冲床本体;2、上料台;3、上料架;4、电动伸缩杆;5、矩形板;6、液压缸;7、液压推杆;8、真空吸盘;9、容纳箱;10、支撑板;11、自锁式电机;12、驱动齿轮;13、齿条;14、t形槽;15、t形滑块;16、丝杠;17、旋钮;18、矩形筒;19、矩形滑块;20、弹簧;21、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5,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包括数控冲床本体1,所述的数控冲床本体1包括上料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台2配合一用以转运回收钢板的自动上料装置;

    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一上料架3,上料架3架设在上料台2的上方,所述的上料架3上滑动配合一电动伸缩杆4,上料架3的上端连接一横向延伸的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内滑动配合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连接有驱动部分,使得电动伸缩杆4可以在随驱动部分沿着滑动轨道进行移动,此处,我们可以采用电磁导轨来实现,电磁导轨已经是一项很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就不再赘述,所述的电动伸缩杆4的端部连接有两组竖向间隔设置的矩形板5,上层的所述的矩形板5连接有多组液压缸6,液压缸6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的液压缸6上连接有液压推杆7,所述液压推杆7滑动穿过下层矩形板5,且在端部连接一真空吸盘8,多组液压缸6可以同时进行工作,也可以部分工作,部分不工作,此处的选择依据是根据钢板的大小来决定的,同时电动伸缩杆4用来调节矩形板5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的真空吸盘8的下方置有一用以放置待加工钢板的容纳箱9,所述的容纳箱9朝向上料台2的一侧开口,且在开口侧竖向滑动连接一支撑板10,容纳箱9朝向上料台2的一侧开放,且在纵向的容纳箱9的两侧壁上竖向开有滑槽,支撑板10滑动配合在滑槽内,且支撑板10的一端与容纳箱9的滑动配合时封闭的,另一端依靠支撑板10上的限位杆进行纵向方向上的限位,使其只沿竖直方向上发生移动,封闭端的滑槽的截面为t形,与之匹配的支撑板10也为t形,如此使得支撑板10的转动被限制,只能沿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所述的支撑板10的一端延伸出容纳箱9且在端部安装一自锁式电机11,所述的自锁式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一驱动齿轮12,所述的驱动齿轮12与竖向连接在容纳箱9上的齿条13相啮合,自锁式电机11可以带动驱动齿轮12进行转动,驱动齿轮12与齿条13啮合,使得自锁式电机11的转动带动支撑板10沿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的支撑板10上连接有卡挡装置,满足卡挡装置可以使真空吸盘8下吸附的钢板层数始终为单层;由于在上料时,往往由于钢板之间的间距过小,两组钢板产生吸力,使得真空吸盘8抓取钢板时,将下方钢板同时带上,利用卡挡装置来进行卡挡,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所述的电动伸缩杆4、液压缸6、真空吸盘8以及自锁式电机11与数控冲床本体1之间电连接,电动伸缩杆4、液压缸6、自锁式电机11以及上端的驱动部分,均通过控制器与数控冲床主体部分的控制端相连接,控制器控制本装置移动至容纳箱9的正上方,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4使其到达指定位置,然后在控制真空吸盘8进行抓取钢板,上料架3上的驱动部分会带动钢板朝着容纳箱9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卡挡装置对真空吸盘8下方的钢板除去第一层之外的钢板进行卡挡,确保真空吸盘8吸附的钢板只有一层,通过卡挡装置后,自锁式电机11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事先输入至系统内的待加工钢板的厚度进行转动,从而控制支撑板10下降一个待加工钢板的厚度,等待下次进行卡挡作业,通过卡挡装置后,钢板被转运至上料台2的指定位置,节省了上料时间,调高了上料效率,同时确保了钢板始终为单层,至于此处的支撑板10的高度,我们可以在加工前将待加工的这批钢板的厚度及其在容纳箱9内的层数输入至系统内,然后系统结合支撑板10上卡挡装置的高度进行计算,通过控制器控制自锁式电机11带动支撑板10进行移动,使其到达与之匹配的高度进行卡挡作业,简单实用。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5,所述的容纳箱9的底部分别沿横向开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开有两组t形槽14,纵向的两组t形槽14的内分别滑动配合有两组t形滑块15,横向的滑动配合有一组t形滑块15,且横向的t形滑块15远离容纳箱9开口的一侧,纵向的t形槽14内的两组t形滑块15相互配合用以夹紧待加工,所述的t形滑块15的上端延伸出容纳箱9,且在端部向外侧倾斜延伸,t形滑块15远离中心的一侧转动连接一螺纹穿设容纳箱9体侧壁的丝杠16,且在端部连接一旋钮17,可以调节横向与纵向的间距,使其适用不同大小的钢板。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结合附图1-5,所述的卡挡装置包括多组间隔连接在支撑板10上的矩形筒18,所述的矩形筒18内滑动配合一矩形滑块19,且满足两者不脱离,要想满足不脱离,我们需要在矩形滑块19的底部添加限位框,在矩形筒18的上端添加与之匹配的限位矩形框,所述的矩形滑块19的底部与矩形筒18的底面之间连接一置于矩形筒18内的弹簧20,所述的矩形滑块19的上端朝向容纳箱9的一侧设置为向上的斜面结构,矩形滑块19的顶端为与斜面相接且弧度向上倾斜的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顶端连接橡胶材质的防滑垫21,在真空吸盘8抓取钢板后,朝着上料台2的一侧移动,此时,如果是单层的钢板,在抓取力的作用下强行越过矩形滑块19上端的防滑垫21,然后完成上料,如果不是一层,会首先触碰到矩形滑块19的斜面端,然后发生错位,上层的钢板会在真空吸盘8及其上端连接部分的带动下越过矩形滑块19,下次的钢板由于吸附力不足以支撑其越过矩形滑块19而被矩形滑块19及其上端的防滑垫21拦截下,从而与上层的钢板分离,如此来确保真空吸盘8下的钢板始终为单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向容纳箱9中放置待加工的钢板,可以通过旋钮17来调节矩形大小,从而使其适用不用大小的钢板,然后在系统中输入待加工的这批钢板的厚度及其在容纳箱9内的层数,根据数据计算,通过控制器控制自锁式电机11带动支撑板10进行移动,使其到达与之匹配的高度进行卡挡作业,然后将控制驱动部分使电动伸缩杆4及其下连接部分移动至容纳箱9的上方,打开电动伸缩杆4使其向下移动至指定位置,然后控制液压缸6工作,可以根据钢板的大小来控制哪些液压缸6进行工作,再深入至指定位置后,控制真空吸盘8将钢板进行抓取,在真空吸盘8抓取钢板后,朝着上料台2的一侧移动,此时,如果是单层的钢板,在抓取力的作用下强行越过矩形滑块19上端的防滑垫21,然后完成上料,如果不是一层,会首先触碰到矩形滑块19的斜面端,然后发生错位,上层的钢板会在真空吸盘8及其上端连接部分的带动下越过矩形滑块19,下次的钢板由于吸附力不足以支撑其越过矩形滑块19而被矩形滑块19及其上端的防滑垫21拦截下,从而与上层的钢板分离,在拦截完成后,自锁式电机11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根据事先输入至系统内的待加工钢板的厚度进行转动,从而控制支撑板10下降一个待加工钢板的厚度,等待下次进行卡挡作业,循环往复,使用完毕后,恢复至初始位置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包括数控冲床本体(1),所述的数控冲床本体(1)包括上料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台(2)配合一用以转运回收钢板的自动上料装置;

    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一上料架(3),所述的上料架(3)上滑动配合一电动伸缩杆(4),所述的电动伸缩杆(4)的端部连接有两组竖向间隔设置的矩形板(5),上层的所述的矩形板(5)连接有多组液压缸(6),所述的液压缸(6)上连接有液压推杆(7),所述液压推杆(7)滑动穿过下层矩形板(5),且在端部连接一真空吸盘(8),所述的真空吸盘(8)的下方置有一用以放置待加工钢板的容纳箱(9),所述的容纳箱(9)朝向上料台(2)的一侧开口,且在开口侧竖向滑动连接一支撑板(10),所述的支撑板(10)的一端延伸出容纳箱(9)且在端部安装一自锁式电机(11),所述的自锁式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一驱动齿轮(12),所述的驱动齿轮(12)与竖向连接在容纳箱(9)上的齿条(13)相啮合,所述的支撑板(10)上连接有卡挡装置,满足卡挡装置可以使真空吸盘(8)下吸附的钢板层数始终为单层;

    所述的电动伸缩杆(4)、液压缸(6)、真空吸盘(8)以及自锁式电机(11)与数控冲床本体(1)之间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纳箱(9)的底部分别沿横向开有一组、沿纵向间隔开有两组t形槽(14),纵向的两组t形槽(14)的内分别滑动配合有两组t形滑块(15),横向的滑动配合有一组t形滑块(15),且横向的t形滑块(15)远离容纳箱(9)开口的一侧,纵向的t形槽(14)内的两组t形滑块(15)相互配合用以夹紧待加工,所述的t形滑块(15)的上端延伸出容纳箱(9),且在端部向外侧倾斜延伸,t形滑块(15)远离中心的一侧转动连接一螺纹穿设容纳箱(9)体侧壁的丝杠(16),且在端部连接一旋钮(1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挡装置包括多组间隔连接在支撑板(10)上的矩形筒(18),所述的矩形筒(18)内滑动配合一矩形滑块(19),且满足两者不脱离,所述的矩形滑块(19)的底部与矩形筒(18)的底面之间连接一置于矩形筒(18)内的弹簧(20),所述的矩形滑块(19)的上端朝向容纳箱(9)的一侧设置为向上的斜面结构,矩形滑块(19)的顶端为与斜面相接且弧度向上倾斜的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顶端连接橡胶材质的防滑垫(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化钢板剪裁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料台的位置处增设自动上料装置,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利用容纳箱将待加工的钢板进行集中,通过丝杠带动T形滑块的移动,实现对不同大小的钢板进行限位,适应性广,同时在底部的容纳箱处增设多组矩形筒和矩形滑块,矩形滑块的顶端为拱形,且与之相接朝向容纳箱一侧为斜面设置,使得钢板在真空吸盘及其上部分的带动移动中,将下层的钢板挡在矩形滑块处,上层的钢板在其上驱动部分的带动下越过矩形滑块后,完成上料,确保钢板均为单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不仅节约了上料时间,同时避免了多层钢板吸附情况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适合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唯真;张志辉;刘圆;胡滨;李旭;杨海辉;杜红伟;张卫杰;孙志强;寇向阳;宋冰炎;李晨;毛晓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万华畜牧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8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