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3-02-03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气换热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余热回收装置的发展,出现了列管式、低温热管式、板式煤气换热器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等高温介质进行余热回收,而列管式、低温热管式、板式煤气换热器高温侧管道及壳体内部均喷涂有耐火材料,起到隔热及保护壳体的作用。但是在换热过程中,列管及板片均会逐步地出现积垢现象,随着积垢的增多,会影响到煤气换热器的预热效果,通常,操作人员会用高压水对换热箱体内部的积垢进行冲洗,但是高压水冲洗完的废水会直接流到管道和壳体下部,在管道和壳体的下部积聚,对管道和壳体耐火材料造成浸蚀粉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及时排出管道和壳体内积聚的废水的煤气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气换热器,包括换热箱体、入口箱体、出口箱体、低温介质入口盖、低温介质出口盖、列管、低温介质下联箱和排水装置,其中:

    换热箱体水平横向布置,入口箱体连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一端,出口箱体连通设置在换热箱体与入口箱体相对的另一端,废气从入口箱体流向出口箱体;

    低温介质出口盖和低温介质入口盖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上部,低温介质下联箱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下部;

    换热箱体内沿水平横向间隔设有第一组列管和第二组列管,第一组列管的两端分别与低温介质入口盖和低温介质下联箱相连通,第二组列管的两端分别与低温介质出口盖和低温介质下联箱相连通;

    排水装置包括集水槽、排水管和泄水阀门,集水槽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底板上,排水管与集水槽相连通,泄水阀门设置在排水管的管路上。

    可选的,第一组列管和第二组列管之间还设有第三组列管和第四组列管,第三组列管的两端分别与低温介质入口盖和低温介质下联箱相连通,第四组列管的两端分别与低温介质出口盖和低温介质下联箱相连通。

    可选的,煤气换热器还包括板片,板片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内壁上。

    可选的,每两组相邻的列管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板片。

    可选的,每两个相邻的板片的开口端分别设置在两相反端。

    可选的,列管折弯形成“n”型管道。

    可选的,列管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可选的,低温介质入口盖、低温介质出口盖和低温介质下联箱与的煤气换热器之间设有密封圈。

    可选的,排水装置有两个,两个排水装置分别设置在入口箱体与换热箱体的连通处以及出口箱体与换热箱体的连通处。

    可选的,入口箱体和出口箱体均包括柱状箱体和台状箱体,台状箱体小口径的一端与柱状箱体连接,台状箱体大口径的一端与换热箱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气换热器,由于排水装置包括集水槽、排水管和泄水阀门,集水槽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底板上,排水管与集水槽相连通,泄水阀门设置在排水管的管路上,当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会用高压水对换热箱体内部的积垢进行冲洗时,高压水冲洗完的废水会直接流到换热箱体的底板上,并且在集水槽中积聚,当打开泄水阀门时,洗完的废水会通过排水管及时地排出,废水无法对换热箱体的耐火材料造成浸蚀粉化,关闭泄水阀门时,可以进行废气的换热,不会发生废气的泄露,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煤气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煤气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气换热器,包括换热箱体、入口箱体1、出口箱体4、低温介质入口盖3、低温介质出口盖2、列管5、低温介质下联箱6和排水装置8,换热箱体水平横向布置,入口箱体1连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一端,出口箱体4连通设置在换热箱体与入口箱体1相对的另一端,废气从入口箱体1流向出口箱体4,而低温介质出口盖2和低温介质入口盖3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上部,低温介质下联箱6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下部。高温的废气从入口箱体1通入,经过换热箱体之后从出口箱体4流出,而低温介质则从低温介质入口盖3进入,流经低温介质下联箱6之后从低温介质出口盖2流出,低温介质和高温的废气流动的方向不一样,从而实现逆流换热。

    值得注意的是,换热箱体内沿水平横向间隔设有第一组列管5和第二组列管5,第一组列管5的两端分别与低温介质入口盖3和低温介质下联箱6相连通,第二组列管5的两端分别与低温介质出口盖2和低温介质下联箱6相连通。也就是说,低温介质在流动的过程中,其流经的部件依次为低温介质入口盖3、第一组列管5、低温介质下联箱6、第二组列管5和低温介质出口盖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排水装置8包括集水槽9、排水管10和泄水阀门11,集水槽9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底板上,排水管10与集水槽9相连通,泄水阀门11设置在排水管10的管路上。当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会用高压水对换热箱体内部的积垢进行冲洗时,高压水冲洗完的废水会直接流到换热箱体的底板上,并且在集水槽9中积聚,当打开泄水阀门11时,洗完的废水会通过排水管10及时地排出,废水无法对换热箱体的耐火材料造成浸蚀粉化,关闭泄水阀门11时,可以进行废气的换热,不会发生废气的泄露,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组列管5和第二组列管5之间还设有第三组列管5和第四组列管5,第三组列管5的两端分别与低温介质入口盖3和低温介质下联箱6相连通,第四组列管5的两端分别与低温介质出口盖2和低温介质下联箱6相连通。通过设置多个列管5,可以延长低温介质的流动距离,从而使换热更充分。

    进一步的,煤气换热器还包括板片12,板片12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内壁上,并且每两组相邻的列管5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板片12。在本实施例中,一共有三个板片12,分别位于第一组列管5和第三组列管5之间,第三组列管5和第四组列管5之间以及第四组列管5和第二组列管5之间。而每两个相邻的板片12的开口端分别设置在两相反端。例如,位于第一组列管5和第三组列管5之间的板片12的开口端朝向下方,那么与之相邻的位于第三组列管5和第四组列管5之间的板片12的开口端就朝向上方,板片12可以阻止高温的废气直接通过,从而使高温的废气必须沿着板片12走才能从板片12的开口端通过,相当于增大了高温的废气的流动距离,是高温的废气与低温介质的换热更彻底。

    进一步的,列管5折弯形成“n”型管道,列管5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进一步的,低温介质入口盖3、低温介质出口盖2和低温介质下联箱6与的煤气换热器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防止废气的泄露。

    进一步的,排水装置8有两个,两个排水装置8分别设置在入口箱体1与换热箱体的连通处以及出口箱体4与换热箱体的连通处,可以从两侧分别将煤气换热器内的积水排出,加快排水的速度,降低换热箱体的耐火材料被浸蚀粉化的风险。并且,必要的时候,可以一个排水装置8的管路中进水喷淋,从另一个排水装置8的管路中出水,提高清洗的效率。

    进一步的,入口箱体1和出口箱体4均包括柱状箱体和台状箱体,台状箱体小口径的一端与柱状箱体连接,台状箱体大口径的一端与换热箱体连接。由于口径不同,因此从小口径到大口径形成了斜面,方便水向排水装置8的集水槽9流动。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气换热器,由于排水装置包括集水槽、排水管和泄水阀门,集水槽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底板上,排水管与集水槽相连通,泄水阀门设置在排水管的管路上,当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会用高压水对换热箱体内部的积垢进行冲洗时,高压水冲洗完的废水会直接流到换热箱体的底板上,并且在集水槽中积聚,当打开泄水阀门时,洗完的废水会通过排水管及时地排出,废水无法对换热箱体的耐火材料造成浸蚀粉化,关闭泄水阀门时,可以进行废气的换热,不会发生废气的泄露,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箱体、入口箱体(1)、出口箱体(4)、低温介质入口盖(3)、低温介质出口盖(2)、列管(5)、低温介质下联箱(6)和排水装置(8),其中:

    所述换热箱体水平横向布置,所述入口箱体(1)连通设置在所述换热箱体的一端,所述出口箱体(4)连通设置在所述换热箱体与所述入口箱体(1)相对的另一端,废气从所述入口箱体(1)流向所述出口箱体(4);

    所述低温介质出口盖(2)和所述低温介质入口盖(3)沿废气流动方向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换热箱体的上部,所述低温介质下联箱(6)固定设置在所述换热箱体的下部;

    所述换热箱体内沿水平横向间隔设有第一组所述列管(5)和第二组所述列管(5),第一组所述列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低温介质入口盖(3)和所述低温介质下联箱(6)相连通,第二组所述列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低温介质出口盖(2)和所述低温介质下联箱(6)相连通;

    所述排水装置(8)包括集水槽(9)、排水管(10)和泄水阀门(11),所述集水槽(9)固定设置在所述换热箱体的底板上,所述排水管(10)与所述集水槽(9)相连通,所述泄水阀门(11)设置在所述排水管(10)的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所述列管(5)和所述第二组所述列管(5)之间还设有第三组所述列管(5)和第四组所述列管(5),第三组所述列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低温介质入口盖(3)和所述低温介质下联箱(6)相连通,第四组所述列管(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低温介质出口盖(2)和所述低温介质下联箱(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片(12),所述板片(12)固定设置在所述换热箱体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两组相邻的所述列管(5)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板片(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板片(12)的开口端分别设置在两相反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5)折弯形成“n”型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5)的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介质入口盖(3)、所述低温介质出口盖(2)和所述低温介质下联箱(6)与所述的煤气换热器之间设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8)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水装置(8)分别设置在所述入口箱体(1)与所述换热箱体的连通处以及所述出口箱体(4)与所述换热箱体的连通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气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箱体(1)和所述出口箱体(4)均包括柱状箱体和台状箱体,所述台状箱体小口径的一端与所述柱状箱体连接,所述台状箱体大口径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箱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气换热器,包括换热箱体、入口箱体、出口箱体、低温介质入口盖、低温介质出口盖、列管、低温介质下联箱和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包括集水槽、排水管和泄水阀门,集水槽固定设置在换热箱体的底板上,排水管与集水槽相连通,泄水阀门设置在排水管的管路上,当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会用高压水对换热箱体内部的积垢进行冲洗时,高压水冲洗完的废水会直接流到换热箱体的底板上,并且在集水槽中积聚,当打开泄水阀门时,洗完的废水会通过排水管及时地排出,废水无法对换热箱体的耐火材料造成浸蚀粉化,关闭泄水阀门时,可以进行废气的换热,不会发生废气的泄露,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云山;王仲民;李立彬;崔金钢;朱玉坤;高兴辉;刘斌;齐立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15866.html

    最新回复(0)